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十四五” >> 专项规划
丽水瓯江山水诗路文化旅游规划
时间:2021-10-08 15:57 来源:市文广旅体局 浏览次数: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概述 1

一、 规划目的 1

二、 规划范围 1

三、 规划期限 1

四、 指导思想 1

五、 规划依据 1

六、 规划原则 3

第二章 背景现状 4

一、 规划背景 4

二、 丽水文化旅游概况 7

三、 相关规划 9

第三章 规划条件 13

一、 区域地理人文 13

二、 资源条件 15

三、 市场需求 21

第四章 目标策略 23

一、 主要问题 23

二、 市场定位 23

三、 发展定位 25

四、 规划目标 26

五、 规划策略 27

第五章 品牌建设 29

一、 品牌形象 29

二、 品牌体系 29

三、 产品项目 33

四、 线路组织 44

第六章 产业发展引导 50

一、 提升产业能级 50

二、 推进融合发展 52

三、 产业空间布局 54

四、 配套要素规划 61

第七章 规划实施保障 72

一、 宣传营销 72

二、 保护管控指引 74

三、 保障措施 76

第一章   规划概述

一、规划目的

为了抓住全省建设大花园的机遇,多维度展现“诗画浙江”风情,在全省四条诗路文化带专项规划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保护和利用好丽水瓯江流域大量的古村落、古驿道、古遗迹等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历史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重点景区、传统村镇和瓯江流域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将瓯江山水诗路打造成为丽水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魅力人文带、黄金旅游带、美丽生态带和富民经济带。

二、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丽水市全域,重点规划空间为丽水境内瓯江干流与主要支流流域。

三、规划期限

规划近期2021-2025年,中远期2026-2035年。

四、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坚定文化自信。将瓯江山水诗路作为丽水城市名片和文旅产业发展核心品牌,加强资源与文化的全方位解读,彰显诗路重大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和时代价值,促进丽水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内涵提炼、品牌提升、产品提质,高质量建设全省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努力把丽水建设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国标杆、“诗画浙江”鲜活样本。

五、规划依据

1.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8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6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年)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年修正)

2. 政策文件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

《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

《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国办发〔2013〕10号)

《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国办发〔2019〕41号)

《关于加快培育旅游业成为万亿产业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4〕42号)

3. 相关规划

《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总体方案》(浙政办发〔2017〕94号)

《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浙委发〔2018〕23号)

《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2019年)

《瓯江山水诗路黄金旅游带规划》(2020年)

《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

《丽水市“一带三区”发展规划》(2020年)

《丽水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7—2035年)》

《浙江省大花园核心区(丽水市)建设规划(2018—2022年)》

省、市、县瓯江山水诗路研究报告、旅游资源调研报告、旅游专项规划等

六、规划原则

1. 生态为先,重视保护

优美的山水环境和良好的生态条件是丽水的最大优势。优化生态环境是浙江大花园建设的要求,是发展丽水瓯江山水诗路文化旅游的基础,是山水画卷的底色。规划发展要以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为基础,严格坚守生态保护底线。

2. 历史为尊,活化利用

最大程度保持瓯江山水诗路相关物质文化遗存、传统古村落、古建筑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并加以合理展示利用和活态化演绎,呈现中国文化与地方元素。

3. 文化为魂,丰富表达

坚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充分认识山水诗路资源环境特质,深入挖掘山水诗路灿烂文化,高度提炼山水诗路文化特色,不断丰富丽水瓯江山水诗路文化旅游的内涵,提升文旅业态和产品的文化表现力。

4. 融合为径,开放共享

以瓯江山水诗路文化旅游发展为契机,推进区域融合、文旅融合、城乡融合。充分衔接“一带一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推动山水诗路文化旅游对话、交流与合作平台的建设打造,向世界展现丽水中外文化交流、人类文明共享的开放成果。

第二章   背景现状

一、规划背景

1. 新时代背景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已经到了从高速旅游增长阶段转向优质旅游发展阶段的关键节点。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推动优质旅游的必要性、深刻内涵和发展路径,推动从高速旅游增长向优质旅游发展转变,是落实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

(2) 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方向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赋予了生态文明建设前所未有的重大使命,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3) 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高度

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反映了中央对乡村的再定位,关注到了新时期城乡要素对流的动向,展望了一幅城市和乡村文化共存共荣、相互依赖需求的美好图景,表达了对乡村地区的重视,保障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土地等基本要素,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有力条件。

(4) 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格局

《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全域旅游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域旅游工作将随着文化和旅游体制性障碍的打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旅游的产业化、市场化手段,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类型和供给方式,培育旅游市场品牌,让更多文化资源、文化产品发挥作用;以文融旅,以文促旅,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旅游消费氛围,推进全域旅游优质发展。

(5) 传统文化复兴的新动力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的发展,民众对于适合自己的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的总体目标,以及深入阐发文化精髓、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任务。

(6) 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标杆

2018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文化丰富了旅游的内容,也提高了旅游品质,文旅融合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文化,已经从浅层的游山玩水,转向深度的文化体验,那些能够体现文化独特性、鲜活性、多样性的文化场景,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全力推动文旅融合,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必须在文化与旅游之间寻找“融合点”,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 浙江大花园建设

“大花园是浙江自然环境的底色、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的战略之举。”大花园建设对生态文明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坚守,更彰显了在“八八战略”引领下,浙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共建“诗画浙江”美好家园的笃定和决心。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实施美丽大花园建设行动,构建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有机贯通的美丽浙江建设体系,打造以山脉为纽带的名山旅游圈、以水系为载体的秀水旅游线、以人文为依托的文化旅游带,全面推进“百城千镇万村”景区化,发展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形成全域大美格局。

《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定不移走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道路;跨山统筹、生态优先,高水平建设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加快发展现代特色服务业,高标准建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浙江省大花园核心区(丽水市)建设规划》提出,到2022年,丽水全市生态环境优美、空间格局优化、绿色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幸福、体制机制完善,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全球知名的健康养生福地、国际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成为全省大花园最美核心区。

3. “四条诗路”工程

在浙江大花园建设中,“四大诗路”是十大标志性工程的头号工程,是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的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和大运河诗路。通过一条条“诗路”串珠成链,形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再通过美丽园区等载体连线成面,建设全域大花园。

全面开展诗路文化带建设是浙江省基于“诗路浙江”的人文传统和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作出一项重大决策,是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新理念出发,探索具有浙江特色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建设诗路文化带不只是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更是关系到社会发展战略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视角、多层次地完整认识和准确把握。

(1) “四条诗路”内涵解读

诗路是以诗为灵魂、以路为载体的地域文化升华形态,是浙江钟灵毓秀的自然环境和雄浑厚实的历史人文密切结合,文学、儒学、佛道、艺术、民俗等多诸多领域相互融合的文化体系。在漫长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四条诗路”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诗路文化,积淀了传统浙江厚重的文明底蕴,承载了传统浙江昌达的史迹文脉,凝聚了传统浙江深邃的先贤智慧,孕育了传统浙江诗意的社会生态,体现了传统浙江多彩的生活画卷。浙江传统诗路文化既是文明发展载体,也是文化活动形态,更是精神意境、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一种升华,因而有着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时代价值。

(2) “四条诗路”建设意义

诗路文化是透视浙江人文传统之“道”,通过诗路文化建设,有助于深入总结和准确把握浙江文化长盛不衰的内在发展机制,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浙江文明之路和人文精神;诗路文化是凝聚浙江文化精华之“核”,通过诗路文化建设,有助于保护、传承和复兴优秀的文化传统,推进相关的经典人文教育,树立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文化自信;诗路文化是串联浙江诗画山水之“链”,通过诗路文化建设,有助于调整社会发展意识和生活追求意识,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态文明之路;诗路文化是推动浙江文化创新之“基”,通过诗路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新时代文化调整与升级,推进文化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践探索。

(3) 瓯江山水诗路解读

瓯江山水诗路作为古代浙南山水主游线,自西向东流,贯穿整个浙南地区,流经丽水、温州等地,其突出的山水诗特征气质,独具文化旅游发展条件禀赋。瓯江沿线存有大量与山水诗词文化相关的自然景观、文化遗存、历史遗迹、名人遗风和文旅项目,系统解读认识瓯江山水诗路,将诗词文化与自然山水对接,古今串联、串珠成链,为瓯江文化旅游增添更多丰富多彩的诗画元素,增强瓯江山水诗路的辨识度、影响力和旅游吸引力。

二、丽水文化旅游概况

1. 基本情况

丽水旅游经过十余年快速增长,已经形成以A级景区为主的旅游产业发展结构,实现了丽水旅游的第一次创业。由于能满足和适应经济新常态与市场新需求的产品供给更新不够,以及周边新兴旅游地和旅游产品的不断涌现,丽水近年来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在增速上已经有所下滑,丽水旅游业发展面临着挑战。

(1) 高等级旅游景区建设

丽水市现有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2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6家,但景区的文化旅游产品和内涵特色开发不足。

表1   现状高等级旅游景区一览表

类型

名称

5A级景区(1家)

仙都景区

4A级景区(23家)

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遂昌南岩景区、龙泉山旅游区、遂昌县神龙飞瀑景区、景宁中国畲乡之窗景区、青田石雕文化旅游区、东西岩景区、缙云仙都黄龙风景区、景宁云中大漈景区、遂昌千佛山景区、青田石门洞景区、云和梯田景区、云和仙宫湖景区、庆元百山祖景区、箬寮原始林景区、古堰画乡景区、中国青瓷小镇·披云青瓷文化园景区、松阳大木山茶园景区、龙泉宝溪景区、庆元巾子峰、松阳松阴溪景区、河阳古民居景区、松阳双童山景区

省级旅游度假区

(6家)

丽水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景宁畲族风情旅游度假区、松阳田园风情省级旅游度假区、遂昌黄金旅游度假区、云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龙泉青瓷文化旅游度假区

(2) 城乡文化旅游发展

丽水城市旅游开发主要集中在莲都区、龙泉历史街区等地,尚未能形成较为成熟的城市旅游发展布局和城市旅游产品体系,更缺乏依托瓯江山水诗资源特色或主题,整体性推动山水诗之旅的城市旅游发展的全局谋划。

在旅游小镇建设上,丽水依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立足于“一镇一景”,逐渐形成了“旅游+小镇”模式的探路石,如青瓷小镇、石雕小镇、玫瑰小镇、多肉小镇、茶香小镇等。独具特色的丽水风情小镇像一座座小花园,组成了丽水这座美丽的大花园,为丽水全域旅游增色添彩,但也存在小镇品牌知名度不够高、旅游产品文化内涵较为缺乏的问题。

丽水的乡村空间在整个市域范围内占据较大比例,丽水乡村在居山亲水、民族风情、历史文化、民俗遗产等方面特色鲜明、价值较高。高品级的资源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丽水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起步相对较晚,市场和产品主体仍以农家接待为主。因此,虽然出现了一些精品乡村民宿,但缺少对乡村游憩环境和休闲产品品质的整体提升,存在项目规模较小、产业链条缺失等问题。

2. 未来展望

未来,丽水在持续注重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仍将不断探索生态价值转换方式,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品质打造大花园最美核心区,构建“一带三区”区域发展格局,谋求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百山祖国家公园建设为引领,形成“国家公园+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的丽水大花园发展格局,推动美丽生态向美丽经济转变。创建瓯江风情、云和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古堰画乡、云和梯田、遂昌金矿等景区创5A。加强历史文脉传承和城市特色风貌营造,打造“丽水山居图”。结合打造“千万工程”升级版,推动乡村振兴,构建产村融合、乡愁富民新平台。

三、相关规划

1. 《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

——“诗画浙江”最靓丽的文化旅游风景线

根据梳理浙江历史文化地理脉络,“以诗(诗词曲赋)串文”“以路(水系古道)串带”,分别绘就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规划提出,要把浙江的四条诗路打造成为传颂浙学深厚底蕴的魅力人文带,串联浙江诗画山水的黄金旅游带,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标杆的美丽生态带,聚焦高质量发展的富民经济带,以及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合作开放带。

其中,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主线沿瓯江—大溪—龙泉溪,包括楠溪江—温瑞塘河支线、松阴溪支线,覆盖温州、丽水部分行政区域。瓯江、楠溪江是逸行山水之地,是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展现了烂若披锦的瓯越文化风情。规划提出塑造——“山水诗源,东南秘境”的瓯江山水诗路印象。主要依托百里瓯江山水、东南沿海岛屿、名山胜景、海岛风光、特色古村、特色非遗技艺等,展现灵秀山水诗路印象。重点实施一系列景区提升工程、沿瓯江绿道工程,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培育形成千万级景区群。

2. 《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总体方案》

——率先建成丽水“大花园”,打造世界一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2017年6月,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把省域建成大景区的理念和目标,高标准建设美丽城市,谋划实施“大花园”建设行动纲要。要求丽水深入践行“八八战略” 和新发展理念,率先培育新引擎、建设“大花园”,加快实现绿色强市生态富民,努力打造“诗画浙江”的鲜活样板和世界一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2017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总体方案》,要求率先把丽水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空间格局优化、绿色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幸福、体制机制完善的大花园,明确提出“丽水建成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样板区、山区集聚发展引领区、绿色产业深度融合先导区、健康养生旅游示范区、市域统筹改革试验区”。并围绕定位目标,提出了六个大花园建设的任务要求,具体包括引领生态标杆,打造秀山丽水大花园;凸显江南韵味,打造诗画浙江大花园;优化空间布局,打造宜业宜居大花园;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道,打造绿色低碳大花园;聚焦重大平台,打造互联互通大花园;创新体制机制,打造活力高效大花园。

3. 《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

——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城市

规划提出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指导思想,围绕“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区域定位。以公共服务集聚人口,以生态环境吸引要素,以绿色产业提升经济,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全面构建经济持续、社会和谐、创新引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构建美丽幸福新丽水,成为国际生态旅游城市的典范区域。

因此,丽水全域旅游的发展,应以生态旅游产业为引领,推动美丽城乡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高度融合、协调发展,同时,也将对接国际生态旅游城市的总体要求,在国际城市品牌、国际生态标准、国际旅游产品、国际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突破,全面提升全域旅游品质升级。

4. 《丽水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7-2035年)》

——山水田园情,构建丽水生态文化旅游圈

运用“深生态”理念,兼顾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共同发展,将丽水的“绿水青山” 解构为“山、水、田、园、情”五大生态载体,发挥旅游产业的牵引和粘合作用,将自然的山水和风土人情转化成为可观、可游、可购、可体验、可度假的全生活旅游要素,打造康养大公园、活力大乐园、美丽大田园、多彩大花园、和谐大家园,明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真正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的丽水全域大花园建设落到实处。

围绕丽水市建设世界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总体目标,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 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坚持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护用并举,在优化生态环境中谋划旅游发展,着力构建富有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并全面整合山水、文化、田园、乡村、小镇等,统领丽水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丽水美丽城镇建设协调发展,驱动丽水相关产业经济协作转型,实现全域旅游空间扩容,全域旅游要素供给完善,全域旅游服务优化,系统构筑丽水全域旅游新格局,最终将丽水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千亿级第一战略性支柱产业。

5. 《瓯江山水诗路黄金旅游带规划(2018-2022年)》

——国际著名的生态养生福地、国际文化交流圣地

以瓯江干流为主脉,丽水市、温州市主城区为主要旅游集散中心,龙泉瓯江源、永嘉山水诗源等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为重点平台,打造“一轴双心五区”的瓯江山水诗路黄金旅游带,着力推进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

保护提升瓯江山水自然本底,整合提炼瓯江流域人文资源,充分结合原真性的山水本底与再创造的诗路文明。加快建设丽水综合客运枢纽工程,打造浙西南旅游集散中心。综合景区建设计划和交通基础设施布局,配套建设云和副中心,形成分级旅游集散中心体系。以莲都区、缙云县、青田县为范围,打造品质生活度假旅游区;以庆元县、龙泉县、云和县、景宁县为范围,打造生态文化研学旅游区;以遂昌县、松阳县为范围,打造山乡田园牧歌旅游区。

6. 《丽水市“一带三区”发展规划》

——在“一带三区”发展新格局下,着力打造“两区两地”

按照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的要求,当好全面展示浙江高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绿色发展成果和经验重要窗口,深度对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在“一带三区”发展新格局下,着力打造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长三角健康养生福地、全国高质量绿色发展引领区、世界生态旅游目的地,即“两区两地”。

到2025年,“一带三区”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跃上新台阶。规划到2035年,形成全市域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发展体系。遵循丽水自然本底特色,加强跨区域协调互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以市域一体化、协同化、差异化发展的思维,着力构筑“一带三区”空间格局。

7. 《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打造“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重要窗口”;打造新时代山水花园城市

到二○三五年,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全面建成,高质量绿色发展取得决定性成果,成为全面展示浙江高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绿色发展两方面成果和经验的重要窗口,成为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全国标杆,人民物质富裕、精神富足、文化富有、生态富丽,基本实现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

锚定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市发展条件,坚持保护和发展辩证统一,坚持守正和创新相互促进,坚持质量效益和规模速度统筹兼顾,打造新时代山水花园城市、长三角生态智创高地、东海岸时尚浪漫侨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区、城乡共同富裕先行区、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展示区、市域治理现代化先行示范区。

第三章   规划条件

一、区域地理人文

1. 自然地理

丽水,古称处州,地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丽水市市域范围以中山、丘陵地貌为主,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以中山为主,有低山、丘陵和山间谷地;东北部以低山为主,间有中山及河谷盆地;地貌结构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区。

丽水的山是“江浙之巅”。地貌多姿,山川秀美,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丽水市山脉属武夷山系,主要有仙霞岭、洞宫山、括苍山,呈西南向东北走向,分别延伸西北部、西南部和东北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73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山峰244座,龙泉市凤阳山黄茅尖海拔1929米,庆元县百山祖海拔1856.7米,分别为浙江省第一、第二高峰。

丽水的水是“六江之源”。丽水,以水为名,因水而兴。八百里瓯江贯穿全境,同时又是钱塘江、闽江、飞云江、灵江和福安江的发源之地,水库湖泊分布广泛。瓯江是丽水市第一大江,发源于庆元县、龙泉两县市交界的百山祖锅帽尖,自西向东蜿蜒过境,干流长388公里,境内长316公里,流域面积12985.4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8%。通航内河有瓯江、乌溪江及瓯江支流松阴溪、小溪等。

丽水市森林、水能、农特产品、矿产、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总量均位居浙江省首位,生态优势十分突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80.79%,山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市”,被誉为“浙南林海”和“华东天然氧吧”,又称为“浙江绿谷”,太平洋西岸最适宜于人类居住的区域之一。有凤阳山、石门洞、仙都、南明山、东西岩、百山祖、南尖岩、神龙谷等国家级、省级风景区多处。

从浙江乃至长三角来看,丽水的山地数量优势和山地景观优势不足以成为其与周边地区的差异所在,但其拥有高海拔的山和特色的山阶盆地,及地形地貌所形成的小气候环境,则是其与周边地区的差异所在。同时,丽水为“中国气候养生之乡”,全市温度适宜、四季分明,冬暖春早,雨热同步,垂直气候,类型多样,为丽水发展养生旅游、避暑旅游和休疗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2. 瓯江文化

(1) 总论

瓯江发源于龙泉市与庆元县交界的百山祖西北麓锅帽尖,是丽水的母亲河,揭示丽水源远流长发展史的好川文化,传说中的黄帝文化,风情独特的畲族文化、华侨文化、香菇文化,展现古代能工巧匠精湛工艺的剑瓷文化、石雕文化、廊桥文化,展现地方戏曲艺术的婺剧文化,展示现代艺术的摄影和巴比松油画艺术,基于生态优势而形成的休闲养生文化等,构成了瓯江文化璀璨夺目的文化要素,丽水文化的地域性、独特性和本源性。

龙泉青瓷、龙泉宝剑、青田石雕合称“丽水三宝”。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熟于唐,盛于宋,是我国制瓷史上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窑系之一;龙泉宝剑创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为“剑中之魁”,锻制历史长达2600多年;青田石雕始于南北朝,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四大国石”之一,被誉为“印石之祖”,多次被选为国礼,价值堪比黄金。

丽水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文化品牌地位较高,拥有诸如莲都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通济堰、龙泉市“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窑烧造技艺、青田县“世界农业遗产”稻鱼共生系统、缙云县黄帝文化、遂昌县“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松阳县“世界第二古老斜塔”延庆寺塔、庆元县“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云和县世界木玩文化品牌等,诸多世界级的文化资源,为丽水旅游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最佳的支撑。

(2) 山水诗

千年文化锤炼,留传万千山水诗篇。瓯江是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其秀美山川、碧水长河,自古以来各路游方道人、文人雅士纷沓而至,驻足逗留、流连忘返,留下大量赞美诗篇,形成瓯江沿岸独具特色的山水诗文化。瓯江贯穿整个浙南山区,永嘉是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留下了千古绝唱。瓯江滋养着的处州大地生态优美、历史底蕴深厚、民俗风情独特。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寄情山水、抒怀表志,共同努力、传承接力,逐渐形成了一个特色鲜明的诗歌流派——瓯江诗派。

瓯江是一条与诗词结缘之河,东晋山水美学的发源地、山水诗人的聚集地。唐代的李白、白居易、王维、杜甫、刘禹锡,宋代的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元代的王毅、陈基、周权,明代的孙炎、刘基、汤显祖,清代朱彝尊、袁枚等,都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佳作。南明山摩崖题刻群共有60余处,尤以东晋道学家葛洪、宋书画家米芾、宋科学家沈括的碑刻题记弥足珍贵。自宋朝之后,还孕育出了刘基、叶绍翁、张玉娘等一大批本地的学者与山水诗人。

据不完全统计,瓯江沿线诗词文人百余人,流传下来山水诗篇共万余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晋宋诗人、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登池上楼》、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等。其中,描写丽水瓯江流域的也有不少佳作名篇。

表2   丽水瓯江流域山水诗作品

代表诗篇

作者

朝代

诗篇

夜宿石门

(石门岩上宿)

谢灵运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

归途赋并序

……发青田之枉渚,逗白岸之空亭。路威夷而诡状,山侧背而异形。如停余舟而淹留,搜缙云之遗迹。漾百里之清潭,见千仞之孤石。历古今而长在,经盛衰而不易。

游南明山

唐彦谦

久闻南明山,共慕南明寺。……

长啸出烟萝,扬鞭赋归去。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李白

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

路创李北海,岩开谢康乐。……

石门洞

何年霹震惊,云散苍崖裂。直上泻银河,万古流不竭。

松江送处州奚使君

刘禹锡

吴越古今路,沧波朝夕流。从来别离地,能使管弦愁。

江草带烟暮,海云含雨秋。知君五陵客,不乐石门游。

送缙云苗太守

王维

手疏谢明主,腰章为长吏。方从会稽邸,更发汝南骑。

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露冕见三吴,方知百城贵。

好事近·梦中作

秦观

北宋

山路雨添花,花动一城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天矫挂空碧。

醉卧古藤阴下,杳不知南北。

留题仙都观

苏轼

北宋

山前江水流浩浩,山上苍苍松柏老。

舟中行客去纷纷,古今换易如秋。……

安得独从逍遥君,泠然乘风驾浮云,超世无有我独行。

采莲曲

张玉娘

南宋

女儿采莲拽画船,船拽水动波摇天。

春风笑隔荷花面,面对荷花更可怜。

青城山

汤显祖

万仞飞泉挂石龙,青城如雾洗芙蓉。

自非仙令鸣琴出,谁阚秋窗玉女峰。

二、资源条件

1. 资源调查

根据资源的类别特征和分布特点,丽水瓯江流域可供开发利用的文化旅游资源可以归纳为以下主题,包括历史遗存与传统聚落、秘境乡俗与风物特产、处州文学与红色胜迹、天工技艺与光影万象。

(1) 历史遗存与传统聚落

n 文物保护单位

丽水市域范围内共有古遗址、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物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0余处。

表3   丽水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分类

文保单位

国家级

古遗址

好川遗址、大窑龙泉窑遗址(含龙泉源口窑遗址)、云和银矿遗址

古建筑

灵鹫寺石塔、西洋殿、时思寺、松阳延庆寺塔、处州廊桥、通济堰、吴文简祠、河阳乡土建筑、独山石牌坊

古窟寺及石刻

南明山摩崖题刻、石门洞摩崖题刻、仙都摩崖题记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物

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

省级

古遗址

吕步坑窑址、大溪滩窑址群、潘里垄瓷窑址、安仁窑址、胡纮夫妇墓

古建筑

处州府城墙、长濂古建筑群、龙南菇民建筑群、叶溥故宅、刘氏祖居门楼、陈家大屋、鹤溪潘家大屋、九进厅、谭宅、山口林宅、碧湖沈家邸、道门进士第、前岙村卢氏民居、黄沙腰李氏大屋(含李氏宗祠)、敕木山村畲族民居、黄家大院、苏村苏氏大屋(含苏氏家庙)、西畈花门楼、北山吴氏宗祠、王家祠堂、黄坛季氏宗祠、西溪村乡土建筑、蕉川乡土建筑、石仓乡土建筑、平水王社庙、卢福庙、松阳三庙、独峰书院、詹宝兄弟牌坊(含市口进士坊)、白茅云衢坊、灵鹫寺石塔、厦河塔、丽水巾山塔、石门桥、梁村河桥、仙都石梁桥、陈宅古桥群、慕义桥、贤母桥、竞爽桥、龙泉廊桥、庆元廊桥、坑井吴氏宗祠、吾际下姚氏宗祠、鞍山书院、奕山朱氏宗祠、龙泉革命建筑群(仓坛红军挺进师政委会旧址、溪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随军银行旧址、塘源红军挺进师师部会议旧址、季步高故居、碧龙中共龙遂县委旧址)

古窟寺及石刻

太鹤山摩崖题记、双港桥贞节坊石刻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物

丽水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王村口革命纪念建筑群、龙泉革命纪念建筑群、陈诚故居、黄绍竑公馆、夏超旧居、裕堂别墅、龙现吴氏旧宅(含家庙、宗祠)

其他

龙泉窑制瓷作坊、梅源梯田、大济古驿道、南尖岩梯田

n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与街区

丽水市域共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9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5个。全市各县(市、区)共保有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共25个,其中龙泉9个,松阳7个,遂昌5个。

丽水古村落众多,全市共有中国传统村落257个,占全省总数的40.4%,是华东地区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群,被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

表4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一览表

国家级

历史文化名城

龙泉市

历史文化名镇

景宁县鹤溪镇、松阳县西屏镇

历史文化名村

庆元县松源街道大济村、缙云县新建镇河阳村、遂昌县焦滩乡独山村、龙泉市西街街道下樟村、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西溪村

历史文化街区

龙泉市西街

省级

历史文化名城

丽水市、松阳县

历史文化名镇

龙泉市小梅镇、松阳县古市镇、莲都区碧湖镇、遂昌县王村口镇、龙泉市上垟镇、松阳县玉岩镇、青田县阜山乡、缙云县壶镇镇、龙泉市住龙镇

历史文化名村

松阳县望松街道吴弄村、松阳县古市镇山下阳村、松阳县象溪镇靖居村、松阳县大东坝镇横樟村、松阳县三都乡酉田村、遂昌县黄沙腰镇黄沙腰村、遂昌县新路湾镇蕉川村、遂昌县云峰街道长濂村、遂昌县北界镇苏村村、遂昌县蔡源乡大柯村、莲都区老竹畲族镇曳岭脚村、缙云县新碧街道黄碧村村、云和县桑岭村、景宁畲族自治县高演村、龙泉市小梅镇金村村、龙泉市安仁镇大舍村、龙泉市兰巨乡官埔垟村、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龙泉市道太乡锦安村、龙泉市岩樟乡柳山头村、龙泉市安仁镇季山头村、龙泉市城北乡上田村、龙泉市小梅镇大窑村

历史文化街区

丽水市莲都区酱园弄、丽水市莲都区刘祠堂背、丽水市莲都区高井弄、龙泉市东街、龙泉市北河街

(2) 秘境乡俗与风物特产

n 水利和农业文化景观

丽水市域的水利和农业文化景观包括堰、渠、水障、梯田、相关题刻以及附属的桥梁、凉亭等工程遗迹、景点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瓯江流域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其中,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河阳村关浸堰、南尖岩梯田、梅源梯田等。

n 古道

丽水市域古道遗存丰富,主要包括通济古道(含浙闽古道、栝衢古道)、栝婺古道(含梅田古道、括苍古道、稽勾古道)、栝台水道(含梅田古道、括苍古道、苍岭古道)、栝瓯古道等。另外莲都区有曳岭古道、箸溪岭古道、梅田古道、峰源古道;龙泉市有凤百古道、瓯龙古道、昴山古道、大窑-金村挑瓷古道;青田县有伯温古道、奇云山古道、红枫古道;云和县有泗州岭畲汉古道、枫树湾古道、赤梅古道、森林梯田古道、云枫古道;庆元县有凤百古道、廊桥古道、香蕈古道;缙云县有苍岭古道、大洋山古道;遂昌县有十里杜鹃古道、小岱古松长廊;松阳县有婺处古道、钓鱼岭古道、枫树岭古道、大岭古道、钱余古道;景宁县有景庆古道、畲乡古道、台湖岭古道等。

n 廊桥

廊桥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历史、艺术价值。2008年“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丽水是廊桥的发源地之一,廊桥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深厚,全市列入不可移动文物目录的廊桥283座,其中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廊桥25座,主要分布在庆元、景宁、龙泉等县市。

n 寺观

丽水自古以来就是佛道两家超脱尘世修行参禅悟道的理想“净土”,唐宋时期达到了发展高峰,特别是叶法善、杜光庭等道教宗师频出,为中国道教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佛道兴盛的佐证,丽水大地遍布寺观庙宇,历史上有记载的寺、观、宫、殿、院、庙、庵达上千座。清光绪年间,有据可查的寺观数为629座。几乎所有的村落都有社庙和神祇,现存300余座廊桥上,大多设有神龛,它们是跨越在水上的“寺观”。

n 民俗

八百里瓯江形胜地利,勤劳的先民,顺应天时,开荒拓土,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民间风俗。元宵舞百鸟灯、畲族三月三盛会、瓯江赛龙舟、端午走桥、重阳节轩辕氏祭典……听缙云婺剧、松阳高腔、遂昌十番、处州乱弹、菇民戏……四季轮回,烟火不灭。丽水目前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228项,其中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65项。

n 菇茶

丽水山岭多,气候适宜,水资源和森林资源极为丰富,为这里的渔业、农业及中药材生产和食用菌培植提供了有利条件,特产非常多,最具代表性当属香菇和茶叶。

由龙泉、庆元、景宁三县连成一片达1300平方公里的香菇产区,是世界香菇人工栽培的发源地。菇民在长期的共同劳动中创造了独特的“香菇文化”。古代菇民把生活规矩、生产手段、交易方法等编为山歌来唱记,形成了迥异于当地方言的“山寮白”。菇民们还独创了一门在武林中独树一帜的“香菇功夫”,其中“扁担功”流传至今。

丽水所产茶叶不仅量多、质优,处州有十二名茶:景宁惠明茶、莲都梅峰茶、松阳银猴、遂昌龙谷丽人、龙泉凤阳春茶、龙泉金观音、缙云鼎湖茶、云和仙宫雪毫、庆元沁园春、青田御茶、松阳端午茶、遂昌菊花茶等。

(3) 处州文学与红色文化

n 文人诗作

从文明初曙到明清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无数文人墨客曾活跃在丽水大地上。秦汉三国两晋时期,这里是道教文人的天地,留下了大量道教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南朝诗人谢灵运在游览缙云仙都和青田石门洞等地后,留下众多山水诗篇。

自隋开皇建制后,处州文化渐成雏形。唐宋两朝,很多著名文人在处州为官或游历,李邕、孟浩然、高适、李白、韩愈、白居易、王安石、秦观、陆游、范成大、姜夔、朱熹、沈括等,都留下了不少思想艺术价值颇高的诗文,为处州文坛的活跃繁荣做了很大贡献。处州籍的作家也人才济济,其中文学成就最大的当属叶绍翁、张玉娘,学术思想影响最深远的是叶适。元明清三代,处州文坛也不乏精英,如刘基、汤显祖、袁枚等,皆为一时翘楚。

n 红色胜迹

周恩来、刘英、粟裕和无数革命先烈在丽水这里战斗过,“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镌刻在这块大地上。自1927年初建立党的地方组织到1949年5月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丽水革命斗争此起彼伏、从未间断,长期的革命斗争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胜迹。2010年,在全国革命遗址普查活动中,丽水全市共有革命遗址429处。2019年,青田、遂昌、云和、庆元、景宁5县入选全国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4) 天工技艺与光影万象

n 青瓷宝剑石雕

龙泉青瓷可以上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龙泉人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制造出青瓷,开创中国陶瓷美学的新境界。南北朝到唐五代以前是早期发展时期,到唐代以后,受到瓯窑、越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别是越窑的影响,形成规模,并逐渐形成淡青的釉色,为两宋龙泉青瓷的繁荣奠定了基础。2009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大窑龙泉窑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龙泉宝剑以“锋刃锐利、寒光逼人、刚柔并寓、纹饰巧致”四大特色著称于世。千百年来,欧冶子制剑技艺的薪火相传和经验积累,形成了系统、独特的龙泉宝剑锻制技艺。2006年,龙泉宝剑锻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田石雕同样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田艺人将石头按性能和色彩分门别类地进行处理,或锯章或雕刻成各式各样的精美作品,青田山口镇被称为“石都”。

n 木玩

丰富的林业资源成就了云和县木制玩具产业。云和占有全球木玩市场份额的40%,浙江省市场的80%,从前端设计到制作加工再到品牌营销在国际市场中越来越被认可。云和被评为“中国木制玩具之乡”。

n 摄影之乡

秀美的自然风光、优越的生态和独特的人文环境,使得丽水摄影创作资源丰富。在丰饶的视觉资源和文化依托中,摄影在丽水获得了肥沃的土壤。1999年,丽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首个“中国摄影之乡”称号,丽水现已日渐成为享誉全球的国际摄影名城。

