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2500002645451w/2017-27779 | 文号 | 丽社教办〔2017〕5号 |
组配分类 | 其他文件 | 发布机构 | 丽水市教育局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17-12-2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序号 | 作者单位 | 姓名 | 论文题目 | 奖级 |
1 | 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张华燕 | 基于名师工作室的教师团队培养策略 | 一等奖 |
2 | 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 | 胡钰凤/钭伟华 | 围绕五一工程,打造山居大使——中职“民宿管家”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研究 | 一等奖 |
3 | 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 | 刘洪运 | 中职计算机专业单考单招专业理论教学策略探究 | 一等奖 |
4 | 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 | 季李字 | 立足文化本位 注重文言并行——中职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 一等奖 |
5 | 景宁县职业高级中学 | 王敏健 | 对工业欠发达地区推行现代学徒制的思考——以景宁县为例 | 一等奖 |
6 | 景宁县职业高级中学 | 吴璇 | 中职生优良品德的塑造需向德育建设要内生驱动力 | 一等奖 |
7 | 青田县船寮高级中学 | 高睿 | 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课堂活动积极性的分析和调动策略 | 一等奖 |
8 | 青田县温溪高级中学 | 张益菲 | 紧抓三大落实开展德育教学---实化中职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 一等奖 |
9 | 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 | 吴永珍 | 谈选择性课改下工作过程化实训课评价 | 一等奖 |
10 | 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 | 朱睿青 | 中职Flash课程多元化任务设计及评价体系初探 | 一等奖 |
11 | 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 | 叶东甫 | 他山之“泥”,可以攻“石” | 一等奖 |
12 | 庆元县职业高级中学 | 沈栩雯 |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中职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 一等奖 |
13 | 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胡晓靓 | 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方法 | 二等奖 |
14 | 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麻绍萍 | 以七个抓手来提高集体备课质量 | 二等奖 |
15 | 丽水旅游学校 | 徐欣欣 |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二等奖 |
16 | 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 | 刘春燕 | 浅议实用类、论述类文本的教学 | 二等奖 |
17 | 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 | 张秋雨/吴松英 | 中职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的作用 | 二等奖 |
18 | 丽水中等专业学校 | 吴春玲 | 职业教育视域下的语文教学 | 二等奖 |
19 | 丽水中等专业学校 | 李征宙 | 对小班化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 二等奖 |
20 | 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 | 周晓英 | 选择性课程体系实施学分制实践与存在问题思考 | 二等奖 |
21 | 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 | 方婳菁 | 职高基础会计教学的新尝试——“滚动式”分层教学 | 二等奖 |
22 | 青田县温溪高级中学 | 黄文盛 | 青田县温溪高级中学职业高二段教育教学调研报告 | 二等奖 |
23 | 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 | 胡安琪 | 浅谈在网络信息时代中职校普通话教学的创新 | 二等奖 |
24 | 庆元县职业高级中学 | 陈永丽 | 探析职业中学学生学习现状及对策 | 二等奖 |
25 | 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王启洪 | “就业导向”的中职数学作业结构设计探索与实践 | 二等奖 |
26 | 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魏月英 | 新课改下中职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 二等奖 |
27 | 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张丽萍 | 木制玩具设计与制作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 二等奖 |
28 | 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蓝红芳 | 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能力在实践中提升——浅谈实践活动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尝试 | 二等奖 |
29 | 缙云县工艺美术学校 | 周柔宏/施伟勇 | 为数学课堂弹奏一曲《琵琶行》 | 三等奖 |
30 | 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柯江徽 |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破解中职学生自我评价难题 | 三等奖 |
31 | 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樊爱国 | 浅谈电子线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 三等奖 |
32 | 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赵莱妃 | 论提升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国学素质的有效策略 | 三等奖 |
33 | 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孙萌珏 | 以“任务型”教学提高中职英语教学质量 | 三等奖 |
34 | 景宁县职业高级中学 | 叶欣 | 对中职学校教育评价的几点思考 | 三等奖 |
35 | 景宁县职业高级中学 | 吴奇芬 | 整合畲乡旅游资源,提升职高英语课堂 | 三等奖 |
36 | 景宁县职业高级中学 | 张德新 | 成全生命发展,奠基幸福人生 | 三等奖 |
37 | 丽水旅游学校 | 蓝碧春 |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爱情教育的尝试 | 三等奖 |
