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建言献策
关于公开征求《丽水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草案)》意见的公告
时间:2016-04-06 08:3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法制办

                                                                                                                                                                                                                                                                                                                                                                                                                                           

征集部门                                                      市法制办                      
标题                                                      关于公开征求《丽水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草案)》意见的公告                      
开始时间                                            2016-04-06                                  
结束时间                                            2016-04-13                                  
征集简介                                                     

一、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反馈。丽水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地址:丽水市花园路1号。邮政编码:323000

三、通过信函方式反馈。电子邮件:364039249@qq.com

感谢广大群众对政府法制工作的参与和支持!

附件:《丽水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草案)》

2016年4月6日

丽水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草案)

第二章 建筑容貌

第三章 公共场所和设施

第五章 小区环境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解释) 本条例所称的市容和环境卫生,是指城市市区及实行城市化管理区域的容貌及其环境卫生。

第四条(基本原则) 本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经划定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区域,由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其所辖区域内的市容环境卫生工作。

市、县(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或没有实行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市、县(区)的市容环卫、规划等主管部门作为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对违反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第七条(执法体制) 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以及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强制措施,按法定程序划转职能后由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实施,法律法规有规定的除外。

(一)建筑物、构筑物或者设施、场所由产权人负责,但是产权人、管理人和使用人之间有约定管理责任除外;

(三)文化、体育、娱乐、游览等公共活动场地,车站、停车场、公交车始末站点、各类市场、公共绿地、展览展销场馆等公共场所,由经营管理单位负责;

(五)单位、个体经营户所在场地和周边区域由该单位或个体经营户负责;

(七)城市化管理范围内的江、河、湖泊等水域由管理单位负责;

(九)已收储但未利用的地块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

第九条(规划) 市容和环境卫生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各相关部门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街景修建、环境卫生设施、景观灯光设施、户外广告设施等市容和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第十一条(单位和个人权利义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市容和环境卫生的权利和义务。对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三条(科学研究) 鼓励、支持对市容和环境卫生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推进市容和环境卫生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

第二章 建筑容貌

第十五条(街道两侧绿化) 主要道路两侧绿地遵循“谁建谁管”原则。鼓励在街道两侧建筑物上实施立体绿化。

采用磁砖、涂料、油漆、石材等材料对临街建(构)筑物外立面进行装修装饰、改变外立面门窗位置和打开方向或者改变临街立柱的,应当经过建设主管部门审批。

(一)临街阳台应当设计内置阳台。

(三)临街的窗外、阳台外、屋顶不得安装外伸的晾衣架、防盗窗等,不得吊挂或者堆放有碍市容、危及安全的物品。

城市雕塑、街景艺术品应当保持整洁、完好。出现污损、毁坏的,设置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及时整修或者拆除。

第十九条(禁止沿街搭建) 沿街不得搭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

第二十条(单位园林开放) 鼓励环境优美的单位对社会开放园林景观场地,由政府适当补助工程建设及维护费用。

第三章 公共场所和设施

第二十二条(公共设施审批程序) 任何人不得擅自新增、变更和撤除城市公共设施,确有需要的应当经过批准后方可实施。其中,大型的或者对市容市貌有重大影响的城市公共设施应当征得本级人民政府同意。

第二十四条(公共场所禁止行为) 不得在城市道路、公园绿地和其他公共场所的护栏、电杆、树木、路牌等公共设施上晾晒衣物、吊挂物品。

第二十五条(户外设施) 户外广告、招牌、电子显示牌、灯箱、画廊、条幅、旗帜、充气装置、实物造型等各类户外宣传物品和设施,应当按照批准的要求设置。设置单位应当做好设施的维护、保养、维修,保持安全、整洁、完好,符合城市容貌标准,并按规定时限拆除。不得擅自悬挂跨街横幅、遮盖路标,影响市容和妨碍交通。

提倡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设置电子公共信息栏,鼓励单位和个人在电子公共信息栏发布信息。

第二十七条(灯光设置) 城市照明、广告、景观等灯光的设置,应当符合城市照明专项规划以及城市容貌标准和环境保护要求,并保持整洁、完好、美观。

第二十八条(灯光维护与运行) 城市街道、公共广场、公园绿地、名胜古迹等处的灯光设施由相应的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维护。建(构)筑物上的灯光设施由各自业主单位负责管理维护。非政府投资建设的灯光设施,由其业主负责管理维护或者委托其他单位管理维护。新建住宅小区的灯光设施由房地产开发商统一出资建设。

第三十一条(环境卫生设施设置和管理) 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必须按照规定标准设置垃圾容器、垃圾转运站以及其他配套的环境卫生设施,做好维修和保养,保持整洁、完好。

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在街道两侧组织设置垃圾容器。

举办大型户外活动时,举办单位应当设置足够的临时公共厕所。

第三十三条(餐饮业油烟排放) 餐饮业的通风设施应当该符合国家技术规范。排放油烟、烟尘不得超过规定的标准。餐饮服务经营者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油烟对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污染。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三)保持地下雨污水管道设施的完好。对窨井盖破损、位移或者丢失的,应当立即采取设置警示标志、护栏等临时防护措施并及时维修更换。

第三十五条(施工现场环境卫生) 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和建筑垃圾消纳场所、中转场所应当按照规定设置遮挡围墙、车辆清洗设施、临时厕所和生活垃圾容器,保持整洁、完好。进出口的路面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尘土、污水污染环境。

第三十六条(环境卫生设施禁止行为) 不得侵占、损坏、拆除、关闭环境卫生设施,不得擅自改变环境卫生设施的使用性质;确需关闭、拆除环境卫生设施的,应当事先提出相应方案,报经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其中,关闭、拆除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的,还应当报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

