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原乡色彩——景宁炉西峡(已归档) >> 炉西峡游记
恋恋炉西峡
发布时间:2006-12-30 16:39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市政府

  一直听老驴们说炉西峡,心中对它早就有所期待。希望在路上体验它的一切。
  8月12号我们8人在小梅的带领下,晚上6:30由丽水客运西站出发行向景宁。窗外细雨迷离,每人怀着各自的心思。车子一路前进着。
  8点多的时候,我们到了景宁,在财税局楼下我们和已在那里等候的永康14驴友及本次穿越的总领队大力哥汇合。时间紧凑的没有容许我们填一下到此时还空着的肚子。大家将装备装上车,各自找地方坐下。车子的空间被挤的满满当当,我们的兴致也是。热闹的车内放歌就此拉开了序幕,那份热闹的感觉很让人怀念。
  大力哥是景宁户外的领队,穿越炉西峡已经是第15次了。他的细心和尽责在后面的两天里,大家都感受很深。没有他,我们这一大帮人要想走出炉西峡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车子颠簸着,到了渤海,在渤海过渡,又爬了15公里的盘山公路到了郑坑乡。我们下车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饥肠辘辘的我们没顾的上扎营便杀向了那唯一的面店,那场景绝对是非洲饥民的写照啊。我们的到来让这个原本寂静的小村庄热闹了起来,尽管是“深夜十点”,对食物的惊叹,我们还是无可遏制的。在店家忙得不可开交之时,他家一罐腌制的番薯叶没能逃脱我们财神那双对食物极其敏锐的眼睛,终于葬身于我们腹底。
  解决了肚子的问题,我们在乡里的学校教室支起了各自的帐篷。大家洗漱完毕就钻进帐篷梦周公去了。我一点睡意都没有,尝试了各种催眠自己的方法都宣布失败,我也就彻底打消了睡觉的念头,安心地听起了外面夹杂的狂风和骤雨,任思绪天马驰骋。
  夜里两点,义乌和浦江的驴友赶到了郑坑。四个方面军全部汇齐,可惜着安定团结的现状没有持续几个小时。义乌的朋友刚在学校走廊扎了营,就又因为走廊积水被迫起帐,以致第二天没能和我们一起出发。
  第二天早上,大家很早就起了床,最早的当然是一夜都睁大了眼的我了。其实不是骄傲,真的是有点可怜自己啊。
  天还是下着雨,那架势好像也没将就着停下来的意思。我们在永康驴友还在收拾装备的时候已经到了这乡里唯一的一家杂货店,然后那店里积压了若干日子的雨衣被我们一购而光。永康的驴友是智慧产生力量,塑料纸成了简易雨衣,事后证明,他们这“简易雨衣” 帮了我们的大忙。我们穿上了新买的雨衣,统一的军绿色,都说想二战中的德军,在这五花八门的大队伍中,很是显眼。
  7:30我们开始了真正的炉西峡之行。30几人的队伍中包含了丽水、永康、浦江三支队伍。
  雨,越下越大。山上的基根路泥泞不堪,视线在雨水中分外模糊。我们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进着。5公里外的一个农家是我们进早餐的地方。
  刚开始我还有保护鞋子不进水的想法,在翻了几个山弯以后,事实告诉我刚才的打算实在是很幼稚。其实鞋内的水都可以养鱼了。于是我也就恶狠很将路上的积水踩的水花四溢,任自己的足迹在蜿蜒的山道上留下印记。
  随着雨中行进时间的加长,我们背上的分量也跟着重起来了。好在各自的精神还不错。我们在9点多到了那个叫羊角绛的地方,淳朴的农家早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早餐。我记得那豆腐酿很诱人食欲,我狠吃了那么一碗。在路上我们是这么容易满足,我们能感动于自然的神奇,人性的可爱,也可以被激发藏在最心底的那么一点点真我,这是不是也是这么多的人迷恋户外的原因呢?
  饭后,我们又重新出发,朝着未知的前路。30几人的队伍被拉的长长的。雨水混合泥浆给我们准备了许许多多温柔陷阱,另外还有“大蹶趔”奉送!山涧也我们演绎了好几出的惊险一刻。路上的一切都不会让你感到寂寞,除了体力上的一点透支,其它的感觉都很不错。我喜欢在路上的一切。
  到了中午,我们才走了15公里,雨还是没完没了的下着。前面是一个叫桂远的小村落,环境很不错,大力哥告诉我们再往前的路已经被洪水淹没了,我们要在这个村子扎营。
  手机在这里没有一点信号,我们有被困的危险。对于这个问题,说实在的我一点都没有担心,反正也是闲着,我倒是很乐意在这个美丽的小村子多上待上那么一天。
  这个村子依于溪畔,背面临山,视线所及是一片的葱翠,特别对面溪边的竹林,让人舒畅。听着泉水,赏着竹影,置身这天然氧吧,怎一个爽字了得~~~~~~~~
  村子有四座老房子一字排开,我们在较为干净的第二间木房子上安顿。这房子因为常年没人居住,中堂上已经生了绿幽幽的青苔,楼板上也没有干净多少,是厚厚的泥尘。这房屋的主人一定没有想到在一个下雨天,会有这么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寄宿于他的空房子,还有这么五颜六色的帐篷搭满他的楼板。
  拿出了背包中的装备,我很气愤地发现,除了放在最上面的帐篷,其余的东西都湿透了,尤其是准备换的衣服,还愣是让我拧出了那么几大淌的水来。柳让我换上了她的衣服,要小心感冒。嘿嘿!有嫂子的感觉真好~~~~~~~
  据说,可爱的财神给我们找了农家烧热水。瞧,这“人见人爱”到哪都管用!不错,这个好品德一定要继续发扬!!
