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丽水如今的经济版图上,国有经济正在崭露头角、熠熠生辉。
这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截至2020年,全市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2228.7亿元、净资产1078.6亿元,同比增长35.2%、31.4%。
这是勇立改革潮头的排头兵:国企改革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排头兵的姿态抓好国有企业、壮大国有经济。
新时代波澜壮阔的丽水国资国企改革画卷在一项项深刻变革中舒展开来,一批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竞争力强的市属国企挺立新潮头、再写新传奇。
战略引领
国资国企发展跃进
丽水的国有经济经历了改革成长的脱胎换骨,收获了转型发展的丰硕成果,活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在丽水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顶梁柱的作用。
回顾其发展历程,我们发现,进入新世纪以后,丽水国企改革的基本框架和发展逻辑变得尤为清晰。这一切源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4年浙江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两年后,丽水坚定不移地沿着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一张蓝图绘到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在新一轮国企改革背景下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
栉风沐雨五载,在改革关键时刻,在省委、省政府对国企改革的指导下,市属国有企业改革迅疾而有序。
2016年10月,市委办、市府办印发《丽水市本级国资营运公司市场化改革方案》,拉开我市第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序幕,主要任务是推动市属企业由平台融资公司向市场化运营公司转型,市属企业由行业部门分散监管调整为国资集中统一监管。当年12月,17家市属企业整合重组为“五大公司”,实现第一次国有资本布局优化整合。
在2016年至2019年改革的第一阶段,丽水国资工作体系不断健全。2019年3月20日,丽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成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为进一步强化对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统筹协调,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经市政府同意,决定成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第二阶段起步于2020年,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1年6月,市委办、市府办印发《丽水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机制、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等五个方面推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
五年来,丽水以提升规模效益为导向,按照功能定位,推动优势企业整合其他相关业务资源,先后完成市公交集团、市数发公司、市文旅公司、市水务集团组建。除开发区外,国资运营+城市建设、文化旅游、生态农业、交通运输、数字经济、水务经济的“1+6”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基本成型,市属企业“小散弱”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与全市发展战略更加匹配的国有经济布局和发展态势正加快形成。
五年中,一批“事改企”加入国资大家庭,先后完成市农垦场、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改制接收,基本完成市图审中心、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改制接收前期工作,2021年获评全省事业单位改革成效突出集体。国资集中统一监管攻坚持续推进,完成5家行政事业单位所属企业清理脱钩方案,今年年底前将有序移交接收。除此,还持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604项经营性资产移交接收,完成接收并注入市属企业594项、净资产34.33亿元。
目前,除金融类、文化类资产以及公安、供销社等所属特殊经营性资产外,市本级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占比99.58%,位居全省前列。全面完成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
改革创新
国有企业机制更富活力
明确主攻方向,聚焦重点难点,丽水坚定不移推进国企市场化改革攻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做强做大投融资平台。今年4月,丽水市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获评AA+信用等级,这是自2020年7月市城投公司、丽水开发区集团公司先后获评以来,丽水市属企业又一次实现AA+信用等级突破。
丽水市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于2019年投入运营,是丽水市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及国有资产综合运作平台。公司紧紧围绕丽水“两山”发展和“大花园”建设,功能定位为实现丽水市委市政府战略意图的重大转型升级项目和公共服务项目的投资主体,以市场方式进行资本运作的融资主体,推动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实现国有资本有序进退的产业整合主体。
此次资信评级取得的优异成绩,一方面体现了对市国运公司综合实力的肯定;另一方面,国运公司顺利成为我市第三家晋级AA+的公司,也必将在今后充分发挥降低融资成本、拓展融资渠道、为建设项目提供有力支持的作用。
而3家市属企业获评AA+信用等级,则进一步解决了企业在发展中呈现的信用等级较低、融资渠道较窄、融资能力不强的难题,充分体现了丽水市本级国资国企显著增强的综合实力,展现了丽水市本级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明显成效。
——公司治理机制更加完善。这些年,丽水国资国企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全力完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
在发展规划上,出台国资国企质量提升工作指导意见,编制国资国企“十四五”发展规划,理清企业主业定位、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
在产权管理上,常态化开展年度资产交易监督检查。针对性出台市属企业资产出租管理办法,排查整改一大批未公开出租及历史遗留问题。出台资产评估项目专家评审管理办法,建立评审专家库。出台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及投资负面清单等,明晰出资人与企业的责权。
在财务监督上,出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办法、企业重大财务事项报告制度等,强化经营风险防控。实行专职监事驻企全覆盖,注重日常监管,抓早抓小。开展企业账户开设和公款存放专项整治,注销清理无效账户120多个。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梳理形成一批监管事项清单。
在业绩考核上,出台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实行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并对企业进行功能界定与分类,考核针对性、有效性有效提升。在薪酬分配上,出台改革市属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实施办法,实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和效益联动机制,引导企业逐步形成差异化的薪酬分配体系。
