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政策解读 >> 市政府(办)政策解读
索引号 113325000026455663/2018-00306 文号 丽政办发〔2018〕57号
组配分类 政策解读 发布机构 市建设局
成文日期 2018-06-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于《丽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白蚁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18-06-29 15:4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府办

原文链接

一、重要意义

我市自1967年成立白蚁防治机构以来,一直十分重视白蚁防治工作。根据《关于认真做好新建房屋白蚁预防工作的通知》(丽建设〔86〕93号)文件精神,开始使用化学屏障技术开展新建房屋建筑白蚁预防工作,市区新建房屋建筑白蚁预防覆盖率达98%以上,有效减少了白蚁对城市房屋建筑的危害。但是,以化学防治为主的传统白蚁防治方式,在人居环境中大量喷洒化学药剂,给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为白蚁防治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全国白蚁防治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亟须采取措施改变传统的白蚁防治方式,转变白蚁防治理念,逐步推广应用环保型白蚁防治新技术,最大程度减少化学药物使用量。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白蚁防治工作的意见》(浙政办发〔2014〕131号,以下简称省《意见》)规定,自2015年起全省各地要全面推行白蚁防治监测控制技术,改善人居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白蚁防治事业发展,加快白蚁防治方式升级,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市出台了《丽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白蚁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监督、指导辖区内白蚁监测控制技术应用工作,督促白蚁监测控制技术工作的推行。

条文解释:当前我国白蚁防治方式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在人居环境中大量喷洒化学药剂,给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指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毒性、难以降解、可产生生物蓄积,往往通过空气、水和迁徙物种作跨越国际边界的迁移并沉积在远离其排放地点的地区,在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中蓄积。中国作为公约缔约成员国,白蚁防治行业根据相关规定,要全面停用氯丹和灭蚁灵等高残留药物,最大程度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全国白蚁防治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我国白蚁防治行业亟须采取措施推进传统白蚁防治方式向现代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方式转变。

各县(市、区)政府要积极推进非住宅类房屋装饰装修白蚁预防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加强危旧房屋、历史建筑等白蚁防治工作的开展;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逐步推进农村房屋白蚁防治工作。市建设、水利、文保、旅游、农业、林业、电力、交通等有关部门要在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根据实际情况,保障必要的白蚁防治措施,并对已建工程定期开展白蚁防治普查,有序推进水利电力、风景园林、农林果木等领域的白蚁防治工作。

条文解释:白蚁危害具有隐蔽性、传播性和严重性等特性,其危害涉及房屋建筑、水利堤坝、通讯器材、交通设施、农林作物、园林绿化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我市作为白蚁危害的高发区,要重点做好城乡房屋建筑和公益性设施的白蚁防治工作。

建设部第130号令《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浙江省人民政府第201号令《浙江省房屋建筑白蚁防治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白蚁防治工作的意见》规定:白蚁危害地区的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应当实施白蚁预防处理。本《实施意见》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规定,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全市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全部实施白蚁预防处理。关于非住宅类房屋装修实施白蚁预防,相关规定有:建设部第130号令《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明确“凡白蚁危害地区的新建、改建、扩建、装饰装修的房屋必须实施白蚁预防处理”,本《实施意见》积极贯彻落实相关规定并鼓励各县(市)白蚁防治单位积极组织开展非住宅类装修白蚁预防工作。

3、建立新的白蚁防治工作体系

一、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必须实施白蚁预防处理。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清理规范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20号)文件要求,取消涉企白蚁防治行政事业性收费,丽水市本级(含莲都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城镇范围内涉企新建、改建、扩建房屋白蚁预防由市白蚁防治站提供免费服务,并根据白蚁危害情况进行区域性综合防治。白蚁防治工作所需的相关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不得影响依法履行职责。

二、白蚁灭治工作实行市场化服务。要根据“防、治”分离和市场化原则,存量房、园林绿化、水库堤坝等白蚁灭治实行市场化服务;建立白蚁灭治收费协商机制,灭治费用由双方自行协商。白蚁防治服务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省白蚁预防工程建设标准,强化合同管理。

