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级部门专栏 >> 市民政局 >> 工作动态
丽水市红色地名文化展 | 中共浙西南特委旧址——西井村
时间:2020-01-03 10:0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市政府

  编者语:

  丽水是浙江省唯一所有县(市、区)均为革命老根据地县的地级市,红色资源丰富,革命精神丰沃,存在着许多凝聚红色足迹、红色故事的红色地名。

  为深入挖掘丽水地名文化内涵,加强地名文化宣传,让更多的乡村百姓了解丽水地名、热爱家乡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开展了全市红色地名征集活动。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特意筛选了部分红色地名逐期展出。让我们沿着红色地名,一起追忆曾经发生在丽水大地上的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红色故事!

 

  西井村,位于龙泉市住龙镇,是龙泉市重点革命老区村,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中共浙西南特委曾设在西井村。

 

  中共浙西南特委驻地——住龙镇西井村

  1936年6月,“两广事件”后,浙西南国民党兵力调离,闽浙边临时省委决定重建中共浙西南特委,许信焜任特委书记。许信焜率部队和特委人员来到龙浦边地区,以龙泉住龙乡的西坑村为驻地。部队驻扎在西坑的天星寺。特委在西坑的范氏宗祠召开会议,决定恢复中共龙浦县委,宣恩金任书记,同时建立中共龙(泉)遂(昌)县委,曾友昔任书记。此后,龙浦、龙遂边地区的大片乡村很快恢复和发展了党组织。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发展到江(山)浦(城)边的浦城梅溪、江山的周村、东坑一带。

 

  中共浙西南特委会议旧址

  特委坚决执行上级关于战略转变的指示,总结了1935年的斗争经验教训,决定把公开的武装斗争和隐蔽的群众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根据地工作,把工农红军改为人民红军。把打土豪筹款,改为向土豪借款,争取国民党保甲长成为白皮红心的两面政权,限制剥削,发展经济,并积极发展共青团、妇女会等群众团体。由于作了政策和策略上的转变,龙泉的西坑、水塔、碧龙,遂昌的茶园、龙洋,浦城的毛洋、高桥、福青山、里林,江山的周村、东坑等龙、遂、江、浦边区根据地又出现了蓬勃的革命生机。

 

  住龙镇西井村革命历史纪念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