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 部门文件
索引号 11332500002645419H/2019-30257 文号 丽发改提〔2019〕360号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19-10-3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第109号重点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9-10-31 00:0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农工党丽水市委会: 

  贵委在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09号提案《丽水绿道应该这么“绿”》收悉,该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由市政协副主席金爱武督办,市发改委主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市建设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旅体局等单位会办。提案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指出造成我市绿道存在着不够美、不够特、旅游吸引力不强等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重道轻绿”“千篇一绿”,提出提标提质、体现丽水独特味道、建设路径多管齐下等建议,对于高标准推进大花园瓯江绿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委高度重视办理工作,成立了由饶鸿来主任担任组长,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及业务骨干为成员的建议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办理过程中,建立督办领导、主办单位、会办单位、提案单位等各方面人员的日常工作情况沟通协调机制,组织开展调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办理。针对提案提出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规划标准提升 

  重视规划引领,标准指引,将规划作为高质量建设大花园的前提和基础,推动连城接镇、串珠成链,促进城乡生活品质改善,助推产业融合发展。2018市本级完成了《丽水市大花园瓯江绿道规划》和《丽水市大花园瓯江绿道建设标准指引》的编制,提出围绕“一主四支”骨干水系布局瓯江绿道网,明确绿道控制区、植被、慢行道、驿站、标志标识、服务节点、标准断面等技术性要求。根据提案提出的“丽水绿道应该提标提质,要因地制宜,为骨干绿道量身定制绿道专项规划”的要求,我们做了三个方面的深化:一是建设标准精细化。对照《丽水市大花园瓯江绿道建设标准指引》,一条条绿道找问题,哪些标准是可行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由市建设局牵头编制《丽水市大花园瓯江绿道建设标准细则》,目前已完成初稿,9月份召开内部讨论会,11月底前完成发布。缙云县编制绿道建设导则,庆元县编制廊桥绿道标准等,以标准化提升瓯江绿道建设整体品质。二是绿化规划一体化。结合瓯江绿道依托水系布局为主的实际,秉承“重视河道空间、强调生态修复、绿廊整体调控、融入地方文化”的理念,市林业服务中心牵头编制《大花园瓯江绿道绿化规划》,各县(市、区)编制绿道绿化专项规划。强化规划落实,做深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做到绿道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同谋划、同实施。三是组织保障体系化。完善“横向与纵向”有机衔接的工作机制,横向以市绿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为平台开展市级部门间的统筹协调,按照部门事权开展分工协作;纵向是以市绿道专班为抓手,加强与省级部门、各县(市、区)绿道专班的沟通协调,最终形成市县联动、部门协作的保障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照《大花园瓯江绿道绿化规划》和《丽水市大花园瓯江绿道建设标准细则》的要求,绿道绿化市域统筹、分区分步实施。市绿道专班牵头抓总,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功能,定期开展绿道建设政府联席工作会议,深化绿道建设“月通报、季督查、年考核”制度,建设、水利、交通、林业、农业等部门各司其职,做好相关工作。 