第四章 道路容貌

第三十八条(挖掘道路和井下施工作业) 挖掘城市道路应当按规定办理道路挖掘审批手续并缴纳道路修复质量保证金。挖掘道路和井下施工作业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施工,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施工产生的渣土应当及时清运;不能及时清运的,在批准区域内堆放,并采用密闭防尘网遮盖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不得乱堆、乱放、乱倒。挖掘城市道路修复完成后,应当及时清理现场。

对于流动经营的摊贩,城市化管理区域内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当做好引导工作。

第四十条(车辆外观) 在城市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应当保持外观整洁、美观。有下列情形的车辆不得上路行驶:

(二)保险杠断裂、脱落,车辆指示灯破损、失效或车身有其他严重破损的;

第四十一条(载物) 机动车载物应当符合核定的载质量,载物的长、宽、高不得违反装载要求,不得遗洒、飘散载运物。

第四十二条(抛洒物品) 禁止机动车司乘人员向车外抛撒物品。

第四十四条(非道路停车) 市内非机动车道和其它非道路区域禁止乱停乱放各类车辆,影响他人通行。有划定车辆停放区域的,按规定停放。

第四十五条(小区道路绿地) 鼓励住宅小区内道路和园林绿地等向社会开放。

第四十六条(小区停车) 社区或者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小区内车辆停放进行管理,对乱停乱放的车主或者驾驶人及时进行劝阻。对不听从劝阻的,报告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对乱停乱放的车辆强行拖离,费用由车主承担。

第四十八条(禁止堆放有害物品) 禁止在住宅小区内集中堆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物品和有异味的物品。

居民自治委员会、社区负责对辖区内的空调外机安装进行监管。物业服务企业对其服务的区域内的空调外机安装进行监督。对不符合安装要求的,通知业主改正,拒不改正的,报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查处。

小区绿地内树木、绿篱、花坛(池)、草坪等,应当保持整洁、美观。栽培、整修或者其他作业留下的渣土、枝叶等,管理单位、个人或者作业者应当及时清除。

第五十二条(生活垃圾处理处置) 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垃圾处置单位应当对分类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置。

鼓励企事业单位对垃圾进行各种形式的资源化利用。

分类收集的有害垃圾,应当按照规定由有资质的单位统一运输,并委托具备法定资质的专业处置单位参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置。

饮食业经营者和其他单位产生的餐厨垃圾应当单独收集、处置或者委托环境卫生专业服务单位收集和处置,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任意处置。

第五十四条(禁止焚烧) 禁止在露天场所或者垃圾容器内焚烧树叶、垃圾或者其他废弃物。

(一)单位和个人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的,擅自设立弃置场受纳建筑垃圾的;

(三)施工单位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者未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处置的;

(五)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运输建筑垃圾的单位,未经核准擅自处置建筑垃圾或者处置超出核准范围的建筑垃圾的;

(七)建筑垃圾处置场受纳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的;

第五十六条(城市排水)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规排放污水,堵塞、占压、拆卸、移动和穿凿、破坏排污设施,向排污设施内排放剧毒物质、易燃易爆物质和有害气体,倾倒垃圾、渣土、施工泥浆等易堵塞物。

第五十七条(水上垃圾) 从事水面漂浮物打捞和船舶垃圾、粪便接收作业的单位,应当及时清除废弃物,防止污染水域。

城市内河、水库规划管理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服务等项目,应当建设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或者将污水排入城市污水收集管道。未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不使用污水处理设施的或者未达规定排放标准、未排入城市污水收集管道的,不得投入使用。

禁止向城市内河、水库倾倒垃圾、渣土及抛撒动物尸体和其它污染水体的物体。

第六十条(禁止噪声污染) 在公园、广场、街边空地等公共场所和小区内从事歌舞、体育锻炼等活动,使用音响、喇叭等扩音器材不得产生超过该区域的噪声标准的声音,不得对周边的居民生活产生干扰。

高考等特定活动期间的声音控制时段和区域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

第七章 法律责任

本条例中规定的责令改正、拆除、限期清理清除等行政行为,违法单位或个人在指定或合理的期限内没有履行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可以代为履行,履行费用由违法单位与个人承担。

第六十四条(施工渣土) 乱堆、乱放、乱倒施工产生的渣土,以及临街树木、绿篱、花坛(池)、草坪等因栽培、整修或者其他作业留下的渣土、枝叶未在当日及时清除的,责令施工、作业单位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六条(大件垃圾) 未按规定处理装修废弃物和大件垃圾的,责令违法行为人限期清理,逾期不清理的,可以代为清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并对个人处二百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八条(遗弃死畜死禽) 随地遗弃死畜死禽的,畜类按每头五百元、禽类按每只一百元处以罚款。

第七十条(消纳、中转场所) 施工现场和建筑垃圾消纳场所、中转场所未按照规定设置遮挡围墙、车辆清洗设施,路面未采取防治措施导致环境污染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二条(散装货物) 运输砂石、水泥等散装货物以及液体、垃圾、粪便在城市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未按规定采取封闭、全覆盖、清洗等措施,造成泄漏、散落和带泥运行的,责令即时改正、清理污损,对建筑工程承包单位、施工单位或个人、车辆所有人、管理人或者司机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清理的,可以代为清理,费用由建筑工程承包单位、施工单位或个人、车辆所有人、管理人或者司机承担。

第七十四条(监督) 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综合行政执法部门、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投诉、举报受理制度,接受有关单位或个人的投诉、举报。

对应当受理的事项不予受理,受理后没有在规定的期限内将处理意见答复给投诉人的,或者应当制止和查处的行为不予制止和查处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章 附 则

第七十六条(术语解释) 本条例所称的以上、以下,包括本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