在统计评价上,不断改进和完善国有资产会计制度和统计制度,五年来快报户数由24户增加到227户,基本实现全市国资监管企业快报全覆盖。
转型升级
国有经济结构更趋合理
今年上半年,丽水市水务集团组建完成并投入运营,“丽水山泉”饮用水实现量产,在龙泉选定高端饮用水生产基地并开工建设。至此,除开发区外,市本级国资运营+城市建设、文化旅游、生态农业、交通运输、数字经济、水务经济的“1+6”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基本成型。各县(市、区)也都有效推进企业整合重组,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产业升级,是国有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选项”。丽水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有进有退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促进国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突出主业发展。一直以来,国资国企发挥国有资产优势和市场化投融资优势,主动承担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经济效益低但社会效益高的全市重大基础项目和民生项目。“十三五”期间,市属企业承建项目285个,完成投资201.09亿元,完成融资192.63亿元,投入城中村改造71.61亿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26.35亿元,较好承担城市建设主力军作用。
——聚力创新发展。聚焦新兴产业链、价值链,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最强引领,重点发展水经济、现代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数字经济等有比较优势的高质量绿色产业。如市农投公司从丽水山耕品牌起步,形成“丽水山耕品牌运营+农村产权及金融服务+农旅项目建设及营销”三大业务板块,拥有了1个果蔬分选加工厂、1个水果基地、1个苗木基地、1个渔业基地、4个菜市场,产业链条初具雏形;市数发公司有效整合“三园一基地”,聚力“问海借力”,大力发展飞地经济,成为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的桥头堡。
——着力保障民生。不断优化完善国资布局结构,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所需。从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教育文化领域,到立足新时代新起点加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投入,都是国资布局的地方。这两年,新成立的大花园教育公司、市智慧城市公司、市数管公司等一批新兴产业发展平台,都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一轮轮改革攻坚,打破了一层层束缚发展的“坚硬外壳”,不断激发出国企发展的内生动力。回首过去五年,市国资委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决策部署,以市本级国资营运公司市场化改革为切入点,聚焦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建设,强化国资国企担当,全面推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在服务全市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走在前、做表率,全力肩负起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截至2020年12月底,市属企业资产总额1118.30亿元、所有者权益577.24亿元,较2016年底资产总额483.00亿元、所有者权益201.40亿元,分别增长131.53%、186.61%。
强根固魂
国有企业党建更有质量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强根固魂”,丽水从严从实抓好国企党建工作,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治引领。这些年,丽水狠抓责任落实,坚持统筹推进,不断完善国企党建工作格局。
加强政治建设,推动企业各级党组织落实“第一议题”、重大决策前专题学习等制度,落实党建进公司章程、加强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选配、制订完善“三会一层”权责清单和议事规则等,将党组织前置程序有效融入、科学内嵌到公司法人治理,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全面加强;
建立工作“闭环”,压实党的建设责任。年初定要点、建清单,年中开例会、督进度,年底重评议、严考核。不断完善党建考核办法,强化考核成果运用,考核结果与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挂钩;
坚持党建带群建,增强职工队伍凝聚力。先后成立丽水国资工会、丽水国资团工委、丽水国资系统妇联,丽水国资系统群团组织全面健全,国资国企职工队伍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
——夯实基层基础。2020年以来,丽水以“抓规范、补短板、创品牌”为重点,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创新开展党支部星级评定,并实行动态管理,营造创先争优氛围。2020年125个党支部参加星级评定,其中评定五星党支部21个,从中确定示范党支部8个;
扎实开展“短板支部”提升。围绕党组织设置不合理、班子配备不齐、组织生活不规范、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两张皮”等突出问题,对党支部逐一“体检”,推进补齐短板;
积极深化党建品牌创建。按照“一企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的要求,探索建立党委、党支部、党员队伍等多层次品牌建设体系。各企业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谋划、创新载体、完善机制,取得明显成效。如市城投公司以“党建+”谋篇布局,把支部建在项目工地上,打造“红心向党、匠心筑城”党建品牌;丽汽集团以“三三六”党建工作机制为载体,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经验。
——建设清廉国企。丽水以“清廉国企”建设为抓手,深化“责任、预防、监督、执纪、问责”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体系,打造清朗国资国企政治生态。
开展廉洁风险防控。2019年和2020年,先后开展投融资领域风险防控典型样本和决策风险防控典型样本建设并在企业推广,以典型样本建设推动廉洁风险防控标准化、规范化;建立企业监督工作会商制度,定期商议企业监督方面的重要情况,凝聚监督合力;常态化开展清廉教育。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等为契机,经常性开展正面教育,强化全体国企人员的初心使命。在市属企业开展“廉洁警示教育月”活动;强化作风和纪律建设。2019年开始,联合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一季一主题”专项检查,做实、做细、做深监督,并严肃监督执纪问责。
——锻造高素质企业人才队伍。这些年,丽水国资国企围绕“建强队伍、激发活力、服务发展”的思路,优化引才、用才、育才机制,推动企业人才队伍整体提升。从出台《丽水市国有企业人员管理办法》加强全过程规范企业人员管理,到全面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员工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根据市委“双招双引”部署和企业人才需求,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彰显了国企改革在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的担当和作为。
发展无止境,改革无穷期。始终挺立在改革潮头的丽水国资国企,正以排头兵的姿态,引领丽水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来源:丽水日报 作者:刘淑芳 周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