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 市府办文件
索引号 113325000026455663/2011-11983 文号 丽政办发〔2011〕162号
组配分类 市政府文件 发布机构 市府办
成文日期 2011-11-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丽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丽水市邮政普遍服务项目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1-11-15 09:1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府办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丽水市邮政普遍服务项目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丽水市邮政普遍服务项目建设工作方案

根据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工作方案的通知》(发改办基础〔2010〕1720号)和省发改委《转发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工作方案的通知》(浙发改交通〔2010〕685号),以及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和省邮政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邮政普遍服务推进村邮站和信报箱建设的意见》(浙发改社会〔2010〕1106 号)等文件精神,现就我市邮政普遍服务项目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邮政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我市邮政普遍服务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乡镇、村服务网点建设相对滞后,“最后一公里投递”问题尤为突出,农村邮件不能妥投到户,城镇信报箱数量少、质量差和管理乱的现象比较普遍,外来务工人员通邮保障更为薄弱。加快推进空白乡镇邮政局所、村邮站和信报箱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邮政普遍公共服务体系,有利于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全体社会公民均等、便利、安全地享有邮政普遍服务;有利于满足农村群众信函、报刊、储蓄贷款、农资和生活产品配送以及农产品销售等基本服务的需求,助推新农村建设。

二、总体要求

到2012年底,全市补建空白乡镇邮政局所100家,建设村邮站2851个,更新改造住宅区信报箱12.8万个,实现全市各乡镇均有1家邮政局所,每个建制村有1家“邮政服务站”(简称“村邮站”),每个城镇居民楼、住宅区住户有1 个信报箱,城乡邮件妥投到户,基本形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邮政普遍服务公共体系。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阶段(2011年8月前)。由市邮政局负责,对全市范围内拟补建的乡镇邮政局所、村邮站和信报箱进行一次普查,掌握实际情况。

第二阶段:启动阶段(2011年10月前)。出台《丽水市邮政普遍服务项目建设工作方案》,部署全市建设任务,并开展试点。

第三阶段:建设阶段(2011年年底前)。推广试点经验,开展面上建设,全市建成68个空白乡镇邮政局所,834个村邮站,启动更新改造信报箱69627个;落实新建村邮站村邮员,并做好上岗培训。

第四阶段:普及阶段(2012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市空白乡镇邮政局所、村邮站和信报箱的建设任务,并全面启动运营。

四、建设要求

(一)空白乡镇邮政局所建设方式

1.建设模式。空白乡镇邮政局所建设由各县(市、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所在乡镇政府具体实施,邮政部门负责对建设过程进行指导。

2.建设内容。邮政局所选址应在群众用邮方便且明显易见的临街位置,并符合邮政部门开展服务的需要。原则上每个项目建筑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建筑密度应低于50%,并尽量采用单层建筑形式。

3.运营模式。空白乡镇邮政局所建设可采取新建、合建或购置、划拨等模式,充分利用现有楼房,优先考虑购置、划拨。完成建设并明确产权或使用权后,移交邮政部门管理和使用。

(二)村邮站建设方式

1.建设模式。村邮站建设由各县(市、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乡镇政府具体落实,行政村(建制村)村委会为实施主体。市邮政局负责制定全市村邮站建设标准、邮政业务指导和培训。

2.服务功能。村邮站除具备函件、报刊、普通包裹投递和受理等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外,还具有邮政各类业务代办受理、代售票务以及银行卡助农取款等扩展服务功能。

3.建设内容。村邮站根据村庄范围大小、人口和服务内容分一类站、二类站、三类站进行分类建设、配备和管理。对于人口较少、地处偏远的村,经相关乡镇(街道)政府及村委会协商同意,可以采取联合建站的模式建设村邮站。村邮站场所由所在村无偿提供,场址选择应符合邮政的服务需要,投资标准为站均6000元,每站面积原则上不小于15平方米,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设施,并配备必要的服务、投递工具。

4.村邮员。村邮员的招聘工作由各地政府具体负责,其从事村邮站基本服务项目的工作报酬不低于每人每月400元,由各县(市、区)财政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中列支。村邮员开展扩展服务项目的合理收入,由邮政企业按规定标准支付代理费。村邮员临岗前应先通过邮政企业的业务培训与业务考核,与村委会签订村邮服务目标管理责任书后,履行本村的邮政基本服务。