  二、强化区域特色打造 

  2018年,各地按照打造原生态、本土性、人文化绿道建设的要求,注重自然取向、就地取材,做到匠心建设,打造绿道精品,以打造示范项目为引领,项目建设质量普遍提升。缙云县仙都风情绿道获得“省第二届最美绿道”称号。针对提案提出的“要体现丽水风味、丽水风情、丽水风景”的建议,我们作了三个方面的深化:一是顺其自然施工,保护生态。在绿道建设工程中,尽可能避免对原生态环境的破坏,特别是在局部生态脆弱地带,采取“微创”式施工,以最低的生态代价实现最佳的绿道体验,尽可能就地取材,多用当地特色植物。如松阳的松阴溪绿道,保留原有护堤树木,选择适宜本地生长、便于养护的植物进行绿化。同时加大滩地、湿地保护力度,种植水生植物等措施,逐步恢复松阴溪水生态系统,达到人水和谐的目的。二是植入文化建设,增添内涵。坚持“文化筑景”理念,绿道建设施工过程中植入剑瓷文化、廊桥文化、畲族文化、石雕文化等当地历史文化资源赋予绿道文化内涵,增添绿道的新的生命力和活力。如云和湖环湖绿道金石段位于瓯江船帮文化的发源地,在施工过程重点塑造船马灯、蚱蜢船等造型景观并增添了木玩造型的小品雕塑以及富有童话特色的标志标牌、垃圾桶等配套设施,直观展示了瓯江船帮文化和木玩文化。三是突出精致造景,打造绿廊。准确把握绿廊与绿道的整体关系,明确绿廊控制范围,依托自然景观,打造绿道美丽风情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实施林相改造,选取本地特色树种,丰富水缘、堤岸、村落和山林多层次的立体景观,形成一品一段的四季可赏的多彩绿廊。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实施绿道沿线环境整治,坚持问题导向抓洁化整治,全力推进沿线脏乱差整治,坚持高标准要求抓绿化美化。各县市(区)在绿道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充分发挥工作智慧,樱花大道、三角梅大道、红枫大道、乌桕大道、水果大道等特色景观带已初具雏形。 

  下一步,着力在特色绿廊打造上下功夫,城镇型绿道以栾树、香樟为背景,枫香、三角枫、银杏、浙闽樱为特色植物,选用树形良好,规格较大的香樟补植缺少的行道树,增加灌木及时花镶边,打造红枫、桂花、梅花、香樟、樱花、落叶黄金等主题型风景绿廊;郊野型绿道在保留自然本地的基础上,增加香樟、法桐、朴树等背景植物,同时种植乌桕、水杉、池杉、木芙蓉等点景植物,水边种植水生植物,打造自然乡野、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景观效果。 

  三、强化多元建管机制 

  2018年,通过整合各部门各类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绿道建设,全年完成建设投资21.7亿元,建成绿道870公里。截至8月底,今年已完成绿道建设投资25.5亿元,建成绿道568公里。探索建立绿道管理模式,推进绿道管理的机制和制度建设,初步形成以属地管理为基础、“谁主建谁维护”为主的运营管理模式。按照提案“主题化、全面化、创新化”的建议,我们作了三个方面的优化:一是提升人居环境。结合“五水共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六边三化三美”等,全方位开展绿道周边“点线面空”立体整治。如缙云县仁岸村,以乌大岩“最美驴道”、绿道建设等为抓手,大力发展农旅、文化和旅游产业,形成了“红色文化+生态旅游+绿色产业”的发展模式。二是打造精品绿道。精心实施项目建设,以“精品示范”带动全域绿道高质量建设。2019年,丽水市主城区好溪绿道、缙云县城市绿道、松阳县松阴溪绿道等三条绿道进入第三届“浙江省最美绿道”候选名单(全省15条),缙云县仙都风情绿道和松阳县松阳溪绿道被评为2019浙江省“十佳运动休闲绿道三是探索建立运维机制。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市大部分的绿道维护管理的费用都是由财政承担。为规范绿道的运维,今年市建设局牵头编制《丽水市绿道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绿道的管理主体,提出绿道工作组织、绿道规划、绿道建设、绿道管理、绿道开发利用和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方面提出具体的管理要求,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见,9月前完成《丽水市绿道管理暂行办法》编制并正式发布。 

  下一步,严格执行《丽水市绿道管理暂行办法》,探索建立多元化绿道管理运维机制,通过特许经营、绿道出租、绿道命名等市场化方式,引导和鼓励民企、沿线村集体参与绿道运维管理;加强宣传引导,发挥社会团体、志愿组织力量,以认领养护、自愿出资、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绿道建设和维护。 

  感谢贵委对发改工作的关心,并恳请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工作,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廖福伟,联系电话:2070538 

    

    

                                                             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924     
附件

丽发改提〔2019〕360号.ceb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