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2500002645451w/2018-00963 | 文号 | 丽教基〔2018〕21号 |
组配分类 | 政策解读 | 发布机构 | 丽水市教育局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18-03-2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丽水市教育局等七部门关于印发《丽水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以下简称《二期提升计划》)已于2018年 3 月 20日印发。现解读如下:
一、《二期提升计划》制定的背景
特殊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办好特殊教育”。2017年国务院重新修订并公布了《残疾人教育条例》,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特殊教育步入了高速发展期。为了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发展,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促进教育公平,根据教育部等七部委和浙江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关于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通知,结合《丽水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丽水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在充分调研和征求有关部门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二期提升计划》。
二、《二期提升计划》的总体目标
通过《二期提升计划》的实施,建成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特融通、专业性强的特殊教育体系,与全市同步实现特殊教育现代化。到2020年,全市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十五年基础教育,以持证残疾儿童少年计,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不低于98%,学前三年入园率不低于85%,高中段入学率争取达80%。建立完善的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机制,加强卫星班建设,推动融合教育发展,基本实现残疾学生受教育全覆盖;增强特殊教育支持保障能力,优化特殊学校布局,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管理,促进特殊教育服务优质化,提升管理的有效性;牢牢把握特殊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特殊教育教学品质。
三、《二期提升计划》的主要任务
一是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完善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多渠道筹集特殊教育经费。优化特殊教育学校发展布局,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实现各县(市、区)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重点推进全市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底全市特殊教育学校硬件要求100%达到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和融合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全面实行残疾学生教育资助政策,提高残疾学生的资助水平。
二是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努力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大力推进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十五年基础教育。认真落实“一人一案”的要求,分类安置残疾儿童少年入学。规范全市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优先采用随班就读安置方式,加强“卫星班”和资源教室建设,提高融合教育的能力。加强残疾学生学籍管理,健全送教上门机制,基本实现残疾学生受教育全覆盖
三是加强对特殊儿童少年的关爱。各级政府部门要主动关心特殊教育的发展,关爱残疾儿童少年,为残疾人特殊儿童少年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各级各类学校要自觉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学生,不得歧视和拒绝其入校。
四是完善部门协作机制。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特殊教育工作。市、县两级政府要组织教育、残联、卫生计生、民政等多部门成立特殊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对特殊教育的指导。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残联、卫生计生、民政等部门(组织),建立由教育、医疗、心理、康复、社会工作等方面专家组成的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健全残疾儿童少年入学评估机制。发改、规划、建设、国土等部门要加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建设、计划生育政策调整、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与人口变化趋势的研究,科学统计测算当地特殊儿童现状,提出制定、调整特殊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的建议。卫生计生、民政、残联等部门要给予专业力量支撑,为不能到校就读、需要专人护理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开展送教。
五是推进特殊教育内涵发展。突出合力育人,健全特殊教育专业支撑体系,充分发挥市、县两级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作用,建立指导和咨询模式。加大教师培养力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特殊教育名师培养。开展特殊教育学校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升特殊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特殊教育教学品质。
六是努力提升特殊教育教师待遇。落实完善特殊教育津贴,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特殊教育津贴。落实并完善特殊教育津贴等工资倾斜政策,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向特殊教育学校适当倾斜。在职称评聘、培训进修、表彰奖励等方面,对特殊教育教师给予适当倾斜,设置适合特殊教育教师岗位特点的职称评审条件。具备条件的,可单独组建相应特殊教育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或学科评审组。对普通学校的教师承担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教学、管理工作的,应当将其承担的残疾学生教学、管理工作纳入其绩效考核内容,并作为核定工资待遇和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为送教上门教师、承担“医教结合”实验相关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
七是加强宣传督导。广泛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工作。泛宣传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重要意义,宣传特殊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和优秀残疾人典型事迹,引导学生和家长充分认识特殊教育对促进残疾人成长成才和终身发展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教育督导室要适时组织对本计划执行情况开展督导,建立督导检查和问责机制,将提升计划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纳入地方各级政府工作实绩的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