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教育局 >> 民生信息 >> 重要公告
索引号 11332500002645451w/2021-28358 文号
组配分类 重要公告 发布机构 丽水市教育局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1-03-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浙江省丽水市中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2020年)
时间:2021-03-15 16:58 来源:丽水市教育局办公室 浏览次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做好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编制、发布和报送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20〕36号)文件精神,丽水市2020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如下:


1.基本情况

1.1.规模和结构

丽水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3所。其中,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8所;省一级中等职业学校8所,省二级中等职业学校3所;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校2所,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校6所,浙江省“三名工程”名校建设学校3所,浙江省中职高水平建设学校4所。

丽水市中职学校品牌情况一览表

品牌

数量

学校

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

2

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

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8

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

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

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松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

庆元县职业高级中学

浙江省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6

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

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松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缙云县工艺美术学校

浙江省“三名工程”名校建设学校

3

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

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

浙江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4

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

丽水职业高级中学

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全市普职协调发展,普职比大体相当。2020年全市中职学校在校生人数为29913人,当年招生人数为11058人,其中中高职一体化招生1530人,中本科一体化全省面向丽水招生99人,普职招生比为54:46,相比2019年,普职招生比略有降低。



2019年

2020年

中职在校学生人数

30450

29913

中职招生数

11186

11058

中高职一体化招生数

1887

1530

普通高中招生数

12118

12726

普职比

52:48

53.5:46.5

中本科一体化招生数

99

99

2019-2020年丽水市中职学生招生数表(单位:人)


1.2设施设备

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6个,省级公共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18个,省级开放实训中心2个、省级校外学生实习实训示范基地5个、省级德育工作实验基地6个、省级学生创业教育基地5个、新型农民素质培训示范基地8个、企业职工培训示范基地4个,市级实训基地17个,市级课程改革专业基地12个。我市中职学校实训场所总面积120230.55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2950.754万元,校内新增实训仪器设备值2320.043万元,生均仪器设备值0.776万元。随着各学校的不断投入,职业学校硬件设施如:教学大楼、实训基地、学生公寓、体育场地、餐厅等教学生活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学校数字化建设成效显著,校园环境整洁优美,营造了温馨、和谐、优雅的学习环境。丽水中职教育已经彻底告别了“黑板上开机器”“作业本上做实训”时代,先进的实训设施为教育质量提升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培育奠定了扎实基础。

全市中职学校纸质图书达到120万余册,相比较2018年增加10万余册,电子图书达到500万册以上。


1.3教师队伍

全市中职学校专任教师数为2150人,其中专业课教师数为1184人(含实习指导师),“双师型”教师1028人,占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师的比例为86.89%,高素质“双师型”教师626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数占“双师型”教师比例为60.89%。专任教师师生比1∶13.9;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8.38%,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占比13.7%。大力推进浙江省“三名工程”建设,全市16个名师名大师建设项目,2020年终期验收考核中,优秀项目4个,良好7项,考核优良率达68.75%。


全市省级中职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立项名单

序号

姓名

学校

专业


1

谢芝兰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电子商务


2

张华燕

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电工


3

张长友

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

(龙泉技师学院筹)

机械


4

胡钰凤

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

中职旅游


5

舒伟红

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电子技术


6

麻锦霞

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


7

虞博涵

缙云县工艺美术学校

数字影像技术


8

蓝红芳

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商务


9

吴春红

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

计算机应用


全市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立项名单

序号

大师

所在单位

合作学校

专业

1

张晞

龙泉市至德瓷坊

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龙泉技师学院筹)

青瓷工艺

2

郑国荣

龙泉市古越剑铺

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龙泉技师学院筹)

刀剑工艺

3

叶长文

庆元县食用菌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庆元县职业高级中学

食用菌

4

周建伟

丽水市厨艺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

烹饪

5

林绿高

浙江畅尔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机械制造

6

周蒋文

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青田技工学校)

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青田技工学校)