(三)信报箱建设方式

信报箱改造补建由市邮政局、各县(市、区)政府组织实施,市建设部门配合做好更新建设的规划布局和督促实施。投资标准为每个120元。

凡2010年1月1日以后新建、改建、扩建的或2010年1月1日以前通过审批但尚未竣工验收或交付使用的城镇居民楼由开发建设单位负责,与建设工程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施工、同步竣工验收,后续维护纳入“房屋维修基金”。社区负责日常维护管理,邮政部门负责业务指导与经营管理,协助规划信报箱布局,参与验收检查,并配合社区做好信报箱维护等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空白乡镇邮政局所、村邮站、信报箱建设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实事。各县(市、区)政府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农村用邮需求,合理规划村邮站布局,高效完成建设任务。各级政府要成立邮政普遍服务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辖区建设实施意见和具体政策,确保2012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发改部门负责规划编制和立项审批工作;财政部门负责落实好相关配套资金,提供资金保障;邮政部门负责提出具体建设方案并做好相关工作实施,加强业务指导、培训和督促;监察、农办、民政、文广、建设、国土、人行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建设任务有序推进。

(二)做好资金保障。空白乡镇邮政局所项目建设资金除国家和省财政补助外,不足部分由各县(市、区)政府负责,其运营各项费用由邮政部门负责。村邮站和信报箱建设资金由省财政补助20%,邮政部门按实物形式承担20%,其余60%由各县(市、区)政府配套落实。莲都区和丽水经济开发区的空白乡镇邮政局所、村邮站和信报箱建设的地方配套资金,由市财政配套落实40%,其余60%由莲都区、丽水经济开发区配套落实。

(三)积极整合资源。为加快工作进度,在保障邮政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各地在开展空白乡镇邮政局所和村邮站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鼓励利用现有乡镇政府、村委会、闲置学校等房屋资产,改造成乡镇邮政局所。鼓励将村邮站与现行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级救助站、银行卡助农取款商户等建设项目整合考虑,同步建设、一起办公,统筹安排。

(四)加强监督检查。各地要加强对邮政普遍服务项目建设的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完成。市监察局负责对项目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对建设进度慢、工作不到位、不配合的违规行为进行行政问责。市邮政普遍服务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牵头有关部门加强对建设项目的进展监督和监管验收,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附件:1.丽水市村邮站建设计划表

2.丽水市信报箱两年建设计划表

3.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三年计划表

附件1

丽水市村邮站建设计划表

县(市、区)

建制村数

(个)

2011年

2012年

建设总投资

确认报建数(个)

预计报建数(个)

总计(万元)

莲都区

333

144

189

199.8

龙泉市

444

100

344

266.4

庆元县

345

90

255

207

松阳县

401

100

301

240.6

遂昌县

203

57

146

121.8

云和县

169

57

112

101.4

缙云县

253

42

211

151.8

青田县

414

62

352

248.4

景宁县

254

147

107

152.4

丽水经济开发区

35

35

0

21

合计

2851

834

2017

1710.6

附件2

丽水市信报箱两年建设计划表

县(市、区)

总投资

(万元)

更新信报箱数量(个)

2011年确认数

2012年预建数

合计

莲都区

510.1

28249

14257

42506

龙泉市

115.1

6134

3460

9594

庆元县

100.9

2842

5564

8406

松阳县

90.6

5502

2050

7552

遂昌县

138.4

8145

3388

11533

云和县

108.5

4313

4724

9037

缙云县

127.2

3300

7300

10600

青田县

174.3

3007

11521

14528

景宁县

144.8

6340

5726

12066

丽水经济开发区

21.5

1795

0

1795

合计

1531.4

69627

57990

127617

附件3

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三年计划表

县(市、区)

三年补建计划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合计

莲都区

4

2

0

6

龙泉市

3

4

0

7

庆元县

1

7

1

9

松阳县

5

4

5

14

遂昌县

2

3

1

6

云和县

2

6

4

12

缙云县

2

4

3

9

青田县

4

8

8

20

景宁县

1

6

10

17

合计

24

44

32

100


附件

丽政办发〔2011〕162号.c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