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资讯 >> 丽水要闻
五个承诺是如何实现的? ——看万洋这一年的“大有所为”
发布时间:2019-01-29 09:37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日报

  新城初现,梦想启航。

  2018年1月28日,丽水万洋低碳智造小镇开工建设。一年之后的今年1月23日晚上10时,小镇6号地块上热闹非凡,装有上海科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机器的5辆15米大卡车经历了5个多小时的车程后从上海抵达丽水,连夜开始搬运机器,调试安装。“搬进了‘新家’,马上投产。”该企业负责人南存鹤说,“这一天比我们预想的早了半年。”

  在丽水万洋,与之一起搬入设备、春节前准备投产的还有其他11家装备制造企业——在一年的时间里,用多个“万洋创新”塑造出更多的“万洋速度”之后,一年前开工时许下的“五个承诺”在万洋这个新兴的工业小镇和工业新城,扎实落地,回声铿锵。

  “瞄准大有可为,坚信大有可为,最终实现大有作为,丽水万洋这一年不负全区、全市人民的关心与期盼。”丽水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管兴标说,“丽水之干”再出发,我们再接再厉,全力以赴,希望通过万洋,为丽水生态产业的今天与明天,提供一个可研究、可复制、有借鉴意义的样板。

   五个承诺背后的“万洋速度” 

  丽水万洋开工建设时许下的这五个承诺是:1月,项目正式开工;3月,临时工业污水管网投入使用;11月,配套基础设施PPP项目开工建设;12月,完成二期土地出让前所有准备工作;春节前,部分入驻企业建成并开始试生产。

  对照目标看实绩,万洋交出一份圆满的成绩单:

  2018年1月28日上午10时,上千人汇聚在丽水高溪低丘缓坡区块,万洋低碳智造小镇这个丽水市有史以来最大的产业类招商项目举行简单而隆重的开工仪式。仪式现场,5家企业代表签约入园,6家银行为小镇建设授信170亿元,千名企业主到现场考察。

  在此之前,从第一次主动对接到协议签订,只用了短短的4个月。万洋集团董事长苏孝锋说:“我们从来没有考虑过项目落户莲都高溪,这边配套不好,交通又不是很方便,完全是莲都干部的真诚和主动打动了我。但是现在,我们最大的感触是,到莲都,来对了!”

  丽水万洋开工建设之时,3平方公里的区块土地上,除了一期建成的几条路网,只有杂草和土丘。区块内的供水、供电、通讯、排污等建设必备要素均为零,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审批服务等迫在眉睫。

  “万洋的困难就是莲都的困难,万洋的事就是莲都的事,服务万洋就是服务莲都,发展万洋就是发展莲都,万洋的明天就是莲都的明天!”市委常委、莲都区委书记杜兴林掷地有声地发出号召。

  为了加快项目建设,万洋小镇项目专门成立了指挥部,由莲都区区长陈豪担任总指挥,每两周组织召开一次指挥部工作会议,各部门共同探讨、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土地出让、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审批服务等不断刷新纪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万洋加速度”:完成一期区块的供电、通讯、用水、排污等临时配套设施建设,仅用了“105天”;从一期土地使用权出让,到第一份施工许可证办理完毕,停留在政府部门的审批服务时间不超过20天;从地面强夯到第一栋厂房结顶,仅用了“5个月”……

  截至目前,丽水万洋已完成入园审查决策115家,拒绝“三高”企业50余家。

  不久前,在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莲都作为丽水唯一、全省七县(区)之一,被省委书记车俊点名表扬:过去一年里,莲都坚持“项目为王”观念,全区上下勠力同心,聚焦战略平台、聚合各方力量、聚敛要素保障,积极谋划了一批“省市县长”项目工程,尤其是万洋这艘超百亿的“经济航母”正承载着莲都工业的梦想缓缓启航。

  一座工业新城在崛起 

  伴随着第一年“五个承诺”的扎实落地,丽水万洋这个“产业集聚、产城融合、资源共享、产融互动”的工业新城正在蓬勃崛起,成为一片新热土。

  如今,在万洋小镇招商展厅中,每天都能看到许多人围绕着沙盘讨论个不停。“如今的万洋小镇已经旧貌换新颜,小镇雏形已现,区块内3号、4号、6号(一期)、9号、10号(B)地块全面开工,160亩建设地块全面结顶。”万洋小镇项目招商总经理孔万众说,“坚实的发展力量也成为我们招商工作的强大支撑,目前正式签约企业已达132家,企业投资总额超12亿元,无论是招商的质量、数量、速度都出乎我们的意料。”

