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秀山丽水 >> 绿谷风采 >> 童话云和
武岱峰风景名胜区
时间:2021-11-30 14:1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市政府

  景点位置:云和县崇头镇
  交  通:距镇政府所在地0.5公里,距云和县城10公里,为三级油路,景区内有青石路面园路相通,交通便捷。
  简  介:武岱峰位于云和县南部,海拔850米,总面积5平方公里。1999年被列为首批县级风景名胜区,是一处集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为一体的综合人文旅游地。

日出武岱峰  摄/郑建文


  武岱峰历史悠久,据《云和县志》记载,自唐代僧人在此兴建武峰寺始就成为云和县一人文旅游地,后该寺毁于战火,又于清代咸丰元年(1850年)重建,武峰寺是云和境内最大的寺院。武岱峰峡谷穿越,溪涧纵横,怪石林立,有稻草砻山、和尚背尼姑、将军桥、武峰寺、鬼洞岩、天鹅孵蛋、青蛙石、佛帽岩、大水牛等景点,伴有美丽、动人的传说,能使游客进入一个神秘的世界。相传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外族入侵者逼进,百姓遭灾,住在武峰寺的和尚以及离武峰寺北面不远的尼姑庵的尼姑们都纷纷奋起抗战,保卫家园。为占据有利地点,他们要爬到寺院对面的山上,由于地势险峻,尼姑脚小不易行路,和尚们就主动背起尼姑上山,团结一致,打退了入侵者。胜利归来后,寺院前的成群动物就载歌载舞为他们庆祝。这件事感动了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为了永远让人们纪念他们的功德,点化了他们,从此武岱峰就有了和尚背尼姑、青蛙石、佛帽岩、大水牛等惟妙惟肖,无比形象的象形山石。

  武岱峰林木繁茂,有马尾松、桂花、三尖杉、茶树、竹子等树种,整个景区植被覆盖率在90%以上,山间溪涧纵横,由于植被完好,水土流失少,无污染,所以溪涧流水水质洁净,环境质量好。每逢雨后初晴,整个景区在云雾的笼罩之中,从东北方向来的浓雾即会延着峡谷飘入崇头盆地,站在山巅之上,如腾云驾雾般,我在天上云在下,大有飘飘欲仙之感。

 

 



武岱峰景点碑刻

文和岭石径碑记

武岱胜境,旖旎崔嵬。

古刹悬天,群峦屏匿。

泥径盘盘,百步九折。

危途巉岩,攀缘何难。

魏总文华,出资通衢。

凡千四米,计千八步,

峥嵘不再,坦途悠悠。

绮景连绵,压锦叠翠。

虔诚恭迎,普天游客。

香径有尽,功德无量。

惠泽留芳,镌铭永誌。

凤仪亭营造碑记

武岱胜景,奇崛称著。尘俗仙界,判若两重。

岳状兽雀,岩叠僧尼。奇境朝圣,虔诚攀援。

有亭翼然,如凤翩翩。何方神圣,庇荫苍生。

何氏兄弟,尚清玉林,魏总文华,慷慨公益。

启建甲申,闰二初三;五月十一,营造完竣。

有凤来仪,扑展欲翔。实业巨子,红尘白鹤。

博爱桑梓,留芳云岫。情溢仙山,绕梁时空。

甲申年五月十一日

公元二○○四年六月二十八日

武峰寺膳房石径修葺碑纪

武峰环寺,形势嶙峋,石径飘逸,缭绕云岫。

起始寺门,衔观音殿,接膳房扉,至老仙庙。

曲径通幽,遍谒诸神,漫步览胜,堪称奇径。

古刹烟火,缥缥袅袅,尘寰仙界,膳房至要。

梁柱更迭,椽木簇崭,黛瓦栉比,百衰俱新。

香客游人,素斋一箸,神会释迦,净化心境。

开工甲申,三月初八,完竣启用,五月十一。

施主兄弟,尙清玉林,文华魏总,心香一瓣。

义工信众,苦力匍匐,献于佛祖,光辉足底。

甲申年五月十一日

 



公元二○○四年六月二十八日

武岱峰寺修葺功德碑

武岱峰寺为云和县著名游览胜地,创建于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沧桑变迁,岁月销蚀,主体建筑所呈断桓残壁,香火寥寂。幸逢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有崇头、梅源、南山三村干群,于一九九八年至二○○四年,协力襄助八千义工,社会捐资29.6万余元,古刹复苏,佛光焕然,为弘扬宗教生态文化旅游事业,建功斐然。现将捐助百元以上者刻碑铭誌。

栈云桥亭楹联

万壑争流栈云桥通达此岸彼岸

千岩竞秀武岱峰连理东方西方

凤仪亭楹联

瀑曝兼蔽恒春恒秋

苍生博爱无贵无贱

遗爱亭楹联

梅花带雪梨花带蜜

人比鹃花心比荷花

遗爱亭营造碑记

陆公世胜,情系武岱。心血绘制,全景图舆。

石径寺庙,亭阁连绵。庇荫苍生,博爱浩荡。

扶病联络,工商友人。踏勘规划,最末驿站。

为情所动,解囊慷慨。韦氏巧珍,魏女利群。

毛女科苏,陈生泽宇。陈生一统,陆女梓怡。

穹庐未结,白鹤仙逝。山雨倾盆,僧尼齐哀。

红尘素葩,深谷幽兰。悲悯佛心,慈爱千手。

天地悠悠,怆然涕下。遗爱人间,缅怀永誌。

乙酉年十二月公元二○○六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