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级部门专栏 >>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 "老兵"风采丽水"麦香"
2020年“老兵”风采 | 程龙义:讲述英雄故事 传播红色精神
时间:2021-10-12 11:5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2020年10月20日《丽水日报》第11669期第2版  2020年11月9日 《丽水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在莲都区碧湖镇任村,有一座“志愿军老战士之家”纪念馆,里头集中展示了各种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物品和史料,有志愿军战士的单衣、棉鞋,也有志愿军战士们的合影、立功奖状,还有志愿军缴获的子弹等。与这些珍贵物品和史料一同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洗礼的纪念馆主人——今年89岁的程龙义老人说,珍藏这些志愿军的物品和史料,目的就是为了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传。

1931年,程龙义出生在任村一个贫苦家庭中,他父亲程贞彩读过书,在村里是个有知识、有威望的人,母亲胡岳娟则是勤劳的农村妇女。家里兄弟姐妹七人,排行老二的程龙义在六七岁就开始放牛砍柴,十几岁就学会了犁田、耙田、插秧。

“从小到大没离开过村子,当我真要离开那天,父亲哭了。但我毕竟是去保家卫国,再舍不得也是要去的。”1950年冬,为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年仅19岁的程龙义毅然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参加了鱼隐山阵地反击战、铁帽山战斗、松树梁战斗。

1953年6月,在火线上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的第三个月,程龙义遇到了入朝后最激烈也是最危险的一场战斗——夏季反击战。在这次战斗中,程龙义所在三营的指挥所被轰炸,副营长壮烈牺牲,程龙义也被炮弹的碎片穿入右后脑和左小腿。可就是这样,他还是忍着剧痛,凭手中一颗手榴弹抓获了4个敌人,缴获不少枪支弹药。

当年7月1日,程龙义被送回国内医院治疗,并被评定为三等乙级伤残。三个月后出院时,即便很多人劝他再休养一段时间,但他还是坚持重返前线,继续加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战斗当中……

1975年,程龙义从军队转业回到家乡丽水工作,在建设家乡的各个岗位上勤勉工作,退休后也不遗余力地奉献余热,成为丽水“抗美援朝老战士联谊会”的负责人,组织抗美援朝老战士开展活动联络战友,深入学校讲述抗美援朝的战斗故事。同时,为弘扬抗美援朝精神,铭记历史,近十年时间里,身患糖尿病的程龙义还一心扑在创建“志愿军老战士之家”纪念馆上,他先后投入30多万元收集了大量志愿军使用过的实物、照片和档案资料。

2000年,不顾家人的反对,程龙义开始将自家500多平方米的祖宅改造成“志愿军老战士之家”纪念馆。2004年,“志愿军老战士之家”纪念馆正式落成,老人的举动感动了许多老战友。

如今,在“志愿军老战士之家”里,除了珍藏着许多志愿军物品和史料,还特别建有一个“老兵书屋”,里头收藏了100余册关于志愿军事迹的红色书籍,附近村镇的孩子经常会去那儿看书,听程老爷爷讲抗美援朝的故事。

2013年,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程龙义老人将自己花费了数十万元、收藏了20多年的320余件珍贵文物,无偿捐赠给丽水市博物馆和莲都区档案馆。老人说,他幸运地活着走下了战场,而他的许多战友却永远地留在了战斗的地方。他有责任把英雄的故事讲下去,让红色精神传播开去。

查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