三、做好业务衔接。对原收费的新建房屋白蚁预防工程项目,原白蚁防治机构要认真履行合同约定的事项,特别是房屋白蚁预防工程合同15年的回访复查及包治的承诺,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

条文解释:白蚁防治要坚持“防、治”分离的原则,强化白蚁预防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丽水市本级(含莲都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涉企新建、改建、扩建房屋白蚁预防由市白蚁防治站提供免费服务,并根据白蚁危害情况进行区域性综合防治。防治工作所需的相关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不得影响依法履行职责。“白蚁灭治”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市场化行为,白蚁灭治收费可根据市场化方式建立合理的收费协商机制。对于原收费的新建房屋白蚁预防工程项目,在白蚁防治包治期限15年内原白蚁防治机构要认真履行合同约定事项,认真做好回访复查及包治工作。

4.加强白蚁防治监管机制

条文解释:按照国家和省有关白蚁防治的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程序进行防治”。目前已实施的白蚁防治监测控制技术的标准,主要有:国家标准《白蚁防治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768-2012)、行业标准《房屋白蚁预防技术规程》(JGJ/T 245-2011)和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房屋白蚁监测控制技术规程》(DB33/T1108-2014)等。我市将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省白蚁防治管理制度、技术规程和标准,加强对白蚁防治单位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强化对白蚁灭治的市场监管。

白蚁防治机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起15日内,向所在地建设(房产)行政部门备案。 

5. 提升白蚁防治技术和服务水平

条文解释:为体现生态环保的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创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相适应的白蚁防治工作新局面,切实为白蚁防治新技术推广应用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本《实施意见》提出要鼓励白蚁防治科研投入,整合丽水市白蚁防治科研技术力量,建立合作机制,统一组织、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相互交流,克难攻坚,共同提高,加强白蚁防治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白蚁防治要坚持公共服务,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坚持“防、治”分离,强化白蚁预防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白蚁灭治”属于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社会民生事业,白蚁防治业务主管部门要做好市场监督管理职能,规范市场,提升服务。

建设部第130号令《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明确规定了新建房屋建筑白蚁预防包治期不得低于15年。在白蚁防治包治期限内,白蚁监测控制装置的后期检查和维护时间周期长、工作量大,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因此本《实施意见》提出要鼓励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做好白蚁防治工程的后期维护及监测控制装置的日常检查管理等工作。

要加快引进和培养中、高级白蚁防治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专业技术人才比例,完善人才队伍结构。全面开展白蚁防治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加强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专题培训,努力建设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白蚁防治人才队伍。

条文解释:作为技术工种,白蚁防治工作对技术的要求较高,从业人员应具有一定的白蚁防治技术水平,并经过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相关知识培训,了解白蚁监测控制技术的相关知识,掌握白蚁监测控制技术的安装、检查、维护等专业知识。为了保证工作质量,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服务水平,白蚁防治从业人员须持证上岗。

7、加强组织领导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研究和协调解决白蚁防治工作的重大事项,牵头制定白蚁防治相关制度,建立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检查督促工作落实情况。市财政部门要保障白蚁防治经费安排;市编委办要及时做好取消白蚁防治收费后市白蚁防治站机构性质、人员、职能的调整工作;市人力社保、水利、电力、交通、文保、旅游、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做好白蚁防治相关工作。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制订加强白蚁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建立工作协调推进机制。

条文解释:主要明确我市白蚁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一是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白蚁防治工作;二是财政给予经费支持,市编委在市本级白蚁防治站机构性质、人员、职能的调整工作给以支持。三是各级农业、林业、水利、文广等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做好本行业内白蚁防治相关工作,其中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市本级白蚁防治机构的行业管理、牵头制定白蚁防治相关制度、建立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检查督促工作落实情况、业务指导。

8.加强政策引导

新型白蚁防治技术的应用情况应纳入绿色建筑、康居示范工程等的评价体系。各级财政要建立对白蚁防治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机制,税务部门要研究推进重点示范工程项目开发利用白蚁综合生态功能的支持措施。