2. 开发条件

瓯江的美,在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碧水潆洄,宛若一条青丝罗带,秀峰、深潭、泉涌,诗情画意跃然眼前。瓯江赋予了丽水独特的自然禀赋,江浙高峰、众水源头、传统村落、乡野风光等,都是丽水自然旅游资源的鲜明特色和开发优势。此外,高海拔山区和特色山阶盆地地貌的气候森林环境,为发展康养旅游提供了良好基础。

瓯江的美,更在于千百年来积累的深厚人文底蕴。与古今大江大河孕育的人类文明一样,瓯江也成就了丽水文化的本源。瓯江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汇聚线与供给源,也是文人墨客、官宦士弟游历的交通要道。瓯江流域的水岸山峦、乡村古道、人情风物,到处可寻迹文化的印记与文脉的赓续。

瓯江流域,水系发达,干支流相通。虽然目前干流水道因水库、城市建设等变化,形成了龙泉、大港头、中心城区等多区块发展的状态,但丽水瓯江干支流流域却仍可寻迹山水诗路的史迹节点与影像故事,留存较完整的传统村落与图景环境。山水与人文的交相辉映,使得瓯江山水诗路成为了丽水山水文化的鲜活样本,是丽水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闪亮名片。

因此,“瓯江山水诗路”可以作为瓯江流域乃至丽水全市文旅资源、文旅空间、文旅产业的文化母体,解读为统领丽水全域旅游发展的文化内核。规划重点发掘和梳理瓯江流域的自然风景名胜与人文历史遗存,并向丽水全域空间拓展,进一步整合和提升全市文化旅游资源与景区档次品质,归纳和提炼瓯江山水诗路文化旅游品牌,高质量开发和打造丰富多样的文旅融合产品与新业态新项目。

三、市场需求

1. 生态旅游需求高涨

现代社会急剧变迁,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缓解紧张。近10年生态旅游业迅速发展,掀起了一股全球性的生态旅游热潮。生态旅游平均年增长率为20%~25%,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已经成为2l世纪的最新国际流行色。

2. 文化旅游需求激增

文化旅游以旅游文化的地域差异性为诱因,文化旅游的过程就是旅游者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这种文化感受以饱含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为载体,体现了审美情趣激发功能、教育启示功能和民族、宗教情感寄托功能。

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消费能力越来越强、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国民整体知识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公众的文化消费中涵盖了很多旅游要素,旅游成为了文化消费的重要载体。同时,旅游也不仅仅是为了放松心情,对文化的体验和感受逐渐成为了旅游中的主流。

3. 度假康养需求旺盛

以周末和节假日家庭多日出游为代表,度假休闲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宠。度假客源市场的游客收入高、旅游花费高、停留时间长,重游率高,对设施要求高。对旅游资源、旅游文化吸引力和旅游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较高,综合型、有文化体验的度假地的吸引力高于单一的自然山水目的地。

休闲养生和健康保健的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冠疫情的出现,越来越受到旅游市场的关注。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的健康意识,特别是城镇居民的健康意识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健康的消费需求由简单、单一的医疗治疗型,向疾病预防型、保健型和健康促进型转变。银发养生市场、女性保健市场、减负减压康养旅游市场等消费量大,消费额较高,市场前景广阔。

4. 主力群体需求更新

新时代旅游市场需求多样化特征越发明显,需要拥抱未来客群需求,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关注“Z世代”年轻群体、中产收入群体等主力群体,消费个性化、兴趣驱动、愿望导向的旅游需求越发明显和强烈。小众化、定制式、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将焕发活力,未来的旅游产品将更看重市场客群的匹配度和更新能力。

第四章   目标策略

一、主要问题

1. 缺融合

丽水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开发存在滞后现象,在瓯江山水诗路文旅资源整理挖掘与开发上尤为欠缺。目前丽水旅游产品存在传统观光游产品过剩、休闲度假游产品创新不足、旅游文化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初级的自然资源开发形态占主导,区域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问题逐步显现。

2. 缺品牌

丽水市域瓯江流域沿线的县、市、区在山水诗路文化旅游发展上,缺乏统一认识、统筹布局,具有统领性、典型性和突出代表性的资源与文化品牌挖掘利用不够,没有形成合力,从而使得丽水瓯江山水诗路的品牌号召力和文化影响力不强。

3. 缺路径

文旅产品创新供给不够,山水诗路作为文化意象的存在并未很好的与自然山水相融合,产品转化率低。文化的活化利用不够,山水诗路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在历经千年传承后,与现代生活和文化旅游业态结合上,欠缺活态化利用的研究和方法。

4. 缺要素

与国内外著名旅游城市相比,丽水的文化旅游设施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缺乏具有代表城市形象的标志性设施。博物馆、艺术中心、演艺场所、休闲街区、文化机构学校等数量与品质都不够,使山水诗路相关文旅产品开发,缺少承载与展现魅力的空间载体。

二、市场定位

1. 按地域划分重点

(1) 长三角市场

随着2015年底高铁开通,丽水正式步入高铁时代,丽水至杭州、上海缩短至2-3小时。2019年5月,长三角三省一市文旅部门签署《长三角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四地联合打造世界级高品质旅游目的地,不断整合旅游资源,赋予产品更多内涵,正成为长三角各地升级旅游产品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发挥丽水近年来生态游快速、持续增长以及三省交汇的区位优势,重点关注丽水地处长三角旅游市场的品质要求,把握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契机,迎合区域旅游市场需求,主动接轨、串联互通,进行差异化的产品组合,实现旅游市场拓展量变到质变的转型发展。

(2) 国际交流市场

瓯江兴盛的古代航运,让丽水与“海上丝绸之路”相联通。依托“一带一路”的国际化交往平台,丽水在文化传播与交往、文化旅游合作等方面,可以充分展现瓯江山水诗路的文化特色与旅游吸引力,进一步融入对外开放的市场格式。

2. 按特定市场需求

(1) 文化交流

传承和展示丽水文化的多样性,增加特色文化的活化展示,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使游客的旅游活动更具文化的参与和体验感。作为“瓯江山水诗路”重要的物质空间和文化载体,积极推进诗词研学相关实践活动的展开,更好的强化丽水的地域文化特色,促进诗词文化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

(2) 康养休闲

充分发挥丽水星罗棋布的山川河流村庄、俯拾皆是的自然文化名胜等有利于康养旅游发展先天条件,分层次和成体系科学地打造丽水康养旅游产品,满足多层次的康养旅游市场需求。在营销活动中,要打破各自为政开展区域合作,整体对外包装营销,实现客源互送、产品互补、线路互联。

(3) 家庭度假

家庭度假旅游已成为旅游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距离上以短途2-3日家庭游最受欢迎,方式上与孩子一起、陪同父母出游是目前家庭度假的主流。要增加文旅产品中家庭服务、教育科普、康体休闲等内容的开发,增强主题性和吸引力,满足家庭各年龄段市场游客的需求。

(4) 研学旅游

依托政策的加持,研学旅游已由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单一角度,上升到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国家战略高度。数量庞大的教育人口是推进研学旅游的基础,并将在今后爆发出巨大潜力。丽水可以借助瓯江山水诗路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成为深化青少年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场所,通过进行实地寻访、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开发山水诗文化游学、诗路文化行、瓯江文化论坛夏令营等相关研学旅行产品。

三、发展定位

规划以生态保护为先、以文化引领为纲,用品读山水诗的审美意趣来重新认知丽水瓯江流域的自然人文,复刻诗画场景、倡导诗意生活,打造新时代山水花园城市、东海岸时尚浪漫侨乡,打造国际文化旅游高地,推动丽水旅游从自然生态观光向文化旅游融合的转型发展。

规划从文旅融合的视角,梳理山水空间、提炼文化主题,探索研究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方法,聚焦文化遗产的复兴、村落古道的利用、文旅项目的建设以及基础设施的配套,贯通瓯江流域的山水生态、文化景观、旅游产业和城乡发展廊道,形成景城村全域旅游发展的链条,打造全面彰显丽水高质量发展成果的生态示范高地、文化交流基地、旅游度假胜地和美好生活福地。

1. 秀山丽水生态示范高地

守护绿水青山,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沿瓯江流域打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态示范集聚空间,促进山水与城乡融为一体、自然与文化相得益彰,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协调发展,以名篇巨著向世人展现青山巍峨、绿水环绕、燕语莺啼的丽水瓯江山水诗路生态画卷。

2. 魅力浙江文化交流基地

全面保护诗路历史文化遗存,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搭建全面对外开放的国际国内交流合作平台,打造更具深度和广度、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和浙江发展成就的文化交流基地。联动瓯江山水诗路和浙江其他诗路文化旅游带的建设合作,以浙学滋育浙江生命力、催生浙江凝聚力、激发浙江创造力、培植浙江竞争力,打造以诗文和浙学向世界展示浙江的文化魅力和浙江人民求真务实的创造精神的魅力人文基地。

3. 山水诗画旅游度假胜地

以水系为纽带,彰显山水诗路文化特色,串联风景名胜、文化遗产、名城古镇、传统村落,集聚山水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红色教育等旅游产品和线路,打造具有丽水特点、瓯江特色的山水诗画文旅品牌,建设一批高等级旅游景区和旅游度假区,助力丽水成为碧水青山养眼、蓝天清风养肺、净水美食养胃、崇文尚学养脑、自然人文养心的旅游度假胜地。

4. 富民经济美好生活福地

通过挖掘和培育历史经典、文化创意、休闲康养、非遗体验、特色物产等产业,助力城乡统筹和乡村振兴,开辟增收致富新路径,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三产之间均衡发展,打造生态文明发达、文旅产业兴旺、全国领先的高质量发展经济带,建设富民经济美好生活福地。

四、规划目标

1. 总体目标

规划立足“瓯江山水诗路”作为丽水文旅融合发展的符号与名片,统揽丽水瓯江全流域山水文化印象,依托名山胜境、江河湖溪、古城古村、特色非遗等资源空间,开发一系列文旅融合产品,整体提升瓯江流域沿线旅游吸引力和文化影响力,成为丽水文化旅游新名片,长三角区域著名、国内知名的文旅新品牌,中国“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交流新平台。

2. 分期目标

(1) 近期(2021-2025年)

规划近期是丽水瓯江山水诗路建设的重点推进阶段。全面开展自然生态文化综合保护、文化遗存挖掘保护、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名城名镇名村文化提升、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宣传教育等重大工程,场景化打造“瓯江行旅图”“处州风华录”“江南秘境乡”等旅游品牌和产品体系。优化以瓯江山水诗路为引领的丽水文化旅游产品供给,高起点建设一批具有引擎效应的高等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交流活动,明确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内涵品质,增强文化旅游产业贡献能级。

表5   规划近期主要指标表

主要指标

2021年预计

2025年目标

文化及相关特色产业增加值(亿元)

110

200

旅游产业增加值(亿元)

155

220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数量(个)

2

7

4A级以上景区数量(个)

23

25

4A级景区镇数量(个)

40

150

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数量(个)

6

9

保护修复森林古道(条)

12

30

(2) 中远期(2023-2035年)

规划中远期是丽水瓯江山水诗路建设的全面建成阶段。将全面形成以瓯江山水诗路为形象和品牌引领,以丽水瓯江流域为重点空间,辐射全市域的自然、文化、城乡、旅游和谐共促的丽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实现文旅产业高度融合和可持续发展,使丽水成为在国际上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国内著名的旅游度假和文化交流城市。

五、规划策略

一部浙江古代诗歌史,半部浙江山水诗。瓯江山水诗路,是山水古道里的流连,是古今时空中的发现,是诗与远方间的感怀。唐代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之说。规划以山水诗文化为纽带,将自然景观与诗词文化,以“发现景观之美,彰显文化之美,创造生活之美”为主题,来重新聚焦和发展瓯江之美,并藉此提升丽水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广度与深度。

1. 发现景观之美——营造瓯江山水诗路图卷

瓯江之美,首先是景观之美。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引起了欧江流域地貌物产的变化,露出了山清水秀的样貌,我们欣赏瓯江的诗画山水、四季景观、天象景观等自然风光,在欣赏自然的过程中感受“诗境”,挖掘和保护瓯江最具有诗画意境之山水,营造瓯江山水诗路图卷,展现瓯江景观之美。

通过提炼主题、增加文化空间的改造、开发文旅融合的体验产品,实现围绕山水诗景观美化和文化内涵提质的景区旅游整体品质提升。重点在景区观光旅游产品基础上加强“景区+文化”的提升,充分开发文化体验、夜游、节庆等产品业态,来展示景区建设的新风貌、新魅力。依托百里瓯江山水,挖掘瓯江流域上的“明珠”,重点实施古堰画乡、缙云仙都、云和梯田、石门洞、东西岩等名山胜景的景区提升工程和沿瓯江绿道工程,推进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和特色小镇、旅游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文博古迹、美丽非遗、名城古镇(村)、山水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农耕及工业遗址等六大类百个特色文化旅游“明珠”。

2. 彰显文化之美——创新文旅融合新业态产品

瓯江之美,其次是文化之美。人们欣赏自然、亲近自然,而后感悟自然,寄情山水,托物言志,故而创造了山水诗画。山水诗画作为载体,寄寓了人类对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的思考。要挖掘丽水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化要素,打造瓯江文化旅游新高地,感悟瓯江文化之美。

重点围绕主题公园、文旅乡村、文旅产业园区以及互联网文旅平台建设,推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与历史文化街区、古镇、古村等结合,导入与旅游业融合壁垒低、产业前景广阔的创意设计、文化演艺、艺术培训、民宿餐饮等产业,开发特色旅游商品与服务,增强业态创新,实现差异化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培育或引入品牌节事、会展、论坛等活动,通过与知名企业院校和艺术家合作、品牌授权、自主研发等形式,强化与动漫游戏、数字出版、广播影视、创意设计的跨界融合,不断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结合“互联网+”“数字化”等新理念,升级瓯江山水诗和丽水文旅品牌线上线下的宣传推广,集聚人气,提高市场知名度。

3. 创造生活之美——提炼诗情画意生活方式

瓯江之美,归属于生活之美。欣赏自然而后亲近自然,人们复归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生活居住于自然山水间,并创造了文明与文化。融诗意,就是要在山水诗境之中融入人类活动,体验诗情画意的生活方式,感受瓯江生活之美。

以生态文化、书画文化、农耕文化展示为特色,重点展示莲都古堰画乡、龙泉大窑古遗址、青田石门洞、云和梯田、遂昌南尖岩、松阳古村落等自然人文景观。通过山水和诗歌的碰撞,深情打捞从过去流淌到今天的诗意生活方式,为文旅产业高能带货。立足丽水传统地方文化和非遗特色,依托瓯江流域城市、度假区、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等,以度假旅游产业发展为核心,延伸融合养生、康体、教育等产业,实现瓯江山水诗情画意的文旅度假功能提升,创新优化产品供给。重点结合旅游度假区创建、传统村落民宿产业赋能、乡村生活体验产品开发等,升级文旅产业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打造创新性、独特性吸引物体系。

第五章   品牌建设

一、品牌形象

1. 总体形象

规划在理解瓯江山水诗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将瓯江诗情画意的山水景观及生活意趣作为丽水瓯江最具特色和最具竞争力的部分,提炼“秀山丽水·诗画瓯江”总体形象。

越山伟岸,展磅礴长卷;瓯水幽深,藏瑰丽秀色。山水,是丽水的生命线,是瓯江灵魂里最深刻的部分,最让人魂牵梦绕。“秀山丽水”强调了丽水山水自然美的禀赋,已成为深入人心的城市品牌形象。在总的城市品牌形象带领下,“诗画瓯江”一是延续对接了“诗画浙江”的全省文旅发展总形象,二则扩展了瓯江自然美的外延,八百里山水画卷,绘一城秀美图景。

2. 形象宣传

推广“江南秘境,诗意生活”“山水常青,诗路长情”“瓯江山水,恋上丽水”等形象宣传口号,以情动人,以美学赋能山水,讲述和表达瓯江流域的诗意、恬淡、浪漫,面向生活休闲度假旅游特色。丽水不仅有清灵山水,丽水更是将山水之灵气内化于心,融入思想和审美理念,滋养了诗情画意的生活,使丽水文化旅游发展走向质量内涵型发展的道路。

二、品牌体系

规划将“瓯江行旅图”“处州风华录”“江南秘境乡”,作为瓯江山水诗路三大核心文化旅游品牌重点打造。通过解读瓯江山水诗路的文化内涵,在市域文化旅游发展大格局下,规划展现三个品牌的各自内涵、独立特点、重点空间与产品项目。

1. 瓯江行旅图

瓯江山水诗充满了“有无之间,空灵清远”的审美意趣,是一种超脱了自然美的艺术美,是一种“天人共融”的自然美学观。“瓯江行旅图”主要是通过展示和打造具有瓯江风情的山水观光产品,凸显瓯江静、慢、淡、雅的气质,营造瓯江山水诗路图卷。

瓯江行旅图着重规划在瓯江流域进行的旅行活动,包括景区游、自驾游、研学游等,将山水诗的文化意境融入到自然山水景观之中,将自然景区、文化景观、人文资源等加以结合,提升现有自然山水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品质,创新一批体现瓯江山水诗主题的文旅特色产品项目。

瓯江行旅图包括两个子品牌:瓯江光影和瓯江诗境。

(1) 瓯江光影

以山水诗路文化特征与解读,来提升自然山水景观的识别度,重点将诗词文化与自然山水对接,通过文化挖掘、产品设计、游线组织,找出属于瓯江与山水诗之路文化结合映衬的景点、乡村、城镇,重点挖掘和再现。突出山水诗路文化遗存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例如对灌溉工程和廊桥等具有典型文化属性和符号特征的资源,重点加以开发打造。

规划以百山祖、仙都、南明山-南明湖-少微山、古堰画乡、松阴溪、石门洞等经典景区资源为依托,通过建设国家公园、5A景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等空间载体,打造提升一批高等级景区群。以诗情画意的场景意境营建为手段,提炼一个景区一首诗,将山、峰、石、溪、堰、湖、圩、滩、田、帆、桥等景观要素打造为“可看、可观、可感、可诵”的山水诗真实场景,展现瓯江山水的风景内涵和文化魅力。

结合瓯江山水诗画环境,运用全息影像、环幕投影等现代科技形式,打造主题性文化演艺和实景演出旅游项目。以音频、视频、AR等呈现方式,通过“瓯江光影”等微信公众号平台专用通道、实现瓯江山水景观的“能读”、“能听”、“能看”。推介瓯江最美摄影(打卡)点,在有条件的水域,组织开通水上游线和夜游产品,完善瓯江沿线全景旅游地图。

积极开展“瓯江光影之旅”、“最美瓯江景区”等微旅行活动,并与互联网旅游平台合作,策划瓯江风景线上导览系统,将四季瓯江、风雪雨晴的瓯江美景在线上展示。

(2) 瓯江诗境

依托诗词场景、古道与诗人故居遗迹、诗路主题文化场馆、山水诗相关节庆活动等载体形式,充分挖掘与展示瓯江山水诗的文化价值、艺术特征和审美情趣,并与游憩体验等旅游活动结合,打造一系列山水诗主题的文旅融合产品项目。

古道包括水路和陆路,官道和民间古道,是极具历史文化内涵与形象感知的遗存,也是大量瓯江山水诗萌生、描绘与传播的载体。结合古道历史文化特征和环境特色,以“海丝古道·山水诗境”为主题,重点建设以通济古道、武松古道、苍岭古道、括苍古道、十里杜鹃古道和伯温古道为代表的经典古道,以牛头山古道、举水廊桥古道和畲乡古道为代表的风情古道,以及以百凤古道、山水诗源风景道为代表的诗路风景道。沿古道保护修缮一批古凉亭、古村落、古驿站、古码头,开发遗产探访、研学旅行、户外运动、赛事节庆等文旅产品,使古道成为传播美学和文明的大道、既有历史原味又有现代文化旅游的功能廊道。

保护与瓯江山水诗文化关系密切的文化遗产、景物景观,特别是古代水工遗迹、商埠码头、楹联、摩崖石刻等载体,追寻诗人故居、诗词遗迹,开发利用将之建设成为诗词文化艺术展示、演绎及交流的平台空间。确定“一城一首诗”的城市文旅形象,建设瓯江山水诗路标志性体验地、中心城区和重要城市文化节点及文创空间,丰富诗路文化相关旅游产品体系和吸引力。开发诗词国文研学、文化论坛等产品活动,为广大青少年提供“第二课堂”、“实景课堂”。对瓯江诗路文化形象进行活化演绎,开发“诗路家族”动漫形象系列,创新文化产品内涵。

2. 处州风华录

对丽水古今历史文化深度挖掘,以处州故事、风物、非遗等为核心要素,聚焦古堰画乡、龙泉剑瓷、青田石雕以及侨乡与浙西南红色文化等主题,结合游客需求、立足当代生活、演绎审美情趣,打造可阅读、可体验、可消费的文旅融合与创意产品。

处州风华录包括两个子品牌:处州天工和处州余韵。

(1) 处州天工

处州天工子品牌,包括持续做优青瓷、宝剑、石雕丽水三大文化IP的文旅融合产品开发以及促进大港头油画相关产业发展。站在“国家品牌”高度,将传统工艺传承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展示、山水诗路旅游等相结合,打造丽水文化旅游新高地。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非遗小镇、文化旅游园(街)区、文创体验点等空间项目,挖掘工艺背后的故事卖点,包装具有地方特色和工艺特点的体验产品、文化商品和旅游纪念品。推进手工艺品的保护与传承,表彰、传扬工匠精神,做好手工艺品老字号和新品牌的推广。

(2) 处州余韵

处州余韵子品牌旨在挖掘利用丽水历史文化城镇资源空间、侨乡文化、浙西南红色文化及地方特色戏曲等,依托山水诗路主题的整合与带动,进一步提升丽水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对历史文化城镇进行物质更新与环境提升。在历史街区、旅游景区等空间中导入诗词、非遗、戏曲、民俗等文化元素,打造一系列文化特色小镇、文玩创意产业街区和美食文化区等旅游产品,重点建设文博场馆,做好保护传承,同时引导文旅融合的商业、休闲、娱乐等业态开发,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重生与活化。邀请建筑师、艺术家、创意团队等,在龙泉、松阳、碧湖等老城老镇中点缀特色咖啡馆、甜品吧、酒吧、潮牌商店、买手店、微剧场、市集,使历史街区成为具有创意的生活圈,营造年轻人心中最为时髦、最有范儿的区域,成为年轻人的聚集处,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发挥青田“侨乡”优势,推进沿瓯江华侨特色城市文化景观建设与咖啡、红酒等特色主题文旅产品开发,打造市域联动温州都市区的东大门和文旅特色功能与产品板块。以王村口为区域节点,将红色乡镇、村落作为乡村振兴重点扶持对象,大力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打造一批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突出强化汤显祖戏曲的影响力,古戏新唱,将其打造成丽水文化演艺的头牌,使“看牡丹亭”成为每个游客到丽水必需的行程之一。谋划建设汤显祖小镇,小镇里的商店、旅馆、街道、文化设施等,从商标到命名,或用汤显祖的头像、姓名,或用牡丹亭戏剧里的人物和事件,细节之处皆体现汤显祖与牡丹亭的戏曲世界。结合传统文化节庆,将汤显祖戏剧表演与节日庆典相结合,推出全新的节日游客体验模式。

3. 江南秘境乡

丽水是全国汉民族中历史文化(传统)村落数量最多、风貌最完整、集聚度最高的地区。丰富的传统村落和老屋资源,成为丽水乡村振兴最闪亮的一张金名片。全市共有中国传统村落257个,位居全省第一。

青山、瓯江、古道、古寺、古塔、古桥、古屋、古堰,交相辉映,与风貌完整的众多古村落共同构成了令人向往的江南原乡生活图景。丰富的传统村落资源,是乡愁记忆和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丽水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道、提高GEP、GDP转化效率和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

江南秘境乡包括两个子品牌:秘境客居和秘境乡里。

(1) 秘境客居

在江南秘境的山水间闲住,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秘境客居子品牌将重点开发旅游度假区、山居民宿及精品酒店等,发挥“丽水山居”品牌优势,提供特色度假产品,推进“丽水山耕”“丽水山居”“丽水山景”“丽水山泉”品牌联创。一方面,提升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云和湖旅游度假区、景宁畲族风情旅游度假区、田园松阳旅游度假区的度假设施与产品,引进安曼、悦榕庄、花间堂等知名酒店品牌,为游客提供具有国际品质及水准或具有文化特质的度假生活空间与体验。另一方面规范引导企业与民宿行为,在传统民居基础上,择自然环境优越的村落打造系列特色民宿品牌和自驾营地,结合原汁原味的乡土民居营造出静逸质朴、闲情野趣的乡居情怀。

打造诗化旅居新文化社区的度假产品,建设一批融入诗画背景的社区,在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的同时,将民俗、节庆、非遗技艺等人文诗词创作元素融入社区生活,让居民游客通过旅居度假,把“瓯江山水诗路”打造成为“诗与远方”相结合的最佳诗意休闲度假旅游地。

(2) 秘境乡里

敬天、惜物、爱人,秘境乡里子品牌重点围绕丽水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开发体现乡村独特风貌和特色的文旅融合产品。同时,发挥“丽水山耕”品牌优势,深入在地农业产品,保留美好的手艺和心境,与乡村农户维持亲密关系,共同发展农业文创产品。

丽水瓯江山水间的乡村生活丰富多彩,有多样的物产、民俗节庆及宗教信仰。规划以菇茶、稻鱼、畲族文化等为主题,遵循“一村一规、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保护开发理念,打造诗路名村,活化传统村落的优良文化内涵,开发农业、民俗、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及演艺赏析产品。秘境乡里让市民和游客不用担心食物会有农药或化学物质,可以吃到放心的粮食和蔬菜,喝上香甜的好茶,能自由呼吸泥土和青草的芳香,晚上推开窗可以看见满天的星斗,享受美好的山里时光,这就是“瓯江诗路生活风格”。

三、产品项目

产品项目规划围绕品牌建设,结合瓯江流域现有资源及市场需求来进行产品策划,并对重点项目进行规划设计。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展开:

丰富观光产品文化内涵。重点开发瓯江光影、瓯江诗境观光旅游产品系列。以景区为代表的自然观光、以古道为代表的文化观光、以瓯江诗路为代表的遗产观光将成为瓯江山水诗路的重点观光产品,建立瓯江精品景区体系,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参与性,保持生态和文化的原真性,凸显瓯江静、慢、淡、雅的气质。

提高度假旅游产品品质。重点开发秘境客居、秘境乡里系列品牌产品,提升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云和湖旅游度假区、景宁畲族风情旅游度假区、田园松阳旅游度假区、遂昌黄金旅游度假区、龙泉青瓷文化旅游度假区、“康养600”小镇的文化度假产品。依托最具优势的山地和乡村资源, 重点做好“山养”和“山居”文章,依托村落大力发展山地运动、山地养生、山地农业、山乡度假等,使山地养生度假旅游成为丽水山水诗路开发建设的重要名片。

创新研学旅游产品内容。研学与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户外运动及拓展培训等内容相结合,通过VR、AR、3D/4D等高科技手段来静态展示或科技体验实现研学教育的目的,重点开发文化类、农业类、红色类、体育类和科技类旅游产品,其中文化类研学产品以名人文化、诗词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为主要开发主题。

构建多态融合的产品体系。注重旅游产业和农业、文化、手工艺、体育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并在融合基础上创新旅游业态,打造新型旅游产品,同时实现生产功能、生活商贸等功能到观光游憩、 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功能的价值转化。重点开发特色商贸、文化会议、文化创意、演艺演出、百工百品、民俗节庆等融合旅游产品系列。 

1. 瓯江光影

(1) 观光类产品

n 重新发现瓯江之美

选择代表瓯江山水特色的十大景区,重点围绕山(百山祖)、峰(仙都鼎湖峰)、石(石门洞)、溪(松阴溪)、堰(通济堰)、湖(南明湖)、滩(九龙湿地)、田(云和梯田)、帆(石浦船帮小镇)、桥(庆元-龙泉-景宁廊桥)等文旅空间,以山水诗主题或相关风景资源的历史文化内涵为特色,与自然要素景观相结合,增加景区的文化景观、文化活动、文旅产品等建设内容,大力提升这些瓯江沿线重要景区的文化旅游特色和吸引力,展示瓯江山水诗路典型山水文化景观。

n 诗画大地艺术

瓯江畔的云和梯田、松古平原、碧湖平原、古堰画乡等地,可以通过大地艺术景观的创作,带动村庄产业转型,打造田园综合体、诗画乡村等,使之成为小有名气的旅游目的地。积极发挥村民集体的智慧,讨论种植的图案,题材可以取自当地传统的民间人物,也可能是文化意向,也可能是某一幅景点画作的复制,让原本常见的稻田作物成为作图材料,充分体现瓯江山水诗路“诗画大地”的深刻含义。

n 滨江水岸走廊

全面拓展瓯江的滨江水岸游览空间。整合观景公路、瓯江绿道、景区游步道、瓯江沿线公共空间等,加快推进沿岸慢行交通、观光巴士等旅游交通体系建设,推动水岸旅游一体化发展。争取实现中心城区至瓯江干流沿线各市县区、重要支流段滨江空间的连续贯通。突出两岸区域文化和景观特色,保护利用好沿岸历史建筑、历史村落,美化沿岸建筑景观和城市轮廓。优化瓯江码头规划布局及沿岸夜间灯光景观设计布局。

重点建设古堰画乡至南明湖、松阴溪的滨江走廊,实现水路与陆路贯通、两岸景观提升以及游览交通优化。以瓯江源-小梅镇、龙泉城区、云和溪口村-滩下村、宣平溪、四都、南明湖、青田石帆乡-桢埠镇、景宁城区-沙湾镇小溪沿线、缙云芙蓉峡-仙都-城区-东渡镇等区段为重点,通过各类自然公园、亲水景观、滨水街区、水岸慢道等载体的建设提升,加强与周边景区景点、城区村镇、古道文物等节点的串联,优化观光旅游、文化体验、健身休闲、特色交通等文旅产品开发,形成全流域重点区段的滨江水岸旅游发展廊道。

加强滨江水岸特色文旅设施建设。规划建设的桥梁和跨河通道,分段设计与瓯江文化相关的地方特色主题,通过景墙、雕塑、文化构筑等强化文化元素融入。在植物景观方面,以季相变化多样、色彩丰富的植物造景,营造瓯江畔自然诗画之美。

n 水上游览

积极推动瓯江水上游览的航线开通。沿瓯江主要干支流水系,在原有古渡、古驿站的基础上,建设“十渡九驿”供水上游览船只停靠、上岸休憩和换乘的水陆游览节点。整体策划瓯江水上旅游形象,力争将瓯江水上游览打造成来丽水游客“必看、必游”的精品项目。实施瓯江“水上游览+岸上休闲”相结合的产品组合开发,推出婚庆、船餐、娱乐、商务会议、节庆主题等特色水上游览产品。

n 瓯江演艺与夜游瓯江

沿瓯江干支流,打造若干大型户外、实景演出、特色演艺产品,重点做好中心城区南明湖、大港头古堰画乡、龙泉城区瓯江一号码头等地的夜景文旅演艺产品和活动组织。打造一批文旅夜生活体验街区,引进各类灯光秀、餐饮商业、歌舞戏剧、场馆夜游等产品项目,加快夜间文旅产品开发和设施建设,推动夜间经济发展。打造一批常态化、特色化的夜间文化、节庆活动。

(2) 其他类产品

文化类:建设一批能展现瓯江山水诗路内涵与特色的文化旅游场馆,重点包括丽水国际数码影像中心、瓯江光影美术馆等。

娱乐类:遂昌金矿旅游区。

2. 瓯江诗境

(1) 文化类产品

n 一城一首诗

搜集整理瓯江山水诗篇,丽水各市县区提炼一首诗作为代表做,积极打造丽水诗词之乡形象。围绕相关诗作,深度挖掘相关诗词的遗迹以及恢复重建相关诗人故居、诗画场景等,同时以博物馆、艺术演艺、文化论坛等载体形式,盘活文化资产、统合跨界平台、文旅融合赋能,凸显一城一首诗的文化内涵及文化特色,培育具有鲜明瓯江山水诗路特质的城市文旅IP。

表6   “一城一首诗”与文化形象提炼

市县区

“一城一首诗”

文化主题

形象特征

莲都区

山路雨添花,花动一城春色

古城文化

白莲文化

才秀

(诗情画意、钟灵毓秀)

龙泉市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剑瓷文化

温润

(清新素净、温和君子)

缙云县

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

黄帝文化

仙韵

(道骨仙风、天人合一)

青田县

直上泻银河,万古流不竭

侨乡文化

石雕文化

洋气

(欧陆风情、悦活时尚)

遂昌县

山色好,讼庭稀。朝看飞鸟暮飞回

戏曲文化

金矿文化

和合

(和气温婉、五彩绚丽)

云和县

牧童短笛催归晚,秋色苍茫接冥蒙

木玩文化

浪漫

(宁静质朴、梦幻烂漫)

