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丽水市人大三届五次会议(已归档) >> 参阅文件
全市生态旅游业发展情况
发布时间:2015-02-02 14:49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市政府

丽水市旅游局

全市生态旅游工作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以及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以旅游体制创新、旅游项目创新和旅游宣传创新为抓手,突出重点,创新思路,强化服务,以市委三届七次全会精神为新起点,全力推进我市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一、2014年主要工作情况

2014年,我市旅游业发展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旅游经济增幅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全年全市共接待旅游者5486.42万人次,同比增长20.06%,实现旅游总收入339.58亿元,同比增长27.53%。

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夏宝龙书记到省旅游局调研,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为我市生态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迎来了极大的机遇。8月13日,王永康书记专题到我局调研旅游工作。8月23日,市委召开三届七次全会,出台了《关于推进美丽城乡建设、打造生态旅游名城的若干意见》,把旅游工作摆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去研究和谋划,对旅游工作提出新要求、新目标、新举措,为下阶段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更具实践意义的指导。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提出生态旅游全域化综合改革工作,市政府已经向省政府提交请示,待省政府正式批复。

2.规划体系日益完善。进一步完善旅游规划体系,充分发挥规划龙头作用,引导产业发展。《丽水市生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及《丽水瓯江古堰画乡5A级景区创建可行性研究》已上报市政府;完成《丽水中心城区旅游设施专项规划(送审稿)》编制,正着手与城市总规对接进行调整完善;《丽水生态旅游地产规划研究》初稿编制完成,正进行修改完善。

3.全面推进“1311”行动计划。围绕5A级旅游景区创建、高等级旅游景区(产品)提升、旅游招商引资以及乡村旅游景区化培育等工作,提出了《丽水市旅游“1311”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并由市政府正式发文。“1”即创建1个5A级旅游景区。“3”即提升30个高等级旅游景区(产品)。 “1”即推进100个旅游招商项目。“1”即培育100个旅游景区村。着力建设一批“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旅游风情小镇。

4.旅游项目进一步推进。处州府城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招商工作已完成,于11月27日土地成功挂牌。2014年,在建项目估算总投资343.71亿元,完成旅游项目建设投入48.81亿元,同比增长20.19%;竣工项目15个,估算总投资7.7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71亿元。旅游项目招商成效明显,全年完成旅游项目签约22个,总签约额达90.9亿元,其中签订意向协议4个,签约金额10.1亿元;签订框架协议4个,签约金额23.85亿元;签订正式协议14个,签约金额56.95亿元。

5.区域形象有效提升。一是品牌宣传。自2011年起连续4年在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出丽水旅游形象宣传片,与浙江卫视、浙江报业集团、中国旅游报等开展合作。二是市场营销。积极参加各大旅游交易会、旅游商品博览会、旅游推介会等旅游推广活动,开展“5·19旅游日”、“丽水旅游产品超市展销”等宣传促销活动。举办了2014中国·避暑戏水旅游季。三是组织营销活动。继续在上海(黄浦区)举办高规格的生态旅游推介会,并举行丽水旅游宣传促销推广周活动。参加赴香港、新加坡、印度、台湾等境外市场宣传。10月,开展“秀山丽水·多彩金秋” 系列活动。11月,组织赴苏南进行旅游推荐和广场咨询,发布“纯净丽水”十大休闲养生精品旅游线路。

6.行业服务进一步优化。深化旅行社品质提升,加强旅行社行业日常管理。全市现有旅行社79家,其中新设立旅行社10家;共有导游人员1034名。积极推进入境(台湾、韩国)旅游工作,开拓台湾、韩国入境旅游市场,全年接待入境组团游客6714人次。推进高星级旅游饭店建设,云和皇成大酒店被评为绿色饭店。全市共有星级旅游饭店58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家,四星级饭店5家,三星级饭店21家,二星级及以下星级饭店31家。共举办了市区全国导游培训、从业人员考证培训等各类培训班35期,2889人次。加强旅游安全工作,全年无旅游安全事故,无重大旅游投诉。

二、2015年主要工作思路

2015年,我市生态旅游工作将以夏宝龙书记、李强省长对旅游工作的指示精神,全省旅发大会及市委全会精神为指引,高度统一思想,加强紧迫感,紧紧抓住“高铁时代”给旅游带来的极好机遇,以研究谋划“十三五”旅游规划为核心,突出旅游项目建设、配套设施完善、旅游品牌营销、服务水平等重点工作,全力推进我市旅游业跨越式发展。2015年,旅游总收入同比增幅力争达到25%以上。