  一切安排妥当,一个悠闲而快乐的中午就等着我了。我记得我烤了衣服、睡袋,趴在桌子上打了个盹儿,还看我哥钓鱼,偷摘了几个烂桃子,最后拿着我哥钓的鱼,很无耻说是自己抓的,赢得赞扬声若干,嘿嘿~~~
  这个中午快乐而惬意!
  到了晚上,大家围着火堆游戏热闹,我终于把所有的东西烘干,心满意足。虽然为此被大家笑话N次,但睡在干爽温暖的睡袋里实在让人快意。这天晚上熟睡到天亮,告诉我烘睡袋是多么明智的事!
  第二天,在欢唱的流水声中醒来,雨已经停了,扑面的是纯净清香的空气,我的心情很不错。然后大家在清冽的山泉里洗脸刷牙,之后用早餐。
  山涧的水降了许多,也清了,显着柔和的粉绿色,大家决定继续前进。这让我窃喜了许久。不管前面的路有多艰险,在可能的情况下我觉得我们应该是勇敢向前的。原路返回,什么都是已知的,一切的行走就成了一种重复,枯燥而机械,没有趣味。这种为一个地理坐标而走并不是我所期望的。
  浦江的驴友在这里和我们分开,他们还是原路返回,折到景宁县城。此次炉西峡穿越就剩下了永康、丽水两支队伍24人。
  出发了,我们拄着登山杖,劈开拦路的,时刻小心着芦苇,行进了十几分钟后,前面的人告诉我们没路了,在想办法。可怜后面的我们连一个站脚的地都没有。正在左右寻思的时候,不知哪冒出了一只大马蜂,狠狠地“吻”了我哥三口。难道就这么欺负新驴吗?这马蜂太有眼力了,居然找了队伍中唯一的医生下手,狠!大家手忙脚乱地帮我哥查看伤口,敷药。据说这次马蜂事件重重地激励了我哥,他发奋要学好祖国的传统医学,特别要加强对草药的研究。如果我哥真成了名医什么的,我一定好好给这只马蜂记上一功!  
  就此,再来看我们的开路情况。大家下到溪边,只见宽约15米的水面,水流湍急,浪声轰鸣。急流撞击岩石,飞溅起丈高的水珠。永康的几位老驴尝试砍下毛竹,帮助大家渡河,但毛竹一入水,所有人见到它在浪花中显得分外纤细的身躯,断然明白了此法的不可行。所以我们只好折回,上山,,再往下游走,寻找合适的溪口。
  背上行囊,开始爬坡,翻山,期间天又下起了雨 。行走让我们忘却了时间,因为不知道要走多久,也不知道前面有什么困难等着我们去克服,大家都在努力保持着体力,很少话。
  只记得走了很久,我们又来到了水边。大力哥二话没说,第一个淌过了没腰的溪水到了前方,后面的人一个接着一个也下了水。那就走吧,背上的装备已经管不了那么许多了,过水!
  这仅仅是一趟,大力哥说我们前面还有三处需要这样下水,难度一个比一个大。除去装备,我觉得我在水中自救问题不大。可我们队伍中的另三名女生可是不谙水性的,正当发愁时,我们惊喜地发现我们的三冲居然是一个绝厉害的游泳健将。我们狠狠地崇拜了一下他,并决定回去后要以英雄的名义,发个勋章什么的以资鼓励。然后,我们又借助了永康驴友的游泳圈和救生衣、塑料纸,我们大家终于三次安全横渡了炉西峡。
  当我们从深山里面走出来,到达渤海已经是晚上10点,我计算了一下我们走了整整14个小时,除了最后15公里的三轮车,我们靠一双脚走出来了。中间我们甚至没有好好地坐下来进过食。
  我们一天走了别人两天的行程,我们雨中行进约20公里,我们急流中三次横渡炉西峡,难度之大,强度之大,自己都要开始佩服自己了。
  据说,事后大家的恢复都好的一塌糊涂!!一个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