松阳县

一峰独秀横溪阴,青林倒影千丈深

古村落

文化

诗意

(远香古韵、慢活细作)

庆元县

春草生时图有画,秋云霭处淡含烟

廊桥文化

香菇文化

沉稳

(秉节持重,勤劳质朴)

景宁县

振衣吟啸过芳洲,绿荫白鹭惊飞起

畲族文化

友善

(淳朴和静、忠勇孝义)

以“一城一首诗”诗词特色和总结提炼的文化形象为主题,各市县区结合各自城乡建设的商业综合体、田园新城、城市文化客厅、活动中心等,置入山水诗文化主题展示内容和文旅融合产品项目,打造多点分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广大居民和游客喜闻乐见,集文化交流、文化创作、非遗展示、工艺体验、导游导览等功能于一体的“瓯江山水诗路”文化旅游展示体验中心、驿站等。

n 海丝诗路古道

重点依托通济古道、括苍古道、百凤古道、伯温古道为主要载体,打响“海上丝绸之路”丽水段的诗路古道品牌。以山水诗为文化表现元素,用古道、水道串联瓯江沿线的文化遗产地、古村落和景区景点;新建文博展示场馆、小型剧场或社区戏台等演绎空间,将乡村、非遗、民俗的旅游利用与古道相结合。

诗路古道的建设内容包括古道本体保护(路基和石板铺装)、附属设施保护(路亭、关口)、背景环境保护(山林环境)、人文信息保护和沿线传统聚落的保护。对重要的路段进行修补,以“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保护和恢复原有古道路况、路线。

完善古道文旅配套公共设施建设。在特色节点或项目上引进品牌企业,邀请知名设计师,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诗路古道观景台、茶棚、书屋等文化驿站,便于游客稍作停留。将沿线的古村落进行诗路串联,以传统习俗、医药养生、传统手工艺等手段,实现对地域文化的真切体验,打造一批诗村、诗墙、诗歌体验点。

n 诗路遗风

最大程度保护诗词书画描述的场所景观与交通水工、商埠老街、名士居所、佛宗道源等遗址遗迹,结合瓯江山水诗词梳理,发挥创意,恢复地标记忆与复刻场景。从瓯江山水诗中提取文化意向元素,选址与欧江山水诗文内容或故事相关的节点,建设一批瓯江诗路驿站以及建造亭、桥、观景台等一系列具有诗词意境的景观建筑,体现和提炼瓯江沿线“诗境”的景观特征,打造诗路文化景观驻留点和服务点。

建设瓯江书画美术馆、瓯江水利遗产文化展示馆、船帮文化展示馆、处州人物馆、名人纪念馆等,将山水诗相关文化内容和文旅活动产品置入其中。

n 诗话瓯江

以“诗词赋能山水,展现多彩风情”为线索,依托城市滨水区、公共文化场馆等,打造瓯江山水诗为背景、展现诗路文化主题特色的交流平台与活动空间。举办瓯江山水诗论坛、诗词艺术文化节、瓯江山水诗学术研讨会、山水诗路旅游联盟交易会等节庆或会议等活动。还可以引入诗词文学、历史文化类综艺节目,增加丽水瓯江山水诗文化和山水场景的曝光度。

(2) 其他类产品

娱乐类:“诗画瓯江”主题乐园。

3. 处州天工

(1) 文化类产品

以青瓷烧制、青田石雕、木拱桥营造技艺等传统手工艺项目为重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培育传统技艺传承发展基地并打造研学游基地。提升、优化一批凸显瓯江手工艺文化内涵的旅游区,重点推进龙泉宝剑厂、松阳大木山茶园、丽水市青田石雕文化旅游区、中国畲乡之窗景区等的建设。

n 油画产业基地

持续推进以“丽水巴比松”油画艺术为代表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用好丽水巴比松油画艺术IP,重点建设古堰画乡艺术拍卖中心、丽水美院、创客基地、油画写生培训基地、特色商业街、精品酒店、画家村等项目,打造“古堰画乡生态艺术文创产业示范区”。不断助力古堰画乡所在的大港头地区凸显其山水诗路文化底蕴,并迸发无限活力。

n 青瓷 - 海丝之源

龙泉青瓷作为“海丝之路”的源头鲜为人知。规划聚焦龙泉城区,通过打造提升瓯江一号码头、西街历史街区、青瓷工艺美术学院、青瓷产业园、各类博物馆等项目,与大窑遗址公园、青瓷小镇、青瓷博物馆等构成一个完整的青瓷海丝文化旅游主题产品体系,能够将青瓷从生产、设计、加工,到运输外销和贸易互通,到海外文化交流的过程清晰展现,让游客了解龙泉青瓷与海丝之路的文化联系,凸显龙泉青瓷悠远、博大、神奇而又多彩的文化风情。

n 宝剑 - 江湖之上

围绕龙泉宝剑文化,以龙泉宝剑的江湖文化为核心开发文旅产品系列、拓展产业链,打造数字化“刀光剑影”中的新时代江湖。融合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将龙泉古老的宝剑文化衍生到动漫、游戏、工艺设计、影视、娱乐等产业中,使其突破冷兵器的桎梏,在今天的江湖中焕发新的生命力。规划建议预留相关文化主题公园、文创产业园的发展建设空间。

n 石雕 - 神韵之现

以青田县山口镇、青田县城等为主要空间,结合石雕城、石雕艺术馆等,举办“一带一路”石雕精品巡展、青田文化石雕节等节庆活动,同时探索成立国家级珠宝玉石交易中心、互联网直播等平台。在滨江街区、公园绿地、广场、书店、学校、咖啡厅等公共场所与空间内,融入石雕及相关工艺展示展览。

n 廊桥之乡

依托庆元、龙泉形式多样的廊桥,建设廊桥婚庆基地、七夕爱情广场、天空玻璃爱情廊桥等项目,举办情定廊桥集体婚礼、鹊桥相亲会等活动,打造廊桥之乡,让廊桥不仅成为丽水传统村落和文化的代言、摄影师眼中的美景,更成为众多青年和游客的美好记忆。

n 木玩之家

充分发挥木制玩具作为云和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的特点,持续做好木玩乐园、童话小镇、童话街区等建设更新,并充分对接互联网、高科技时代背景下定制旅游、体验旅游等市场需求,做好产业创新和项目创造。

(2) 节会类产品

n 传统工艺节庆

充分展示丽水地方特有的传统工艺文化,举办诸如“工艺双年展”、“非遗文化季”等活动以及历年特色建设项目的累积,在传播工艺文化的同时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有效提升城市及旅游目的地形象,增强辨识度。

n 会议活动

聚焦青瓷、廊桥等具有世界品牌和影响力的资源,通过举办国际国内会议、大型活动等提升瓯江沿线城市知名度和旅游能级。围绕会议论坛、大型活动的开展建设星级宾馆、饭店等高端设施,提高旅游接待设施的水平和服务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化的会展组织人员及场馆,与瓯江山水诗丰富的旅游资源相结合,构成一套完整的会议旅游、活动旅游、奖励旅游等产品体系。

n 非遗学堂

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重点选择仍保留着较完整的瓯江山水诗文化基因的历史街区、文保遗产等空间进行保护利用,作为活态物质载体建设非遗学堂,重点培育传统技艺传承发展脉络,拍摄《处州天工》记录处州传统工艺及其传承情况的纪录片,通过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研培、网络媒体公益宣传等手段,达到有效传承的目的。

4. 处州余韵

(1) 文化类产品

n 古城老街

将龙泉西街、碧湖老街、松阳老城、缙云老城、安仁街市等历史街区或文化街市,增加书店、咖啡馆、艺术博物馆、特色商业街等休闲业态与文旅空间,建设成为丽水历史文化活态传承街区的典范,打造成创意和文化旅游胜地。寻找文化艺术界的策展人和运营主体,在历史街区与城镇中策划艺术展览、举办各类参与体验活动。倡导慢节奏、创意生活与文化体验,将老建筑、旧环境包装打造成为创新型的文旅公共活动空间。

n 余音唱晚

以“梦回牡丹亭”为主题,依托汤显祖的牡丹亭戏曲,综合运用歌舞、杂技、曲艺等艺术表现形式,打造园林浸入式演艺节目和相关衍生文旅产品。这类演艺项目可以丰富丽水旅游产品组成,放缓旅游节奏,延长游客单次旅游时间,对于激活丽水夜间经济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聚焦“梦回牡丹亭”可进一步打造丽水文旅本土名片,紧密延伸知名景区文化内涵。

瓯江沿途各个市县区则可结合各自的历史文化特点,充分依托城区剧院、重要的旅游景区推出特色演艺,如景宁畲族民歌、缙云丝竹锣鼓、青田鱼灯舞以及菇民戏、采茶舞等,积极培育话剧、音乐剧、歌舞剧等夜间文化艺术项目,丰富本地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的同时满足外来游客的夜间休闲需求。

n 侨乡岁月

“一水绕城南,春风满渡头。往来人似鲫,终日不停舟”是青田侨乡的真实写照。青田人侨居国外已有300多年历史,有30多万华侨分布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姿多彩的侨乡文化和敢为天下先的华侨精神,规划通过围绕红酒、咖啡等一系列异域风情文化旅游主题产品的打造,增强华侨文化的显示度和体验性。

n 红色追记

重点提升斋郎战斗遗址、王村口革命遗址公园和住龙镇红色研学基地,深刻认识和挖掘当地红色文化,组织互动性、参与性和体验性的游览项目,让游览者真正“游起来、玩起来、感受起来”,形成系统的、丰富的、深度的红色旅游体验。

(2) 其他类产品

观光类:文化遗址观光,重点做好大窑龙泉窑遗址、好川古文化遗址、南明山与石门洞摩崖石刻等。

5. 秘境客居

(1) 度假类产品

n 旅游度假区建设

重点创建瓯江风情、云和湖2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并在每个县市积极谋划争取建设1-2处高标准旅游度假区。

n 江南康养天堂

以现有瓯江流域国家公园、各类自然保护地等为载体,通过开展野外素质拓展培训、野趣休闲体验、地域文化教育和森林运动康养等活动,有效地将休闲度假、生态养生、文化教育等主题功能结合在一起,形成集休闲旅游、疗养、保健、度假、康复、培训、会务等于一体的特色生态休闲康养产品,打造丽水休闲养生特色品牌新个性,体验瓯江山水诗路文化的新亮点。

结合“百山祖国家公园”、“康养600小镇”等规划,重点推进国家公园森林露营基地、国家公园森林康养基地、国家公园气候养生基地、国家公园文旅风情小镇,白云森林公园、括苍山森林公园、卯山森林、仙都温泉等康养产品和旅居设施建设。引入“康养+文化”特色,开发美食、文娱、运动、中医药、农耕民俗等文化康养产品项目,进而提升康养度假旅游产品的特色和品质。

n 山居田园民宿

依托丽水山水资源优势,让游客不仅“游在山水田园”,更要“住在山水田园”,通过打造一系列山居、田园民宿,为游客提供深入感受丽水优美自然环境的机会。依托乡村景观、自然风景及特殊文化资源,推进“丽水山居”“丽水山耕”“丽水山景”“丽水山路”品牌联创,形成独特的文化休闲旅居度假形态。重点规划建设精品民宿和特色度假单元,涵盖餐饮、住宿、文化展示等功能,在不同建筑格局上融入不同的主题,实现“山居”品牌向度假业态全面转型提升。

山居田园民宿等的建设应依自然山水和乡野田地而建,让游客可以享受瓯江山水的真山林、真自然。整个设计、装修风格及物品配置要融合山水诗文化要素,通过将旅游、亲子、产品与文化的结合,倡导“寄情山水,文化修身”的健康休闲生活方式。

(2) 康体类产品

n 户外运动基地

结合各地体育健身场馆与特色运动主题小镇街区等,户外运动基地以满足游客露营体验为特色需求,集休闲、娱乐、体育、观光、养生、科普等多种功能为辅的新兴旅游体验项目。规划在百山祖国家公园入口社区、九龙湿地村落、遂昌神龙谷景区等周边有条件的乡村附近,布置休闲运动基地、运动小镇、运动主题度假村以及自驾营地、房车营地、帐篷营地等。

n 赛事活动

依托风景道、古道、绿道、航道,建设可进行各类比赛活动的专门慢步道、跑步道、骑行道、赛艇线,开发徒步穿越、水上运动、马拉松等体育赛事活动。

(3) 其他类产品

特色类:舌尖上的丽水。依托丽水各地美食特色,打造美食旅游品牌和线路,推出不同主题的“美食+”项目,在深挖美食资源之外,把美食元素和文化休闲旅游产品开发相结合,做深做精做特相关文旅产品。

6. 秘境乡里

(1) 文化类产品

秘境乡里或以菇茶、稻鱼为主题,或以帆影风情为主题,或强调畲族文化与山林相遇的浪漫,开发具有山村风情的文化旅游产品。

n 菇茶飘香

庆元香菇是瓯江流域的知名的农产品,是古人生存、生活智慧的体现,同时也是庆元县的“金名片”。在庆元县城香菇博物馆与规划建设的庆元香菇小镇,引入种子基因科技、食品职业体验等创新型的文旅体验项目,向游客讲述“香菇的故事”。

松阳是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叶产业示范县、中国茶文化之乡。规划打造松阳茶香小镇,围绕茶文化主题,形成集茶叶品种研发、茶园种植、茶生产加工、茶产品交易、茶叶物流仓储、茶园生态旅游、禅茶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田园小镇。景宁惠明茶是景宁畲族自治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规划打造惠明禅茶文化产业园,结合惠明寺宗教和古茶文化内涵,营造品茶氛围,提升景区品位。

n 稻鱼共生

以青田稻鱼文化龙现村为核心,开发一系列稻鱼特色衍生品,针对婚宴市场推出金属瓮、小木桶、手提袋和花布包装的婚嫁米等。展现稻鱼的“四季活动”,让游客可以一年多次来到龙现,欣赏四季更迭的景色,体验不同季节的生活,细细发掘龙现的人文内涵。每逢秋收时节,举行一场盛大的丰收仪式,举办龙现秋收音乐节,秋收稻穗艺术节,以大地为导向,展现大地农田艺术。

n 神秘古畲

将畲族最具影响力和文化内涵的历史传说、宗教文化、茶织耕猎、歌会婚恋等内容编织在一起,以音舞诗画的手法荟萃畲族山歌舞蹈、工艺建筑、服饰茶艺、体育竞技等文化艺术精华与畲乡山水家园风貌,诗意地讲述畲族人民生生不息的生命传承。

对现状景宁畲族文化村、景宁畲寨东弄和景宁畲乡之窗景区进行品级提升,丰富传统业态,积极复原和展示畲族民俗资料及民族文化遗产空间,通过文化遗产空间活化的方式展出畲族传统食品、工艺、纪念品的集市空间、商业空间和游乐空间,形成集民俗展示、文化体验、餐饮服务、游乐设施、戏剧体验等旅游产品为一体,服务设施一流、参与性和体验型极高的民俗文化风情园。

n 乡村生活美学

充分利用丽水中国传统村落资源优势,营造多处梦想中的“桃花源”旅游目的地。“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在桃花源中“溪头卧剥莲蓬”、“绕池闲步看鱼游”、“吹笛风斜隔陇闻”。结合浙江省万村景区化工程,通过乡村风貌改造、产业培育和乡情文化三大建设内容,将乡村的田园景色、自然风光、村落风貌、生产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等打造成旅游吸引物,缔造体现丽水乡韵、感受丽水乡情、回味丽水乡愁的乡村旅游建设样板。

重点发展庆元月山村、大济村、西川村,缙云河阳村、岩下村,龙泉龙南乡、下张村,遂昌独山村,莲都西溪村,松阳雅溪口村等村落,推动文化、旅游、商业融合发展的乡村综合体建设。

(2) 其他类产品

n 节气明信片

在网络流行的现在,寄明信片已经成为了比较稀缺的习惯。可根据秘境乡里的菇茶、稻鱼主题,设计整套节气明信片,将秘境乡里的文化精神融入在文化产品中。

n 瓯江市集

如果想更深入体验在地的人文风情,就一定要去逛热闹又满载人情味的当地市集。各县市根据自身的风土人情,推广“集市日”文化,以快闪市集以及固定市集的形式,向游客、市民传递秘境乡里的品牌精神,推广售卖瓯江流域的物产。瓯江市集中有众多物产,也有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与设计师,将营造一种新鲜的生活方式。

n 山里年货节

推出以“去乡村打年货”为主题的各类民俗和节会活动,吸引大批城市居民前往参与并采购年货,举行现场土锅炒茶、蚕豆、炒米和现场打糍粑、堆粑山、捕鱼、抓鱼、烘烤香菇及登山寻宝、音乐烧烤篝火晚会等体验活动。依托乡村旅游集镇、村或农庄,以丰富且参与性强的乡村民俗活动来吸引游客和市民,拉动当地和周边农副产品的销售。

四、线路组织

规划整合推出四大主题十二个系列的瓯江山水诗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线路涵盖丽水九个市、县、区,重点关注景区游赏、文化展演、滨江休闲、诗词阅读、乡村民宿等方面。除了经典的景区外,这些线路里还包括了瓯江沿线各大文化与艺术场馆、全新的时尚文化景点和时令性的区域活动。

1. 循迹瓯江

(1) 山水诗的汇聚地

n 仙都景区、东西岩景区、石门洞景区

瓯江风景如画,最美的沿江景区要数仙都、东西岩景区以及石门洞景区。仙都的鼎湖峰可谓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赞叹;东西岩景区以雄伟壮观的悬崖绝壁、峡谷风光,星罗棋布的古洞石室为特色;石门洞景区临江旗、鼓两峰劈立,对峙如门,石门景观奇特秀美。三大景区奇特的自然山水,也是历史诗人诗词里描绘最多的场景,堪称瓯江山水诗路经典景区。

(2) 古道间的风景线

n 河阳古村→括苍古道(好溪)

好溪两岸设置表现历史故事典故的石碑,提供骑行和步行两种游览方式,感受不一样的城市市郊风景;河阳古村曾“烟灶八百、人口三千”,有着1100多年历史,村庄的水系、道路基本保持着元代村庄设计特色,极具游览价值;缙云括苍古道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沿途保持了原始的古村落和古道,自然风景优美。

n 瓯江源→百凤古道→大窑遗址公园

瓯江源是龙泉山景区内著名景点,是瓯江的发源地,先汇入龙泉湖,之后形成八百里瓯江的波澜壮阔;游览完龙泉山景区,徒步百凤古道,古道均由块石砌筑而成,宽约1米,蜿蜒曲折,保留了古时海上丝绸之路的原始状态;经百凤古道至大窑遗址公园,参观龙泉窑遗址、溪口瓦窑垟窑址、遗址博物馆等项目,感受国家重点文保单位龙泉窑遗址的文化内涵。

n 云和梯田→赤梅古道→赤石村

云和梯田是华东地区规模较大的梯田,有层层叠叠的梯田和云海日出奇景,“云雾奇观,浮云世界”,美不胜收;赤梅古道修建于明清期间,是赤石码头通往梅源的重要通道,全程约12公里,沿路的古树石桥见证了古道的古韵,最终徒步到达赤石乡赤石村,做一日古商人,游一日海丝古道。

n 龙泉城区→瓯江(水道)→石浦村→滩下村

海丝古水道龙泉瓯江一号码头,乘坐游船游览;紧水滩库区至石浦村参观船帮博物馆,沿云和最美景观路,到石塘镇滩下村渔歌帆影小镇,看风景,晓文化,品美食,感受独特的“海丝文化”和“造船文化”。

n 古堰画乡→通济古道→九龙湿地公园

丽水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交流的重要官道,留下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及驿站。游客自古堰画乡出发,沿通济古道北上到达九龙湿地公园,观赏九龙湿地公园的珍稀动植物和生态环境,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和一的优美意境。

(3) 地图上的坐标点

n 百山祖国家公园(瓯江源)

龙泉凤阳山,江浙第一高峰黄茅尖;庆元百山祖,浙江第二高峰,三江源头。登上江浙之巅,来到瓯江之源,徒步穿越山林,在原始而宁静的大山深处感受自然野趣,一路上溪流相伴,悬崖、瀑布、森林、吊桥,入住大山深处的乡野客栈,品味醇厚的香菇,喝一口甘洌泉水泡制的清茶,每一样风景都幻化成轻松与快乐的音符。

n 住龙镇→王村口→小顺

住龙、王村口拥有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漫步这些历史村镇,老房子背后几乎都有革命英雄的故事,红色记忆依旧鲜活。作为代表浙西南红色文化的见证,住龙镇、王村口改造提升后,陈列馆中的实物、图文、书信、手稿、遗物与画作等许多珍贵史料向人民讲述那段峥嵘岁月。小顺村地理环境优美,三面环山,一面傍水,作为游客居住的地点十分舒适惬意。

2. 寻秘瓯江

(1) 探秘青瓷之源

n 大窑国家遗址公园→金村码头→青瓷小镇→龙泉城区(青瓷博物馆、一号码头)

大窑遗址公园是烧制青瓷的场所,在这能够最直接的了解到青瓷的秘密,小梅镇金村码头是瓯江青瓷外运的重要历史节点。龙泉青瓷博物馆、青瓷小镇则能看到或者购买各种名家设计的艺术品。瓯江一号码头每晚上演的扬帆瓯江让人印象深刻。

(2) 寻访菇桥之乡

n 香菇博物馆→庆元香菇小镇→廊桥博物馆→西洋殿→大济村

庆元境内百山祖和其它高峰峻岭的深山老林孕育了香菇文化和廊桥文化。参观庆元香菇小镇和香菇博物馆,了解香菇的人工栽培历史,去庆元香菇小镇买上两袋有机香菇,如果时机凑巧,还可在西洋殿观看到与香菇有关的民俗活动。路途上偶遇的廊桥风光,参观廊桥博物馆,则为旅途增加无尽的风情。

(3) 邂逅畲乡之旅

n 畲族博物馆→山哈凤凰谷→畲乡之窗景区→千峡湖旅游度假区

以景宁畲乡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游览线路,串联景宁畲乡古城、山哈凤凰谷、传统村落大均村、东弄田园综合体和千峡湖旅游度假区等周边主要景区景点,汇集人文与自然资源,突出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大均古街两边民居和商铺古朴精致,白墙黛瓦,曲径通幽。畲乡古城内的畲族婚礼表演夺人眼球,看美丽的畲族姑娘们展示曼妙的舞姿和畲族的传统服饰,也许还可以与畲族姑娘对歌。徜徉于千峡湖旅游度假区(景宁小溪)之间,遍揽青山绿水间的风景名胜,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

3. 瓯江假期

(1) 悠闲丽水山居

n 处州府城→南明诗词艺术中心→南明湖实景演艺→九龙湿地萤火虫小镇

线路主要位于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内,在南明山参观诗词艺术中心,了解古人笔下、画中、诗中的“瓯江的原风景”。瓯江文化广场上矗立的文化雕塑,也在讲述瓯江的诗画内涵。夜晚,游客可下榻联城下沈红枫林康养基地或南明湖文化康养中心,体验文创手作工艺、品尝田园绿色产品、参与空间体育运动等项目。另外,亦可观看南明湖上演的“最美是瓯江”大型户外机械电动演出。山明水秀,晴好雨奇,以及现代化的瓯江夜景,一时入画,成就一场奇幻而又真实的演出。

九龙湿地公园的萤火虫是小朋友想要追逐的对象。在晴朗夜空下,于瓯江边萤火虫小镇,仰望瓯江最美星空,身边是飞舞着萤火虫的星星点点。这与大自然的直接相处,将是小朋友终生难忘的童年记忆,也是度假游客理想的户外活动项目。

(2) 玩味云和山水

n 仙宫湖景区→云和湖旅游度假区→云和童话木玩小镇→云和梯田景区

以民俗文化、生态康养为主题,围绕云和湖度假区开发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体验产品。游客可在度假区体验温泉洗浴养生、观赏歌舞表演以及参与文化活动等“慢生活”活动。游客也可从石浦村至童话木玩小镇购买手工艺特色产品,至云和梯田景区留下光影莫测的记忆。

(3) 慢享松阴秘境

n 松阳古村落→大木山骑行茶园→松阴溪景区→松阳老街

“松阳古村落,此心安处是吾乡”。观松阳原生态的乡村田园风光,入户朴素大美的浙南山区松阳古村落,在陈家铺的先锋书店安静阅读,在松阴溪边漫步,在大木山茶园的清香中徜徉,这是最后的江南秘境。游客可寄宿榔树民宿综合体,体验松阳最原汁原味的民宿生活,“做一天农夫”,在茶园中采茶制茶品茶,瞬时可以忘却烦恼,尽享世外桃源般的农家之乐。

游客可沿松阴溪亲水绿道一路漫步,欣赏沿途溪流河谷绮丽景致,或进入卯山森林公园游玩,这里森林覆盖率超过95%,有着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为特色,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会议科考、民族文化于一身,能够满足各阶层各年龄段的度假游客需求。

4. 荟聚瓯江

(1) 遇见牡丹亭

n 汤显祖纪念馆→汤显祖戏曲小镇·关雎文化园→汤显祖剧场→仙霞湖

汤显祖创作了牡丹亭,让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成为了经典。游客可在遂昌的汤显祖纪念馆了解这位剧作家的一生,然后前往汤显祖小镇体验园林浸入式戏曲,感受昆曲魅力,也可以在汤显祖剧场观看牡丹亭戏剧原版,体验一代大师的经典之作。

仙霞湖位于遂昌城区西侧,附近有湖山森林公园、规划建设红心坪温泉小镇,成为此条游线上独具特色的服务体验产品。

(2) 醉心夜光影

n 百山祖景区、大港头、仙都景区、石门洞景区、南明湖、国际数码影像中心

晨光刚刚洒向大地时,在百山祖用相机捕捉美妙的层峦叠嶂;在大港头,将夕阳的余晖装入相机。不能错过石门洞的景致,更是要留下仙都鼎湖峰的倩影。瓯江两岸的美景让热爱摄影的人忙忙碌碌,也收获满满。去国际数码影像中心参加两年一度的摄影节吧,将自己捕获的美景分享给更多热爱瓯江的人们。

n 古堰画乡大→港头艺术交易拍卖中心→瓯江水上游览

瓯江滨江公共空间和大港头-南明湖水上游线的贯通,沿江文旅活动精彩纷呈。大港头油画艺术欣赏、城区各类博物馆、艺术馆参观和瓯江特色演艺节目观演,为丽水旅游添上浓墨重彩一笔。

(3) 纵横山水间

n “超级马拉松”和“天天马拉松”赛道

2019丽水国际超级马拉松比赛已成功举办,赛道主要集中于丽水市区内,未来可结合好溪绿道、南明湖绿道等绿道,让游客在自然山水之间竞赛,同时可增加比赛的种类,增加专业级别的“全程马拉松”和市民普遍参与的“天天马拉松”项目,让健康生活成为丽水人民积极的生活态度。

n 百山祖→百凤古道→龙泉山→黄茅尖

行走是一种信仰,用脚步丈量土地才能感受自然的宏伟壮阔,徒步爱好者可以选择最原始的游览方式登高越岭,自百山祖国家公园至江浙最高峰黄茅尖修建国家登山步道,成为江浙最具挑战的户外徒步线路。沿线还有斋郎村、龙岩村村落,可以作为驿站,进一步完善游线的相关设施配套。

第六章   产业发展引导

一、提升产业能级

1. 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加大瓯江山水诗路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普查、梳理、挖掘力度,以文化创意为依托,推动更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依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瓯江历史文化故事、青瓷石雕等资源,挖掘处州发展的历史文脉,打造瓯江文化旅游品牌。完善瓯江沿线绿道、亲水步道、水上游线等旅游活动载体建设,连接剧场、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陈列馆、名人故居、特色建筑等重要地标,打造瓯江历史文化风貌旅游景观。推动传统技艺、表演艺术等非遗项目进入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建立一批文化主题鲜明的特色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综合体。建设浙西南红色研学基地,打造瓯江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依托瓯江山水诗画节、瓯江光影节、古堰画乡艺术节、瓯江青瓷节、瓯江石雕节等主题文化节庆活动,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培育品味丽水瓯江的文化旅游精品。依托文化小镇、文化创意园区和基地,带动文化旅游纪念品和餐饮、商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富有丽水瓯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链。构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引进国际艺术品牌,完善文化旅游综合配套服务体系,培育旅游演艺团体和文化旅游品牌。

2. 加快高等级旅游区建设

全力推进古堰画乡、云和梯田、遂昌金矿等5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快推进青田千峡小镇、中国青瓷小镇、百山祖景区、松阴溪景区、景宁千峡湖畲寨景区等5A级景区谋划创建工作。积极推进丽水瓯江风情、云和湖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以满足市民游客需求为前提,扎实推进精品景区提档升级、景区创5A、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百城千镇万村景区化等,引进重大旅游功能性项目,培育若干个国际化、高品质的景区。

依托丽水城乡交通路网,科学规划景区布局,高标准建设一批山居、温泉等不同主题国际一流的旅游度假区。积极引导景区推进业态融合,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开发驻场演出和节庆活动,优化景区产业链。推动景区转变经营管理模式,打造智慧景区、智慧休闲区、智慧度假区。

3. 实施乡村文旅振兴工程

结合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利用,通过全域规划、统筹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打造一批有产业、有人文、有乡愁的瓯江诗路名镇,如鹤溪镇—沫鹤于溪,畲乡风情;西屏镇—松阴水急,兰雪词丽;碧湖镇—古堰余音,水墨田园;宝溪乡—宜居山乡,不灭窑火等。

实施特色文化传承保护行动,助推丽水乡村建设从“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型,以文化人为“旗手”,诗画名人为内涵,引领村民积极推进传统乡村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开展农文旅深度融合推进行动,打造“一村一名人、一村一首诗”的诗路名村品牌体系,赋予乡村文化崭新的生命力,加快乡风文明建设集成,激活社会细胞良性发展的内在动力。

4. 提升文旅设施品质功能

落实“文化助旅、文化强旅”的发展要求,掌握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科学有效的推动丽水市文旅产业创新发展。建设非遗主题小镇(民俗文化村)、省级非遗体验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保护传承非遗文化;鼓励诗路沿线市县建设专题博物馆、非遗展示体验场馆和城镇历史文化街区等,支持各级博物馆设计和布置诗路文化主题展以及文化衍生品的创作,在传扬文化的同时,扩展了文旅产业的发展空间,提高了文化产品的附加值与竞争力。结合智能科技以及线上消费需求,建设“数字诗路”大数据平台和数字博物馆,设计“诗人行迹”“诗路遗迹”“诗路论学”“诗路风物”“诗路风景”等子系统,积极引导文旅产业与现代科技、现代市场融合,做大增强丽水特色文化品牌效应,扩大丽水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依托旅游度假区、游览点、旅游交通枢纽、商务区、历史文化城镇、历史街区等重点区域,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度假酒店、主题特色酒店、商务酒店、青年旅社和经济型连锁酒店,引导民宿协同发展,推进旅游饭店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

推进民宿服务品质的提升,对于分散于乡村、小镇、历史街区、城区经营的民宿进行规范性引导,用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来规范民宿行业的发展。根据共享住宿的特性,制定民宿分级标准,积极推动实名认证、信用评价、预订入住、支付结算、安全卫生、房屋保养、服务培训等整个服务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用严格监管来倒逼民宿经营者、共享住宿平台企业意识到品质的重要性,主动改造升级,不断提升民宿短租的用户体验与服务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厘清行业内外权责利关系,有效保护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让更多的游客体验到“宾至如归”的美妙感觉,让优质民宿成为丽水旅游的重要品牌。

重点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公交站点、水上服务区的服务提升。从完善基础设施、规范服务标准、开展特色服务三个方面,整体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服务水平;通过增加市区公交停靠站和农村港湾式停靠站的网络密度,更换公交电子站牌,完善雨棚、座位、站台等基础设施改造,推进城乡公交站服务提升,优化群众出行候车体验;以“便民、绿色、安全”为宗旨,全面推进丽水市水上服务区服务提升。

二、推进融合发展

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进程中,实施“文化旅游+”、“+文化旅游”的战略,大力促进业态融合,在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培育新业态。

1. 农业+文化旅游

以传统村落发展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乡村遗产文化观光、农业观光、休闲农场和美丽乡村休闲带建设,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推动农业功能向休闲、观光、度假拓展。依托优秀文化历史名镇名村以及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等,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建设一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和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依托景宁惠明茶、庆元香菇、遂昌菊米、处州白莲等资源,加强精品农业和旅游的结合,将农产品转化成旅游商品,建设“丽水山耕”旅游地商品体验店及农产品体验基地、体验中心,推出一系列个性化农业观光线路,让游客既能观景又能购物。

2. 手工业+文化旅游

以旅游业促进手工业转型、以手工业带动旅游业发展,推进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围绕青瓷、宝剑、石雕、茶、瓯江帆船等制作流程,打造试点示范,让丽水市蕴含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手工技艺及其企业实体成为旅游吸引物,吸引区内外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和不同年龄段的旅游者,实现由观光旅游向体验式旅游转变。加强手工艺相关遗存的保护开发,推动老厂房、老码头、老作坊等向现代文化休闲基地的功能转型。优化以青瓷小镇、龙泉宝剑厂、石雕小镇等为代表的手工艺展示地,展示瓯江流域手工艺的生产生活活动。鼓励青瓷、宝剑、石雕、瓯江帆船自主研发设计,加快培育自主品牌和骨干企业。

