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文化体育 >> 公共体育服务
丽水市体育局关于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第178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0-03-25 14:5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市政府

王伟友委员: 

  您好!您在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打造秀山丽水运动之城的建议》提案已收悉,我局非常重视该建议,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我市在全力推进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和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建设的背景下,立足绿水青山,做好“体育+”文章,大力发展生态体育,砥砺“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赞”,举全市之力打造“生态体育之城”,与您提出的“运动之城”这一概念不谋而合。 

  丽水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我市体育事业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禀赋,在全域打造生态体育之城、“诗画浙江”鲜活样板的进程中体育场馆设施逐步完善、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特色体育赛事精彩纷呈、竞技水平稳步提升、体育产业初具规模,体育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已经创成“首届中国十佳运动休闲城市”“全国国际跳棋之乡”“全国围棋之乡”等国字招牌。 

  一、主要举措 

  我局致力于做好“山”“水”文章,积极推动体育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大局,谋划发展生态体育,有效将其转化为“金山银山”,主要实施了以下举措: 

  (一)着力顶层设计,优化体育发展环境 

  是完善政策体系。出台《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政策意见》,设立市级体育产业发展资金项目库,每年由市财政统筹安排一定额度的资金,专项用于支持体育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健身休闲业、重大体育产业项目、品牌赛事等领域,打造体育产业品牌,为我市体育产业示范点建设、新兴业态的培育、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新的基础。 

  二是编制空间布局规划和健身步道规划开展《丽水市中心城市体育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17-2030年)》编制工作,依据《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编制丽水市中心城区体育发展空间布局规划,完善丽水市中心城市各级各系统的体育设施,合理确定其空间布局与建设标准。结合丽水“瓯江绿道”建设,编制了《丽水市体育健身步道工程实施规划》。规划的编制,为全民健身、打造“十五分钟健身圈”和长寿之乡建设奠定空间基础。 

  (二)致力体旅融合,创新体育发展路径。 

  一是积极推动运动休闲旅游项目建设。立足丽水全域旅游的理念,充分发挥丽水市丰富的山地水系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体育健身+旅游体验”的开发模式,鼓励和引导丽水各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区等根据自身特点,建设特色健身休闲设施,推广山地自行车、越野跑、徒步、登山、攀岩、滑雪、飞行、赛车、赛艇、漂流、垂钓、棋牌等运动休闲项目,打造一批山地户外运动基地、精品体育赛事基地、休闲体育游乐基地、水上运动休闲基地等。丽水已累计建成浙江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3个(云和仙宫湖景区、遂昌白马山森林公园、缙云黄龙景区),省级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9个(青田乐园室内滑雪、缙云仙都黄龙景区彩弹射击、松阳七沐山滑草、松阳大木山茶园骑行、松阳三都古村落登山健身步道、庆元王者部落户外拓展、缙云三溪天门坪漂流、景宁畲乡绿道徒步、云和梯田徒步探索)。 

  二是持续打造品牌体育赛事。积极引进和举办国内外高水平的体育赛事,推动各类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激活体育竞赛表演市场,逐步提高体育竞赛表演的商业化程度,极大地带动了我市服务业发展。近年来丽水半程和超级马拉松、全国轮滑锦标赛、全国大学生皮划艇锦标赛、国际动力冲浪世界杯中国公开赛、“清韵杯”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中美篮球对抗赛等赛事,展示了丽水良好的城市形象。特别是今年3月31日我市成功举办全国首场50公里城市超级马拉松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3500名选手参赛,赛事更是取得了 5552万元的赛事综合效益,其中经济效益4856万元,赛事品牌媒体社会价值696万元,电视和网络直播社会关注度超5000万次。赛事得到了广大跑友的一致好评,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各地结合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打造“一县一品”,例如龙泉“江南之巅”天空越野赛依托 “华东第一虐”——千八线,翻越黄茅尖、凤阳山等5座1800m以上的山峰,沿途可观赏到高山天池、高山草甸、原始森林、云海雾凇等众多高原特有的自然奇观;缙云县壶镇镇建成全市第一家滑翔伞飞行基地,计划19年申办中国滑翔伞联赛;遂昌县具有成熟的旅游资源开发优势,穿越黄金古道定向越野挑战赛、浙江省运动休闲定向系列赛等赛事活动已初具规模;景宁畲族自治县每年举办 “三月三”畲乡民俗体育文化节,推广畲族武术、节日登高、赶野猪、抄杠等独具畲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品牌赛事的举办带来了可观的赛事经济,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丽水国际轮滑公开赛、松阳山地竞速、龙泉“江南之巅”天空越野赛入选2018年浙江省重点培育品牌体育赛事名录库。 

  三是全力推进丽水体育数字化建设。充分整合丽水公共体育资源,建成“丽水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可提供赛事咨询、场地预约、教练预约、健身指导等一站式智能化体育服务,为广大市民提供一站式健身信息服务。积极开展户外运动信息化建设。按照“全域户外”的理念,整合全市户外运动及相关产业资源,采集全市户外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冰雪运动、汽摩运动及其他运动六大类)信息,将最美的丽水风景载入平台,形成全市统一、资源共享的户外运动资源信息服务体系,为户外运动爱好者提供户外运动智能服务。 

