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2020年11月6日《丽水日报》第11686期第2版 2020年11月16日 《丽水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周仁良是丽水青田的一位老兵,26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入23军67师警卫连后跟随部队参加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28岁再次随军队奔赴朝鲜,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立过7次三等功和2次四等功。如今99岁的他虽已逐渐说不清话,却还能哼出70年前跨过鸭绿江时唱的军歌。
“那天太冷了,为了振奋精神,我们是一路唱着军歌过的鸭绿江。”周仁良回忆道,“雄赳赳气昂昂的!”
进入朝鲜前期,周仁良主要负责战场二线到一线的运输工作,作为副班长的他带领战士们有战术、有技巧地向一线运送物资,成为前方战场坚实的后盾。1952年,他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分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战线,周仁良所在的连队主要负责战斗最激烈的中线,任务是要坚守住中线上的一个重要军事高地。一次战斗中,周仁良隔壁班的班长不幸牺牲了,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作为二班副班长的周仁良主动顶上这最危险的岗位继续坚守。
当他讲到在上甘岭经历过最激烈的,也是他在朝鲜的最后一次战斗时,周仁良激动得双手颤抖。
那天,周仁良如常在山头防守,谁知敌人的炮火突然猛烈起来,周仁良说,当时的炮弹就像下大雨一样。在战略性撤退的时候,由于敌军的炮火过于密集,周仁良的背部、左手和左腿等多处不幸负伤,他瞬间失去了意识倒在战场上。
不知过了多久,周仁良渐渐恢复了意识,他告诉自己:“我要活着。”凭借强大的意志,周仁良强忍剧痛,用未受伤的一只胳膊和一条腿,挪一步歇一会儿,一点一点爬回了营地,鲜血浸染出了一条“血路”。“当时我什么都没想,什么都不怕,就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活着。”周仁良回忆道,“最后战友看到我还活着,都激动地喊啊跳啊。”
受伤之后,周仁良在后方野战医院接受了十个月的治疗,次年转到浙江省残疾军人学校学习了两年。“那次战斗之后,我再没见过我的战友们,听说我们连190多人,只活下来了40几个……”周仁良沉默了很久,“后来一次开会,我们连长和师长当场就哭了。”
听着父亲转述着那段历史,周仁良的女儿周芬芬握着父亲受伤后残疾的左手:“受了那么重的伤,打了那么多的仗,7次三等功2次四等功,我爸爸不容易,他是我的骄傲。”
“我能活下来很幸运,希望我的后代们还能记得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战时精神,但我更希望他们不用再经历战争。”周仁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