石雕工艺

7

游小卫

浙江金尔泰玩具有限公司

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木制玩具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2020年,我市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绿谷工匠。创新思政课教学,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深入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推进职业教育“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一是德育工作规范有序。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各职业学校积极探索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规律与方法,强化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各校普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通过生动活泼的德育手段,富有实效的德育途径,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等德育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注重“德技”并重的“工匠精神”培育,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知行合一,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020年,在浙江省“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项目评审中,省级中职德育品牌立项2个。市级中职德育品牌立项6个。


2020年省市中职德育品牌立项项目

学校

项目名称

级别

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

“文化唤醒,实践浸润”培育剑瓷工匠

省级

丽水中等专业学校

优雅女子塑造工程

省级

庆元县职业高级中学

以“立心为本、立技为乐、立业为志”为中心打造山区职校“三立”德育品牌

市级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润德于心、育德于行——“扬帆·遂职青年”生态体验式德育

市级

缙云县工艺美术学校

“尚美”德育

市级

丽水护士学校

“天使”急救志愿服务

市级


二是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各中职学校积极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演讲”活动;以普法教育为重点,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以安全教育为主题,开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反校园欺凌专项整治等教育活动,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稳定,行为习惯良好,精神面貌积极向上,积极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在家能主动为家长承担家务,为邻居免费提供技术服务等。2020年我市2位中职学校毕业生在浙江省中职优秀毕业生典型项目中立项 ,10位丽水市中职优秀毕业生。

2020年浙江省中职优秀毕业生典型项目立项名单 

序号

学校

毕业生典型

1

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

查长伟

2

松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毛松华


       三是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推动优秀文化进校园,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和工匠精神。各中职学校按照校情,制定了不同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通过举办校园运动会、篮球比赛、拔河比赛、合唱比赛、趣味运动会、开设课间操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开展朗诵比赛、歌咏比赛、征文比赛等主题教育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品行,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全市共有学生社团300多个,包含了思德、体育、艺术、创业创新等各个领域,开展了丰富的社团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四是注重学生技能培养。2020年学生在省级及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50人次,比2019年增加5人次,其中丽水职高钮华峰和林柯梦同学代表浙江省队出征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学生技能大赛“酒店服务项”赛项荣获二等奖。顺利举办丽水市第十八届中职学校师生技能大赛,大赛由市教育局、经信局、文广旅体局、人力社保局4个单位主办,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浙江中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嘉利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晨龙锯床股份有限公司、万地广场协办。大赛共有 2439 人次的选手参加了比赛。其中学生设26个普赛项目参赛人数1168人,8个指定项目参赛人数 54 人次,7 个特色项目参赛人数 179 人次。教师组共有1038 人次的选手参加了 13个项目的比赛。经过选手激烈角逐和评委认真评选,高火亮、雷文杰等741人次获学生个人(团队)普赛项目单项奖,季福鑫等 21 人次获学生个人(团队)指定项目单项奖,陈丹等 69 人次获学生个人特色项目单项奖,李成中、季海平等 514 名教师获奖,吴秉翰、练飞虹等 96 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技能大赛在规模上、形式上、参赛人数上都有了大幅的提高。全市中职学生篮球赛在遂昌成功举办, 14所学校组队参加,历经6天51场的比赛后,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获得冠军,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获得亚军,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获得季军。

五是积极鼓励学生创业。全市中职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创业,通过教师引导,开设创业指导课程,组织学生组建团队,结合地方经济特色,有声有色的兴办了学生创业活动。2020年,在浙江省“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项目评审中,省级中职创新创业教育立项2个。

2020年浙江省中职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室项目

学校

项目

级别

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

基于非遗传承跨学科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

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

跨学科创客教育实践创新创业实验室

省级


2.2就业质量

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为9128人,获得“双证”率为94.5%,就业学生人数为9933人(包括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99.41%,专业对口率90.48%,平均月薪3116元,毕业生就业分布产业有地方特色的青瓷、宝剑、石雕产业,第一产业农林牧鱼类,第二产业的加工制造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第三产业的旅游服务类、文化艺术类、财经商贸类、教育类、医药卫生类。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布局