  “越来越多的人看好万洋。” 30岁的万洋招商人员姜剑平说,这几个月来,除了每个月休息一天,平均每天要接待一拨客户。最忙的时候,姜剑平在展厅曾一天同时接待过四拨客户。一天下来,除了匆匆扒了两口饭,都来不及喝口水。

  万洋火热的背后,是创新不断。

  去年上半年,莲都区在全市率先出台《莲都区小微企业创业园产权分割管理办法》,允许分割生产性标准厂房并分别办理不动产登记。

  去年9月21日,万洋小镇6号地块(一期)工业厂房正式取得浙江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这是丽水市首例以工业厂房开发为经营模式办理的预售许可证。

  “工业地产预售模式在万洋首开,不仅让企业吃下了定心丸,更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融资、贷款更加便利,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也能吸引更多的小微企业来万洋置业。”万洋小镇项目招商总监黄崇康说,许多签约企业对该创新模式赞赏有加。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优化万洋小镇政务服务和投资发展环境,实现企业项目竣工验收工作“最多跑一次”助力春节前万洋部分企业进驻投产目标,去年11月,莲都区专门召集了18个市区相关部门将万洋项目6号(一期)地块作为莲都区首个采用一次性联合验收模式验收项目。整个程序从繁化简,验收时间从月变成了天,入园企业说,“这不仅仅是万洋速度,这已经成了万洋奇迹。”

  从建立指挥部工作体制,到指挥部创新政企对接会、专题协调会、工作交接单等工作机制;从挂图作战与时间赛跑,到定制厂房、分割登记、全程代办、一次验收,管兴标说:“管委会只有考虑在前,才能服务到位。丽水万洋,我们引进的不仅仅是一家企业,也是一个全新的工业小镇运营和服务模式。”

   “丽水之干”的万洋实践 

  辉煌的背后,离不开人的努力。

  2017年5月10日,偶然得知消息后的管兴标当天就发了自我介绍的短信给万洋集团总经理吴建明,3天未收到回复信息。5月13日,管兴标又第一次把电话拨给了集团董事长苏孝锋,然而还没等他做完自我介绍就被误认为诈骗来电,直接挂断。“但这有什么关系呢?”管兴标说:“踏踏实实地去做,机会总会来。自我加压地去做,总能自我突破。”

  电话联系不上,那就登门拜访吧!2017年5月18日,莲都区政府副区长俞丽威带队第一次走进万洋集团,实地考察万洋集团。与此同时,对万洋集团的侧面调研也随即展开,集团实力、项目模式、有何优势、业内口碑、是否适合莲都,甚至连苏孝锋、吴建明等几位集团领导的个人从业经历、个性特点等也都做了细致的调查。

  用真心换真情,以实干铸担当,以此为指导,整个万洋小镇项目指挥部在过去的一年,是“每天都在奔跑”的一年。

  作为项目建设的“先锋军”,指挥部规划建设组组长陈鹤驰与同事们去年几乎每天穿梭在指挥部与万洋施工现场之间,每天走的路都以万步来计。在总投资7.25亿元的小镇基础设施PPP项目招投标中,陈鹤驰和其他工作人员仅用了7天谈判时间就完成了该PPP项目相关条款的确定并完成签约。

  去年10月22日,丽水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麻丽云与区环保局等相关四个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考察组,驱车一路向北出发,3天的时间,横跨了浙江金华、嘉兴,上海,江苏南通3个省(直辖市)的4座城市,走访考察了6家企业,“常常顾不上吃饭就得奔向下一个地方。”

  为了确保部分企业春节前能建成并试生产,近一个月以来,万洋小镇项目开发工程部副总经理赖立凤每天晚上10点才能回家,“既要保证工程的进度,又要兼顾生产安全,我必须在现场盯着。”

  未来已来,将来将至。在丽水万洋,“入驻上千家企业,产业工人超5万,年总产值超100亿”的最终目标渐行渐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