3. 会展服务业+文化旅游

会展业与旅游业同属第三产业,两者的融合,可通过会展工具改善和提升旅游的品质、创造新的旅游形式,从而促进旅游业态的创新。围绕青瓷、海丝、宝剑、瓯江山水诗等文化,打造面向世界舞台的海丝文化国际研讨会、青瓷宝剑艺术品品鉴展、香菇文化名人展、青田石雕艺术节等商务交流会展,完善商务会展相关的吃、住、行、游、购等服务配套,将展业活动的参加者与受众者转化成旅游者、消费者,延长停留时间,提高综合消费的同时,实现商务会展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

4. 体育+文化旅游

以体育设施为载体,推动体育与瓯江流域绿道设施、文化休闲娱乐设施的综合开发,重点建设一批瓯江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户外体育旅游休闲基地,打造兼具健康休闲、运动体验的体育旅游产品。促进体育、旅游、康体融合发展,大力培育健身跑、健步走、古道徒步、登山攀岩、羽毛球、围棋、极限运动等休闲体育项目,积极举办环丽水自行车赛、国际急流水域救援培训等体育赛事。依托品牌赛事活动,开发赛事旅游产品,发展赛事旅游产业,培育赛事旅游机构,打造具有国内影响力的赛事旅游目的地。

5. 研学+文化旅游

构建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并遴选院校进行试点建设,培养学生形成一种对自然、环境与人类之间相互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现代社会文明观。同时,还应推出生态实践课堂,从教室走向户外,结合生态教育基地建设,开展生态实践。另一方面,依托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博物馆、展览革命遗址工厂和文化园区等,完善解说功能、展示功能等,形成一批研学旅游基地,并开发课程化研学体验与服务,加强文创体验、科技等互动。

6. 康养+文化旅游

依托“中国长寿之乡”品牌优势,发挥丽水自然养生资源独特、健康养生文化底蕴深厚等优势,将文化养生与现代休闲度假产业相结合。以“康养600”小镇项目为主导,海拔600米以上山地区域为核心功能区域、海拔600米以下为支撑区域,围绕“气食药水体文”六养开展,把丽水的好山好水好空气转化为康养优势,打造集基础设施、康养设施、康养产业等于一体的立体康养发展平台。以丽水“一带三区”规划的市域发展核心带为战略支撑、各康养小镇为节点,形成多条差异化“点-轴”系统,努力建设成为长三角区域的“康养大花园、康旅目的地”,打造长三角康养第一品牌。

三、产业空间布局

1. 空间结构

基于丽水“一带三区”市域发展结构,布局形成本次规划“四组团三廊道”的产业发展格局。其中,在瓯江干流沿线,形成海丝瓯江源、十里云和湖、丽水山居图、青田时尚汇四个产业集聚组团;在瓯江支流流域,形成好溪诗路带、松阴风光带、小溪风情带三个产业集聚廊道

(1) 四个产业集聚组团

n 海丝瓯江源

聚焦庆元-龙泉,突显丽水作为“瓯江源”的地标特征和文化属性,以原生态保护为前提,重点建设百山祖国家公园,保护东南沿海最为原真完善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基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实现剑瓷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发展为目标,重点建设大窑龙泉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青瓷小镇、龙泉三大历史街区、瓯江码头、海上丝绸之路产业园、龙泉国际会议中心、青瓷文化创意园区、仙剑主题乐园等项目,打造一个聚集了海丝贸易和剑瓷文化创意的旅游项目集聚区域。通过塑造国际化的文化品牌和整体形象,打造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成为瓯江山水诗路沿线重要的国际窗口。

n 十里云和湖

聚焦云和,以云和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为抓手,打造瓯江山水诗路重要发展平台,铺展“十里云和湖”优美画卷。自唐宋开始,瓯江航道沿线即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瓯江上游建造了三座水电站,形成了三座人工湖,现统称为云和湖。“十里云河”始于紧水滩电站筑坝而成的云和湖,蜿蜒十里至与丽水莲都接壤的规溪而终,其间点缀着仙宫水上乐园、慧云讲寺、石浦花海、长汀沙滩、帆影小顺、水墨规溪等风景点,这些景点沿着秀美的瓯江迤逦而来,不断地呈现出云水佳境的一幅幅美丽画卷。培育石浦船帮小镇、生态养生文化村、聚仙岛旅游综合体等旅游综合服务功能集聚区,构建旅游服务设施共享的文化旅游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区域协同、城乡统筹和文化旅游空间优化。

n 丽水山居图

聚焦碧湖平原和莲都区,联合大港头、古堰画乡、碧湖新区、九龙湿地、东西岩、四都、南明湖、南明山、处州府城等特色文化集聚区,在瓯江山水诗中形成的以处州文化为特色的产业集聚组团。以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建设为抓手,作为旅游休闲度假、设施服务设施配套的集聚地,打造“丽水山居图”的核心区域。引导艺术、度假、研学、摄影、农业等业态集聚,提升旅游基础设施,以水路、智轨、绿道串联的山水特色旅游线路, 带给游客丰富旅游体验,强化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及风貌,提升度假功能能级,将其建设成为瓯江沿线高水平的国际文化旅游窗口及文化旅游高地。

n 青田时尚汇

充分发挥青田侨乡优势,融合青田石雕文化、侨乡文化、咖啡文化、稻鱼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展现青田独特时尚风采。加强“青田侨乡进口商品城”品牌培育与建设,建立青田时尚消费品进口官方网站,做大做优华侨(欧洲)进口商品城。积极培育世界红酒咖啡品牌中心,全面创建中国(青田)欧陆风情体验区、聚力建设华侨创业创新基地、打造欧洲国际产业合作园、合力构建华文教育合作示范区、着力搭建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2) 三个产业集聚廊道

在打响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品牌的过程中,不能把眼光局限于瓯江主流,而应从全流域的视角,将主流与支流合为一体加以探索,来共同打造河流文化的品牌及影响力。三个产业集聚廊道以丽水瓯江三条最主要的支流为线,好溪、松阴溪、小溪,有着绝美的山水景观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孕育着瓯江的文化基因。

n 好溪诗路带

好溪从括苍山中流进瓯江主道,其中上游是与山间平原相映的优美溪景,仙都景区即是依托于此而发展。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曾乘木船溯瓯江而历好溪。好溪山水景观带以仙都为核心,依托于仙都景区的自然山水与禅道文化,整合黄龙景区、河阳民居、栝苍古道、梅田古道等周边山水资源连片发展,通过黄帝祭典的策划、河阳古民居的保护利用、仙都景区5A景区创建等措施,打造诗路文化旅游集群,建立丽水市域旅游的一个重要品牌。

n 松阴风光带

松阴溪保有最原真的瓯江山水风情,松阳有近百余座格局保存相对完整的传统村落。打造“一溪两岸”景观廊道,形成一条人文道、生态道、富民道,利用沿溪堤防进行生态化改造,建成适合人走、骑行及车览的环状绿道,串联江滨公园、卯山、延庆寺塔等名胜古迹。松阴溪山水景观带以田园风光为特色,一方面要保护好河流沿线的自然山水,提升景区品质,形成“拥河面山、河网交织、景城相融、林田共生”的自然山水格局;另一方面要依托遂松平原广阔的乡村田园,重点加强传统村落资源利用,打造有田园风光的新型村庄,推动村庄可持续发展。

n 小溪风情带

千峡湖水域面积70.93平方公里,总库容41.5亿立方米,整个湖面蜿蜒曲折、峰回水转,耸立着华东第一高坝和浙江第一高桥,有数百个岛屿、半岛和岬角港湾,形成了“幽、奇、秀、特”的千峡奇观。千峡湖边峡谷、湖泊、绝壁、平台各有风情。小溪流域途经巨浦乡、仁宫乡、鹤城上岸村,溪水清澈洁净,河漫卵石累累、芦荻茫茫,两岸悬崖峭壁、奇峰怪石,青山松竹成片,村庄错落有致,组合成一道数十公里长的天然山水画廊。小溪山水景观带以千峡湖为核心,重点发展生态康养、避暑度假。在山水河流沿线建设绿道的背景下,着力建设河流两岸的公共空间,提升亲水公共空间品质,发挥河流沿岸历史文化遗产的优势,加强城乡门户和景观节点设计,塑造滨水见绿、开敞有序的滨水文化空间轴线和景观廊道。

2. 重大项目

以“四组团三廊道”为总体结构,以九个市县区为支撑,通过引擎项目引领各片区产业集聚发展,以近期重点项目为支撑,以全域山水诗路配套项目为线索,串珠成链,引领发展。

表7   丽水瓯江山水诗路重大项目布局表

产业集聚组团/廊道

引擎项目

支撑项目

重点配套项目

产业集聚组团

海丝瓯江源

ž 百山祖国家公园—瓯江源、旗舰项目、主入口社区建设

ž 大窑龙泉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ž 龙泉历史文化名城西街改造提升

国家公园科普馆、龙泉城市文化客厅、龙泉宝剑小镇、龙泉青瓷文化旅游度假区、一带一路产业园、龙泉市小梅-上垟区块瓷文化产业中心、百山祖避暑乐氧小镇“生态古民居”等

ž 滨江水岸走廊

ž 四季林相

ž 十渡九驿

ž 海丝古道

ž 诗路驿(e)站

ž 诗画大地艺术

ž 各类演出演艺

ž 水上游览组织

十里云和湖

ž 云和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云和石浦船帮小镇、云和湖生态康养小镇、云和湖聚仙岛旅游综合体、童话小镇与木玩创智空间等

丽水山居图

ž 瓯江风情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ž 古堰画乡景区创5A/申遗

ž 丽水中闲观光磁浮项目

国家公园博物馆、古城岛、白云国家森林公园提升、白云森林康养小镇、九龙湿地萤火虫小镇、南明小镇、国际数码影像中心、瓯江文苑、华东药用植物园、中南布拉格、古堰文化旅游产业园、郎奇-白桥康养旅游小镇等

青田时尚汇

ž 东堡山华侨文化主题公园

ž 石门洞山水诗路文旅项目提升

环太鹤湖旅游开发、环球购物中心、青田石雕文旅综合体、奇云山仙竞小镇等

产业集聚廊道

好溪诗路带

ž 好溪流域综合治理与绿道建设(含括苍古道)

缙云古城复兴、黄帝康养特色小镇、河阳古民居提升改造、彬澜·天空之城

松阴风光带

ž 汤显祖戏曲小镇

ž 遂昌金矿5A创建提升

ž 松阴溪景区

ž 松阳国家传统村落公园

南尖岩与大柘茶山户外运动基地、王村口红色旅游风情小镇、松阳老城旅游风情小镇、松阳清露乡隐旅游度假区、古市历史文化街区整治提升、松阳高腔传承中心(老剧院)等

小溪风情带

ž 千峡湖旅游度假区

畲族风情康养度假综合体、景宁惠明禅茶文化产业园、环炉西峡畲耕探秘公园等

3. 区、县(市)引导

丽水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既有连绵群峰、奇涧异洞、长峡幽谷、飞瀑流泉、密林深壑等自然旅游资源,又有梯田美景、茶山奇观,更有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丽水所辖九区、县(市)各有各的文化特色,莲都有处州文化、农耕文化,庆元有廊桥文化、香菇文化,龙泉有青瓷、宝剑文化,景宁有畲族风情,云和有木玩文化,遂昌有汤显祖文化、竹炭文化、黄金文化,松阳有茶文化,缙云有黄帝文化、婺剧文化、影视文化,青田有华侨文化、名人文化、石雕文化等。

除了在丽水全市域范围内围绕“瓯江山水诗路”进行文化品牌提升打造之外,各区、县(市)也应根据自身的文化元素和城市气质差异化发展,形成特色鲜明诗路文化子品牌和城市品牌形象,百花齐放,共筑瓯江山水诗路。

(1) 莲都区

以古堰画乡、东西岩、碧湖新区、九龙湿地为发展重点,开通重要旅游集散点和旅游专线,吸引国际游客乘坐帆船或者旅游专线小火车来游赏古堰画乡与处州城。进一步加强全区旅游集散和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强化城市的旅游服务和休闲功能,同时兼顾城区和城郊的发展,重点围绕古堰画乡创5A、瓯江风情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古堰文化、田园文化等展开旅游产品的开发,将莲都区建设成为丽水市的旅游集散中心、主客共享的综合型全域旅游目的地。

(2) 松阳县

以古朴村落为核,重点做强茶叶、香榧、山茶油、中药材、高山蔬菜等优势农产品,拓展线上线下茶叶市场,大力推进观光茶园建设,培育茶业品牌,做足茶文化的文章,打造凸显田园乡村趣味的茶韵古城。应继续“松阳传统村落”的品牌形象,以远香古韵、慢活细作为文化意向,发展江南秘境、田园松阳,使松阳成为集观光游憩、康体养生、宗教旅游、乡村休闲、运动健身、文化创意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愁文化度假旅游目的地。

(3) 龙泉市

以“青瓷文化”为主题,打造融合青瓷文化体验、美丽乡村度假、高山休闲养生等功能的龙泉青瓷文化旅游度假区。除了享誉世界的青瓷以外,龙泉还有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宝剑。龙泉应将剑瓷作为文化发展重点,利用剑瓷文化提升龙泉的国际地位,增强国际旅游核心竞争力,不断发挥世界青瓷大会影响力,着力强化“春色满园,剑瓷双绝”的城市旅游品牌建设,策划符合龙泉历史文化内涵的国际旅游产品,将龙泉打造成为剑瓷文化与诗路遗产有机结合发展的诗路名城。

(4) 庆元县

以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为契机,积极推动美丽城镇建设,围绕“寻梦菇乡、养生庆元”的品牌形象,重点发展以香菇产业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以廊桥为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努力实现“山之祖”与“江之源”相呼应,把百山祖国家公园打造成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样板。强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优质产业集群,全面夯筑以香菇、养生等为特色的江南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

(5) 缙云县

坚持国际最高标准、对标世界一流水平,加快构建仙都景区“高耸入云”,黄龙景区、河阳古民居等高等级景区“群峰叠嶂”,风情小镇、乡村旅游“百花齐放”,绿道、驴道、古道“串珠成链”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全力打造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开发世界级文旅产品,构建国际化服务体系,加快融入国际旅游市场,让缙云真正成为美丽中国和诗画浙江的鲜活样板。发挥品牌优势,重点加强好溪流域整合与仙都景区提升,将黄帝文化元素融入城市的发展,以仙韵为气质,建设黄帝仙都、养生之乡。

(6) 云和县

云和应以瓯江帆船为文化重点,建设瓯江沿线的水运村落,增加城市水运、帆船的文化要素。城区重点依托木玩产业,强调童真、烂漫的城市文化,建设童话云和。积极谋划云景木玩特色产业园,延展木玩两端木创和销售链条,打造以“木玩+文化,+体验,+幼教,+智创,+休闲,+服务,+生态”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体系,建成中国首个儿童主题木玩城。建设田、湖、镇三大主要旅游项目,提升云和旅游吸引力,构建文化创意型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7) 青田县

以青田县城为龙头,加快温溪、船寮、海口等瓯江沿线城镇融合发展,建设瓯江城镇群,彰显瓯江山水特色。重点发展与其相关的旅游产业项目,跨界融合,增加创意,让产品有故事性、传承性,并赋予其时代特性。依托千峡湖做足高端度假产品,提升青田县城建设风貌与品质,以城区为核心载体做足欧陆风情文章,建设中国侨乡,形成鲜明的异域风情特色,显示洋气、充满国外风情的生活意趣,全面夯筑其国际化的休闲旅游城市建设。

(8) 遂昌县

发挥遂昌山地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挖掘和包装金矿文化、汤公文化,凸显好川文化、贯休文化与戏曲文化特色,发展多类型山地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构建自然山水、文化山水交相呼应的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一批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一批特色文化示范村,打造一批艺术家驻创基地,让遂昌成为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康养度假、红绿融合的山地型绿色生态旅游城市建设样板。

(9) 景宁县

景宁应充分发挥自然景观特色、景区优势和畲族人文景观内涵,全面保护山地和水系生态环境的同时着重进行民族文化空间的打造,进一步加强民族文化的展示与弘扬。推进畲药治疗、康养、美容等产业发展,培育特色畲药生产基地与康养体验区,挖掘畲族民俗文化,举办中国畲乡三月三诗画畲乡·风情景宁等大型活动,建设富有少数民族风情的特色民宿。围绕“畲族历史、畲药产业、畲乡民俗、畲寨生活”四大主题开发相应旅游产品,增强文化品牌吸引力,形成最原生态的、最原汁原味的畲乡风情。

4. 联动发展

全面落实“一带三区”发展规划,以市域一体化、协同化、差异化发展为导向,加快全域“跨山统筹”一体化发展。

(1) 莲青缙同城化发展

围绕“百万人口、千亿GDP”发展目标,集聚各类资源要素,全力构筑集产业链、人才链、投资链、创新链、服务链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全面推进莲青缙同城化发展。

以青田为“南翼”,加快丽水南向通道建设,积极对接瓯江山水诗路黄金旅游带重大项目设施建设;发挥“侨乡”优势,创新文旅融合产品业态;以缙云为“北翼”,通过创新驱动、山海互动、红绿融合,发挥仙都5A景区的示范带动作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北大门。以莲都为中部核心,大力实施景城一体化和城旅融合发展战略,做好处州文化的挖掘演绎,成为山水诗路文化旅游产品、客流母港地。

(2) 龙庆产业协同

依托百山祖国家公园和剑瓷、菌菇、竹木、铅笔等特色产业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创产业,打造世界级经典文创高地。发展康养旅游等新经济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自然科普、亲子度假、生态农业、工艺产品等产业项目。

突出国家公园带动效应与文化创意集聚效应,组团式、差异化推动“国家公园+特色小镇”有机融合,孵育一批文创特色小镇,集聚文创人才,培育多元旅游项目集群,建设环国家公园文创大走廊。鼓励非遗文化传承、彰显地域特色,促进新业态复活传统文化,延伸文创产业链,有效扩大丽水文创影响力。

(3) 遂松生态协作

依托遂松平原近200平方公里的乡村田园,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建设衢丽绿色生态协作区,建成衢丽花园城市群核心区,打造市域联动金义都市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西大门,全域建设花园乡村,活化保护传统村落,探索未来乡村建设,打造乡村振兴全国样板。

推进古村复兴加快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整合遂昌工业园区以及古市、赤寿等功能区块,合力打造“万亩千亿”遂松生态产业园。依托生态优势和特色民宿,全力推动“农创+文创+科创”深度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国际论坛。以遂昌、松阳两县之间的河谷田园为纽带,构建“百里美丽河谷”,提升城乡功能与风貌。发挥遂松古村落密集优势,持续推进“古村复兴示范工程”“拯救老屋行动”,聚力培育一批康养型、避暑型、田园型、红色文化型、艺术融合型等多种类型的乡村振兴载体。

(4) 云景融合示范

依托畲乡民族风情和“小县大城”城镇化的优势,加快木玩等特色产业品牌培育步伐,培育发展比较生态优势、民宿优势的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争创全国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和山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示范区,打造民族特色风情样板。

以云和湖、千峡湖为主线,沿小溪两岸串联云和梯田、千年山哈宫、凤凰古城、东弄田园综合体、环敕木山风情旅游度假区等旅游景点,继续向东则与青田山水景观遥相呼应,打造以艺术文创、康养度假和亲子游学为特色的体验经济链群。

四、配套要素规划

1. 文化设施建设

(1) 文化场馆

除了传统的旅游产业要素配套和设施建设,瓯江山水诗路文化旅游要素的支撑更强调文化设施的加建,以及各类设施“+文化”的融合建设打造,共同支撑建设“瓯江边的文化客厅”。

围绕“瓯江山水诗路”品牌,全面丰富丽水全市文化设施配套,完善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展览馆等系列或主题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建设诗词艺术中心、瓯江光影美术馆、瓯江山水舞台剧场、大港头艺术拍卖交易中心、龙泉海丝国际会议中心、瓯江图书馆等市级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加快将丽水市博物馆创建城国家三级博物馆,提升古堰画乡美术馆的等级,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线上或线下文化设施。

推进村落中文化中心、文化场馆、村史馆、传统文化活动场所等公共空间、公共建筑的建设,挖掘整理村史、村志、乡规、族训,成为村落中重要的文化空间。

(2) 新文化公共空间

新文化公共空间,是在实体空间建设上深入城市的肌体,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出强烈的现代人文关怀和文化体验,集中体现着文化设施的公益性、开放性、现代性、便利性。

规划鼓励打造瓯江山水诗路上的新文化公共空间,设置在滨江绿道、重要节点、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处或公共文化场所,要求形态新颖,融合互联网、数字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咖啡餐饮、24小时开放等内容,规模宜小,小的数十平方米,大的数百平方米,同时满足居民和游客多元多样的文化需求,增强丽水文化旅游内涵和吸引力。

推进村落建设文化学堂、书院、剧场、图书馆等符合村落文化气质的新型文化场所空间,成为村民、游客共享的文化休闲空间;举办月山春晚、端午节、菇民节、采茶节、侨乡中国年等特色活动,实现对村落文化的活态保护,同时也是游客体验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路径。

2. 智慧诗路建设

(1) 推动智慧旅游设施建设

积极对接浙江省数字化改革“1+5+2”工作体系,建设瓯江山水诗路统一对外信息门户,推出微信公众服务号,将信息发布、地图服务、景点和住宿餐饮信息查询与预定、咨询与投诉等游客服务功能进行集成,使游客方便快捷地获取旅游信息,实现“一个网站,一个微信公众号,一个手机”行走瓯江。加快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诗路文化驿站等平台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实现A级景区和旅游度假区免费WiFi全覆盖。全面加强景区景物二维码动态导览建设,开发支持多国语言的语音讲解系统,即时向游客呈现智慧化载体平台和展示窗口。推进景区电子票验证、移动支付等功能建设,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和旅游品质。

(2) 加强智慧旅游信息共享

强化信息串联,开启智慧旅游全新时代。加强部门、区域、行业协作,推动旅游与公安、交通、气象、通信等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衔接共享,实施瓯江山水诗文化数字化工程,实现旅游相关数据和信息共用共享,并依托手机短信、旅游政务网、微信公众账号等,建立旅游信息管理与发布平台。探索开发景区虚拟体验、行程制定推荐、精准气象服务、景区客流预警、产品预约和支付、景区精准定位、景区智能停车功能模块。整合旅游咨询和投诉热线,建成并优化旅游热线快速处理机制。

(3) 推进数字诗路文化体验馆打造

进一步完善数字诗路文化体验馆建设并覆盖瓯江诗路沿线地区。利用影像、VR/AR、3D全息投影等数字技术手段,集成数字文化资源,构建诗路文化数据库;结合水系交通图、诗人行迹图、遗产风物图、名城古镇图和浙学学脉图等“五幅地图”所承载的核心内容,对诗路沿线地区IP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与开发;围绕全省诗路文化带和当地特色文化元素两条主线相互交融呈现,借助“诗路云”的大数据采集,实现各站点数据的云互通。

重点打造数字文化产业研发基地、影视动漫游戏创意人才集聚平台、文旅融合示范基地三大平台。数字文化产业研发基地吸引重点文化企业在数字诗路文化体验馆建立企业创意研发中心,带动“文化+互联网”企业和成长型文化企业研发中心入驻。影视动漫游戏创意人才集聚平台吸引制片人、导演、编剧、游戏策划等创建工作室,着眼诗路IP创作开发作品;搭建校地实习实践基地,为地方文化产业输送人才资源。文旅融合示范基地响应国家《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要求,推进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展诗路和创意农业的IP研发,建立诗路沿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乡村文化创意街区“数字文物资源库”“数字博物馆”,吸引一批农业创意和非遗文化人才入驻,加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促进文旅融合,建设互联网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示范基地。

3. 旅游交通组织

(1) 交通网络体系

优化对外综合交通通道。加快建设丽水机场,加快构建“两纵两横、四联八向”畅联铁路网,畅通瓯江“黄金水道”,谋划形成港口、航运、旅游联动发展的内河水运布局,建设“四纵三横”高速公路,优化市域交通枢纽布局。加快新建或改建高铁站,优化旅游旺季以及通重点客源地与目的地的航班、高铁配置。

建设全域畅行交通体系。建设市域特色城际铁路网,完善通用航空网络,建设“十纵六横”的高等级市域公路,打造精品水上游线,串联全域绿道慢行交通体系,完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公路通达条件,提高旅游景区可进入性,推进干线公路与重要景区连接,强化旅游客运、城市公交对旅游景区、景点的服务保障,推进城市绿道、骑行专线、登山步道、慢行系统、交通驿站等旅游休闲设施建设,打造具有通达、游憩、体验、运动、健身、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的主题旅游线路。依托丽水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绿道,以及古道等重要的旅游通道,完善道路沿线配套设施,优化道路两侧景观风貌打造,构建丽水重要的风景通廊,让道路成为丽水独特的线性景区。鼓励在国省干线公路和通景区公路沿线增设观景台、自驾车房车营地和公路服务区等设施,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向集交通、旅游、生态等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服务场所转型升级。

(2) 旅游集散体系

n 旅游集散中心

依托丽水市全域旅游发展的旅游集散中心体系,除满足游客信息咨询、景区展示、交通换乘、超市购物、如厕休憩等服务外,还要结合诗意山水的休闲生活,融入主客可以共享的文化、商业、医疗、行政等需要,成为丽水的城市会客厅、展示台,还可以改善旅游淡季困境,避免集散中心的闲置浪费,同时方便本地人的生活服务和休闲需求,加强游客与本地人的交流。要把所有的功能空间、内容、时间当作资源,并设计打造为休闲产品,满足休闲活动的开展,达成有趣好玩的效果。在旅游集散中心的设计上应很好体现本地的历史文化,从而强化旅游集散中心本土特色,体现城市性格和气质,增强旅游魅力。在建筑、设施、小品、道路、绿化上体现艺术性、景观性和实用性的结合,置入山水诗的元素,成为瓯江山水诗路的形象代言,例如提供瓯江山水诗路游线地图,播放山水诗主题宣传片,在建筑风貌及服务设施的设计中体现山水风情等。

n 营地系统

开展汽车露营地等交通旅游设施建设。结合瓯江山水诗路重点景区、景点资源和风景道,选择具备一定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用地条件的场地,建设湖畔型、乡村型、山地型、森林型等不同类型的汽车露营地。合理规划设置帐篷、房车和自驾车营地等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房车和自驾车露营地。营地主要配套游径、住宿、餐饮、休闲、娱乐、健身、租赁、信息咨注重营地配套服务水平,并完善营地及周边旅游服务设施、休闲娱乐设施、加油站、维修站、充电桩、卫生服务设施等营地基础设施配套,满足自驾车的出行需求。营地建设融入诗路文化元素,鼓励建设诗路文化特色营地,重点建设2-3家国家五星级诗路文化特色营地。

n 租车服务

构建智慧化、低碳的租车服务系统。规范化发展租车产业,积极引入国内知名的租车公司,保障游客租车的便捷性。以一级旅游集散中心为中心,积极结合高铁站、客运站进行布局;以重要的旅游村镇、重点景区和二、三级旅游集散中心为网点。租车网点应满足自驾游客的零距离换乘。公司要配备不同档次、不同价位的车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大力提倡采用清洁能源车辆。为游客提供预约租车、送车上门、异地还车、汽车救援等服务。

(3) 特色旅游交通

n 水上游览

随着丽水市外部配套交通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丽水市域内公共服务设施的大力发展,创新性地发展水上游线可以更好的推进丽水旅游业的发展。瓯江具有建设水上游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且可以成为丽水重要的旅游特色交通和特色旅游吸引物。重点建设紧水滩、古堰画乡-南明湖、松阳老街-独山驿站、石门洞-青田县城的水上游线,提升滨江景观,完善码头、港口、桥梁的建设,与古道驿站、绿道休闲驿站、沿线村镇的建设统筹发展,构建完善的瓯江水上游线。

n 空中游览

丽水地势以中山、丘陵地貌为主。低空旅游的发展可以尽显丽水的秀美山川,带给游客极具视觉冲击的游览体验,成为丽水的特色交通工具和旅游吸引物。在现有的绕南明湖俯瞰市区、冒险岛水世界飞东西岩景区、冒险岛水世界飞古堰画乡景区、松阴溪等直升机空中游览路线基础上,要重点面向大漈、云和梯田、庆元、遂昌、青田等区域开设多条直升机游览路线,同时还要加强滑翔伞基地、三角翼飞行体验区等项目的建设。通过发展低空旅游,加强各景区的多层次合作,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让外来游客和市民朋友们从更高、更广的角度,更好的欣赏丽水的风景。

n 古道绿道

依托通济古道、赤梅古道、括苍古道、百凤古道、婺处古道等古道遗存资源,与风景道、绿道等相结合,设计多样化的出行和深度旅游体验。遵循原真性保护、可持续开发、深度体验、社区参与、标准化管理等原则,全面挖掘古道在生态观光、文化体验、驴友徒步、健身疗养、寻根问祖、周末休闲、乡村度假等方面的旅游价值,完善沿途交通衔接设施、慢行道系统、基础设施、标识系统,以及关隘、驿站、铺店等配套服务设施。

与瓯江绿道建设相结合,充分挖掘沿线诗路文化旅游资源,将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元素融入绿道设计中。沿江、河、湖、溪谷等水体岸线,重点在龙泉、云和、莲都、松阳择址,打造全长约100公里的亲水绿道系统,集滨江步道、专用自行车道和跑步道于一体,作为瓯江绿道精华段,结合绿道沿线景观、资源分布、流量预测,合理设置绿道驿站,打造宜行宜游诗画韵味绿道。沿线丰富开花植物及色叶树种,增强植被的自然性、乡土性及季节性,丰富诗词主题文化景观和小品打造,烘托整体文化氛围和意境。

n 旅游小火车

重点规划建设“古堰画乡——松阴溪”、“龙泉市——遂昌县”两段特色旅游小火车线路,作为丽水远期特色旅游交通支撑。同时,谋划缙云大洋山旅游度假区冰川列车等主题游乐型旅游小火车项目,作为特色交通补充。

古堰画乡——松阴溪

发展优势:松阴溪松阳段生态化建设的防洪大堤、滨水绿道和景观田园,是田园松阳的很好写照;其定位为观光游览、运动休闲和乡村旅游。松阴溪与大溪的交汇处是国保单位通济堰,并且由山水村舍等景观要素形成的古堰画乡。

线路:古堰画乡—源底村—隔溪山—象溪镇—百步村—包脚岭—独山—延庆寺·塔—大木山茶园。全程约55km,单程2小时左右。

龙泉——遂昌段

发展优势:龙泉市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多为山林资源、稀缺资源,涉及地文(龙泉山、龙泉大峡谷等)、水域(龙泉溪等)、生物、遗址遗迹(大窑龙泉窑遗址等)以及建筑与设施(龙泉西街等)等丰富的旅游等多方面的资源,且品质较高;遂昌县拥有南尖岩等山水资源、汤显祖等名人资源、好川文化和黄金金矿等多种文化,资源分布广泛均衡,且自然与人文资源组合度高;

线路:龙泉西街—岱岭村—岩樟乡—麻形—南尖岩风景区—石仓村—溪口—何家村—井头坞村—长濂村—遂昌金矿旅游区。全程约90km,单程3.5小时左右。

4. 其他要素规划

(1) 旅游餐饮

规划着重打造丽水美食品牌,培育一系列品牌餐饮店和网红餐饮店,以美食文化促旅游发展。

打造一系列瓯江边的景观咖啡馆。咖啡如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咖啡馆成为休闲小憩、打发时光、聊天会友的城市交往空间。与古道的驿站、绿道的服务驿站以及亲水村落相结合,建造一系列毗邻瓯江的景观咖啡馆,窗外是震撼人心的瓯江美景,在咖啡屋的落地窗旁一边喝咖啡,一边俯瞰令人窒息的山水风色,欣赏瓯江青绿凝脂的色彩和鼎湖峰的灵动气质。

打造一系列瓯江夜市。瓯江流域物产丰富,孕育了茶丰泥鳅火锅、安仁鱼头火锅、红烧溪鱼、百菇宴、黄米果、缙云敲肉羹、山粉圆、咸菜火锅等美食。建设瓯江夜市系列,重点发展安仁街市、赤石夜市、龙泉西街夜市、大港头夜市、碧湖夜市、松阳夜市,依托城市街区、历史村镇空间,推出丽水小吃及创意料理,使游客及市民可以品味到丽水的美食。

培育2-3家米其林餐厅。在华侨文化的浸染下,青田已有很多文艺西餐厅,可培育1-2家明星餐厅成为米其林餐厅;龙泉及云和的蘑菇、渔产食材优质,培育1-2家老字号餐厅成为米其林餐厅,让一批美味、美景脱颖而出,并带动咖啡、酒吧、餐饮行业发展。