2020年全市各中职学校根据 “做强主体专业、拓展新兴专业、建设特色专业、提升传统专业”的思路,对接市委市政府“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大花园”要求,以及“1+9+5”生态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需求,紧密对接传统文化产业和非遗文化,培育与产业发展匹配的特色专业,开设了旅游服务、加工制造、财经商贸、信息技术、文化艺术等13大类48个专业(方向),共110个布点,基本形成了“主次分明、优势突出、错位发展”的区域专业集群和“一校一特”的专业发展格局。今年我市有19个专业获省中职高水平专业建设专业。

丽水市主导产业与主体专业对接情况一览表

县(市、区)

主导产业

主体专业名称

市辖区

1+9+5生态产业(生态旅游+高端装备制造、健康、生物医药、生态精品农业、节能环保、信息、新材料、文化、绿色能源+民宿、机器人制造、电子商务、时尚革制品、资源精加工产业)

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学前教育、护理

青田县

石雕、旅游、鞋服

旅游服务、中餐烹饪、电子商务、石雕工艺、计算机应用

缙云县

机械装备、电器电子、电商、茶叶、蚕桑、畜牧、蔬果等

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会计电算化、旅游服务与管理、工艺美术、学前教育

遂昌县

茶叶、竹业等农业主导及旅游

机电技术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与管理

松阳县

制造业和茶叶

茶叶生产与加工、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

云和县

木玩、轴承

机械加工技术(轴承加工技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民间传统工艺(木制玩具设计与制作)

庆元县

食用菌

数控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会计、

景宁畲族自治县

旅游

旅游服务与管理

龙泉市

青瓷、宝剑、汽车空调零部件

民族工艺品制作(青瓷、宝剑)、数控技术应用、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与管理


全市中职学校省级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立项名单

序号

申报学校

专业名称

1

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机械加工技术

2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电子商务

3

松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

4

景宁县畲族职业高中

旅游服务与管理

5

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

数控技术应用

6

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全市中职学校省级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立项名单

序号

申报学校

专业名称

1

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木制玩具设计与制作

2

庆元县职业高级中学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食用菌)

3

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

青瓷工艺

4

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

旅游服务与管理

5

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

刀剑工艺

6

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

石雕工艺

7

庆元县职业高级中学

木材加工(竹制品加工与营销)

8

缙云县工艺美术学校

婚纱摄影

浙江省高水平建设专业

序号

学校

建设专业

层次

1

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

民族工艺品制作(青瓷工艺)

A 类

2

数控技术应用

A 类

3

丽水职业高级中学

旅游服务与管理

A 类

4

机电技术应用

A 类

5

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

A 类

6

机械加工技术

A 类

7

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民族工艺品制作(木制玩具设计与制作)

A 类

8

电气技术应用

A 类

9

松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

B 类

10

茶叶生产与加工

B 类

11

丽水中等专业学校

学前教育

A 类

12

缙云工艺美术学校

工艺美术

A 类

13

遂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

B 类

14

电子商务

B 类

15

青田职业技术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

B 类

16

工艺美术(石雕工艺)

B 类

17

庆元县职业高中学

木材加工(竹制品加工与营销)

B 类

18

现代农艺技术(食用菌)

B 类

19

缙云县工艺美术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

B 类


3.2质量保证

一是推进教学方式多样化。各中职学校以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创新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改革,以学生为主体,加强行动导向教学法研究,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探索课堂教学实行项目教学、案例式教学、仿真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注重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因材施教,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二是全面开展课程改革。全市13所中职校全部参加选择性课改,185位教师参与12个课改专业基地活动,受惠学生达2万多人,促进了全市中职教育的“三大转变”,真正实现“抱团前行,共同发展”。目前,全市共计开发了选修课程850余门、校本教材近435本。各中职校根据学校专业特点构建了“核心课程模块+自选课程模块”的“双模块”课程体系,实现三大融合即:专业课程与特色课程互融、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互融、专业文化与本土文化互融。制定《丽水市中等专业课改专业基地考核标准》,对基地学校的工作机制建立、课程开发与共建共享、教学研讨与创新、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等一系列工作开展进行考核评估,每年给予基地建设资金4万元/个,获得优秀基地奖励5万元/个,良好基地奖励2万元/个。