(一)指导思想。我市生态旅游业将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围绕“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的区域定位,以培育“第一战略支柱产业”和“中国生态旅游第一市”为核心目标,以生态旅游区域化综合改革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动力,以旅游形象宣传为平台,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大跨步发展,为生态旅游名城建设作出贡献。

(二)主要工作举措。

1.以综合改革为抓手,推进旅游产业全面发展。

按照要求,继续优化深化《丽水市生态旅游全域化综合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制定《丽水市旅游发展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联合市农办、经信委、体育局、农业局做好旅游业和其他产业融合工作,做好乡村旅游发展政策研究、工业旅游示范点、体育运动休闲旅游基地、农业休闲旅游基地、中草药疗养基地等创建工作。进一步推进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协作区的旅游合作,互推旅游产品和线路,推进生态旅游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前期研究。

2.以项目建设为动力,推进旅游产品建设。

(1)做好规划。重点是做好丽水市生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研究、编制。依托“生态旅游名城建设”的相关部署,有针对性地提出项目建设要求;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完善什么”的旅游市场需求,深入开展前期调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实施类、预备类和前期类进行分类,提出一批重点旅游项目,规划的指导和引领作用,有序推进全市的旅游产品建设、完善旅游功能及配套服务。

(2)推进项目。一如既往抓好“1311行动计划”。重点是推进5A景区创建、旅游景区提升、招商引资以及旅游示范村培育等。重点推进千峡湖-凤阳山-云和湖特色板块、投资100亿元的千峡湖旅游综合体等大项目建设,推进遂昌金矿旅游区、缙云仙都景区、青田石门洞景区、瓯江生态旅游景区等重点景区建设以及龙泉凤阳山景区、遂昌南尖岩景区、庆元百山祖景区等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带动全市景区建设跨上更高台阶。

3.以旅游宣传为平台,推进旅游形象提升。

(1)营造宣传大氛围,推动营销宣传纵深覆盖。旅游品牌已初步打响。要在往年常规宣传基础上向宣传的深度和广度推进。突出“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主题宣传;加大省内及以上海为重点的长三角客源市场的媒体宣传、完善网络资讯类宣传、加重微营销份额,加大“微宣传”等等同时,新增高铁沿线客源市场宣传投入。

(2)增强活动实效性,扩大客源市场点面结合。紧抓“全域景区化”的营销观,开好上海推介会,重点客源市场宣传促销活动、采风活动、踩线活动、上海火车专列进丽水等活动;积极依托全省、国际等旅游交易会、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等大型会展活动,强化卖点借力营销;进一步加强对外的区域旅游合作,重点做好缤纷金丽温衢联合体及海西、江浙沪、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协作区等区域旅游合作平台的宣传促销工作。谋划高铁沿线的客源市场的媒体及旅行商采风踩线活动。

(3)尝试营销创新性,拓展旅游营销新领地。打造适合大众消费的多元旅游线路。根据旅游产品特色,结合市场需求,围绕“生态、人文、养生、长寿”核心竞争力,打造各种旅游线路推向市场。重点推介十条旅游线路。培育“丽水旅游产品超市”。围绕“有故事的丽水”主题开展活动深入解读丽水。

4.以行业规范为基础,推进旅游服务提升。

(1)推进高星级酒店和精品文化主题酒店创建。重点指导市区在建和前期酒店项目按照市场需求做好产品定位、设计和建设工作;指导全市各地做好高星级酒店、精品文化主题酒店和乡村休闲酒店建设工作;做好饭店业管理培训组织工作,培养本土化的酒店高级管理人才,提高酒店管理服务水平。

(2)市场整顿和旅行社规范提升。按照全国人大、国家局、省局要求,加强旅游市场整顿执法工作,规范旅行社行业服务,提高服务品质,保障旅游消费者权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相关要求,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窗口服务,网上政务大厅审批服务,导游员管理等方面工作;计划创建四星级品质旅行社1家。

(3)抓好旅游安全及行业培训。按照“管行业就要管安全”的职责要求,进一步加强旅游安全监管工作。举办旅游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演练。对旅游从业人员采用分业态、分工种、分阶段,因地制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