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郑栋创业创新建议书
时间:2008-05-30 08:5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市政府
     

创新创业建议书

——上郑村推进富民强村建设的思考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郑栋

    上郑村是莲都区临近缙云县的一个较为偏远的小山村,海拔高度 620,耕地面积116亩,人均2.1亩,距所在乡镇黄村乡11公里,全村人口249人共69户,人口分布比较集中。2007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820元,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相差2804元,生活质量较低,人均25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仍然不少。

    今年初,突如其来冰雪灾害,给本不富裕的村民们带来了沉重负担,少数农户因此返贫。如何进一步挖掘创业亮点、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发展的致富门路,是今后上郑村推进富民强村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现有资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茶叶、毛竹是农户们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现有白茶150亩,毛竹林300亩,油茶200多亩。从目前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困难和问题:

      (一)规模较小。由于地处偏远山区,可利用地不多。资金、技术等方面相对缺乏,茶叶、毛竹基地开发尚属起步阶段。

(二)效益不高。技术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同时交通不方便,导致成本较高,收益降低。

(三)增收渠道窄。除茶叶、毛竹主要农产品收入外,平时靠进城打工增加收入,农民收入逐年提高的压力较大,需要发展新产业,寻找新项目,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短平快的农业项目。

(四)措施方法不多。虽然村民积极性很高,村干部干劲很足,但缺乏有效的办法。如在改善基地建设条件方面,项目包装意识较差,以至通往基地的4公里基耕路资金难以落实,一时不能上马。

    二、原因分析

    一是自然环境和区位条件差。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与城区相对较远,交通不便,信息滞后。虽然近年来农产品基地建设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总体的状况不容乐观。

    二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当弱。如今年的冰雪灾害,使村民毛竹收益损失不少。   

 三是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由于文化水平低、技术缺乏,在农产品基地建设方面仅凭经验发展,管理、效益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三、对策措施

实现富民强村,增加群众收入、壮大集体经济,总的思路是努力挖掘创业亮点、发展优势,分类扶持、项目带动,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发展的致富门路。

(一)积极做好山林开发。大力推进项目带动,重点帮助农户搞好山林开发,促进既有山林资源又有劳力的农户增收。积极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农用地,在培育和发展毛竹和高山茶叶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开发高山蔬菜、公益林等特色产业村两委一定要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积极性,主动联系农业、林业等部门,争取在启动资金、技术培训指导等方面得到帮助支持。

(二)改善公共设施条件。改善公共基础设施条件是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为发展农村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一是积极争取资金完成村口倒塌墙修复工作;二是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建立垃圾清理保洁长效机制,规划建设1个小型垃圾处理点,完成公厕配套建设;三是积极包装项目,主动筹工投劳,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加快建设通往农产品基地的4公里基耕路。

(三)做好低保户结对工作。农村低保对象往往大部分又是老、弱、病、残人员,单靠每个月的低保金也仅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水平,应该给予更多的帮助。目前,该村低保户主要由市人大、市气象局、市人民医院和我局负责结对,做好低保户结对联系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必须确保低保对象能够达到基本生活水平,力争在往年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四)减轻农村就学就业压力。农村子女就学是就业的基础,就业是农村子女就学的最终目的,是一个农村家庭走出困境的主要希望。我们联系单位要发挥各种社会资源优势,争取各方面地支持,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联系村特别是低收入农户子女就学就业难问题。一方面帮助联系争取所在学校在学杂费方面给予减免,另一方面在就业上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加快农民下山脱贫。积极争取和灵活运用政策,加快推进深山远山农户的下山脱贫步伐,减少深山远山农户的生产生活成本。同时,对搬迁退宅的村庄进行土地整理,有利于还地于林,还地于耕,增加农民收入。

 

 

〇〇八年五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