  (三)优化健身环境,夯实体育发展基础。 

  一是加快大型场馆建设。市区在已建成市体育中心主体育场、市轮滑场、市体育馆、南明湖防洪堤健身步道等大型体育场馆设施的基础上,正在实施建设游泳馆、体育生活馆建设(投资5.26亿,计划年底前完成施工内容)、市生态体育公园项目和市水上运动中心项目(计划年底前开工建设),各县市区体育中心也在积极推进中,为广大市民提供了良好的健身场所。从全市范围来看,青田县体育中心已基本完成建设预计于19年底投入使用,庆元县体育中心、松阳县全民健身中心、景宁县畲乡全民健身中心已开工建设,基本实现公共体育场馆全覆盖。 

  二是加快基层场地设施建设。高效完成省民生实事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任务,目前,全市共拥有体育设施8279个,体育场地面积472.98万平方米。全力推进“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建设,首批莲都、缙云、龙泉、庆元四个创建县(区)均通过省级验收。 

  三是深入实施“四提升四覆盖”工程。全面落实《丽水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全市九县(市、区)实现省级体育强县(市、区)全覆盖、省级小康体育村全覆盖,4个县(市、区)获得了四提升四覆盖县称号,群众体育基础不断夯实。截至2018年底,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约2.16平方米,丽水市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和学习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率达100%。 

  (四)培育后备人才,提升竞技体育水平。 

  注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人才输送成效明显,培养出一批国家级优秀运动员,多名运动员输送至省队和国家青年队(培养输送了如李玲蔚、柯洁、王浩、丁锦辉等知名运动员)。涌现出一批如亚运会游泳冠军柳雅欣、亚洲青年田径锦标赛撑杆跳冠军吴作城、全国田径锦标赛撑杆跳冠军雷翊晗、单板滑雪国家集训队运动员马英琦等。组队参加浙江省青少年锦标赛,其中赛艇、体操、篮球、足球、沙滩排球等项目整体水平有较大的提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去年的省运会上,我市运动健儿更是获得金牌60.5枚,奖牌总数96枚,创我市参加省运会历史以来最好成绩,丽水市代表团还获得了第十六届省运会体育道德风尚奖,取得竞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积极培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今年完成青少年(儿童)运动员注册8211人。积极开展业余训练和竞赛组织工作,布局开展了田径、篮球、赛艇、皮划艇、跆拳道、体操、足球等18个项目的运动队训练工作,举办田径、乒乓球、足球、篮球(乙组)等四个项目的市级青少年锦标赛,参赛人数达1500余人。全市青少年业余训练工作氛围浓厚,竞技体育发展态势良好。 

  二、下步规划 

  下步,全市体育工作将继续集全市之力,多部门统筹协调,贯彻“一条主线”,即“打造丽水生态体育之城,助力大花园建设。”继续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聚焦五个方面,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竞技体育、品牌赛事、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为浙江省乃是全国体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一)继续强化顶层设计。一是建立丽水市体育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全市体育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二是加快落实《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制定实施细则扶持引导体育产业企业发展;成立丽水体育产业联合会,规范和加快行业健康发展,加强对体育企业的指导、服务、监督。 

  (二)加强产业平台建设。扶持体育产业基地、特色小镇等重大体育产业项目建设,积极开展青田高市省级运动休闲小镇建设。以开展市级品牌赛事、品牌健身场馆、运动休闲品牌等体育产业品牌评定,申报创建省级运动休闲基地、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和优秀项目为抓手,发展山地户外、水上、航空、冰雪运动等新兴时尚体育项目,推进体育产业。 

  (三)全面推进体育创强建设。深入实施“四提升四覆盖”工程,在去年完成四个县的基础上,今年再创建完成2个县,确保早日建成“四提升四覆盖县”全覆盖,努力创建体育现代化县。继续建好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新建省级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8个、笼式足球场10个、拆装式游泳池15个、乡镇(街道)全民健身中心(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4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个。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活动。组织开展2019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群众健身交流大会(丽水站)及全国棋类项目活动和比赛。继续办好8月8日全民健身日、花园丽水·全民健身城市定向赛等群众身边的体育赛事活动300次以上。加强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指导。培养一批健身优秀骨干和指导专家。在今年试点的基础上,推进国民体质测试纳入体检、进社区,提高全市健康水平。 

  (四)深入实施竞技体育提升工作。新一轮竞技体育布局之年(2022年第十七届省运会将在金华举行,同时2022年也是杭州亚运会的举办年),按照一切为打赢,一切为夺牌的目标,对训竞项目逐个进行摸排分析,针对不同项目采取不同措施,力争取得实效。严格运动员选拔、引进、交流机制,加强横向联系、强化业训合作。引进优秀教练员,引进市场机制、经费分类保障、授予荣誉称号等措施,通过这些努力使我市的竞训成绩实现质的飞跃。 

  (五)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好用好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为老百姓创造更优越的健身休闲环境。2019年继续建好大花园瓯江绿道网,全力谋划推进生态体育公园和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继续抓好市游泳馆、体育生活馆等项目建设。利用好城市零星用地和城中村改造节约的土地,建设一批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推进体育设施进公园、进景区,推动各类公园建设,增建公共体育设施,丰富公园的体育功能。 

  再次感谢您对丽水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市体育局法规产业处孙楠 

  联系电话:2090783传真:2090790 

  编:323000 

  丽水市体育局 

  2019年7月4日 

  主送:王伟友委员。 

  抄送:市府办、市政协提案委、云和县政协。 

相关附件下载:丽体提复〔2019〕2号(丽水市体育局关于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第178号提案的答复).ceb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