(2) 旅游住宿

坚持“高端酒店品牌化、度假酒店主题化、特色民宿精品化、乡村农家标准化”,加快重点乡镇、旅游区精品文化酒店建设,鼓励在旅游城镇、旅游区周边发展特色民宿客栈,不断优化酒店结构。加快布局山水诗路文化主题、乡村田园、森林康养等特色鲜明的主题酒店、特色民宿和农家客栈,以特色旅游住宿、温馨旅游服务以及多元化旅游产品满足游客需求。加快城市酒店设施建设,形成星级酒店、经济性酒店、青年旅馆等多层次的酒店设施体系,完备城市酒店服务功能,提供更为多样的选择范围。通过高端度假酒店品牌的引进,开发特色休闲酒店业态。

n 度假村与度假酒店

此类住宿设施主要以服务中高端客户群体,考虑在瓯江风情、云和湖、畲乡、松阳田园旅游度假区等引入知名酒店品牌和建设高品质度假村与度假旅馆,提升景区的住宿服务档次并成为旅游吸引物。度假旅馆和度假村在建设风格上要具备田园牧歌景致和情调浓厚的文化特色,环境优雅,品质较高。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的文化酒店,提升现有住宿设施的文化体验,并通过高星级和品牌酒店的建设提升景区形象。

n 精品文化酒店、艺术酒店

注重提供文艺,具有艺术感的精品酒店建设。根据不同品牌主题,或田园、或青瓷、宝剑、戏曲、船帮、畲乡、诗画等,建设若干文化精品艺术酒店,供中等偏上的消费群体或者家庭群体选择。

n 青年旅馆

青年旅馆最主要的服务对象为年轻一代的背包客,在住宿设计上,可以多结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增加现代设计元素,融入文化艺术创造,满足背包客的探秘和好奇心理。

n 特色民宿

结合地方民俗文化,采用地方文化符号设计建筑室内外空间,并且提供小型家庭聚会、活动场地,打造瓯江山居、秘境乡里、瓯江船帮、神秘古畲等特色主题文化民宿品牌。

(3) 旅游购物

建立健全特色旅游商品体系。结合丽水当地资源,扶持培育香菇、茶叶、缙云麻鸭、特色小吃、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系列旅游商品发展。

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开发丽水民间艺术产品,进行全面包装,使之成为瓯江独特的文化载体,例如青瓷、宝剑、石雕,可结合瓯江山水诗画文化元素进行产品包装设计,更多地体现丽水文化商品符号。

建设特色旅游商业街区。以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村镇为依托,通过建设旅游购物中心、旅游商品集散中心、特色购物街区、工艺品加工坊等,增加旅游休闲购物空间供给。

完善商品网上销售框架建构。拓宽产业空间,促进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紧密结合,建设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丽水山居特色农产品销售全面进入互联网营销的新时代。加强与国内知名信息传媒商合作,利用淘宝、微信等网络平台,大力推进特色商品网上交易、网上销售。

(4) 旅游娱乐

采取“梯度发展”的策略,在各市县设置娱乐服务设施;在仙都、古堰画乡、南明湖、石门洞、松阴溪等重点景区或度假区,开发体验型娱乐项目;在乡村旅游点休闲农庄,以地方民俗体验和民俗文化表演为主要娱乐活动;城区结合旅游设施和景观建设,组织文化娱乐表演活动,积极培育夜间活动项目。

规划建设大众娱乐场所设施。积极引进、兴建一批大众娱乐服务场所、设施,例如茶馆、电影院、歌舞厅、酒吧等,并对现状游乐园、主题公园、动物园进行升级改造,策划适合旅游需求的旅游活动,丰富、扩充市域娱乐服务内容。

开发文化演艺活动。充分建设各个品牌及子品牌的演艺活动,实施策划的瓯江山水剧场、瓯江山水诗画大型表演、园林沉浸式演出等文化项目,打造具有丽水特色的文化演艺大餐。

举办大型节事旅游活动。高标准打造文化、民俗、体育节庆活动,加大节事宣传力度,凝聚人气,提升丽水文化旅游品牌形象。

丰富游客夜间休闲娱乐。加快依托历史城区、历史村镇的特色文化街区建设,打造一批以文化休闲、特色美食、滨水休闲、夜市风情为主题的休闲街区,设计灯光秀等夜晚景观性演艺活动,强化旅游休闲功能。

(5) 旅游厕所

在3A级以上景区、重要的旅游街区,确保旅游厕所合理布局。重点公共服务场所的厕所,除设立第三卫生间、残障人士专用卫生间外,还应专门设立母婴室、厕所休息室,并配套提供旅游手册、书籍、茶水、充电宝、针线盒等供游客使用,为游客提供更多便捷服务。

在重要的节假日及活动期间,要增设流动厕所,为游客提供便利。同时,瓯江流域、绿道沿线及山地景区等可以引入可移动厕所,增加旅游厕所的数量。健全旅游厕所动态监测机制,将旅游厕所建设指标、管理效果纳入各市县区旅游工作水平评估。

积极探索创新有效的管理模式,实现旅游厕所与周边环境美美共生。在装修上推行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和节能、节水等设施;在污物处理上,因地制宜,采取生态化、干湿分离、湿地利用处理等新技术,如在乡村旅游景区(点),对无污水管网的地方,鼓励采取湿地利用处理技术,与农业种植用肥和灌溉用水有机结合。在旅游厕所的选址、设计、建设和管理上,尽量做到与其周围环境协调。保持当地传统建筑风格,在用材上主张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的石、木、竹等材料,让厕所与周围环境山水相融,体现山水诗主题风格。

(6) 旅游标识系统

完善四类旅游标识系统建设:文化品牌标识系统、旅游交通标识系统、旅游景区标识系统、旅游公共服务标识系统。

建立瓯江山水诗路各个品牌以及子品牌的标识形象,设计出了一套具有瓯江山水特色的文化品牌标识系统。标识系统应以瓯江典型山水为主要元素,青山层峦叠嶂,配以中国传统水墨笔画勾勒出的蜿蜒水流,突显出瓯江清新秀美的气质。

完善高速公路、国道等干线交通沿线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健全各景区内部旅游交通网络沿线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完善高铁、旅游集散中心等节点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

完善旅游景区内部公路、游步道沿线的旅游交通、导向标识系统;健全景区内景点解说、景点名牌、风光展示等标识牌;健全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的各类公共服务、温馨提示牌和公共图形符号;在景区危险地段树立安全警示标识牌。

完善城区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休闲街区、旅游餐厅、旅游饭店、购物中心、公共卫生间、停车场等公共场所的旅游服务标识系统,设置标准化的旅游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导向标识、平面示意图等。

(7) 旅游防灾与安全

安全已成为影响旅游活动的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因素之一,直接影响旅游活动过程和旅游愿望。重点加强四方面规划内容:

自然灾害防范规划:对洪水、森林火灾、山体滑坡等灾害的预防、保护、急救措施等。抓好瓯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及重要城镇防洪工程建设,以中小流域治理、库面综合整治、山洪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为重点,着力实施山坡治理、水土保持和低洼易涝综合治理等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基层防汛抗旱体系建设,努力提高防汛抗旱综合应急反应能力。

旅游安全设施规划:加强山地安全防火标识的安装到位,落实安全保卫部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山洪、雷电、地热的安全防护安排,对地表输电线、路基工程、桥梁、索道、栏杆以及旅游消防设施、避雷设施等工程设施的建设、维护和巡查。

旅游活动环境安全规划:对水上活动、登山越野、烧烤篝火等活动预备相应的安全措施。严格旅游景区、交通、安保、餐饮接待、医疗卫生等部门的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杜绝安全隐患,保证游客安全。完善安全急救系统,确保安全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

社会治安规划:就业和居留管理、危险与管制物品的管理、治安管理等,建立设施监察、公安与联防等,并配备必要的交通设备、武装装备和人员,在丽水市内建设联防体系,具有报警与紧急救护机制、治安目标责任机制等。

第七章   规划实施保障

一、宣传营销

加强对瓯江山水诗路品牌打造、营销推广。开展瓯江山水诗路的形象标识logo设计、应用,把山水文化品牌元素注入到旅游产品和绿色农产品等衍生产品中。加强国家和省级传统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中的宣传推广力度,积极发展康养、娱乐、体育产业,更好地发挥瓯江沿线的青山绿水优势。通过开展诗路旅游电视论坛、影视作品展现、艺术展、嘉年华等活动,推广瓯江山水诗路品牌。

1. 强化诗路品牌保护

建立瓯江山水诗路文化旅游品牌档案,对相关的各种称谓、名人、老字号、著名景点、标志性建筑物、优势行业、知名企业、驰名商标等品牌资源进行采集和整理。以“瓯江山水诗路”“江南秘境”等为主商标,申请商标注册,加强文化旅游品牌和相关商标的图形和文字的版权保护。设定科学、规范、统一的准入、使用、淘汰标准等。

2. 搭建诗路营销平台

以瓯江山水诗路沿线区、县(市)为主体,建立丽水瓯江山水诗路旅游联盟,对内交流诗路旅游带建设经验、做法,对外建立联合宣传营销活动,提升营销影响力。加强诗路周边县市,长三角、珠三角等大城市群重点城市的合作,构筑旅游战略合作联盟,推出跨区域旅游产品和优惠套餐,加强联合促销。在工会疗休养、中小学研学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实现丽水、温州、金华、台州等地互为目的地,在政策、宣传上予以倾斜。实现区域内各市县区的政府性宣传资源、推广平台互推、互荐。积极争取举办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经贸、旅游、文化、体育类活动,谋划并力争设立永久性赛事活动,将其打造成为诗路旅游带营销宣传重要平台之一。

3. 推进宣传载体建设

在主要报纸、电视、网站推出瓯江山水诗路文化旅游品牌宣传专栏、专题节目,设计制作体现瓯江文化旅游特色和丽水城市旅游形象的画册、招贴、读物和专题片等宣传品,出版反映丽水旅游度假品质与瓯江文化旅游品牌的书籍、刊物,形成系统介绍丽水文化旅游品牌的宣传资料。

在游客服务中心、高铁站等建设信息亭,加快游客服务信息终端建设。联手门户网站,办好“丽水·瓯江山水诗路”网站,使该网站成为宣传展示丽水文化旅游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品牌的主网站。建立瓯江山水诗路APP与公众号,构建宣传推广“瓯江行旅图•处州风华录•江南秘境乡”文旅品牌和丽水文化休闲度假特色理念的主渠道。

4. 加强新闻宣传推介

围绕瓯江山水诗路文化旅游品牌,以应用推广为目的,以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介为重点,利用境内外有效的宣传媒介和推广渠道进行立体宣传,通过专题报道、系列报道、跟踪报道,组织文化旅游品牌主题宣传、知识竞赛等活动,加大对内对外宣传推介的力度。在对外宣传中要突出丽水瓯江山水诗画的宣传重点,包括风景的优美、文化内涵的深厚、休闲度假的高品质、投资环境的优越及文化高度包容性等方面。

在各类报刊媒体策划丽水瓯江山水诗路专版报导。在电视、广播、报纸、户外广告等传统媒体和各类新媒体推介诗路旅游带,统一对外宣传品牌,策划系列宣传活动。加强与旅游互联网运营商合作,开发、推介诗路系列旅游产品。针对中青年客源群体,通过视频微电影、旅游直播等新兴热点媒介开展定向营销,加大营销广度和深度。

5. 丰富营销活动策划

积极推进瓯江山水诗路旅游国际化战略,组织相关企业、高等院校、媒体、文艺团体等单位和组织,以学术研讨、文化交流、艺术表演、产品展览、企业展示、人物介绍等多种形式,每年推出一个重点,选择若干有影响力的国内外城市,对丽水进行大型的、立体化的、全方位的宣传。

按照“一城一诗”推介诗路文化旅游线路,形成诗路系列文化旅游产品。积极邀请国内外旅游、综艺节目到丽水瓯江山水诗路重要景点拍摄、采风,开展诗路专题活动。以中国旅游日等节日为契机,开展诗路旅游周活动,并策划“背诵山水诗,免费游山水”等趣味优惠活动。以瓯江山水诗路为主题,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电影和电视剧各一部,并争取在卫视播出,同时策划瓯江山水诗路微电影创作大赛。

6. 推动主题文艺创作

以“瓯江行旅图”、“处州风华录”、“江南秘境乡”等为主题,在文学界、摄影界、艺术界组织开展主题创作,举办瓯江山水诗路名家创作、城市雕塑创作、绘画创作、市歌征集、影视剧创作等活动,创作一批传承历史生活文化、展示瓯江旅游特色的精品文学、优雅艺术作品,形成丽水市歌、瓯江诗歌、文化雕塑和有利于瓯江山水诗路文化旅游品牌推广的文学故事,制作反映瓯江文化旅游特色、人文物产、休闲度假品质的影视剧,创作体现丽水休闲度假生活文化的艺术节目,以艺术的方式展示丽水瓯江流域的旅游特点。

二、保护管控指引

1. 饮用水源保护

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均必须遵守下列规定:禁止一切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活动以及破坏水源林、护岸林、与水源保护相关植被的活动。禁止向水域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粪便及其它废弃物。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不得滥用化肥,不得使用炸药、毒品捕杀鱼类。

瓯江两岸重点保护云和湖及瓯江上游饮用水水源地,以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和部分二级保护区为主。

2. 水源涵养保护

瓯江山水诗路的水源涵养保护主要涉及到瓯江“正源”水源涵养与紧水滩水库自然生态保护与水源涵养。水源涵养保护必须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因地制宜,防治并重,治管结合,并就植被保护、土壤保护、水源保护三项内容,设定其各自的保护要求。

水源涵养保护应当坚持宜林则林、适地适树原则,建立水源涵养林体系,采取林草护岸进行河道整治。土壤保护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大中型水库周边汇水区二十度以上的陡坡地、沙化地禁止开垦种植农作物,已经开垦种植农作物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退耕还林还草。难以退耕的和二十五度以下的坡耕地,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群众,有计划地进行坡面整治、蓄水保土耕作、修建梯田或者退耕。水源保护应严禁新建污染水源的工程,严格控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对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置和无害化处理。

3. 自然保护区保护

瓯江山水诗路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主要有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青田鼋、景宁大仰湖、景宁望东垟高山湿地、莲都峰源等省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和陆地水域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是山水诗路自然背景的保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设定其各自的保护要求。

4.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湿地既是自然资源,同时也是一种景观资源。瓯江是丽水水域风光甚至整个旅游资源体系相互联系的纽带,串起九个县的景观资源。河流湿地是丽水天然湿地的主体,瓯江是整个湿地资源体系中独一无二的载体,而沼泽湿地为其一大特色。重点保护碧湖段至城关段湿地生态走廊,主要即九龙国家湿地公园区块。

根据《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浙江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条例,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应当遵循严格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保育区除开展保护、监测、科学研究等必需的保护管理活动外,不得进行任何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无关的其他活动。因湿地保护需要临时占用湿地的,建设单位在申请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批准临时占用湿地时,应当提交湿地临时占用方案,明确湿地占用范围、期限、用途、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及使用期满后的恢复措施等。

5. 生物多样性保护

百山祖国家公园是突出体现瓯江山水诗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环境功能区域,主要采用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方式来进行保护。具体保护方案参照《浙江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中的保护管理要求进行保护。

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等相关规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应遵循保护优先、持续利用、公众参与、惠益共享的原则。主要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建立基因库、构建法律体系等四大项基本保护措施。根据生物的类型(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稀缺程度,又有不同的保护计划和要求,保护要素举例如下:栖地还原、防止都市发展影响栖地、建立财产所有权、限制畜牧及农业活动侵略、减少火耕农业、立法制止采集或猎杀、限制杀虫剂使用、控制其他环境污染等。

三、保障措施

1. 建立领导协调机构

建立丽水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专项工作办公室,市有关部门和各区、县(市)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统筹推进规划编制、政策制定、综合协调、考核评估、重点项目等。制定和组织实施“丽水市打造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年度行动计划”等相关工作计划,并进行评价考评。

瓯江沿线各区、县(市)成立专门组织领导机构,统筹协调政府各部门工作,将瓯江山水诗路建设工作纳入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编制瓯江山水诗路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的“目标表”“时间表”“任务书”,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并将建设实施情况纳入地方政府部门绩效考评体系,定期对重点任务、政策落实和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和按时通报,合力推进建设。

2. 成立瓯江山水诗路品牌研究与推广促进会

组织瓯江诗画、摄影以及相关学科研究、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行业界、媒体界人士,成立瓯江山水诗路文化旅游品牌研究与推广促进会,以党政界、学术界、新闻界和企业界联动的形式,推进文化旅游品牌的研究、评价、宣传、推广,对品牌的研究、培育、推广、管理等提供咨询服务和智力支持。鼓励和支持成立行业品牌研究与促进组织,提升行业品牌,促进文化旅游品牌与行业品牌、企业品牌的互动。

3. 抓好资金、人才和土地方面的支持

市财政可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并制订具体管理使用办法,用于瓯江山水诗路文化旅游的调查研究、策划宣传、评价奖励、品牌推广、品牌保护、活动组织。区、县(市)财政要出台相关政策,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各级政府研究制订促进瓯江山水诗路文化旅游发展相关投资、相关行业企业的优惠政策。对经认定的、符合要求的特色品牌、重点项目予以适当奖励。金融部门要开辟绿色信贷渠道,给予专项借贷支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更多投入,共享发展机会。

加强丽水本地诗路文化创作型人才队伍(诗人、作家、画家、书法家、作曲家、戏剧家、美食家等)等挖掘。引进国内外一流文化创作机构、运营管理团队,参与诗路文化建设。重视培养和引进规划编制、旅游推广、宣传营销、企业经营、协调沟通等相关领域的人才。加强地方与高校合作,培育和引进一批文化旅游专业人才。探索建立旅游志愿者队伍。

加大对重大旅游、文体、康养等产业项目土地要素保障,积极争取各级土地指标,实施“点状供地”用地政策,确保文化、旅游和公共服务项目落地空间。鼓励利用存量工业、仓储用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4. 培育一批运营主体

支持地方文化旅游企业发展壮大,培育一批符合产业导向、市场需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销售收入、企业利润、上缴税收、市场占有率等位居行业前列的骨干旅游企业。发挥重点企业的带头引领作用,打造成为兼具景区运营、酒店、旅行社、集散服务、旅游交通、电商营销、旅游节事会展组织等业务的丽水大型旅游集团。

积极引进国际旅游组织与办事机构、知名旅游运营商、品牌连锁酒店、国际重要赛事活动落户沿线城市,推动本地旅游企业与国际旅游企业集团合作。

5. 加强旅游交流合作

(1) 省内合作

积极参加解决丽水本地建设和旅游开发中跨区域的问题,分享发展成果、共商工作举措、协调解决问题、谋划发展思路,创新区域协作工作方式方法,积极推进跨区域项目合作,共同举办瓯江山水诗路大型宣传活动。建立瓯江沿线共保、共建、共享机制,加强沿线文化遗产协同保护,加强文化和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协同保护好、利用好瓯江沿线文化旅游资源。

加强与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之间的交流,注重与国内国际相关组织及城市的交流合作,提升瓯江山水诗路相关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品质。

(2) 市级合作

在浙江部署共建的“诗画浙江大花园”四条诗路中,“瓯江山水诗路”作为古代浙南山水主游线,将温州、丽水的文化底蕴、山水禀赋再一次整合发掘,为本身就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的温丽两地创造了文旅融合、协同发展的新机遇。

加快丽水南向通道建设,积极吸引温州都市区产业、金融、人才、创新等发展要素,发挥“侨乡”优势,着力推进瓯江城镇群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综合交通优化,打造市域联动温州都市区的东大门。

持续开展丽水与温州的旅游互动推广活动,营造国民旅游氛围,向两地市民发放旅游宣传资料和提供旅游咨询,发放“旅游惠民卡”和旅游消费券,吸引主客源地游客来丽水旅游休闲度假。联合举办八百里瓯江博览会,开展国际型招商引资、瓯江品牌推广大会、瓯江流域合作论坛。

(3) 市内合作

加强各区、县(市)之间跨区域协调互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适时调整行政区划,通过强强联合、特色结合、优势组合,实现一体化、协同化、差异化发展。全面推进莲青缙同城化发展,推动龙庆产业协同发展,加强遂松绿色生态协作,打造云景融合示范。

以项目化推进、簇群化分布、互补化串联为导向,加强全市旅游资源整合串联。通过区、县(市)联动、政企合作,打造主题鲜明的全域旅游发展平台,吸引具有雄厚实力的旅游开发运营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引爆效应的旅游龙头项目。各区、县(市)一起积极促进客源互送、市场互拓、共同营造发展环境、完善旅游合作机制等四方面的合作,实现旅游业共同繁荣。

规划附件

目  录

品牌产品重点项目库 1

一、 “瓯江行旅图”品牌项目库 1

二、 “处州风华录”品牌项目库 6

三、 “江南秘境乡”品牌项目库 10

四、 近期重点项目与投资估算 15

专题研究一:四条诗路建设比较研究 19

一、 “四条诗路”建设内容 19

二、 “四条诗路”建设目标 21

三、 “四条诗路”规划解读 21

四、 瓯江山水诗路相关建设要求 24

五、 相关规划要求 27

专题研究二:古堰画乡申报世界遗产研究 29

一、 世界遗产 29

二、 其他遗产 31

三、 古堰画乡价值判断 34

四、 相似世界遗产分析 41

五、 古堰画乡申遗提案 49

专题研究三:旅游小火车建设研究 53

一、 建设丽水旅游小火车的背景及必要性 53

二、 案例研究 54

三、 丽水小火车项目选线 56

品牌产品重点项目库

一、“瓯江行旅图”品牌项目库

6. “瓯江光影”系列产品项目

产品名称

重点项目

建设内容

重新发现瓯江之美

百山祖国家公园

瓯江源、主入口

重点建设瓯江源节点,将描绘瓯江山水的相关诗词等文化元素融入国家公园的景观营造中,体现地方文化文脉特色;选址大毛湾区块作为国家公园主入口,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永久会议中心、国家公园科普馆(博物馆)等

仙都景区

古乐古风演艺

通过“诗书礼乐”等文化特色展示、演出、活动等组织,在景区中强化表现黄帝文化、古风文化旅游的氛围,增强产品吸引力

石门洞景区

瓯江山水诗路文旅项目提升工程

主要建设石门书院、古村访伯温、瓯江船帮客、民国风情提升、神鼋湿地等项目

松阴溪景区

观光小火车建设

“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利用小火车线路串联松阴溪景区两岸村落、景点及绿道,结合徒步游线,营造诗情画意的世外桃源

云和梯田旅游区

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建设集旅游咨询集散、梯田博物馆、餐饮购物、旅游宣传等为一体的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总长3.8公里的观云索道项目,以水滑道、太空舱体验项目、网红观景台等为一体的网红项目,游步道、厕所、驿站、景观节点为一体的基础服务设施

古堰画乡创5A

建设游船码头、瓯江画舫、古堰画乡艺术中心、诗路文创街区和竹林文化体验园等项目,推进古堰画乡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

南明湖、南明山、万象山

南明湖山·光影万象

以南明山文旅小镇、南明湖之心、山水画眼(历史文化公园、山水文博公园)、国际数码影像中心、瓯江光影美术馆、南明诗词艺术中心等为建设重点,将南明湖、南明山、万象山打造成为集中体现瓯江山水诗路自然文化交融相映的丽水中心城区城旅融合发展示范地

古城岛

建设处州国宾馆建筑群

国家公园博物馆

规划建设综述馆、植物馆、动物馆、昆虫馆、两栖类馆、地质馆、气象馆、天文馆、水文馆、标本厅、公共服务区和管理区等

国际数码影像中心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提升改造以“万象摄影坊”(油泵厂)为核心的建筑、建设摄影文化交流中心、对以万象山公园为核心的景观提升等;建设以孔庙为核心的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建设以时尚生活为特色的商业街区、改造暗渠恢复为景观河道

白云国家森林公园提升、白云森林康养小镇(一期)

新建公园东入口区、森林康养运动区,新建广场、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生态体验、自然教育的核心基地,扩建公园西入口,畚箕山、卢镗纪念馆等景点打造;康养小镇建设广场、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游步道、康养步道等配套设施

松阴溪景区

松阴溪景区规划总面积约4.33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1.52平方公里;打造集农业观光、农耕体验、滨水休闲、文化感知、生态科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江南农耕文化活态公园

九龙湿地公园

萤火虫小镇

结合九龙国家湿地公园自然生态景观和萤火虫特色生物资源,打造星空户外营地、萤火虫小镇等项目,开展夜间夜游观光及户外科普教育等特色活动

云和梯田景区

艺术市集

在景区重点建设艺术家工作室、论坛和文创市集,通过以摄影等主题的艺术再创作等,吸引先锋艺术家们定期聚集、交流,书写心中云和,也为游客来此品味瓯江山水文化创造素材空间

云和燕庐文化创作基地

建设文化创作展示及配套景观等内容,为瓯江诗路文化带沿线文创基地建设项目

石浦船帮小镇

船帮文化节庆

重点发展石浦、石塘、梓坊、赤石、金水等渔家船帮村落,集船帮文化体验、瓯江美食、水岸居住等产品开发于一体,举办海丝文化节、开船仪式、捕鱼展示等活动

廊桥山水摄影基地

(庆元-龙泉-景宁)

发扬丽水“中国摄影之乡”金名片,突出廊桥的文化标识性,集中在庆龙景三地建设廊桥摄影基地和展陈场馆,成为影视取景地、婚庆取景地

“增花添彩”工程

重点对瓯江沿线各类公园景区以及高铁、高速公路、滨水岸线等地,增加栽种花卉(改造灌木、草坪)并实施林相改造;增加乡土彩叶树种造林;建设入景道路、登山游步道、康养步道,空中观光栈道以及停车场、休憩亭等设施

诗画大地艺术

艺术与乡村风貌融合

建设古堰画乡画中村、缙云河阳古村落等特色艺术村落,营造文化村落景观意向

田野大地景观

在云和梯田、松古平原、碧湖平原、古堰画乡、华东药用植物园等地打造田野景观等大地及景观艺术,展现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的特点特色

农耕文化田园综合体

建设碧湖原底田园综合体、景宁澄照农民创意产业园等,引导农业与旅游业结合促生新兴产业

滨江水岸走廊

最美瓯江水岸

贯通古堰画乡到南明湖段,开展河道综合治理和景观建设,形成丰富多彩的瓯江滨河景观和公共活动空间,让游客与市民能实实在在走到江边

江滩亲水公园

莲都、龙泉城区段以及新建的四都智谷、碧湖新镇等区段,建设瓯江两岸亲水线性公园,带状的江滩亲水公园沿江展开,植被丰富,沿岸绿道全线贯通,亲水空间多样,休闲、体育设施齐备

风情水岸街区

在冒险岛欧洲小镇、中南布拉格、环太鹤湖等滨江独特风情街区空间中,进一步提升建筑风貌特色、优化业态组织,提倡文化旅游公共空间和产品项目的导入

旅游综合体

打造集瓯江山水诗路形象和地方文化展示、商业休闲游憩等功能综合的瓯江滨水文旅综合体,包括龙泉城市文化会客厅、小梅-上垟区块瓷文化产业中心,云和三江口、聚仙岛,莲都大港头、四都智谷,青田石雕文旅综合体等

瓯江书苑

作为滨水文化公共单元,按统一的外观形象和内部配置,建设一批24h营业的瓯江书苑,为广大游客提供温馨的休闲活动场所;除了基础的文化功能外,还可提供咖啡、简餐等场景消费

山水诗文化主题

健身步道

沿瓯江干流和主要的宣平溪-东西岩、小安溪等支流,结合风景道与绿道等,通过设置山水诗路主题的标识系统、景观小品等,建设特色健身步道

“四季瓯江”景观道

强调在瓯江龙泉小梅镇-城区段、莲都南明湖-古堰画乡段以及松阴溪、好溪等瓯江滨水岸线沿线,种植具有景观观赏价值的开花植物及色叶树种,丰富瓯江沿线四季景观

瓯江观光磁悬浮轨道项目

串联丽水高铁站、丽水机场、古堰画乡等区域,线路全长约35km,是丽水山居图的旗帜性项目。

水上游览

水上巴士

从北埠到开潭航道进行通航整治,保证景观流量,实现水上观光通行;择机开通古堰画乡至南明湖的水上游线,推出瓯江帆船、游艇等不同类型的交通工具

十渡九驿

对龙泉、云和、大港头等原有古码头和古渡口进行修复;整理界首村、堰头村、石牛村、下圳村、金沟堰及水碓遗址、观音阁等水文化遗址遗迹,在文化遗存展示利用上,增配休憩服务和景观标识等服务设施;结合滨水古道,修复古驿站和休憩亭、等古驿道古码头处

瓯江上的码头

在龙泉金村、仙宫湖、小顺、大港头、四都、南明湖、石门洞等地建设具有瓯江文化元素的码头,成为水陆游线的重要节点

瓯江上的桥

在瓯江通航段的水陆空间上修整和新建体现山水诗路文化元素与特色的跨河桥梁,成为瓯江水上游览的观赏景物

瓯江演艺

“最美是瓯江”

户外演出

在南明湖上演“最美是瓯江”大型户外机械电动演出,将科技手段和自然环境融合,成为丽水城市旅游代表性产品

“诗画瓯江”

实景演出

在古堰画乡的瓯江水域上表现,以自然的山水、景观为天然舞台做表演,应用裸眼3D、全息成像、雾气成像、水特效等高科技光影技术,把古今串联,将诗路文化与山水自然深度融合,实现“山水活化、文化再现”

城市印象系列演艺

在龙泉、莲都、缙云、青田和松阳开发青瓷古运、桃源闲居、祭祀大典、千峡谢公行、松古乡情等城市文化特色主题演艺

夜游瓯江

夜生活集聚区

重点在龙泉历史街区、青瓷小镇、古堰画乡、碧湖新镇、四都智谷、处州古城、南明小镇、青田欧陆风情小镇、松阳老城等空间打造夜生活集聚区,结合瓯江沿线城乡商业文化设施与旅游功能区块建设,合理发展夜间剧场、深夜影院、24h书店、音乐俱乐部、驻场秀等夜间文化娱乐业态

灯光秀

在龙泉瓯江码头、石浦船帮小镇、仙都景区、古堰画乡、南明湖、太鹤湖等瓯江主要干支流水岸,引入灯光秀、无人机秀等夜间灯光表演

特色夜游

开发九龙湿地萤火虫露营、庆元廊桥灯市、自然博物馆奇妙夜、光影美观馆奇幻夜等特色夜游体验项目

其他

国际数码影像中心

提升改造以“万象摄影坊”(油泵厂)为核心的建筑、建设摄影文化交流中心、对以万象山公园为核心的景观提升等;建设以孔庙为核心的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建设以时尚生活为特色的商业街区等

古堰画乡艺术中心

建设古堰画乡艺术中心、铁工厂红色文化展示、VR体验中心、艺术品交易中心等

瓯江光影美术馆

以集中展示瓯江山水诗路沿线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的摄影、绘画及艺术作品等为主题的文化场馆,举办定期展览和公众文化活动

遂昌金矿创5A

建设新游客接待中心、标识导览系统、购物中心以及停车场、通景公路等配套设施改造工程,同时强化文化、科技元素,提升黄金文化展示和体验性、互动性活动内容,重点建设黄金旅游小镇、黄金乐园、矿洞体验产品等

7. “瓯江诗境”系列产品项目

产品名称

重点项目

建设内容

海丝诗路

古道

碧湖平原古水道

对通济堰渠系进行生态修复、水文化景观提升,利用通济古道串联通济堰、堰头村、大港头镇、碧湖老街,穿越碧湖平原,打造瓯江知名文化古道线路

青瓷外运体验道

依托百凤古道及滨江绿道等,建设一条串联大窑遗址、金村码头等节点,以青瓷外运为主题的户外徒步穿越体验道路

古道新天地

利用括苍古道、百凤古道、森林梯田古道等,结合龙泉溪、仙宫湖、古堰画乡、石门洞等山水景观和景区,开发各类户外与极限挑战运动项目,如蹦极、跑酷、极限单车、攀岩等

百里古道修复

利用现状保存较好的古道,包括梅田古道、峰源古道、伯温古道、枫树湾古道、森林梯田古道、云枫古道、景庆古道、畲乡古道等,提升景观环境、进行路面修复,梳理出一百里古道精华段,重点开发

百个古道乡村

对桃花岭、梅田、港口、金村等古村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风貌提升,对渡口、码头、驿站、商贸遗址等进行修复,实现对古道商旅文化的展示和体验

古道沿线景观建设

对古道、驿站以外20-50米的距离进行景观改造,以植物、装置艺术元素进行空间设计,在传达古道文化的同时形成诗画景观效果 

诗路遗风

谢灵运诗画路

根据谢灵运的历史足迹等,在古堰画乡-仙都景区-石门洞景区串联形成以谢灵运诗词为主题的诗词文化之旅

田园诗画路

将松阳的古村落资源进行节点式串联,依据各村落民俗和文化特色的不同,形成各具特色的“田园诗画路”

瓯江水利遗产文化展示馆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结合文物展陈等方式,展示阐述瓯江水利遗产的独特性,实现现代观众与古老水文化的对话

诗人足迹

以叶绍翁故居、叶法善道院、张玉娘纪念馆等为代表,将瓯江山水诗代表人物的生平足迹展现给世人

禅道山水

处州自古以来就是佛道两家超脱尘世修行参禅悟道的理想“净土”,高山之上,泉林之下,到处留有高僧和高道的仙踪,也是众多诗词描写的对象,例如松阳的法昌寺、莲都的夏河塔等,应将诗词、古风等也作为这些宗教场所重要的文化符号,给予讲解宣传让游客知晓

山水诗路驿站

在瓯江水岸边选址一些历史上能体现和反映山水诗文化景观的节点,建设山水诗路驿站,展示山水自然生态特点以及诗路文化特色,并成为游客综合服务的功能场所

诗话瓯江

山水诗论坛

永久会址

逐步推进丽水“中华诗词之市”建设目标实现,建设山水诗论坛永久会址,为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建设提供文化支撑

山水诗文化讲堂

邀请全国各地的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诗刊主编论道诗画丽水,共话诗和远方;面向广大青少年和诗词爱好者,开发一系列围绕瓯江山水诗文化和丽水地方文化的培训讲座与实践课堂等文旅产品

