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秀山丽水 >> 绿谷风采 >> 画乡莲都
通济堰
时间:2021-11-30 14:0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市政府

 

 

  横江三百丈,遥见石嶙峋。——(宋)晁公溯《通济堰》




  护堰古樟,根深蒂固,枝繁叶茂,见证了千年古堰的风风雨雨。芒种时节,有缘来访小村。回来查考资料,那感觉,就像面对这棵象征悠远历史的古樟,只有“高树仰止”之叹了!

  通济堰原来渊源颇深。它位于浙江南部碧湖平原一个名叫“堰头”的小村边,它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迄今为止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拱坝,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济堰之名,始于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据沈国琛《通济堰》载:“南渡后,汶上赵学老分宰县事,深羡是堰之利民勘博也,赐名“通济”以美之……”。


 

        



 

  文昌阁为歇山顶式木结构古建筑,清代曾经重建。1994年对其进行了揭顶全面修缮。文昌阁古碑有云:“公守斯士,忧民之忧;勤劳民事,德泽长流。灾侵不及,岁获有秋;甘棠遗爱,仁绩永留!”

 

              

 

  古朴的通济山庄可吃、可住、可逍遥小憩;据说,原来的这里收藏有通济堰文物。通济堰自古留有堰史、堰规,对筑堰、护堰有功者,均刻碑立于世;宋代范成大、明代汤显祖等都曾经为通济堰树碑撰文。南宋范成大《通济堰规碑》和南宋初年《通济堰图碑》及水系图碑,都是研究通济堰历史和管理制度的最珍贵水利文物和实物资料。

 

  据史,(宋)范成大1126——1193在处州历任刺史、知州、知府。南宋乾道四年(1168)范成大主持修整通济堰,并亲自制定和撰写堰规,立碑勒石,“文意赅简,书逼苏黄”,手迹犹在。他兴工三个月修复通济堰,并挥毫书写《通济堰碑》二十条,记言十四行,以告来者。此《堰规》已经沿用了数百年。

 

            

 



  山墙上的水系图。现有的水系网络与1138年的《通济堰图》十分相似;至今仍保持着宋代形制。

 


 

  这是古老的引水干渠。“堰”是古代对一种水利工程的称谓。通济堰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它由拦水大坝、进水闸门、三洞桥、渠道、叶穴等组成;碧湖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落差20米,通济堰即根据这样的地理形势营造,从而基本实现了自流灌溉,不需再靠外力支援。通济堰的上游集雨面积2150平方公里,每天能拦入堰渠二十多万立方米,灌溉着整个碧湖平原中部、南部四万多亩粮田。

 

  宋政和初年(1111年)创建的石函,将横贯堰渠的泉坑水从堰渠上引出,通过干、支、斗、农、毛五级渠道、大小概闸调节分流及利用众多湖塘水泊储水,形成以引灌为主,储、泄兼顾竹枝状水系网,结构科学合理,千余年效益不减。通济堰的竹枝状灌溉网,据说在平原上迂回23公里,干渠上分凿出大小支渠、毛渠多达321条。



 

    护堰世家的江南民居。村民说,诸葛一家世代在通济堰边居住,只要发现有堵塞渠道、砍树等破坏行为,便会出来制止。

 

       


 

    通济堰大坝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初为木条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坝;大坝首创了拱坝形式,减少了水流对堰坝单位宽度的冲击力,从而使其具有较强的抗洪峰能力;拱坝还改变了水流方向,使溪水沿拱坝圆心方向泄流,并相互消长,减轻了对堰坝护坡、溪岸的破坏。

 

 

  据王廷芝明代碑文《通济堰志》说:南朝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司马詹、南二氏始为堰,“是岁暴悍,功久不就。一日,有一老人指之曰:‘过溪遇异物,即营其地。’果见白蛇自南山绝溪北,营之乃就。”

 

  南宋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郡人参政何澹“为图久远,不费建筑”,请来南昌高级石匠,请旨调来朝廷3000兵马,将木坝改为石坝。

 

  听说,五十年代进行维护时,在大坝底部还发现古代留下的巨松基础,就是俗称“眠牛”的松木铺垫办法。

 

  这应该就是宋代晁公溯当年描写通济堰诗句的情景吧——“横江三百丈,遥见石嶙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