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重要专题 >> 让老年人省心暖心 >> 敬老服务
3元包了三餐 景宁爱心食堂有独特的烟火气
时间:2021-11-30 14:4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浙江新闻


点击播放视频



视频|家地乡爱心食堂

今天吃什么?

这是一个熟悉的话题。尤其是对于在城市生活的人来说,如今可以选择的食物太多,可以选择的就餐形式也太多,一日三餐,多翻花样,顿顿都能引起一波“选择恐惧”。

对于景宁县家地乡家地村的村民梅关富来说,一日三餐“没得选”,但也能吃出花样。村里的慈善爱心食堂包了一日三餐,每餐1元钱,管饱管好。大家伙一起,热热闹闹。

老人们在慈善爱心食堂就餐

6月,景宁县慈善总工会牵头,投资200余万元,计划在四个偏远村庄建起慈善爱心食堂,为6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提供集中供餐服务。老人们只需每天支付3元,就可以在食堂享受一日三餐。目前,家地村、莲湖村的慈善爱心食堂已经落成,近百名老人可在食堂就餐。

吃得怎么样?赶上一个中午,谭主去家地村的慈善爱心食堂体验了一番。村文化礼堂划出了一块就餐区,四张圆桌,上面摆着玻璃转盘,一圈围着7到8名老人。桌面整洁,环境敞亮。老人们坐在一起,操着乡音聊天,菜还没上来,场子倒挺热乎。

上菜咯!花菜、小炒肉、米汤、小火锅……一桌7到8盘菜,不算小火锅,有4到5种菜品。小火锅里翻滚着蔬菜、豆腐和农家土鸡。

老人们正在盛饭

饭菜的热气涌上来,老人们边吃边聊,屋子里的温度都上升了不少。掌勺的师傅笑眯眯地和我说,因为是给老人们做饭,经常会选择豆腐、冬瓜等口感比较软和的食物,烧肉的时候也要注意烧得透一些。有些老人不吃辣,个别小火锅里面就不放辣椒了。

晚饭和午饭类似。早饭会简单一些,主要是稀饭、炒饭和咸菜。食堂有一名掌勺师傅,两位择菜、收拾卫生的大姐,他们都是本村人,也都50来岁,平时闲散在家没有别的工作,在食堂里干活,还能领一份收入,他们都很开心。

说起食堂背后的故事,景宁县慈善总工会负责人毛呈满有几分苦涩。景宁作为山区县,各个乡村位置偏远,分布零散,人口流失,留下来的大多是留守老人。有生活习惯影响,也或许是年纪大了懒得折腾,他们大多数人都“不好好吃饭”。

莲湖村慈善爱心食堂。拍友 李肃人

中午吃剩的饭菜,随便热一下,晚上对付几口;吃了好久的咸菜,都变质了,也不舍得扔;某天身子不舒服,没有胃口,就“任性”地不开灶……

吃饭可是人生大事!个人的精神气,乡村的烟火气,全在一顿饭里。景宁县慈善总会联合爱心企业、驻外商会、乡贤等多方力量共同筹建,还通过支付宝公益平台进行募捐,帮助老人们“捧好饭碗”。

心满意足的一餐饭,吃出了乡村的“文明味”。就像学校的班级里会有“组长”一样,老人们会选出“桌长”,监督“桌员们”。食堂定时定点开饭,谁到点了还没来,“桌长”们会打电话联络对方。万一联系补上,桌长得前去对方的家里看看,搞清楚原因。

可别小看了这“一喊一看”。毛呈满回忆道,曾经有老人在家摔倒、甚至过世了,隔个几天才被村里的人发现。有了“桌长”,一桌的人相互照应,一日三餐相互都能瞧见,老人的生活也多一层保障。

家地乡慈善爱心食堂。

人多了,热闹起来,老人们也更加“讲究”了。每天出门吃饭,要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衣服也得穿得有模有样。毕竟,要出门见人呢!

粒粒盘中餐里,盛放着乡村的活力。因为也可以用蔬菜、鸡蛋去食堂抵消餐费,留守老人们活动了起来,积极养鸡养鸭,侍弄家门口那几方土地。有村民自发地、免费为留守老人前去县城采买食材。每次吃完饭,都有留守老人主动去收拾碗筷,整理桌椅。他们说,闲着也是闲着,要像家一样打理这块好地方。

老人吃得好,在外的子女们也安心。毛呈满说,他已经收到很多留守老人子女的感谢,他们表示,有这样的食堂,父母们过得舒心,他们在外也格外放心。

今年6月,景宁首批慈善爱心食堂开业。拍友 李肃人

------------

人间烟火气,最抚人心。

一日三餐,一年四季,细细咀嚼,有滋有味。

慈善爱心食堂平凡而治愈,

营造了乡村独有的一份

“向往的生活”

秋季刚过,根据10月底国务院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今年我国粮食丰收已成定局。但群众也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吃得好,吃出滋味才能温暖人心。景宁爱心慈善食堂,为乡村重拾烟火气、重塑文明风貌,日积月累中,让村民们的生活逐渐丰盈,切身体会到获得感、幸福感,何尝不是另一份有滋味的丰收?

梅关富今年85岁。他和老伴在今年夏天就把锅灶封了,厨房干干净净,被弃置了。孩子们回家,他们一大家子就去“下馆子”。他小半年来胖了一圈,脸上多了肉。他指望着接下来的晚年生活,都能在爱心慈善食堂吃饭。他说:“这里饭好吃一点。人多起来,饭才好吃。”


监制丨冯永明

审核丨黄彦

本期撰文谭主丨钟晴

共享联盟景宁站丨林明 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