山水诗词大会

借鉴“中国诗词大会”或引入相关综艺类节目,扩大丽水瓯江山水诗路文化旅游的知名度

诗画夏令营

在古堰画乡、松阴溪等景区,为中小学生寒暑假体验传统文化、学习中国诗词提供研学旅游产品,在诗画之中学习体会诗词意境

其他

“诗画瓯江”

主题乐园

引入方特等文旅集团,打造以诗词为主题的“文化+科技”的主题乐园项目;深挖诗词文化的内涵,通过二次文化创作,以新型的科技手段进行当下“网红”形态的演绎,重新赋予诗词典故或故事当下时代的特色和审美情趣

四、“处州风华录”品牌项目库

1. “处州天工”系列产品项目

产品名称

重点项目

建设内容

油画产业基地

大港头艺术拍卖中心

在大港头设立一个现代艺术品拍卖中心,拍品立足丽水的瓯江山水人文创作,从作品本身的价值出发,优质化的将艺术品市场化

创作教学基地

培育建设成为国内顶尖的油画艺术创作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配套建设艺术家村、展览馆、沙龙论坛等空间

艺术创客社区

打造开放互动的艺术家、美术院校师生等为主要服务群体的文化休闲社区与交流空间,发挥集聚效应和创新创业规模优势

瓯江工艺集市

在丽水山居图谋划的山水艺洲、匠人小镇等地,建设集中展示丽水非遗文化工艺的集市,定期举办“丽水工艺双年展”等相关活动

青瓷-海丝之源

大窑龙泉窑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以大窑龙泉窑遗址为依托,联合周边其他窑址,打造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围绕小梅、金村和大窑村打造龙泉青瓷文化集中展示区,对窑址、驿站、码头进行修复

瓯江海丝之源生态文化保护提升工程

人类非遗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及文化产业配套,瓯江沿线生态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生态文明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海丝瓷源

哥窑古镇

以大窑龙泉窑考古遗址公园为依托,以大窑金村申遗项目建设为载体,打造小梅历史经典文化名镇

莲都古窑文化园

依托古窑文化,打造古窑展馆、非遗体验馆、保定窑文化研究中心等项目,形成集教育科研、旅游服务、文化传承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园

青瓷小镇

重点建设披云青瓷文化园、1957创意设计中心、青瓷国际交流中心、青瓷商贸中心和青瓷产业基地等项目

瓯江一号码头

重现贸易繁荣的古港风貌,包括大型青瓷雕塑景观、滨水广场、瓯江帆船等元素,是青瓷走向海外的第一站

宝溪水文化园

打造花园式水厂,以梯田、水文化为主题的水文化体验区和水文化康养园

一带一路产业园

集龙泉青瓷现代产业园、青瓷文创中心、青瓷工艺美术学院、青瓷国际会议中心、青瓷体验工坊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梦寻千年古瓷韵”

大型实景演艺项目

在龙泉、云和和青田依托山水背景,取青瓷工艺、人物、运输等文化内容,利用声光电、VR、AR、3D/4D等科技手段

龙泉开窑大典

在大窑-金村遗址景区开展开窑大典,以仪典的形式再现古窑盛况

青瓷市场

在龙泉历史城区边建设商贸文化展示馆、青瓷综合市场,成为游客、市民购买青瓷的专门性综合市场

宝剑-江湖之上

兵器谱主题公园

以百晓生兵器谱为IP,打造、陈列传说中的神兵利器,以此展现和发扬由龙泉宝剑衍生的古今兵器文化

宝剑小镇

规划包括休闲广场区、大师作坊区、文化游览区、创意体验区;设置游客参与的拜师铸剑学艺、怀古度假游览、剑客游侠演绎等活动项目

游戏动漫谷

以策略类、军事类游戏的设计、制作和实景模拟空间为主题,打造成为以游戏和动漫产业为主体的创新产业集聚空间

金庸武侠城

以金庸武侠为IP,打造集娱乐、表演、沉浸式体验、影视基地、特色餐饮购物为一体的侠义文化主题园

“华山论剑”

锻造技艺大赛

利用龙泉宝剑厂等场地举行大型锻造工艺比赛,通过竞技的方式促进传统手工艺的传播和传承

石雕-神韵之现

石雕艺术中心

为公众提供亲近与感受石雕艺术、艺术与自然、艺术与城市关系的空间,成为青田活力艺术文化景观先锋网红地

“一带一路”

石雕精品巡展

把青田石雕精品运送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以及国内各大城市展出,让“一带一路”国际友人了解中国石雕文化艺术

青田秋芦石雕综合体

建设石雕电商创业大楼、生态休闲绿道、千丝岩景区环线道路整治提升、大安石雕文化产业园、秋芦石雕综合体等项目

珠宝玉石交易联盟

联合老挝石、越南石、印度石等世界名石产地及国内的12个玉石主产地,在青田成立世界玉石原产地战略合作联盟,将让世界名石汇聚青田,打造名石交易集散地

廊桥之乡

庆元廊桥婚庆基地

用形式多样的廊桥建造适合婚纱拍摄的婚庆基地,成为丽水青年的人生记忆

天空玻璃爱情廊桥

用玻璃建造一座玻璃爱情廊桥,成为情侣们的必到之处

情定廊桥集体婚礼

在庆元、龙泉的廊桥举办集体婚礼,在廊桥上迎接凤冠霞帔的美丽新娘,情定世界最美的廊桥,倡导婚俗文明新风尚。仪式上,新人们行传统结婚礼仪,“拜堂”“掀盖头”“合卺交杯”“敬茶”,新人与来宾共举杯,演绎别样浪漫

庆元廊桥国际研讨会

邀请国内外的木拱廊桥研究专家、学者参与研讨会,深入研究交流廊桥文化,合力共谋共推木拱廊桥申遗

七夕鹊桥相亲会

建造七夕爱情广场,引入百合网、珍爱网、非诚勿扰等平台,七夕节、情人节时在廊桥举办大型青年相亲会

木玩之家

木玩展示体验馆

及配套基础设施

童话小镇的地标建筑;小镇配套建设主要包括道路、广场、景观绿化、公园绿地及配套商服建筑等

木玩智创空间与创新服务综合体

拟打造木玩研发、销售、创意、商务接洽的集聚地,以及打造智慧化、人性化、多功能复合的5A级景区旅游集散中心;近期建设木玩产业综合服务中心、幼教创意园等

2. “处州余韵”系列产品项目

产品名称

重点项目

建设内容

古城老街

龙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西街区块)

加快推进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工作,深入挖掘古街特色,保护文化古城,打造集文化、民俗、观光、居住为一体的文化街区

碧湖历史街区

在老街中点缀特色咖啡馆、甜品吧、酒吧、潮牌商店、买手店、微剧场、市集,使历史街区成为具有创意的生活圈

松阳全县域生态博物馆群

由“一个中心馆”“若干个专题馆”“多个展示点”组成,覆盖全县,包括王景纪念馆、契约博物馆、松香博物馆、茶叶博物馆、张玉娘诗文馆、廉政文化展示馆等20几个分馆。

松阳老城(西屏街道)旅游风情小镇

松阳老城核心区域1380亩,核心区域为历史文化街区,分为北部文创区块、中部商业区块和南部休闲区块

缙云古城复兴

推动缙云老城区更新,推进水南街、丽隐山公园等重点区块整体改造提升,重新呈现古石城独特风貌

古市千年古城

围绕“汉唐古镇、康养古市”的目标,系统开发老街区活化利用,复兴市老街业态经济,完善古城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现代商业商贸、康养休闲、古镇游等现代服务业;推动城北商业综合体、筏铺生态农产品交易中心、江滨城镇综合体打造

余音唱晚

汤显祖戏曲小镇·关雎文化园

打造东方商业街区、特色酒店、中式礼堂以及以莎士比亚故乡斯特拉福德小镇为蓝本的西方街区,打造集旅游、文化、康养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化、复合型文旅综合体

遂昌县博物馆

主要建设主展陈馆及其附属设施,包括展演、培训、教育、会议等功能

经典牡丹亭演出

在汤显祖剧院常年上演各类形式的经典剧作牡丹亭,成为来丽水必去的旅游点

牡丹亭园林实景演出

在汤显祖小镇的园林环境中打造一出浸入式戏剧,让观众在真实的园林环境中体验牡丹亭的剧作内容

东方莎士比亚戏曲节

遂昌与莎士比亚小镇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共同举办中西戏曲节

缙云、松阳影视基地

依托好溪、松阴溪沿线自然山水背景,打造集聚影视拍摄、娱乐休闲、歌舞表演等功能的演艺特色旅游区

“处州之韵”

系列剧目演出

将景宁畲族舞蹈祭祀、缙云歌谣马灯舞、松阳高腔、丽水鼓词、缙云婺剧杂剧表演、景宁千年山哈表演等打造成为处州之韵系列表演,在城区、各市县区的演出场馆和重要旅游景区等地演出

瓯江微剧场

在古堰画乡、云和湖等主要旅游度假区和有一定住宿功能的旅游村镇中建设瓯江微剧场,可供进行婺剧、话剧、戏曲等小型演出,为旅游生活增添文化色彩

侨乡岁月

华侨文化博物馆

建设集弘扬华侨文化,浓厚华侨历史,以展示华侨名人、华侨创业史等为内容的华侨文化博物馆

东堡山华侨文化旅游项目

以华侨文化为主线,以艺术博物馆群建设为核心,打造具有浓郁欧陆风情的大花园;项目一期拟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及红酒交易中心、文化设施、华侨博物馆、文化艺术酒店(民宿)、城堡酒店、文化艺术酒店(庄园)等项目

青田环球购物中心

主要建设包括商务楼、影院等设施建设,建成后是集商贸、展示、购物、休闲、旅游、电子商务、办公等功能为一体的商贸综合体

咖啡小镇

建成意式咖啡的中国形象展示地、咖啡原材料及器皿交易的重要集散地、咖啡人才的培训基地、咖啡体验的旅游目的地,让咖啡成为青田的一个新符号

红酒街市

以红酒品鉴、交易、展示等手段,集聚一批红酒业者与爱好者,打造独具侨乡特色与风情的酒吧特色

红色追记

浙西南革命纪念馆

在小顺建设纪念馆,集中展示浙西南革命发展、人物故事、苏维埃政权的历史发展,成为浙西南红色旅游的核心

王村口革命遗址公园、红色旅游风情小镇

建设王村口革命遗址公园,打造红色旅游教育创新的第二课堂;实施王村口文旅街区、展陈馆提升改造、旅游综合体(旅游集散中心、新挺进师纪念馆、干部培训学院、会务中心)等项目建设

全国红色旅游示范小镇

推动遂昌王村口、龙泉住龙镇、松阳安民乡枫坪乡创建全国红色旅游示范小镇,促进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庆元斋郎军旅小镇

建设集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讲习所以及避暑高山度假村落为一体的浙西南红色旅游示范村

庆元濛淤西川景区

对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濛淤桥战斗旧址及西川村落、古道等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建设红色主题景区

五、“江南秘境乡”品牌项目库

1. “秘境客居”系列产品项目

产品名称

重点项目

建设内容

文化赋能

度假区

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

碧湖老街、坪地半岛艺术酒店与度假村、画乡剧场、实景演出

云和湖旅游度假区

帆影渔歌小镇、石浦船帮小镇、小顺康养小镇、瓯江船帮博物馆等

青瓷文化旅游度假区

以“青瓷文化”为主题,打造一处融合青瓷文化体验、美丽乡村度假、高山休闲养生、户外健康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文化体验型休闲旅游度假区

千峡湖生态旅游度假区

由千峡湖和小溪流域两部分组成,以侨乡文化和欧陆风情为内涵,突出 “峡湾之窗、欧陆风情”主题,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会议培训、养生居住四大功能为一体

联城山地休闲度假区

结合处州文化,打造集红色研学、处州艺宿为一体的丽水天元谷,建成华东首个“非遗+亲子”大型主题旅游综合体和5A级景区

景宁百鸟朝凤文化旅游度假区

以“百鸟朝凤”为主题,选址景宁余山老村,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游客服务中心、轨道小火车及配套用房、悬空商业街、室内滑雪场等

松阳清露乡隐旅游度假区

主要建设双童积雪4A级旅游景区、马蹄泉环湖游乐活动区、养生养老度假区、四季花果观赏区以及休闲农业体验区等

青田奇云山仙竞小镇文旅度假项目

主要建设云顶客厅、仙竞奇云、电竞商侠商业街、仙峡主题酒店、闲云别院、电竞主题营地、龙宫仙境、飞行基地、侨商部落等项目

庆元大济状元文化康养园

新建大济文化体育绿道网、洋心地热温泉中心、温泉度假(会议中心)、青年度假公寓、蘑菇屋等休闲项目;打造浙西南中医康养综合体,新建中医养老康复护理中心、半湾休闲养生养老区、中医药文化主题景观区等相关配套设施

遂昌仙侠湖区块户外休闲运动基地(遂昌县数字绿谷)

建设华友会培训基地、阿里云创新中心、阿里巴巴商学院培训基地、仙侠湖户外运动培训科研基地、水上运动基地、长三院农创研发中心、全国县域(农村)电商会议和培训中心等农创类项目

江南康养天堂

百山祖国家公园

主入口社区

选址大毛湾区块,建设休闲商贸中心、高端度假区、百山祖冷杉五星级酒店、文化艺术聚落村、风情街等

百山祖避暑乐氧小镇

百山祖镇政府所在地车根村海拔1138米,全镇平均海拔为1000米,是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山区镇,夏季气候凉爽,夏季7—8月平均气温为22.5℃,是盛夏避暑的绝佳胜地,故以“避暑”“乐氧”为主打品牌。突出主题,注入康体养老元素,完善医疗、健康、休闲、运动等配套服务内容,开发度假型生态养生养老产品。

“康养600”小镇

重点在莲都天堂山湖记忆小镇、青田小舟山诗画云庄小镇、遂昌大柘古村温情小镇、松阳斋坛仙坑久养小镇、庆元贤良醉慢山水小镇、庆元丰洋康养基地等,依托独特山水景观,在康养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上,融入山水诗路文化体验项目和活动产品

莲都灵康杏福康旅小镇

新建康旅小镇,分二期实施。一期建设研学岛、文华湾等区块

莲都郎奇白桥康养旅游小镇

主要建设康养服务用房、度假酒店、康养医院、文化设施建筑、教育培训用房等

云和湖生态康养小镇

规划建设综合服务核心、山地公园、运动公园、森林公园以及修心养生、乐龄颐养、观澜怡居、深山雅居、探索度假等组团功能

嘉瑞温泉度假村

建设集接待、餐饮、水疗、SPA等功能为一体的温泉会所

莲都药用植物园

康养社区

结合瓯江自然山水旅游资源特色和中医中药文化的康养庄园,建设药用植物园、中医养生馆、养生药膳餐厅、药浴芳疗养生会馆,开发中草药手工体验、中草药科普教育等产品

莲都少微医养文化村

利用小木溪的山水环境,以医养为主题的养生度假产品,建设道家文化与现代养生中心、南明养生书院、南明康养中心、半山别院等,形成以道家医养为特色的康养产品

松阳卯山森林康养

主要建设仙人谷温泉养生、场部康养度假和卯山俭公祠茶苑、道家文化传承中心、国学礼仪培训中心、姓氏文化公园、道医体验馆等项目

大山峰森林休闲养生旅游小镇

利用自然原生态山地的山水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立体气候资源,建设以避暑、度假、休闲、会议为主体,集观光游览、探险猎奇、健身娱乐、科研教育为一体的康养旅游小镇

缙云黄帝康养特色小镇

建设华夏养生博览园、奇珍百草药谷、黄帝古方养生区、山地运动游览区、文化创意街区等项目,打造康养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小镇

青田山口镇大田养生养老基地

集居住、休闲、养生养老为一体的高尚社区

南山大健康文化园

建设康养社区服务中心(中医文化养生村)、康养社区、康养医院、国学院、禅文化园、滨水商业街等项目

“诗与远方”社区

庆元经典文创带

提升上洋、龙口、蔡双一线古村落开发,形成龙泉金村—曹岭码头—竹口岩溪的瓯江源精品乡村带;新建岩溪--崔家田生态步行圈、骑行圈,三坑溪亲水基地,木器工坊群等项目

诗人之家

为瓯江山水诗、现代诗的社会团体以及民间团体提供一个空间载体,供相关文化人士进行文化交流,举办沙龙、研讨会等

创意社区

是集文化体验与度假一体的度假社区和文创街区,满足游客对 “诗与远方”的梦想,配备办公场所、独立空间、咖啡馆、小众影院、餐厅等设施

山居田园民宿

景宁那云·天空之城

分客房区、艺术生活街区、商务区三大区块,客房区以崖为脉,打造悬崖间、浮崖间、游崖间、叠崖间、隐崖间等崖间房体系

松阳榔树、小后畲民宿综合体

建设主题民宿群落、文创小集、休闲中心、生态餐厅、停车场以及相关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户外运动基地

百山祖国家公园

户外运动圣地

打造兰溪桥水上项目综合体、“环公园”徒步骑行基地、低空极限户外运动基地等

莲都越野100赛道

利用莲都大港头、峰源区域的森林、古道、防火道、景区游步道等山地资源,建设莲都100公里越野赛系列精品赛事

东西岩山地运动小镇

依托东西岩风景区建设山地运动和综合配套项目,发展“体育+”的产业聚集,布局射击射箭馆,山地自行车公园,越野摩托车公园,全地形车赛道,露营基地,山地运动文化馆等

遂昌南尖岩户外运动基地

遂昌县王村口镇石笋头村,高空拓展项目、观光缆车项目建设等

遂昌大柘茶山山地户外运动基地

项目位于大柘万亩茶园,依托茶山的山形地势以户外拓展为主题,主要建设山地越野、骑行、徒步等山地运动和滑板、极限单车、攀岩、跑酷、极限轮滑等极限运动等极限运动场地,配套建设户外露营、房车营地等接待服务设施

松阳黄田国际山居运动度假村

项目规划分成两大板块,规划总面积约为412亩。山居板块主要建设主题民宿、精品酒店、旅游综合服务区、生态餐厅、会议院落、高山农耕园等;运动板块主要建设户外极限运动营地服务区、低空飞行基地、滑翔伞基地等

缙云彬澜·天空之城

建设特色旅游度假区、飞行运动体验区、集训赛事俱乐部等功能区及直升停机坪、动力三角翼起飞场、热气球表演、高档房车营地、滑翔伞飞行场、飞行俱乐部村落等

遂昌汽车运动之城

项目定位汽车文化乐园、全域穿越之城、汽车传媒基地和自主汽车文化节庆地;一期主要建设直线竞速赛道、汽车服务中心、车友驿站、主题酒店及配套基础设施

其他

舌尖上的丽水

“百县千碗”美食推广,挖掘丽水各地特色美食,推出美食推广图册、旅游美食地图、旅游美食线路等产品;创意美食制作工艺,充分发扬景宁大均畲族药膳、缙云麻鸭、缙云烧饼等传统美食制作工艺,通过老字号餐厅、美食技术学校等方式加以传承发扬

2. “秘境乡里”系列产品项目

产品名称

重点项目

建设内容

菇茶飘香

庆元、龙泉

香菇博物馆

全面了解香菇文化,展开香菇历史卷轴,是一个融合文化收藏、展览、科学研究、社会交流、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交流中心

庆元县百山祖

避暑乐氧小镇

以兰巨乡仙仁长寿谷为重点,依托高山气候资源、森林资源为基础,充分挖掘庆元的人文底蕴、香菇产业特色以及生态禀赋,打造成为集科普教育、避暑养生、文化创意等功能于一体的慢生活高山风情小镇

庆元香菇小镇

(香菇文化养生核)

布局万亩香菇基地、现代香菇产业科技示范园、青少年食品职业体验中心等内容;近期打香菇小镇香菇文化养生核,主要建设观光工厂、水岸菇舍、元味市集、百味蘑锅、魔幻菇林等

松阳茶香小镇

结合浙南茶叶市场“中国绿茶第一市”金名片,打造集茶叶生物技术研发、种植、生产加工、交易流通、物流仓储、生态旅游、禅茶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茶旅生态田园小镇

惠明禅茶文化产业园

扩、改、建惠明寺和研究、发展惠明禅茶文化,打造成一处集朝拜、禅修、养生、茶禅体验的佛教禅文化静修圣地

龙现稻鱼

稻鱼特色衍生品

针对婚宴市场推出金属瓮、小木桶、手提袋和花布包装的婚嫁米

大地稻田艺术展

以稻田为载体,邀请知名艺术家,展现稻鱼大地农田艺术

稻穗艺术节

每逢秋收时节,举行一场盛大的丰收仪式,举办龙现秋收音乐节,秋收稻穗艺术节

神秘古畲

云和景宁

畲乡民俗风情园

云和畲族文化村、景宁畲寨东弄、景宁畲乡之窗景区提升等

畲王寨旅游景区

建设古法农耕基地、万垄畲王居、李婆坑自然村提升、入口旅游服务设施以及游步道、旅游厕所、公共广场等

环炉西峡畲耕探秘公园

建设峡谷探险探秘、生态休闲度假、空中巴士养老旅居创新、畲家深耕体验、畲家美食和药膳、无动力网红项目、红色之旅等

乡村生活美学

河阳古民居重要建筑提升改造项目

古建筑保护修缮,建设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智慧景区、展陈馆建设、重要节点提升改造

大佑山综合农旅开发

位于缙云县舒洪镇,建设1200米观光索道、田园人家(民宿)、云天农场、康养中心、作坊区、乡村集市、游客中心、道路硬化、游步道、摩天轮(大佑之眼)

松阳国家传统村落公园核心区

对松阳全县传统村落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主要建设若干传统村落精品村,按照城乡联动、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优化片区空间布局,打造重要节点,提升村庄整体风貌,完善村庄基础设施等

龙泉龙南

农耕文化小镇

立足高山养殖、高山蔬菜、高山水果、职工疗休养、香菇文化传承五大产业,打造“农耕小镇·古朴龙南”的农耕文化小镇

遂昌未来乡村大田村

大田村是全国首个GEP、GDP双核算村,开展未来乡村试点建设,核心区建设万亩茶海服务中心、青创中心、驿站、观景平台、数字茶业创业园一期等,打造茶文化一条街

青田乡村生活休闲区(诗画小舟山)

充分利用小舟山天然资源和旅游优势,打造集吃、住、游为一体的旅游休闲综合体

庆元举水乡国家级4A景区创建

以月山国家3A级景区为创建核心,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建设举水乡全域性国家级4A景区,打造山水诗画避暑胜地

艺术月山

在月山村建设文化学堂、书院、剧场、图书馆等新型文化场所空间,提升月山村的文艺气质

庆元世界竹海公园核心区建设

“两山一海”打造乡村旅游,“两山”指龙头山,台湖山,“一海”指大竹海。深入打造世界竹海公园核心区,以三济片、黄真片沿线村为中心打造黄田镇全域旅游线路

民俗节庆地方性活动

举办云和石浦民俗节、缙云黄帝祭典、景宁马仙故里文化旅游节、松阳石仓客家民俗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将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

其他

节气明信片

根据秘境乡里的菇茶、稻鱼主题,设计整套节气明信片,将秘境乡里的文化精神融入在文化产品中

瓯江市集

重点打造云和畲族风情集市、缙云轩辕文化集市、缙云壶镇五月廿八大市等集市活动,营造乡村商业氛围

山里年货节

推出以“去乡村打年货”为主题的各类民俗和节会活动,吸引大批城市居民前往参与并采购年货

六、近期重点项目与投资估算

(子)品牌

序号

重点项目

项目规模

建设主体

建设周期

(年)

投资额(亿元)


瓯江光影

01  

仙都景区提质扩容

约115亩

缙云县仙都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2022-2025

34


02  

石门洞景区整合提升

约25.6平方千米

青田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2019-2023

2.4


03  

云和梯田旅游区

约220亩

云和梯田发展有限公司

2018-2025

13.5


04  

古堰画乡创5A

-

莲都区旅投公司

2010-2023

35


05  

白云国家森林公园公建

总建筑面积

70478平方米

丽水市白云山生态林场

2020-2025

10.45


06  

九龙湿地萤火虫小镇

-

莲都区旅投公司

2019-2022

5


07  

云和燕庐文化创作基地

约38.8亩

云和燕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21-2023

1.1


08  

云和石浦船帮古镇

约20公顷

-

2020-2025

3


09  

瓯江观光磁悬浮轨道

全长约35km

-

2022-2025

70


10  

云和湖聚仙岛旅游综合体

约25亩

云和孚提埃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2018-2022

1.5


11  

古堰画乡艺术中心

约21亩

莲都区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2021-2023

1.37


12  

遂昌金矿5A级景区创建

约14公顷

遂昌金矿矿山公园有限公司

2016-2022

10


瓯江诗境

13  

百里古道修复及配套建设

约50公里

-

2019-2022

30


14  

瓯江绿道建设(大溪治理、马拉松赛道)

约72公里

丽水市水发公司

2020-2022

20


15  

瓯江码头群

约5个

-

2019-2022

0.5


16  

“丽水山路”步道系统

-

-

2019-2025

50


17  

龙泉城市文化客厅

约200亩

龙泉市旅投公司

2020-2023

15.44


处州天工

18  

大窑龙泉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约10平方公里

龙泉市文广旅体局

2017-2030

4.5


19  

瓯江海丝之源生态文化保护提升工程

-

龙泉市文广旅体局

2022-2027

20


20  

龙泉中国青瓷小镇

约2平方公里

龙泉市青瓷小镇管委会

2012-2022

50


21  

龙泉宝剑小镇

面积184.77亩

龙泉宝剑小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2019-2021

14


22  

青田秋芦石雕综合体

约5.5公顷

青田县家和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2019-2021

5


23  

木玩展示体验馆及配套基础设施

约100亩

云和县木玩童话小镇投资有限公司

2020-2023

4


24  

木玩智创空间

约240亩

云和县木玩童话小镇投资有限公司

2019-2025

11


25  

木玩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约118亩

云和县海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2019-2022

5


处州余韵

26  

松阳全县域生态博物馆群

-

松阳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18-2023

2.1


27  

汤显祖戏曲小镇·关雎文化园

约2.99平方公里

遂昌汤显祖戏曲小镇关雎文化园有限公司、遂昌县建投公司等

2017-2025

10


28  

遂昌县博物馆

约27亩

遂昌县两山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21-2023

1.3


29  

东堡山华侨文化旅游项目(一期)

约320亩

浙江安特文旅发展有限公司

2018-2023

18


30  

浙西南革命纪念馆

约1公顷

-

2020-2022

1.5


31  

王村口红色旅游风情小镇

1.6平方公里

浙江遂昌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17-2022

3


32  

庆元斋郎军旅小镇

斋郎村全域

庆元县百山祖镇镇政府

2018-2030

2


秘境客居

33  

龙泉青瓷文化旅游度假区

约55平方公里

龙泉青瓷文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2018-2025

50


34  

千峡湖生态旅游度假区

用地面积约795亩

丽水千峡湖旅游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2013-2023

86


35  

百鸟朝凤文化旅游度假区

约5.2公顷

景宁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1-2025

12.5


36  

松阳清露乡隐旅游度假区

面积360亩

浙江清露乡隐投资有限公司

2018-2022

17


37  

青田奇云山仙竞小镇

约588亩

奇云山(浙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2021-2028

30


38  

庆元大济状元文化康养园

约100亩

庆元县文广旅体局

2021-2026

7


39  

遂昌仙侠湖区块户外休闲运动基地(遂昌县数字绿谷)

约610亩

遂昌县两山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20-2030

15


40  

百山祖国家公园主入口社区

约4000亩

庆元县发改局

2024-2027

30


41  

莲都灵康杏福康旅小镇

约2000亩

浙江尚和康圆实业有限公司

2020-2025

25


42  

莲都郎奇白桥康养旅游小镇

约2380亩

丽水祥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019-2023

20


43  

嘉瑞温泉度假村

约43亩

云和嘉瑞养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2018-2022

1.6


44  

松阳卯山森林康养

约12公顷

松阳象昼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2020-2024

17


45  

大山峰森林休闲养生旅游小镇

约20平方公里

莲都区政府

2020-2030

5


46  

缙云黄帝康养特色小镇

-

缙云县五云街道

2020-2025

10


47  

青田山口镇大田养生养老基地

占地90亩

浙江永鸿置业有限公司

2022-2024

5


48  

景宁那云·天空之城

总建筑面积

约5万平方米

浙江那云文旅有限公司

2019-2025

10


49  

“百山祖国家公园”户外运动圣地

-

庆元县文广旅体局

2023-2025

30


50  

东西岩山地运动小镇

约3500亩

莲都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2028

20


51  

缙云彬澜·天空之城

约77亩

缙云县壶镇镇

2022-2025

10


52  

景宁畲族风情康养度假综合体

约500亩

景宁县度假区发展中心

2021-2024

3.2


秘境乡里

53  

庆元、龙泉香菇博物馆提升

约1.2平方公里

-

2019-2021

2


54  

庆元香菇小镇(香菇文化养生核)

171.5亩

庆元县产业园管委会

2021-2023

5


55  

松阳茶香小镇

约4平方公里

松阳县经济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2019-2022

15


56  

惠明禅茶文化产业园

约300亩

景宁畲族自治县惠明寺

2020-2025

11


57  

畲王寨旅游景区

-

景宁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0-2022

12.5


58  

大佑山综合农旅开发

约775亩

缙云县舒洪镇

2022-2025

1.66


59  

遂昌未来乡村大田村

约146亩

遂昌县大柘镇人民政府

2020-2022

2.5


60  

青田乡村生活休闲区(诗画小舟山)

-

杭州宏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022-2025

2


61  

百山祖避暑乐氧小镇“生态古民居”

约374亩

庆元县文广旅体局

2019-2026

3


62  

庆元举水乡国家级4A景区创建

-

庆元县文广旅体局

2023-2028

3.5


63  

景宁千年山哈宫

约15.5公顷

景宁县环敕木山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2016-2022

6.63


合计(亿元)

923.75

专题研究一:四条诗路建设比较研究

2002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主持浙江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时提出,要“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绿色浙江’为目标,以建设生态省为主要载体,努力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003年,浙江省委举行第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八八战略”,即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2005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调研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在“绿色浙江”、“八八战略”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导下,浙江省率先走向了生态文明之路,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经验和突破,已成为走在全国前列的生态文明省。

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和大运河诗路等“四条诗路”是浙江重点打造的文化高地、文明高地,是全面实施“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四条诗路”建设内容

“四条诗路”是在全面梳理浙江历史文化地理脉络基础上提出的。晋、唐是浙江诗路文化的发生发展期,宋、元是浙江诗路文化的兴盛繁荣期,明、清是浙江诗路文化的深化融合期。先人择水而居,繁衍生意,以水系(古道)为纽带贯穿全省,勾勒出了浙江诗路文化的诗人行迹图、水系交通图、遗产风物图、名城古镇图、浙学学脉图“五幅地图”,分别绘就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浙东唐诗之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这“四条诗路”是历史留给浙江的宝贵财富,是浙江人民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四条诗路”具有较强的历史穿透力、文化吸引力、生活舒张力和自然亲近力,有条件打造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魅力人文带、黄金旅游带、美丽生态带、富民经济带和合作开放带。可以聚拢开发千年诗路文化厚植浙学底蕴,千村百镇十城承载先贤古韵,千处古迹非遗铸就文化宝库,千里灵山秀水铺陈生态画卷,千企万亿产业勇立时代潮头;可融合沿途儒学、佛道、诗歌、书法、茶道、戏曲、传统工艺、民俗、方言、民间传说等内容的文化宝藏,对保护、传承和利用优秀民族文化、推广经典人文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诗路文化带建设,讲好浙江故事,将华夏璀璨文明汇流成河,充分展现咏史怀古诗般韵味,走出一条世代传承的文化自信之路。

四条诗路空间结构图

1. 浙东唐诗之路

浙东唐诗之路以曹娥江、剡溪、椒(灵)江为主线,包括宁波(奉化、余姚)、舟山支线,覆盖绍兴、台州、宁波、舟山等部分行政区域。1200多年前的唐朝,当时有五六百个诗人穿越浙东地区,形成了这么一条山水人文之路。

2. 钱塘江诗路

主要是当时沿着我们的母亲河浙江钱塘江,从开化出发经衢江、婺江、兰江、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等顺江而下,包括浦阳江支线,新安江安徽黄山市支线,覆盖杭州、金华、衢州和嘉兴海宁等行政区域,一直到嘉兴海宁出海,在这条路上形成了一条山水人文之路,也留下了大量赞美的诗歌。

3. 瓯江山水诗路

瓯江山水诗路以瓯江、大溪、龙泉溪为主线,包括楠溪江、温瑞塘河支线,松阴溪支线,覆盖温州、丽水部分行政区域。

4. 大运河诗路

以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为一个纽带,穿越湖州、嘉兴、杭州,一直通过绍兴、宁波入海。这条道不仅是历史上浙江北上的一条通道,实际上也是全国各地文人进入浙江的主要通道,所以在这条运河上留下了很多的美好诗篇和传说。

四条诗路贯穿浙江全域。据初步统计,从晋代至清代,历史文人在四条诗路留下上万首诗词名篇,展现了诗人行迹图、水系交通图、城镇风物图、浙学文脉图,体现着人民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力,诗意画卷铺就了浙江文脉,成为“诗画浙江”大花园建设亮丽的人文底色。