38 | 丽水中等专业学校 | 陈燕 | 探究最近发展区视角下高中英语习作教学——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范文仿写策略 | 三等奖 |
39 | 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 | 叶丽萍 | 基于项目教学法在旅游文化教学的运用研究 | 三等奖 |
40 | 青田县船寮高级中学 | 叶丽 | 以绘本为素材的农村中职英语趣味教学 | 三等奖 |
41 | 青田县温溪高级中学 | 邹海华 | 把握机遇,顺势而上,力求职业高考进入“新时代”——温溪高级中学职业高考调研报告 | 三等奖 |
42 | 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 | 余波 | 浅探项目教学法在中职会计专业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 三等奖 |
43 | 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 | 杨晓光 |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下的石雕英语课程改革探索 | 三等奖 |
44 | 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 | 洪王妙 | 浅议中职烹饪专业理实结合的课堂建设 | 三等奖 |
45 | 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 | 黄孙谋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 三等奖 |
46 | 庆元县职业高级中学 | 张敏 | 谈中职校低层次班级良好班风的创建 | 三等奖 |
47 | 庆元县职业高级中学 | 胡晓莹 | 浅谈中职校课堂教学与心理干预的渗透与实践 | 三等奖 |
48 | 庆元县职业高级中学 | 钟卓菲 | 中职学生创新型英语课外作业设计和探究 | 三等奖 |
49 |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雷蕾 | 角色扮演法在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 三等奖 |
50 |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胡芸 | 新课改背景下职高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 三等奖 |
51 |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雷丽芳 |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 | 三等奖 |
52 | 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王建西 | 电工类职业技能考试考前心理辅导策略 | 三等奖 |
序号 | 作者单位 | 姓名 | 论文题目 | 奖级 |
1 | 缙云县舒洪镇社区学校 | 应金卫 | 立足地方实际 借力老年协会 开展老年工作 | 一等奖 |
2 | 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柯江徽 | 老龄化趋势下的社区电商教育途径 | 一等奖 |
3 | 丽水广播电视大学 | 卢红/方悦昕 | 以“小球”推进社区教育新局面 | 一等奖 |
4 | 龙泉市城区中心成技校 | 练芬玲/周小艾 | 以家校合作为依托 整合社区教育资源 | 一等奖 |
5 | 龙泉市城区中心成技校 | 吴土法 | 助力乡村特色旅游 服务民宿持续发展 | 一等奖 |
6 | 庆元县职业高级中学 | 胡明萍 | 融入多元素,乏味变趣味——探让高中文言课堂变得有趣味的方法 | 一等奖 |
7 | 遂昌县社区学院北界分校 | 雷金土 | 立体培训,实现培训精准化,提高培训效益 | 一等奖 |
8 | 遂昌县石练中心成技校 | 雷春芳 | 浅谈区域社区学校的运行策略——以遂昌区域社区学校建设为例 | 一等奖 |
9 | 云和县石塘镇成技校 | 江夏梅 | 让“老有所为”成为最大的“老有所乐” | 一等奖 |
10 | 电大缙云分校 | 胡子雄 | 月嫂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二等奖 |
11 | 缙云县壶镇社区学校 | 蒋建辉 | 浅议在中式烹调师培训中渗透德育教育 | 二等奖 |
12 | 缙云县七里小学 | 徐静 | 依托学校,联结村庄,共建学习型社区 | 二等奖 |
13 | 龙泉市锦溪区域成技校 | 周火华 | 区域成技校如何与新时期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的现状与对策分析研究 | 二等奖 |
14 | 龙泉市水南社区学校 | 吴炳娥 | 提高社区教育实效的四大紧密相连 | 二等奖 |
15 | 松阳县古市中心成技校 | 徐樟善 | 高血压糖尿病教育与促进培训策略探索 | 二等奖 |
16 | 松阳县古市中心成技校 | 姜云清 | 浅谈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 二等奖 |
17 | 遂昌妙高中心成技校 | 郑惠芳 |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 二等奖 |
18 | 遂昌县大柘中心成技校 | 罗三海 |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农村成技校校长的担当与责任 | 二等奖 |
19 | 遂昌县社区学院北界分校 | 潘玉伊 | 农村社区教育现状调查和策略的探讨 | 二等奖 |
20 | 云和县中心成技校 | 蓝仙 | 充分发挥职教资源优势 努力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 | 二等奖 |
21 | 中共云和县委党校 | 赵虹娅 |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社区居民幸福感的几点思考 | 二等奖 |
22 | 缙云县大洋学校 | 李凯 | 基于老龄、高龄、空巢化形势下社区老年教育的策略研究 | 三等奖 |
23 | 缙云县溶溪小学 | 丁如意 | 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整合的思考 | 三等奖 |
24 | 缙云县新碧初级中学 | 胡均辉 | 社区学校政府齐携手,关爱呵护留守儿童 | 三等奖 |
25 | 缙云县新建成技校 | 徐锦宾 | 小手拉大手,促进社区教育发展 | 三等奖 |
26 | 缙云新碧初级中学 | 徐意 | 让社区教育如花儿般开放 | 三等奖 |
27 | 龙泉市八都区域成技校 | 陈静 | 特色引领,创新驱动,全力打造社区教育新坐标 | 三等奖 |
28 | 龙泉市小梅区域成技校 | 林怀康 | 农村成校开展社区教育的困惑与思考 | 三等奖 |
29 | 遂昌妙高中心成技校 | 龚云香 | 以社区社会工作的角色对老年教育问题的探讨 | 三等奖 |
30 | 遂昌县北界中心成技校 | 周建娥 | 让乡村留守“夕阳”充满关爱 ——关爱农村留守老人之探索与实践 | 三等奖 |
31 | 遂昌县大柘中心成技校 | 邱宣锋 | 依托农村文化大礼堂,以社区教育为突破口,推进成人教育的现代化 | 三等奖 |
32 | 遂昌县石练中心成技校 | 兰火庆 | 关于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 三等奖 |
33 | 遂昌县石练中心成技校 | 周建友 | 培训农民 转移农民 致富农民 | 三等奖 |
34 | 云和县崇头镇成技校 | 蓝水清 | 谈谈农村社区文化教育 | 三等奖 |
35 | 云和县中心成技校 | 毛长明 | 农村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三等奖 |
36 | 云和县中心成技校 | 雷汉良 | 社区老年教育之思考 | 三等奖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