条文解释:新型白蚁防治技术是以监测控制技术为核心、药物屏障为辅的白蚁防治技术,是近年来白蚁防治行业开始探索使用的环保型白蚁防治新技术,积极推进一批白蚁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引领白蚁防治监测控制技术在丽水的推广应用。财政、税务部门做好保障工作。

9.落实管理措施。

全市房屋白蚁防治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新建、改建、扩建房屋须实施白蚁预防处理。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新建、改建、扩建房屋的白蚁预防管理,及时掌控监测控制装置的安装、检查、维护、蚁情蚁害、施药灭治等动态信息,保障考核制度的落实,服务合同的履行。

条文解释:严格执行国家、省白蚁防治管理制度和技术规程。加强白蚁防治规范化管理力度,建立白蚁防治机构备案制度,规范白蚁防治工程招投标工作,强化白蚁灭制的市场监管。加强白蚁防治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建立白蚁防治工程质量检测、竣工验收和备案、后期服务保障、处罚、整改等一系列制度。完善白蚁防治产品监管体系,加强白蚁防治药剂、器械的仓储管理。

10. 加强舆论宣传

条文解释:白蚁危害十分广泛,又隐蔽难查,对经济建设和人身、财产安全威胁很大,但大多数群众对于白蚁的相关知识认识还不够,对于白蚁危害的严重性和白蚁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认知度也不高,防范意识不强,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因此白蚁防治的科普宣传工作亟待加强。

本《实施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白蚁监测控制技术分为“监测”和“控制”两个部分。“监测”既包括前期安装诱集装置诱集白蚁,又包括后期进行灭杀处理后,再检测白蚁是否被消灭;“控制”主要是指监测到一定数量的白蚁后,通过喷粉或投放饵剂等处理灭杀或控制白蚁的种群。由于监测控制技术在不断地对白蚁进行监测和灭治处理,因此可在较长时间内控制一个区域内的白蚁危害。   

四、其他应当补充说明的内容

无。 

此政策解读对应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详见地址:

http://www.lishui.gov.cn/art/2018/6/12/art_1229283446_2146400.html

解读人:马平飞  联系方式:13906788066     

三、文件解读机关  

本文件解读机关为:丽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白蚁综合防治技术是指以监测控制技术为核心、药物屏障为辅的白蚁防治技术,是近年来白蚁防治行业开始探索使用的环保型白蚁防治新技术,经示范应用表明使用该技术可减少90%以上的药剂使用量,具有高效、安全和环保优势,并且成本也较为合理,符合白蚁综合防治的理念。具体是指在白蚁活动的区域范围内,设置监测装置对白蚁活动进行动态监测,同时在房屋建筑容易出现蚁害的重点部位(如管线、木门框等部位)辅以药剂屏障,当监测装置中发现一定数量的白蚁个体后,通过喷粉、投放饵剂等处理措施,有效控制白蚁种群的白蚁防治技术。   2.白蚁综合防治技术   1.白蚁监测控制技术 (二)相关术语释义   本《实施意见》适用于丽水市本级(含莲都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建筑的白蚁防治和管理工作,各县(市)可结合当地实际参照执行。   (一)适用范围   随着白蚁防治方式的升级和白蚁防治监测控制技术的推广应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白蚁防治工作实际,与打造“丽水大花园”紧密结合,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深入基层宣传白蚁危害的严重性和白蚁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民众的蚁害防控意识,为全社会积极参与白蚁防治、推广新技术应用营造良好氛围。     各地要通过电视、报刊、网络、广播等媒介,广泛开展白蚁防治政策和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大力宣传推广环保型防治技术的重要意义,深入基层宣传白蚁危害的严重性和白蚁防治的重要性,营造全社会参与白蚁防治的良好氛围。   白蚁防治工作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省《意见》要求税务部门要研究推进重点示范工程项目开发利用白蚁综合生态功能的支持措施。同时,由于我市各地白蚁防治机构人员普遍缺乏,有的县(市)白蚁防治机构编制人员只有1名,严重制约了行业管理和发展,随着白蚁防治方式的升级,在管理上对人员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为保障白蚁防治新技术推广应用,确保白蚁防治质量,需编制、人社部门对白蚁防治机构队伍建设给予支持。 6.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白蚁防治工作应当以履行社会责任、服务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给社会各界提供优质服务,白蚁防治单位需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建立健全“质量至上、服务规范、群众满意”的白蚁防治服务体系。   建立蚁情蚁害档案并实行资源共享,是结合丽水白蚁防治工作实际提出的创新举措,蚁情蚁害档案作为白蚁防治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是有针对性开展白蚁防治的基础和依据,建立蚁情蚁害档案并实行资源共享,可有效整合我市白蚁防治科研成果,为白蚁防治监测控制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坚实基础。结合打造“丽水大花园”的探索实践,本《实施意见》将绿色生态的观念融入其中,提出积极研制和推广符合生态要求的白蚁防治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   各县(市、区)白蚁防治管理机构要摸清辖区的蚁害分布情况,建立辖区蚁情蚁害的相关档案,开展针对性的白蚁防治工作;要加强白蚁防治科研投入,整合科研力量,建立合作机制,加强辖区内白蚁防治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要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强化白蚁防治硬件设施建设和施工设备保障,提高白蚁防治技术水平;要严格执行白蚁防治规范服务制度,强化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完善白蚁防治服务体系,提高白蚁防治服务水平。   白蚁防治工程应根据实际环节和操作步骤,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质量管控。白蚁防治方式升级对我市的白蚁防治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对保证白蚁防治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辖区内白蚁防治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管理;白蚁防治机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起15日内,向所在地建设(房产)行政部门备案;实行机构备案管理制度,加大对白蚁防治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保障白蚁防治工程质量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各白蚁防治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省白蚁预防工程建设标准,建立白蚁防治工程质量检测、竣工验收和备案等相关制度;强化合同管理,明确委托双方职责和相关运行、考核及款项支付方式等内容,严格执行,依法履行;完善白蚁防治产品监管体系,加强白蚁防治药剂、器械的仓储管理,依法依规处置白蚁防治药剂外包装。各地要加大对白蚁防治工作的检查力度和对白蚁防治工程质量的抽查力度。   白蚁防治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除业务主管部门外,还需建设、林业、园林、农业等多部门通力协作,联合防治。各部门需根据各自领域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白蚁防治措施,在预算、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有序推进水利电力、风景园林、农林果木等领域白蚁防治工作的开展。同时,为适应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白蚁防治体系,使农村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白蚁防治服务,本《实施意见》提出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逐步推进农村房屋白蚁防治工作。 2. 逐步扩大白蚁防治领域     根据省《意见》对白蚁防治方式升级的明确要求,2015年6月1日起全面推行白蚁防治监测控制技术,到2020年,全省停止使用药物屏障技术,白蚁防治监测控制技术应用率达到90%以上。本《实施意见》充分考虑丽水白蚁防治工作实际,一是在设定总体目标框架下,到2020年,全市城镇房屋的白蚁预防停止使用药物屏障技术,新建、改建、扩建房屋白蚁防治监测控制技术应用率达到90%以上。二是提出了“以监测控制技术为核心的白蚁综合防治技术”的全新理念,白蚁综合防治技术是近年来白蚁防治行业开始探索使用的环保型白蚁防治新技术,经示范应用表明使用该技术可减少90%以上的药剂使用量,具有高效、安全和环保优势,符合建设部130号令《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提出的“白蚁防治工作应当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此外,也是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文章的需要。市白蚁防治站负责协调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严格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要全面推行白蚁防治监测控制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量。在文件出台之日起,丽水市本级(含莲都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区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建筑白蚁防治全面推行监测控制技术。其他县(市、区)的城镇可参照执行,到2020年,全市城镇房屋的白蚁预防停止使用药物屏障技术,白蚁防治监测控制技术应用率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