七、“四条诗路”建设目标

尊重历史、保护优先,要以沿线文物古迹为核心,修复好历史文化遗存,全面彰显大花园建设的生态环境之美和人文韵味之美。文化引领、创新驱动,以水系(古道)为纽带,以诗词曲赋为特色,有机串联沿线文物古迹、城镇古村,通过文旅深度融合,系统谋划一批优质旅游线路,整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黄金旅游带。绿色发展、融合开发,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建设开发,使山水与城乡融为一体,自然与文化相得益彰。

以水系(古道)为纽带,以名城、名山为节点,构建“一环四带十地百珠”的总体空间格局,打造“一环联四带,十地聚百珠”的文化之路。其中,瓯江山水诗路以“瓯江—大溪—龙泉溪”为主线,贯穿整个浙南山区,含盖丽水、温州二市。规划“十地”中位于瓯江山水诗路上的有秀山丽水生态养生高地、中国山水诗发祥地。规划提出“实施文化旅游串珠成链工程”,推进一批诗路核心平台建设、一批特色精品线路。包括高能级精品文化景区群、一批海滨、湖畔、山居、田园、温泉等不同主题国际一流的旅游度假区、一批以文化体验、休闲旅居为主要功能的诗路文化驿站等。

八、“四条诗路”规划解读

规划主要包括:《钱塘江诗路黄金旅游带规划》、《浙东唐诗之路黄金旅游带规划》和《瓯江山水诗路黄金旅游带规划》。

1. 历史文化

钱塘江、浙东、瓯江历史文化特征归纳表


钱塘江诗路

浙东唐诗之路

瓯江山水诗路

文化特征

ž 两浙文明之摇篮,吴越文化之分野。

ž 特色文化兼容并蓄,学术流派博采众长。

ž 文人名士四方辐辏,诗画佳作不胜枚举。

——

ž 千年文化锤炼,留传万千山水诗篇

ž 千年人类智慧,留存万千物质遗产

ž 千年历史传承,形成特色瓯越文化

文化定位

ž 万首诗作的传唱地

ž 文学巨匠的聚集地

ž 传世名画的创作地

ž 多重文化的交融地

ž 钱江大潮的奔涌地

ž 古越文化的中心地

ž 儒释道三教和合地

ž 高士入山的归隐地

ž 诗书名作的荟萃地

ž 海上丝路的起航地

ž 浙西南生态富集地

ž 海陆空交通会集地

ž 民营经济重要发源地

2. 定位与目标

钱塘江、浙东、瓯江目标定位横向对比表


钱塘江诗路

浙东唐诗之路

瓯江山水诗路

Ÿ 营造山水田园诗般的画境,打造生态旅游带

Ÿ 营造咏史怀古诗般的意境,打造人文旅游带

Ÿ 营造爱国言志诗般的情境,打造红色旅游带

Ÿ 营造交响乐史诗般的气韵,打造活力旅游带

Ÿ 世界级的研学旅游目的地

Ÿ 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体验地

Ÿ 国际一流的人文度假胜地

Ÿ 根植中国山水诗词的魅力人文带

Ÿ 展示浙西南著名山水诗画的黄金旅游带

Ÿ 聚集秀山丽水的健康养生生态带

Ÿ 共创高品质生活的富民经济带

通过诗路黄金旅游带建设,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实现文化的具象化、体验性和生活化,实现旅游的多元化、时代性和国际化,把钱塘江诗路建成文化旅游吸引力最强的流域之一。

通过浙东唐诗之路黄金旅游带建设,使诗词、曲艺、书法、茶等优秀传统文化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文化旅游的时代内涵和业态形式,推出一批在国内外有标杆引领地位的旅游产品和线路,把沿线地区打造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全面形成诗路沿线自然、城镇、文化和谐共生的发展态势,黄金旅游带在国际上形成较高的知名度和一定影响力,成为国际著名的生态养生福地、国际文化交流圣地。

差异点

强调文化的具象化、体验性和生活化

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发扬

强调自然生态

共同点

时代性、创新性、国际化;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3. 空间布局

钱塘江、浙东、瓯江空间布局对比表


钱塘江诗路

浙东唐诗之路

瓯江山水诗路

结构

一轴四片多组团

一主轴一副轴四片区十组团

一轴双心五区

沿钱塘江、富春江、兰江、衢江的东西向旅游发展主轴

串联浙东运河、鉴湖、曹娥江、若耶溪、剡溪、天姥山、天台山、椒(灵)江的南北向旅游发展主轴;

由姚江、奉化江组成,串联绍兴南部和宁波、舟山的东西向旅游发展副轴

“八百里瓯江串珠成链”;

山水景观轴、山水保护管控轴、诗路文明轴

——

——

丽水——浙西南旅游集散中心;

云和——副中心

温州——浙东南旅游集散中心;

乐清——副中心

片区

钱塘片(古都潮涌风韵区)

富春片(富春山居度假区)

婺州片(养生论学闲情区)

衢州片(南孔文化溯源区)

古越水乡

佛道名山

山海颐养

海上诗路

山水诗源休闲旅游区

品质养生度假旅游区

生态文化研学旅游区

山乡田园牧歌旅游区

海防爱国教育旅游区

组团

包含多个精品文化景区、旅游度假区、历史文化街区(镇)、唐诗之路文化驿站的14个高能级旅游集聚区

包含多个精品文化景区、旅游度假区、历史文化街区(镇)、唐诗之路文化驿站的10个高能级旅游组团

——

九、瓯江山水诗路相关建设要求

1. 培育文化创意产业

编制瓯江流域文化创意产业带规划,加大文化创意产业培育力度,打造瓯江山水诗路;制定丽水市服务业“四大经济”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培育丽水服务业发展新动能;编制全域旅游规划,重点推动缙云仙都、古堰画乡、云和梯田、遂昌金矿5A景区创建进度,力推高品位酒店群建设,计划新建、续建高品位酒店项目34个;……制定出台《丽水市关于加快把文化产打造成千亿级产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扩大市级文化产业发展资金规模,重点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特色文化产业等。

——丽水市发改委

2. 培育生态旅游康养产业

打造瓯江山水诗路黄金旅游带,争取开通沪丽等休闲观光专列。建设瓯江中上游休闲养生新区,推进缙云仙都、古堰画乡、遂昌金矿、云和梯田等创建5A级旅游景区,加快云和湖、千峡湖、遂昌湖山旅游度假区建设,打造青田石雕小镇、龙泉青瓷小镇、景宁畲乡小镇等旅游风情小镇和历史经典文化小镇。创新丽水高山气候价值化实现路径,重点打造一批海拔600米以上康养小镇。发挥青田侨乡优势,打造进口红酒集散中心、咖啡小镇等平台,培育国际时尚产业。依托中国摄影之乡优势,培育影像产业。组织国际马拉松赛、国际自行车赛、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等品牌赛事,加快瓯江绿道网建设,打造国际徒步健身康养胜地。

——《浙江(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方案》

3. 以康养+文化发展文养产业

深度挖掘宗教、民俗、历史文化,鼓励各地结合“康养+文化”的形式,整合农耕文化、古村落文化、摄影文化、红色文化、畲族文化,积极发展文养产业。重点打造山区古村落农(林)耕文化体验,加大松阳、庆元、缙云等地古村落保护力度,开发遂昌、松阳、云和等地的农耕文化。全力推进浙西南红色文化挖掘和培育,开展浙西南红色旅游体验。做好中国畲乡民族风情保护,开发文化康养体验。以多种文化的融合,运用创意化的手段,丰富文化体验方式,促进康养体验修身养性、回归本心、陶冶情操。  

(1) 以康养+运动发展运动康养

依托丘岭地形地貌及森林资源,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拓展、徒步旅行、极限运动等户外康体养生产品,加快推进缙云三溪山地越野车赛事、龙泉市千八线户外越野赛、景宁炉西峡探险、缙云滑翔伞基地、湖山水上运动、冒险岛水上世界、松阳双童山山地运动、庆元百山祖等户外体育、旅游、度假、健身、赛事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促进运动康养加快发展。同时,鼓励各地探索引进体外诊断器械,对户外运动参与者进行血压、血氧、血糖、心率等快速检测,应用信息化手段记录、诊断,即时反馈,增强体验性。

(2) 以康养+养老(养生)发展长寿康养

依托长寿文化,大力发展长寿经济,以食疗养生、山林养生、气候养生等为核心,打造养生养老度假基地等综合开发项目,逐步把发展重心从养老向“老年养老,中年养心,青年养身”转变。有序推进养生旅游项目建设,重点建设龙泉灵芝文化养生旅游基地、庆元县黄精谷中医药生态旅游基地等省级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争取培育一批省老年养生旅游示范基地。

(3) 以康养+医疗发展医养产业

大力推动旅游与中医药养生产业融合发展,缙云县西红花养生园、龙泉唯珍堂铁皮石斛生态博览园、处州国医馆、莲都区夫人山铁皮石斛基地、丽水缙云县地缘家庭农场、丽水松阳县云顶仙坑源国际人文养生度假村等 6 家单位被列为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逐步建成一批以中医药特色的养生旅游示范基地,促进中医药康养产业发展。同时,将持续推进康养+医疗模式,持续提升康复医学学科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设一批医养结合示范点,做好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创建。  

(4) 以康养+度假发展休闲康养产业

以健康养生、休闲旅游为发展核心,依托全域旅游发展,构建生态体验、度假养生、温泉水疗、森林洗肺、高山避暑、田园养生等康养业态,深入推进生态观光、农业体验、民宿农家乐等深度融合。按照《丽水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要求,以全域旅游为载体,融入度假康养理念,构建丽水休闲康养产业链。

n 瓯江生态旅游轴

通过整合瓯江流域的自然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和产业资源等优势资源,进行分段、分主题、分特色的保护性开发,引入水上特色游览项目,开发亲水休闲和生态空间,完善水陆交通配套设施等,实现瓯江流域和周边景区景点等的有机串联,从而将瓯江流域打造成为丽水的生态景观通廊、文化展示通廊和水上交通通廊,形成丽水最为特色的生态产业聚集和辐射带。

n 遂昌—松阳山乡田园牧歌旅游区

发挥两地的地貌、产业和景区等产业和景区等特色优势,共同打造山乡田园旅游组团,积极引导山地观光到度假、运动养生引导山地观光到度假、山乡体验、山地农业休闲等多元化发展康养产业。

n 龙泉—庆元文化养生旅游区

发挥两地的山地避暑特色,整合青瓷、宝剑茶叶等文化资源和香菇农业形成丽水独山地避暑特色,形成丽水独特的文化康养度假旅游区。

n 缙云—青田品质休闲旅游区

发挥区位优势,以及拥有丽水首个5A景区的品牌优势,深耕精品,深耕精品旅游景区和高端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形成丽水全域旅游的品质观光和度假基地。

n 云和—景宁乡村民俗旅游区

着重发挥该地的生态资源优势、高山梯田农业优势、民族文化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等,主打梯田观光、乡村休闲、畲乡度假、童玩体验等,形成独特的文化康养区。

钱塘江诗路、浙东唐诗之路、瓯江山水诗路的产品体系主要都围绕康养度假、休闲观光和研学体验展开。其中,浙东唐诗之路的旅游产品更多地侧重于传统文化的研学体验和文化传承,而瓯江山水之路的旅游产品以休闲观光和康养健身为重点。

与钱塘江诗路、浙东唐诗之路相比,瓯江山水诗路黄金旅游带规划中对于精品旅游线路的规划具有更明显的主题性和地域性。其中丽水区域内的旅游线路以生态养生和山水休闲为主。

十、相关规划要求

相关规划一览表

省级

《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

《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建设纲要》



“大运河诗路”

“钱塘江诗路”

“浙东唐诗之路”

“瓯江山水诗路”


“‘海上丝绸之路’瓯江文化遗产调查”




《瓯江山水诗路黄金旅游带规划》

“申报浙江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重点项目”

市域

总体

《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丽水市“一带三区”发展规划》

《浙江省大花园核心区(丽水市)建设规划》

《丽水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

《丽水瓯江山水诗路文化旅游规划》

专项

水域生态

交通

绿道

文保

产业

《瓯江流域综合规划》

《丽水市综合交通中长期规划》

“瓯江国家河川公园规划”

《丽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丽水市瓯江文化创意产业带发展规划》

《丽水市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

《丽水市瓯江大花园绿道规划》

“环境功能区划”、“水功能区划”

各区市县


莲都区

云和县

龙泉市

松阳县

遂昌县

缙云县

青田县

景宁县

庆元县

全域旅游规划

名城

名镇

《碧湖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龙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松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遂昌王村口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景区

《南明山-东西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瓯江生态旅游景区创5A提升规划》

《云和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云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云和梯田景区旅游总体规划》

《住龙景区创4A提升规划》

《龙泉青瓷文化旅游度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松阴溪景区创4A提升规划》


《仙都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缙云河阳古民居旅游发展规划暨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规划》

《缙云县“中国乡愁旅游先行区”规划》

《东堡山华侨文化旅游项目概念策划及城市设计》

《千峡湖区域旅游规划》

《太鹤湖灯光设计规划》

《景宁云中大漈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景宁畲族风情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云上天池景区概念策划》

《庆元县月山旅游区总体规划》

特色

小镇

古堰画乡特色小镇

木玩童话小镇

中国青瓷小镇


汤显祖戏曲小镇



景宁畲乡小镇


乡村


长汀村、石浦村、小顺村



淤溪村


龙现村(稻鱼)

东垟村、西一西二村、金坵村、大均村、深垟村、高演村、茗源村、东弄村

大济村(进士)

其它

“莲都区水文化遗产重要点位选介”

“云和县水文化遗产重要点位简介”





石雕市场综合体



本次规划在《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建设纲要》等文件的指导下,结合《浙江省大花园核心区(丽水市)建设规划》《丽水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立足于文化视角,重点对丽水瓯江山水诗路旅游发展进行提升,以全域的视角深度挖掘丽水市莲都区、云和县、龙泉市、松阳县、缙云县和景宁县等重点市域空间区域内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从水域生态、特色交通、历史文化和产业结构等层面进行整合,依托物质载体彰显文化内涵,突出瓯江山水诗路文化旅游的独特气质与禀赋,从而综合提升旅游能级,以瓯江山水诗路旅游带为线索“串珠成链”,引导丽水全市文化旅游整体发展。

专题研究二:古堰画乡申报世界遗产研究

一、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包含文化景观)、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物质遗产(文化遗产包含文化景观、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19年7月10日,世界遗产总数达1121项,分布在世界167个国家,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39项,世界自然遗产213项,世界文化遗产869项。中国拥有世界遗产55项,总数和意大利并列位居世界第一。

1. 发展历程

1959年,埃及政府打算修建阿斯旺大坝,可能会淹没尼罗河谷里的珍贵古迹,比如阿布辛贝神殿。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努比亚行动计划”,阿布辛贝神殿和菲莱神殿等古迹被仔细地分解,然后运到高地,再一块块地重组装起来。这个保护行动共耗资八千万美元,其中有四千万美元是由50多个国家集资的。这次行动被认为非常成功,并且促进了其它类似的保护行动,比如挽救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巴基斯坦的摩亨佐-达罗遗址、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等。

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召开会议,评审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包括:①文物,②建筑群,③遗址。世界自然遗产包括:①地质和生物结构的自然面貌,②濒危动植物生态区,③天然名胜。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提出把“文化景观遗产”纳入《世界遗产目录》中的,专门代表《保护世界文化与遗产公约》第一条表述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文化景观遗产包括:①园林和公园景观,②有机进化的景观(人类历史演变的物证),③关联性文化景观。

2. 基础文件——《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的第十七届会议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公约主要规定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定义,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措施等条款。公约规定了各缔约国可自行确定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并向世界遗产委员会递交其遗产清单,由世界遗产大会审核和批准。凡是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地点,都由其所在国家依法严格予以保护。

3. 评价依据

(1) 总体评价标准

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遗址必须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并至少符合十条选择标准其一。这些标准在执行《世界遗产公约》的业务准则中得到了解释,该准则除公约文本外,还是世界遗产的主要工作工具。委员会定期修订这些标准,以反映世界遗产概念本身的演变。到2004年底,世界遗产地是根据六项文化标准和四项自然标准选出的。随着修订后的《世界遗产公约执行工作准则》的通过,只有一套十项标准。

(2) 文化遗产标准

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下列各项应列为文化遗产:

文物古迹:从历史、艺术和科学的角度来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部件和结构、铭文、洞穴、居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组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和科学角度来看,在建筑形式、统一性及其与环境景观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体。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工程或自然与人类的结合工程以及有考古发掘遗址的地区。

n 具体评定标准:

(Ⅰ)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Ⅱ)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Ⅲ)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Ⅳ)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Ⅴ)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Ⅵ)与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和实质的联系(委员会认为,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他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入《名录》的理由)。

另外,“文化景观”是包含于“文化遗产”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并不是单独的一类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公约实施细则中规定了评定遗产的标准,文化遗产必须具备以下标准中的一个或几个,并经过真实性检测合格,此外还要在保护管理方面达到要求。

十一、其他遗产

1. 线性文化遗产

(1) 遗产概念

线性文化遗产(Lineal or Serial Cultural Heritages)主要是指在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运河、道路以及铁路线等都是重要表现形式。线性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的一种形式,属于世界文化遗产范畴。

(2) 线性文化遗产特征

是线状或带状的文化遗产区域,范围大,包括的遗产种类多,反映的人类活动形式丰富。既有地域的特点,也有相互交流和交融积淀的历史。

尺度较大,可以指跨越众多城镇的一条水系的整个流域;也可以指贯穿很多国家的某条贸易之路。

承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联系与变化,相互影响与交流,构成文化带上文化遗存的共性与特性、多样性和典型性,衍生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和内在的密切关联。

涉及到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复杂的自然生态系统。

(3) 基础文件——《文化线路宪章》

《文化线路宪章》于2008年10月4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十六届大会上通过,是国际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基础性文件。

1998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成立了文化线路科学委员会(ICOMOS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Cultural Routes,简称CIIC),标志着以“交流和对话”为特征的跨地区或跨国家的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 or cultural itinerary)作为新型遗产理念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界所认同。

2003年3月,世界遗产委员会委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修订《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加入了有关文化线路的内容。

2005年10月,ICOMOS第15届大会暨科学研讨会在中国西安召开,将文化线路列为四大专题之一,形成了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共识性文件《西安宣言》;并通过了有关《文化线路宪章(草案)》(Charter on Cultural Routes 5th Draft)的决议。

2008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十六届大会在加拿大古城魁北克通过了《关于文化线路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宪章》,即《文化线路宪章》,标志着文化线路正式成为世界遗产保护的新领域。

2.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1) 遗产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patrimoine culturel immatériel)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人情、文化理念等重要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核心因素,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经评选确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n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

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表演艺术;

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传统手工艺。

(2) 基础文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于2003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旨在保护以传统、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堪称为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延续。其精神首先表现为,它在《保护民间创作建议书》(1989)、《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和《伊斯坦布尔宣言》(2002)的基础上,明确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强调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普遍的意愿和共同关心的事项,承认各社区, 尤其是原住民、各群体, 有时是个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保护、延续和再创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为丰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作出贡献。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3) 评价标准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杰作(代表作)国际评审委员会议事规则》,其评选标准主要有两条:

n 遗产具有杰出的文化代表性,对有关群体和文化多样性具有特殊价值;

n 遗产当前迫切需要保护,特别是因面临社会变革等因素缺乏保护而将消失。

n 在实际评审过程中,对每个申报项目需要参照如下具体的评选标准:

n 参选作品应具备体现人类的创造天才的优秀作品和特殊价值;

n 具有特殊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体现;

n 在历史学、艺术学、人种学、社会学、语言学及文学方面有特殊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达;

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杰作)”规则的五项条件。这五项条件包括:

n 表明其深深扎根于相关群体的文化传统或有关社区文化历史之中;

n 能够作为一种手段对民间的文化特性和有关的文化社区起肯定作用,在智力借鉴和交流方面有重要价值,并促使各民族和各社会集团更加接近,对有关的群体起到文化和社会的现实作用;

n 能够提高开发技能,提高技术质量;

n 对现代的传统具有唯一见证的价值;

n 由于缺乏抢救和保护手段,或因加速的演变过程、城市化趋势、或适应新环境文化的影响而面临消失的危险。

十二、古堰画乡价值判断

1. 古堰画乡概况

古堰画乡景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和大港头镇境内,距丽水市区二十公里,核心区块包括大港头、堰头、坪地和保定范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氛围浓厚。龙丽、丽龙高速公路在此有出口,53,50省道贯穿全境,通过金温铁路丽水站接轨全国铁路大动脉,交通便捷,距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城义乌只有100多公里。古堰画乡把一个生态和人文的丽水完整地传达给世人。

古堰画乡建于公元505年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有古街古亭古埠头、青瓷古窑址、大大小小的古村落和古樟树群,形象地表达了该区块青山绿水环绕、自然古朴人文风情的江南古镇的美丽风貌。“画乡”突出了文化特色和发展定位,有省内外著名的“丽水巴比松画派”,建有丽水巴比松陈列馆、丽水油画院、古堰画乡展览馆、古堰画乡分校等,另有专业美术写生创作基地——“在水一方写生创作基地”(坐落于丽水市区23公里的大港头镇,是中国美术学院及其附中的教学实训基地)和丽水九龙巴比松写生创作基地。

2. 资源禀赋

(1) 历史文化遗存——通济堰

通济堰始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505),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浙江省历史最悠久的大型水利工程。2001年06月25日,通济堰作为南朝至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4年通济堰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整个水利工程,连同碑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贵资料。

通济堰拱坝长275米,底宽25米,高2.5米,初为木筱构筑,南宋时改为石坝,是一座引水灌溉为主,兼具蓄水泄洪的水利工程。通济堰集水利学、力学、结构学、美学、地形学等于一身,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的一大不朽杰作,与四川的都江堰、广西的灵渠、陕西的郑国渠、宁波的它山堰并称为我国古代五大水利工程。










通济堰现存历代碑刻十八通,主要集中在大坝北岸的司马庙中。其中有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范成大“重修通济堰规碑”。另有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刊宋碑两通,其中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丽水县通济堰詹南二司马庙记碑”,是现存最早的通济堰史料。通济闸至石函渠段两侧,留有多株千年护岸香樟。临渠建有文昌阁、店铺、民居、牌坊等各类清代木石建筑物。

n 历史价值

科学的大坝选址

拦水大坝的位置,是整个碧湖平原海拔最高之处(堰头村海拔73米),比碧湖镇驻地(海拔67米)、原平原乡驻地九龙(海拔62米)和堰渠的出口处——下圳(海拔56米)都要高出许多。古人因势利导在此筑坝拦水入渠,可使渠水由高向低自流灌溉整个平原。

大坝在大溪与松荫溪汇合处的大港头向西500米处,弓形大坝弓脚南端在堰山山脚,北端在引水渠东岸大堤,大堤上植着数千株千年香樟,使大坝两端基脚更为牢固。同时,大溪从龙泉港下来的水流,在汇合处必定产生旋转,部分水流向西冲向拦水坝,可抵消松荫溪大水对大坝的冲力。这是通济堰拦水坝千年永固的原因所在之一。

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坝体

拱形拦水坝能更好地承受大水的冲力,对现代人来说,这是个普通的常识,但对1500年前的古代人来说,却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创造。据悉,国外最早的拱坝为西班牙人建于16世纪的爱尔其拱坝和意大利人建于1612年的邦达尔多拱坝。而始创于公元505年的通济堰比它们的历史要早1000多年。

铁水灌缝和松木填基技术

现在仍保留完好的通济堰石砌拱坝是南宋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重修的。在此之前,其坝为木筱结构,松荫溪上游一发大水,水坝就被冲损,岁岁春节皆需进行一次大修,费工又费时。当时任参知政事要职的何澹,民间称他为“何丞相”,是浙江龙泉人,他为了使大坝千秋永固,免除劳役之苦,提高灌溉功效,就奏请朝廷,调兵三千,花了三年时间,对大坝进行大修重建。

重建的大坝用千株大松木作为坝基,松木在水中是永远不会腐烂的。当时,人类还没发明混凝土,为使石坝增强整体性,就沿江筑起36座炼铁炉,将炼成的铁水铸到石坝缝内。此两项特创的筑坝技术,是大坝千年永固的重要原因之一。

科学的排沙功能 

大坝北端设有净宽2米两孔、深至坝底的排沙门,上游大水冲下来的沙石,利用排沙门的急流,自动排到大坝下面。大坝北端还设了一座净宽5米的过船闸,此闸除供过往船只通行之外,也起着排泄沙石的作用。由于此两处的排沙石,经历800年大坝上方,仍是清水荡漾,深不见底,为通济堰提供了川流不息的水源。

在保定村(界碑)附近的通济堰渠上,原来也有一座直通瓯江大溪的排沙门(又名叶穴),当打开排沙门的闸门时,堰渠中堆积的沙石淤坭,就可直泄大溪。为人们清理渠道免除不少的劳役之苦。

首创水的立交桥——石函



离拱形大坝500米处,有一条名为“泉坑”的山坑,其水横贯通济堰渠道,每遇山洪暴发就挟带大量沙砾和卵石冲泄而下,淤塞渠道,使堰水受阻,需经常疏通,影响灌溉效益。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知县王褆按邑人叶秉心的建议,在通济堰上建造了一座立体交叉石函引水桥,俗称“三洞桥”。把泉坑水从桥面上通过,进入瓯江,渠水从桥下穿流,两者互不相扰,避免了坑水的沙石堵塞堰渠,使渠水畅通无阻,不需年年疏导,真是“石函一成……五十年无工役之扰”也,充分显示了当时设计、建筑的高超水平。1991年,国际友人、日本的福田先生曾站在“三洞桥”上赞叹说:“当世界上尚无立交桥时,中国人民在这山乡已建造了水的立交桥”。

巧妙的闸概分流 

通济堰水渠由72座闸概进行分水调节。闸概的分水调节是非常科学奇巧的,主要闸概处都分出左中右三条支毛渠,由木概枋来调节水流。三条支毛渠的渠底高差各不相同,中渠为最低,木概枋也由上中下三块组成。当所有概枋开启时,渠水只顺中渠而下,左右支渠基本无水;当概上一块概枋时,渠水流向左、中支渠;当概上二块概枋时,三条支渠均有水流;当三块概枋都概上时,渠水流向左右支渠,中渠无水留下。由概枋的开启多少来进行分水调节。

遍布碧湖平原的竹枝状堰渠

为使碧湖平原大部分农田受益,通济堰渠水由一条主渠而下,每隔一段距离就分凿出支渠,再由支渠分凿出毛渠。整个通济堰共有321条支、毛渠,灌溉网络纵横交错,分布得体合理。

为了便于蓄水和排泄,各支渠除了利用尾闸拦蓄多余的渠水外,还配以众多的湖、塘、水泊与支、毛渠相通,用于调节季节性水流量,积储余水以备旱时之用。

在众多的湖、塘水泊中,最著名的是至今仍在使用的“洪塘”。洪塘位于保定村西北,开凿于公元1207年,据说是当时重建通济堰大坝的洪州兵所开凿,故起名“洪塘”。洪塘“周九百二十三弓”(弓:古代长度单位,1弓=5尺),它蓄储的山坑水和渠水,可灌溉农田2000亩。

三角鼎立的宋代古墓群

在通济堰大坝四周原有四座雄伟豪华的宋朝古墓:在大坝东北1.5公里的凤凰山上,有宋朝参知政事何澹(公元1146年-1221年)及妻朱氏之墓,还有朝散大夫直焕章阁袁州少卿何处仁(何澹长子)及其妻陈氏墓。大坝以西1.5公里的堰山西侧的轿马郑村,有赠太师楚国公何偁(何澹之父)及妻石氏墓。在大坝东南1.5公里的堰山南麓的平地村,有给事中王信(何澹亲翁)及妻郭氏墓。

此三处宋代古墓分布在大坝西、东北、东南三个方向,距离大坝均为1.5公里,其中东北、东南的古墓群与大坝正中点成正等边三角形。四座古墓的墓地前半部分均有较宽阔的墓园,除何处仁墓之外,其他三座墓园内均有与实际同样大小的石人、石虎、石狗、石马、石羊(象征忠义节孝)成对地对称排列。这些雕刻精美的石雕像:轿马郑墓茔前的两对石马、石将军,现已移至万象山公园“烟雨楼”前;保定凤凰山墓茔前还残留部分石像,其余的石像均已散落不明。

珍贵的碑刻与完整的管理体制

通济堰詹南司马祠(又称龙庙)内,原保存着唐、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的碑刻20多块,记录着通济堰历代的修建情况以及堰规、堰图等。这些碑刻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已失落,有的已被大水冲走,至今仍在龙庙保存的还有16块。保存的碑刻中年代最久远的是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的两块,其中一块为通济堰水系分布图,十分珍贵。

通济堰自创建以来,历代皆比较重视修护和管理,有一套自成系统且完整的管理方法。管理办法中,南宋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处州太守范大成所制订的堰规为最早,且独树一帜,科学而全面,堪为后人仿效,一直沿用600多年。

(2) 传统人居聚落——堰头村、大港头镇

n 堰头村

堰头村因位于千年古堰通济堰的堰首而得名。因通济堰的建造,先民们因地制宜在此建村立业,渔耕劳作。古堰、古道、古井、古甬、古民居、古樟形成了堰头村特有的古村落格局和风貌。堰头村是丽水市文化名村,上世纪80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还在这里拍摄了《女大当婚》电影,展示了优美的乡村画卷。

旌表牌坊

村里有一座构建独特的贞节牌坊,上额有“旌表”二字匾,匾四周饰以龙纹。下额砖刻“节孝流芳”。堰头村是叶氏家族的聚居地,这里原来是叶家的宗祠,名为“追远堂”,当时规模很大,“文革”时期被毁,只剩下祠堂门前这座牌坊。乾隆年间,叶氏家主叶成发,英年早逝,留下众多儿女,时年妻子梁氏只有二十六岁,挑起家庭重担,勤勤恳恳培养子女考取功名。为了表彰梁氏的聪慧贤德,朝廷下旨,建此牌坊,鼓励天下父母悉心培养子女,成为栋梁之材。

文昌阁

在我国古代,民间有在交通要道和村口路旁筑亭的习俗,作为旅途休息和迎宾送客的礼仪场所。堰头村村口有亭阁式古建筑,名文昌阁,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阁楼为二层重檐歇山顶亭榭式砖木结构建筑,一层为通道,有木凳供人休息,二层供奉的是文昌帝君。南侧入口拱形门洞,有楹联:“高阁文界齐北斗,中书亮节映长虹。”

据当地族谱记载,在清嘉庆年间,堰头村文风昌盛,辉煌一时,有数十人取得功名,因此获准建文昌阁,供奉掌管功名禄位的文昌帝君。

文昌阁的位置非常巧妙,可谓是一举三得。一是这里正好是村尾,起到关锁“地户”,拦截风水的作用;二是这里是官道必经之路,可供商贾旅人避雨小憩;三是与千年古樟、小桥流水辉映成趣,融为一体,形成和谐的自然风光。

古民居

堰头村古民居大多建于清朝中期,其中一处建筑四周墙体均用砖砌的建筑,是堰头村古民居中最有代表性的古建筑。门楣刻有“南山映秀”四个字,这里的南山是指有“天下第一福地”美誉的终南山,是“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中的南山。此门额寓意“所居之地景色幽美,为祥瑞福地,堪比终南山”。门楼砖雕工艺十分精美,门楣上方有“暗八仙”雕饰,寓意吉祥如意;左边雕饰暗藏“招财进宝”之意;右边“琴棋书画”雕饰,凸显耕读风尚。

大港头镇——画乡

大港头镇,位于丽水市西南部,距市区23千米,是国家级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省级教育强镇,省级先进团委,丽水市生态示范区建设先进集体,丽水市工业强镇,莲都区第二大镇。2016年10月14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镇被列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3) 植物景观价值——古樟群

河水经拦河古堰的分流,水流进入渠道,渠道两岸是古老苍劲的千年古樟群。古樟群共有樟树十多棵,树龄都在1000年以上,如此规模的千年古樟树群在国内罕见。古樟树分布在主干渠两岸,树根深扎堰堤,牢牢地护卫着堤岸,也见证了古堰悠久的历史。

这些古樟树还被当地人视为风水树和树神。当地有个风俗,小孩出生后五行缺木,都会被抱到樟树前,举行一个朝拜仪式,认樟树为干娘,以保佑能平平安安长大,像樟树这样长命百岁。

有的古樟树中间的空隙能容数人,形状如同上天恩赐的天然盆景,令人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古樟树干既老态龙钟又生机勃勃,曾多次遭遇雷击火烧,几经死亡又奇迹生还,可谓枯木逢春,被村民们敬称为“舍利树”。

3. 发展态势

目前古堰画乡景区虽初具发展规模,但开发和发展方向不明晰,也不够重视其核心文化价值,以历史遗存通济堰和传统聚落堰头村大港头镇为特色的古堰画乡景区,近年来却以写生基地和绘画基地为主打,重点突出舶来品“巴比松画派”的方向是有失偏颇的。纵观中国与之相似条件的景区,无不是以文化内核为支撑,通过一系列运作手段,实现业态创新和文化传承的,典型案例主要有世界文化遗产安徽省黟县宏村和广东省深圳市布吉大芬村两处。