三是丽水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标准制定和实施。实现学生高质量毕业。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专业基础与区域产业相结合为原则,联合企业、行业,制定《丽水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标准》,推动毕业生质量监测改革。完成机械加工技术、旅游服务、电子电工、会计、计算机、电子商务、汽车维修、工艺美术、学前教育、烹饪等10个专业毕业标准的制定。

四是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深入推进校企合作,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在全市所有中职学校进行,共有26个现代学徒试点专业,5041名学生参与,与148个企业形成合作教学。2019年8月,试点县云和县、试点学校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通过了第一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验收。同时,联合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印发了《丽水市中等职业教育“百名大师、千名高徒”结对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大师的聘请和学徒的推选工作正在各地有序的推进中,完成聘请大师40名左右,学徒200名。

五是开展“校企校”电大直通车试点。为打破中职就业班学生的成长“天花板”,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走得更远,融合企业和电大的育人资源,开展“校企校”电大直通车模式试点,按照中职、大专两个阶段教学和课程等资源相互衔接,统一采用学分制进行教学过程管理,同时结合企业提供的学徒岗位,进行教学计划的修订。

六拓宽毕业生升学渠道。今年我市中职毕业生9128人,进入高一级学校就读人数为 6554人,中职毕业生升学率为70 %,其中,通过单招单考进入高校2920 人,通过五年一贯制进入高校 1619人,通过校企校、高职扩招、成人高职等方式进入高校就读 2015 人。

3.3落实教师编制,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一是对中职学校实行“编内外聘、财政定补”政策。各中职学校都建有一支素质良好、数量保障、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针对某些紧缺专业,有些学校实施了“先进后考”政策,同时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从教。

二是积极开展在职教师的培训培养。1.大力培养培训“双师型”人才,全面切实推进“工匠进校园”、“教师进企业”的“双进工程”,2020年全市“工匠进校园”和“教师进企业”人数分别为150人和1184人。2.启动市级重点培训项目20个,培训教师790人。3.牵手28位省级名师与我市10所中职校结对,提升专业水平。4.对接上海,在上海同济大学举办丽水市职业教育干部产教融合发展培训班,全市50名职教干部参加培训。5.2020年丽水市教育局委托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培养公费中职师范生7人,专业方向为自动化、机电技术教育、汽车维修工程教育、焊接技术与工程。2016年第一批公费中职师范生10人已全部到协议学校入编执教,其中丽水职业高级中学2人,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人,遂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人,龙泉中等职业学校2人,松阳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人,景宁畲族自治县职业高级中学1人,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人。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2020年我市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绿色战略”,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丽水技工”。全市所有中职学校已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的企业521家,其中大中型企业189家。本地中职校牵头的职业教育集团9个,省级校企合作共同体7个,市级校企合作共同体14个。全市中职校现代学徒试点专业62个,占全部专业比例57.94%,参与学生11045人,占全部学生比例42.18%,与178个企业形成合作教学。开展情况如下:

一是坚持对接现代学徒制办学校,推进校企双元合作。坚持推进现代学徒制度,因地制宜的进行试点,初步形成了校企“共同招生招工、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建课程教材和基地、共同组织实施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模式、共建师资队伍、共同考核评价”的“双元育人”机制。突出对学生操作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把过程与结果、理论与实践、技能与态度、校内教师评价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从而达到合理、规范、科学评价学生的发展,实现从校园到企业、从课堂到岗位的空间转换和从自然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二是坚持对接产业需求设专业,促进校企绿色合作。按照“围绕产业设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思路,坚持“全市一盘棋”,引导各职校紧密对接“195”生态产业体系需求,建立优胜劣汰、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专业设置机制。各职校对接传统文化产业和非遗文化,培育与产业发展匹配程度较高的区域性品牌专业,基本形成了主次分明、优势突出、错位发展的区域专业集群,基本形成了“一校一品”“强校多品”的特色专业布局。