宏村坐落在安徽黟县县城东北角,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以其典雅秀美的景色和古朴精妙的建筑群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历史悠久,数百栋明清时期的民居静静伫立,宗族祠堂、书院、牌坊、砖石雕刻等建筑设计精美,内涵丰富,为世间罕见。同时,宏村淳朴的民风民俗和典型的徽派建筑群落成为后世无价的文化瑰宝。近年来,宏村通过发展旅游,让古老村落和徽州文化在继承中得以弘扬,在保护中得以科学开发和高效利用,打造了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著名景区,重塑了“中国最美乡村”,并为新农村建设探索了一条扎实可行的新路子。

深圳布吉大芬村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是全国最大的商品油画生产、交易基地,也是全球重要的油画交易集散地。大芬油画村内如今共有大小画廊及门店1200余家,知名企业60多家,村内聚集油画从业人员约8000人,加上周边社区从业人员约20000人。而最初,大芬村以外销行画产业为村民的主导产业,具备一定知名度后,画家群体规模日渐扩大,大量画家直接租用村内房屋作为商铺,将油画面向大众进行销售。2004年,随着首届文博会在深圳举行,大芬油画村有幸作为唯一分会场亮相,从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知名度迅速提升。在此阶段,政府通过积极打造交易平台,改造营商环境,完善公共配套设施等手段,引导大芬村克服单一的油画加工形式,朝多元化、更广阔的产业链延伸,继而形成了以油画为主,书画、刺绣、雕塑艺术及其他工艺品经营; 画材、美术培训等上下游产业链较为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在上述努力下,2004 年,大芬村被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地域品牌与声誉得以宣扬。可以说,借助创意产业带动城中村经济发展,大芬村开启了城市单元新旧更替的篇章。

因此,古堰画乡的发展决不能抛弃“古堰”而只做“画乡”,而是要在尊重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演绎,将发展中心放在历史遗产、传统村落和民俗风情的保护和传承本身上,将山水村落做好才能为画家们提供最美的原生素材。而在产业的引导上,古堰画乡的发展需要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不断拓展上下游衍生产业,不仅仅专攻油画创作,而是将包括油画、水墨画、刺绣等传统技艺与旅游产品相结合,不断提升产业活力,促进古堰画乡景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永续发展。

十三、相似世界遗产分析

1. 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

(1) 都江堰简介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北部,东距成都68公里,距青城山仅10多公里。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是国家AAAAA旅游景区;2000年,都江堰以其为“当今世界年代久远、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与青城山共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作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18年8月13日,都江堰成功入选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都江堰风景区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2) 都江堰工程工作原理

n 岷江鱼嘴分水工程

鱼嘴分水堤又称“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杩岷江鱼嘴槎、金刚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设施。其主要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在古代,鱼嘴是以竹笼装卵石垒砌。由于它建筑在岷江冲出山口呈弯道环流的江心,冬春季江水较枯,水流经鱼嘴上面的弯道绕行,主流直冲内江,内江进水量约6成,外江进水量约4成;夏秋季水位升高,水势不再受弯道制约,主流直冲外江,内、外江江水的比例自动颠倒:内江进水量约4成,外江进水量约6成。这就利用地形,完美地解决了内江灌区冬春季枯水期农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和夏秋季洪水期的防涝问题。

n 飞沙堰溢洪排沙工程

飞沙堰溢洪道又称“泄洪道”,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飞沙堰的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n 宝瓶口引水工程

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3) 都江堰的突出普遍价值

n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标准[1]:

对标标准(Ⅱ)——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都江堰价值评价——都江堰灌溉系统始于公元前2世纪,是水管理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至今仍在完美发挥其功能。

对标标准(Ⅳ)——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都江堰价值评价——都江堰水利系统生动地说明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遗产完整性:青城山和都江堰灌溉系统得到了完整的保护,所有必要的属性都显示了该地产在地产区域和缓冲区内的突出普遍价值。他们表达了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建设灌溉系统的重要性,以及青城山作为道家思想发源地之一的重要性。

遗产真实性:都江堰灌溉系统不仅是一个有着2000年历史的设计和工程思想的活遗产,而且至今仍在使用。青城山道教寺院群的功能、宗教传统和特殊的宗教地位在保持传统建筑风格的同时得到了充分的保留。此外,在保护和维修项目中,在位置、设计、材料和技术方面,遵守了国际公认的保护准则和规则。

n 总体评价

都江堰是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特色鲜明,独特唯一性)的宏大水利工程,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

都江堰源远流长,惠泽后代,其奥秘除了巧夺天工的工程布局外,更主要的是遵循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指导思想、“岁必一修”的管理制度(保存完好,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遇难弯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河原则,以及“砌鱼嘴立湃缺,深淘滩、低作堰”的引水、防沙、泄洪之管理经验和治堰准则(科学技术)。

都江堰工程在两千多年运行中,充分发挥了工程潜能,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独具特色宝贵的经验。该系统在防洪、灌溉、输水、综合用水量等方面产生了综合效益,建于2250多年前,现今灌溉了668700公顷农田(实用性和经济性)。都江堰水文化的内涵,反映了在工程修建、维修、管理和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遗产之一(人类智慧)。

2. 波斯坎儿井

(1) 波斯坎儿井简介

波斯坎儿井(The Persian Qanat),被认为是波斯人的伟大发明,波斯人将沙漠中寻到的水源,通过地下水渠引到比较适合人类居住的平地。据统计,伊朗目前仍有22000条“坎儿井”仍被使用,总长度达274000公里。

坎儿井,意井穴,为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作为特殊地理环境下的水利工程,坎儿井系人类对自然界水资源的利用,控制和改造工程中,逐步认识与掌握水循环的智慧结晶。

在伊朗的整个干旱地区,农业和永久性定居点都得到古老的坎儿井的支持,该系统在山谷顶部挖掘冲积含水层,并利用重力沿地下隧道引水,通常长达数公里。传统的社区管理制度仍然有效,允许公平和可持续地分享和分配水资源。在气候干旱的沙漠地区,卡塔尔人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明见证。

(2) 波斯坎儿井工作原理

每个坎儿井包括一个几乎水平的隧道,从地下水源(通常是冲积扇)收集水,母井沉入地下水源至含水层的适当水平。沿隧道路线每隔一段时间定期沉井,以便清除弃土和通风。从上面看,这些坑看起来像是陨石坑,沿着从水源到农业定居点的坎儿井线。由于隧道坡度较缓,水通过重力沿地下隧道,即从所谓的”Koshkan”输送至出口”Mazhar”,然后通过渠道分配至股东的农田。

坎儿井的水平、坡度和长度是用传统方法计算的,需要有经验的坎儿井工人的技能,已经流传了几个世纪。许多坎儿井有用于维护的分支机构和水通道,以及附属结构,包括坎儿井工人休息区、公共和私人水库和水厂。传统的社区管理制度仍然有效,允许公平和可持续地分享和分配水资源。

(3) 波斯坎儿井的突出普遍价值

n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标准[2]:

对标标准(Ⅲ)——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波斯坎儿井价值评价——波斯坎儿井体系是向干旱地区供水以支持定居点传统的一个例外证明。卡塔尔人的技术和社会成就在各种文明的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伊朗沙漠高原被称为“坎儿井文明”,它对更大的干旱地区至关重要。伊朗内陆高原和沙漠冲积扇上原生沉降的分散与全国范围内坎儿井体系的分布格局密切相关。该系统还体现了一种特殊的生活文化传统,即公共水资源管理。

对标标准(Ⅳ)——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波斯坎儿井价值评价——波斯坎儿井系统是一个突出的技术集成例子,说明了人类占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历史上的重要阶段。基于复杂的计算和特殊的建筑质量,水的收集和运输仅仅依靠重力进行长途运输,这些运输系统维持了几个世纪,有时甚至几千年。坎儿井系统使定居点和农业得以发展,但也激发了一种沙漠特有的建筑和景观风格,不仅涉及坎儿井本身,还涉及其相关结构,如水库、磨坊、灌溉系统和花园。

遗产完整性:形成这一性质的11个坎儿井仍然是活跃的水载体,不仅保留了其建筑和技术结构,而且保留了其功能。它们继续提供维持伊朗定居点和花园的基本资源——水,并通过传统的社区管理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由于人们和用户的合作,这些管理系统保持了完整,并从遥远的过去转移过来。

为了确保坎儿井的持续功能,集水区被纳入缓冲区,并考虑到其在提供水资源方面的基本功能,一直致力于最高保护水平。同样,说明水资源分布和使用的农业区也通过缓冲区得到保护,以便对坎儿井系统进行全面的长期保护。

遗产真实性:在设计、技术、建筑材料、传统、技术、管理制度以及基于自然环境、材料技术和土著文化知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方面,11个坎儿井的真实性受到尊重。卡塔尔人是建立在社会合作、社区信任、诚实和常识的基础上的。此外,在这种共同合作的基础上,对其稳定性和功能进行了管理、维护、扩展和开发。

n 总体评价

坎儿井建筑技术在伊朗干旱地区广为流传,使得该地区农民在长期无法找到地面水源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进行农业耕种。这一发明在世界享誉盛名之后,从伊朗传播到世界各地(技术世界普及),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民也采用了这一技术,现在从中国到摩洛哥甚至美洲都有这样的坎儿井。

据统计,伊朗现有36300条坎儿井,伊朗坎儿井地下渠道总长为217800公里,而地面渠道的总长为158268公里(规模大)。

根据考古挖掘及陶瓷样品,最古老的坎儿井遗址有3000多年的历史,而今天伊朗戈纳巴德镇现存且使用的坎儿井水渠至少也有2500年的历史(历史悠久),伊朗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坎儿井(独特性)。

坎儿井作为一种蓄水方式具有许多益处。首先,这条水渠大部分水在地下流淌,从而减少了蒸发和渗入土壤中所带来的损失。其次,借助引力确保了系统能力无需抽水泵,最后还利用了可再生的地下水资源(技术科学性)。

3. 舒什塔尔的古代水利系统

(1) 舒什塔尔的古代水利系统简介

舒什塔尔的古代水利系统位于伊朗西部的胡齐斯坦省,是一个天才之杰作,历史可追溯到大流士大帝所在的公元前5世纪。它是一个多功能、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于公元3世纪,可能是在公元前5世纪的老基地上重新建立的。舒什塔尔的古代水利系统在土木工程结构以及多样性用途(城市供水、磨坊、灌溉、内河运输、防御系统)方面出类拔萃,是早期依拉密特人与美索不达米亚人专有技术的结合。

(2) 舒什塔尔的古代水利系统工作原理

舒什塔尔的古代水利系统包括克鲁恩河上的两条主引水渠,其中一条名为伽格大运河目前仍在使用,通过一系列向磨坊供水的地道向舒什塔尔市供水。该系统通过一个高耸的崖壁使水流倾盆而下进入下流盆地,随后进入位于该市南部的平原,那里有着超过4万公顷的果园和农场,被称为天堂之地。该遗产包括许多名胜,如整个水利系统的运作中心、水平面测量塔、大坝、桥梁、盆地和磨坊。

舒什塔尔的古代水利系统,建于萨珊王朝时期(公元224至651年),其中又以萨珊国王夏普尔一世(夏尔普一世,公元241至272年在位)建树最多。舒什塔尔的古代水利系统中有一座长达550米的水坝,现称为凯撒桥,为罗马战俘所修建。十九世纪时,因水坝已不堪使用,导致当地农业衰退,重要性也不可同日而语。直到一九七三年,巴勒维王朝开始实施一连串振兴当地经济的计划,在克鲁恩河的另一侧兴建一座卫星城市,提供该地从事制糖业及加工制造的雇员住所,还包含了商店、清真寺、学校、车站,以及休闲设施等,一应俱全,犹如一座新城镇,人们称之为舒什塔尔新城。

舒什塔尔古代水利系统设计精妙,不仅能满足当地居民的用水需要,还能灌溉农田,防旱防涝。运河的修建也疏通了全国几条重要的河流。该遗址见证了依拉密特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的聪明才智以及近期的纳巴泰专家和罗马建筑的影响。

(3) 舒什塔尔的古代水利系统的突出普遍价值

n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标准[3]:

对标标准(Ⅰ)——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舒什塔尔遗产价值评价——舒什塔尔水利系统作为一项卓越成就,证明了以划分水渠和大型堰坝作为土地开发依据的可能性。它是在3世纪为可持续运行而设计和完成的,至今仍在使用(实用性)。从技术多样性和完整性来看,它是一个独特而独特的组合,证明了人类的创造天才(人类智慧)。

对标标准(Ⅱ)——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舒什塔尔遗产价值评价——舒什塔尔水利系统是多种技术的综合,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和大规模的集成。它得益于古代伊兰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在运河灌溉方面的专业知识,然后是纳巴泰人的专业知识;罗马技术人员也影响了它的建造(人类智慧)。它的许多游客对它感到惊奇,并反过来受到启发。它证明了在古代和伊朗各朝代的伊斯兰时期,在水利工程及其应用方面有着相当大的影响(科学技术)。

对标标准(Ⅴ)——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舒什塔尔价值评价——舒什塔尔水利系统是一个独特的和特别完整的例子,在古代发展的水力技术,以帮助占领半沙漠土地。通过分流一条河流下山,利用大型土木工程结构和修建运河,使水在广阔的土地上得到多种用途:城市供水、农业灌溉、养鱼、磨坊、交通、防御系统等。它源于18世纪的技术文化,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自然和城市环境相协调(脆弱性)。

遗产完整性和真实性:水利系统的完整性很好,与原模型相比,其功能完整性仅部分降低,尤其是大坝;对灌溉和供水仍然很好。还原为考古遗迹的元素的真实性是肯定的,但就仍在使用的土木结构和遗址而言,受到20世纪作品和材料的影响,必须努力恢复证明真实性的属性。

4. 阿曼阿夫拉贾灌溉体系

(1) 阿曼阿夫拉贾灌溉体系简介

阿曼的阿夫拉贾灌溉体系,位于阿曼内地省和南巴提奈省境内,2006年,以被保护的最好的土地使用形式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 阿曼阿夫拉贾灌溉体系工作原理

阿夫拉贾灌溉体系是阿曼除了水井以外的另外一种主要灌溉用水来源,从古代开始这一系统就普遍用于农业灌溉和一般的家庭用水,在过去,灌溉的时间根据白天的太阳和夜晚的星辰决定。

根据水资源管理部门资料显示,阿曼阿夫拉贾灌溉系统约有11000个,其中有4000个仍在使用。根据对水源采集位置的不同,主要分成两种系统,分别是地下水和干谷水。前者是利用又长又深的地下水渠(长度可达12km,宽度可达50m),连接至主水井(20-60m深)位置,沿途每隔50-60m设置竖井通道作为维修和清理工作的出入口。地下水系统占据了阿曼现有阿夫拉贾灌溉体系总数的45%,是当地长期稳定的用水来源。后者则由延伸至地下3-4m的浅层水渠和雨季之后的河谷连接而成,其水流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浅层水面的高度,在雨季时较多,在干涸期明显减少。干谷水系统的长度在500-2000m,宽度由不同时期的水量决定。阿夫拉贾灌溉系统55%的水源来自于该类系统。阿夫拉贾的平均水流是9加仑/秒,足够长期灌溉一大片农田。

阿夫拉贾的灌溉效果根据地下水的特点、土壤的孔隙度和季节变化有所不同。为配合供水需要,防止腐蚀和淤积,水渠的倾斜角度取值需在1/2500-1/500。在竖井出水口位置有一个黏土环,用于在洪水来临时保证水渠不受破坏,防止系统坍塌。但在多数情况下,这些黏土环都被覆盖着,防止人或动物坠入,同时避免污水的侵袭。在枯水季节,政府会通过调节水库蓄水等措施改善灌溉系统内的供水量。

稀缺的水资源经由经验丰富的人找到后,即开始灌溉系统的挖掘与建设。阿夫拉贾灌溉系统的水资源分配虽然复杂,但相对有效,起初获得水资源的是拥有者,他们富余的水资源可以通过馈赠、租用、拍卖等形式转移给其他农户。租用、拍卖等有价转移方式为拥有水资源的人创造了经济来源,而相应的价格则根据水量情况及灌溉作物种类有所差异。此类经济收入并非私有,而是用于对灌溉系统的修缮和维护。水资源的使用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洗漱用水、家庭和动物用水,最后通过一定处理用作农耕。受社会分工及男尊女卑的思想影响,对于高层次水资源使用优先权以男人为重,女人小孩其次。这种区别于平均分配体制的分配方式既保证了某种程度上的公平公正,又确保了相对共享的农耕用水,还使灌溉系统得到了修缮和维护以确保水流量能持续充盈。

(3) 阿曼阿夫拉贾灌溉体系的突出普遍价值

n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标准[4]:

对标标准(Ⅴ)——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阿曼遗产价值评价——在阿曼,收集的阿夫拉贾灌溉系统代表了大约3000个仍在运行的系统。古老的工程技术证明了在极度干旱的沙漠地区,水资源长期可持续地用于棕榈树和其他农产品的种植。这种制度反映了社区完全依赖这种灌溉的形式,反映了在相互依赖和社区价值观的支持下,对水资源进行由来已久、公平和有效的管理和分享。

n 总体评价

这处世界遗产包含了5个阿夫拉贾(Aflaj)灌溉体系,同时也是3000个在阿曼仍然使用中的系统的典型代表。这种灌溉系统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公元500年左右,但是从考古学上的证据来看,这个应用在极端干燥地区的灌溉系统应该早在公元前2500年就已经存在(历史悠久)。Aflaj是falai的复数形式,在传统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公平地划分珍贵的稀有资源,以确保能永续性地维持这种灌溉系统的特征。在水资源方面则是利用重力,从地底或涌出的山泉中将水导出,用来供应家庭用水以及农业灌溉所需,这种灌溉系统通常能供应数公里以上的距离(规模大)。至于村落及城镇间如何公平且有效的管理及分配水资源的机制,至今依然建立在彼此间的信赖和公共利益上,并且透过大量的观测数据来引导。同时这里建造了为数众多的瞭望台来保护水资源系统,从列入遗产的某些部分可反映出社区对阿夫拉贾体系的历史性依赖。其他被包含在该遗迹的建筑还有清真寺、房屋、日晷以及拍卖水的大楼。由于受到地下水水层持续下降的威胁,阿夫拉贾灌溉系统代表一种被保护得极好的土地使用形式(技术的科学性)。

十四、古堰画乡申遗提案

1. 古堰画乡与相似世界文化遗产比较

古堰画乡与相似世界文化遗产比较

项目

规模

灌溉范围

年代

历史遗存

科学技术

人类智慧

都江堰

220ha

668700ha

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

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离堆、伏龙观

无坝引水、“遇难弯截角、逢正抽心”、“砌鱼嘴立湃缺,深淘滩、低作堰”

李冰父子、司马迁、马可波罗、李希霍芬、黄炎培

波斯坎儿井

-

地下渠道217800km,地面渠道158268km

公元前500年

11处坎儿井、水库、磨坊、花园

利用重力沿地下隧道引水

波斯人的伟大发明

舒什塔尔的古代水利系统

240ha

-

萨珊王朝时期(公元224~651)

引水渠、凯撒桥、测量塔、大坝、桥梁、磨坊

伽格大运河、向磨坊供水的地道向舒什塔尔市供水

伊兰人、美索不达米亚人、纳巴泰人、罗马人

阿曼阿夫拉贾灌溉体系

-

5个阿夫拉贾(Aflaj)灌溉体系

公元500年

地下水渠、清真寺、房屋、日晷

公平和有效的管理和分享

阿拉伯人

古堰画乡

378ha

约4800ha

南朝萧梁天监年间(505)

石函三洞桥、詹南司马祠、碑刻、宋代古墓群

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坝体、铁水灌缝和松木填基技术、首创水的立交桥石函

范成大、王褆、何澹

2. 古堰画乡的突出普遍价值

n 首先,古堰画乡具有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通济堰石砌拱坝是南宋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重修的,现在仍保留完好。

三角鼎立的宋代古墓群——在通济堰大坝四周有四座雄伟豪华的宋朝古墓:宋朝参知政事何澹(公元1146年-1221年)及妻朱氏之墓;朝散大夫直焕章阁袁州少卿何处仁(何澹长子)及其妻陈氏墓;太师楚国公何偁(何澹之父)及妻石氏墓;给事中王信(何澹亲翁)及妻郭氏墓。

通济堰詹南司马祠(又称龙庙)内,原保存着唐、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的碑刻20多块,记录着通济堰历代的修建情况以及堰规、堰图等。至今仍在龙庙保存的还有16块。保存的碑刻中年代最久远的是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的两块,其中一块为通济堰水系分布图,十分珍贵。

n 第二,古堰画乡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高度智慧。

首创水的立交桥石函——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知县王褆按邑人叶秉心的建议,在通济堰上建造了一座立体交叉石函引水桥,俗称“三洞桥”。把泉坑水从桥面上通过,进入瓯江,渠水从桥下穿流,两者互不相扰,避免了坑水的沙石堵塞堰渠,使渠水畅通无阻,不需年年疏导,真是“石函一成……五十年无工役之扰”也,充分显示了当时设计、建筑的高超水平。

铁水灌缝和松木填基技术——重建的大坝用千株大松木作为坝基,松木在水中是永远不会腐烂的。当时,人类还没发明混凝土,为使石坝增强整体性,就沿江筑起36座炼铁炉,将炼成的铁水铸到石坝缝内。此两项特创的筑坝技术,是大坝千年永固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众多的湖、塘水泊中,最著名的是至今仍在使用的“洪塘”。洪塘位于保定村西北,开凿于公元1207年,据说是当时重建通济堰大坝的洪州兵所开凿,故起名“洪塘”。洪塘“周九百二十三弓”(弓:古代长度单位,1弓=5尺),它蓄储的山坑水和渠水,可灌溉农田2000亩。

n 第三,自建立以来,通济堰就有着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

通济堰自创建以来,历代皆比较重视修护和管理,有一套自成系统且完整的管理方法。管理办法中,南宋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处州太守范大成所制订的堰规为最早,且独树一帜,科学而全面,堪为后人仿效,一直沿用600多年。

3. 古堰画乡申遗行动计划

(1) 申遗目标

为了加强对古堰画乡景区内通济堰、堰头村和大港头镇古民居和古树名木群落的整体保护,以揭示和宣传通济堰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不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力求发挥文化遗产在提升人与社会综合文明素质中的积极作用,鼓励丽水市人民政府开展古堰画乡景区申遗工作。

(2) 申遗流程

依据国家文物局印发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试行)》办法相关规定, 所在地地方政府是申报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申报工作的具体实施和工作推进,组建申报专门机构,制定相关地方规章,协调利益相关者,保证申报工作有序开展。丽水市政府在申报前,应首先完成以下工作:

一、文化遗产或其组成要素被公布为省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依法完成“四有”工作(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并区别情况分别设置专门机构或者专人负责)。

二、开展文化遗产基础研究、价值研究和比较分析,提炼出具有说服力的突出普遍价值,包括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适用标准、真实性、完整性及有效的保护管理体系等。

三、划定申报世界遗产所必需的遗产区和缓冲区。遗产区应当包含体现突出普遍价值的所有组成要素,包括历史建筑(群)、遗址、历史街区等人文要素,以及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等自然要素;缓冲区应当包括与遗产紧密相关的环境,为遗产区保护提供保障,并向非遗产区协调过渡。遗产区和缓冲区的划定应关注到特有的景观特征和传统内涵。

四、颁布实施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专项法规和规章。按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要求,编制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规划,明确遗产保护管理、协调机制、阐释展示、旅游开发压力应对、风险防范、监测预警、利益相关者协调等规划内容

五、委托具备相关专业资质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从业经历的专业单位,承担申报文本和保护管理规划编制、补充和修改等工作。

申报项目经由专家评审通过后,组织汇总相关材料上报国家文物局,由国家文物局负责古堰画乡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的项目审核、指导监督和宏观管理,并承担相应的涉外沟通工作责任。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B/OL]https://whc.unesco.org/en/list/1001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B/OL]https://whc.unesco.org/en/list/1506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B/OL]https://whc.unesco.org/en/list/1315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B/OL]https://whc.unesco.org/en/list/1207

专题研究三:旅游小火车建设研究

一、建设丽水旅游小火车的背景及必要性

4. 资源特色

丽水市森林覆盖率高,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81.70%,同时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神给资源等;丽水市境内有瓯江、钱塘江、飞云江、灵江、闽江、交溪水系,与山脉走向平行,各河流两岸地形陡峻,江溪源短流急,河床切割较深,水位暴涨暴落,属山溪性河流,由于落差大,水力资源蕴藏丰富,同时溪流景观形态多样;两大山间平原(碧湖平原、松古平原)隐匿山间,视野开阔,增加了山地线性空间的游览层次;四季气候宜人,季向明显,景色多变,适宜建设小火车观赏沿途风景。

5. 建设条件

气象水文条件——丽水属于中亚尔带季风气候,气候文化,冬暖春早,无霜期长,雨量丰沛;

地质条件——丽水市以中山、丘陵地貌为主,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以中山为主,有低山、丘陵和山间谷地;东北部以低山为主,间有中山及河谷盆地。整个丽水区域都不属于抗震设防区,一般是按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防(景宁、云和、庆元),基本要求可以满足。

丽水市地质、水文和气象相关信息表

年平均气温

17.8℃

极端最低气温

东部、东南部-2℃至-3℃

北部、西北部-6℃至-7℃

年平均降水量

1568.4毫米

整体降水量的区间值

1350毫米至2200毫米之间

盛行风向

东北偏东风

年平均风速

0.8m/s 至 2.2m/s

年平均日照时数

1676.6小时

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

3573座

6.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旅游小火车可以串联不同区域的旅游景点,综合提升区域旅游的服务品质,以此来带动丽水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建设并运行旅游小火车项目,一来有利于保护自然和人文资源,同时也加快推进了丽水市经济的发展;是形成区域旅游个性特色的关键项目。

2019年,丽水权属共安排综合交通项目261个(包括绿岛项目150个);计划总投资约137.21亿元,其中包括铁路9.95亿元、公路及站场70.26亿元、水运3.86亿元、机场10.18亿元、管道5.6亿元、大花园瓯江绿岛37.36亿元;近期实施项目:衢丽铁路(松丽段),一期松阳至丽水段线路65公里,按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先行实施,开工年份计划2019年,完工年份2022年,估算总投资约92亿元。

随着丽水市外部配套交通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丽水市域内公共服务设施的大力发展,创新性地发展特色旅游项目可以更好的推进丽水旅游业的发展,丽水具有建设旅游小火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旅游小火车可以成为丽水重要的旅游特色交通和特色旅游吸引物。

二、案例研究

7. 瑞士小火车

(1) 少女峰百年小火车

小火车位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75%的路段是在冰河底下隧道岩壁里通过,历时16年,于1921年通车,全长约10km。列车上坡全程50分钟,共途经5个站点,沿途可欣赏罕见的冰河景观和冰雪世界,终点站少女峰站配有齐全的旅游设施和特色冰雪旅游项目,如冰河餐厅、夏季滑雪与各式雪上运动乐园、雪橇犬拉雪橇等。

(2) 冰川快车——“世界上最慢的快速列车”

列车开通于1930年,连接着瑞士两大代表性高山疗养胜地采尔马特和圣莫里茨。全程290km,游览时间需近7个半小时,小火车翻过上阿尔卑斯山口(海拔2033米),是瑞士最受欢迎的全景观火车游览路线,全年乘客超过25万。

冰川快车在任何季节都能带给游客非凡的体验:夏季绚丽多姿的山水、冬季粉妆玉砌的世界、春季娇艳动人的阿尔卑斯鲜花以及秋季缤纷灿烂的色彩。

(3) 金色快线

与“冰川快线”基本平行,是将日内瓦湖、图恩湖等瑞士风光最美的湖泊连接在一起的引人入胜的线路。连接了瑞士中部德语区的古老城市琉森(luzern)和西南部法语区优雅的湖畔城市蒙特勒。全景观车厢,可以欣赏到明丽的湖水,雄伟的阿尔卑斯山,悠闲的牧场,美丽的葡萄园等丰富的自然景观;同时车厢优雅的餐厅,特色美食。

(4) 皮拉图斯山齿轨列车——“世界坡度最大齿轨列车的刺激”

列车坡度达48°,全创造性的使用两条横向的旋转齿轮。1889年通车的皮拉图斯山齿轨列车,全线长4618m,上山需30分钟,下山需40分钟,每年5-11开放使用。列车全程可观赏令人叹为观止的山峰全景和独特的琉森远景及6个湖泊和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

8. 斯里兰卡小火车

小火斯里兰卡被诸多旅游杂志誉为“拥有世界最美火车线的国家”,其中最美的有两段,一段是穿梭在海拔两千米左右的“高山火车”,一段是最靠近海滩的“海上火车”。火车时速约30-40km,火车的大多数窗户都可以打开,人们可以探出身去,更近距离的感受天然的大氧吧,同时还可以像当地人一样感受“挂火车”的乐趣;

高山火车泛指经过斯里兰卡山区茶园的火车,整条线路经康堤(Kandy)——努沃勒埃利耶(Nuwara Eliya)——埃勒(Ella) ——巴杜勒 (Badulla),全程约8小时;海上火车从马 塔勒( Matara)到 科伦坡( Colombo)的整个西南沿海线,据说动画大师 宫崎 骏在电影《千与千寻》中“海上火车”灵感来源于此;全程约4小时。

9. 台湾阿里山森林火车

位于台湾阿里山国家风景区内,为台湾迄今仅有的两条仍处于营运状态的高山森林铁路之一。阿里山森林火车与印度大吉岭至喜马拉雅山铁路、智利至阿根廷之安地斯山铁路,并称为世界上仅存的三条登山铁路。

阿里山铁路线全长71.4km,以62.5‰的上升坡度,由30米盘旋而上到达海拔2216m的沼平车站,全程3.5小时,火车沿途经过82条隧道,穿过热、亚热、温、寒四带迥异的森林区,沿途才是最美的风景。

10. 嘉阳观光小火车

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键为县境内,全长约20km,轨道宽度为762cm,弧线109段,最大坡度36‰;享有“世界唯一正常运行的客运蒸汽窄轨小火车”之誉;沿途设有8个站点,每个站点设有不同旅游观光和体验景点,全程约两个半小时;最大亮点在于小火车本身,被称为“工业革命的活化石”、“工业革命的绝版景观”。

11. 借鉴结论

(1)小火车作为特色的交通工具,在满足客运需求的同时,其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2)对山体植被的影响较小,低破坏的组织区域的交通,实现保护环境,安全慢行;

(3)可深度连接沿线的特色景点,实现区域串联,有利于全域旅游的开展;

(4)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等经济类型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地区整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丽水小火车项目选线

12. 选线原则

风景资源独特。小火车沿线要能观赏到丽水独独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地质条件良好。优良的地质,是列车游线选择的首要考虑,可以规避不必要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发生;施工方便;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列,在选线是需要合理考虑施工的方便,包括材料运输、大型机械的进入等;尽量避免与城际快速交通的重叠和交叉。

13. 相关技术指标

GB-T 19402-2003 客运地面缆车技术规范、GB-T 18165-2008 小火车类游艺机通用技术条件标准、GB-19402-2012 客运地面缆车安全要求。

丽水小火车建设相关技术指标

火车类型

时速

坡度

最小弯曲半径

正线数目

车厢、人员

站台长度

机车性能

有轨

25km/h

≤3%

200m

双线

8车厢、45乘员

100m

内燃机牵引

14. 古堰画乡-松阴溪段小火车选线(山林、平原观光小火车)

交通现状:溧宁高速、235国道和222省道(原50省道)是目前松阳连接外界的主要交通,其中龙丽高速和222省道岩松阴溪两岸建设,部分路段离水面非常近,对整体景观效果带来一定的破坏。

旅游优势:松阴溪松阳段生态化建设的防洪大堤、滨水绿道和景观田园,是田园松阳的很好写照;其定位为观光游览、运动休闲和乡村旅游。松阴溪与大溪的交汇处是国保单位通济渠,并且由山水村舍等景观要素形成的古堰画乡。

n 具体选线

选线原则:将沿线的平原、山林、溪水等旅游资源串联,丰富整个游览过程的旅游体验。既能体验一马平川的平原风光,也能群山叠峦的山林景观等。

全程约55km,单程2小时左右。

线路:古堰画乡—源底村—隔溪山—象溪镇—百步村—包脚岭—独山—延庆寺·塔—大木山茶园。

古堰画乡—松阴溪旅游小火车选线图

15. 龙泉市——遂昌县段小火车选线(山地观光小火车)

现有省道S51连接龙泉市和遂昌县,在旅游交通组织上比较单一。预规划S51新省道,沿妙高街道—三仁畲族乡—大拓镇——石练镇—焦滩—王村口镇—龙洋—至龙泉。

龙泉市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多为山林资源、稀缺资源,涉及地文(龙泉山、龙泉大峡谷等)、水域(龙泉溪等)、生物、遗址遗迹(大窑龙泉窑遗址等)以及建筑与设施(龙泉西街等)等丰富的旅游等多方面的资源,且品质较高;遂昌县拥有南尖岩等山水资源、汤显祖等名人资源、好川文化和黄金金矿等多种文化,资源分布广泛均衡,且自然与人文资源组合度高。

n 具体选线

选线原则:将沿线的山林、溪水、村舍等旅游资源串联,丰富整个游览过程的旅游体验。既能看到山间峡谷的潺潺溪流,也能看到群山叠峦的山林景观等。

全程约90km,单程3.5小时左右。

线路:龙泉西街—岱岭村—岩樟乡—麻形—南尖岩风景区—石仓村—溪口—何家村—井头坞村—长濂村—遂昌金矿旅游区。

龙泉市—遂昌县山地小火车选线图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