三是坚持对接生产过程开课堂,促进校企精准合作。依据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参照职业行业标准,把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机融合。通过构建理实一体数字化车间、请企业人员到车间授课和带学生到企业车间“识岗”“跟岗”“顶岗”,以及“引校进厂”、“引厂进校”、“前店后校”等校企一体化的探索合作形式,让学生“所见即所得”,颠覆“黑板上开机器,口头上讲原理、作业本上做实训”的教学模式,形成了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内外双线等一系列异彩纷呈的教学方法,实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

四是坚持对接企业园区建基地,促进校企共赢合作。学校根据人才培养需要,把实训基地建在企业园区或企业里,企业把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建在学校里,开展联合办学实践和实训基地产业化实践,既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同时也降低了实训成本,企业同时也提高了员工培训质量,还节约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学校、企业的双方共赢。

五是坚持对接创新发展搭平台,促进校企开放合作。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和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目前,全市中职学校积极推进选择性课程改革,以课改促科研,认真开展“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两创”教育,建立了产业技术进步、学生多元成才驱动课程改革的机制。积极促进校企产学研一体化,鼓励打造产学研共同体,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促进校企合作进一步走向开放。

六是加强创业创新教育平台建设,推进专业与产业的融合。近年来,丽水各中职学校积极响应“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一方面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加强两创教育;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潜力在校园内外开设创新创业园。在创业创新中,紧密联系地方产业链和文化特点,引导建立一个综合性产教融合实践基地。

4.2学生实习情况

一是全市中职学校基本按照教育部《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文件规定,保证学生实习安全有效。二是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实训实习提供良好的平台。三是学校开展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职业素养。四是详细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计划,选择合法经营、管理规范、实习设备完备、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实习,签订顶岗实习三方协议书(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或家长)),采用“三位一体”的实习管理方式,选派优秀指导老师统一带领并跟踪指导,通过实习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2019年全市未发现违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情况。顶岗实习学生都能按要求取得实习报酬,最高的实习期工资达到了4500元。

4.3集团化办学

由市政府成立的丽水职业教育集团, 2020年丽水职业教育集团工作组织架构重新调整,设立了指导委员会,以及常务理事单位、理事单位,包含了全市相关的政府部门、各个中职学校以及全市优秀的企业,为丽水职业教育的发展搭建了高水准的平台。各中职学校根据专业建设的需求,与相关的行业、企业开展了专业集团化办学。丽水职教集团被评为2019年浙江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各中职学校重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及时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创新,在校毕业生获得技能等级证书95%以上,在本地就业80%以上,为学生未来成长打下坚实基础,也为地方人才的保障打好基础。同时坚持为地方服务,2020年线上线下培训达5.6万人(次)以上,其中获得技能证书的近2万余人,包括旅游、餐饮、民宿、超市、茶叶等方面人才,为全市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持。

5.2社会服务

因受新冠疫情影响下,职业教育活动周线上线下由各校分会场组织,全市13所中职学校2410名教师30761名学生参与社会服务,276家企业进行开放活动,开展观摩体验活动280余个,共有家长、企业代表、社会群众、中小学生约4.3万人次进校园参观职业体验,塑造良好职教形象取得了良好效果。

强化“县级社区学院——区域中心成校——乡镇教学点——村联络点”四位联动的成教网络化布局,发挥44所区域中心成校的骨干作用,进一步关注新型职业农民、青少年、老年人群体,开展教育服务活动。2020年全市现有浙江省示范学习型城市9个,省级现代化成校20所,省级标准化成校覆盖率100%,新建老年大学(学堂)10所。全市各类职业院校(含成人学校、社区学校)完成社会培训62.02万人次,其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5.38万人次、企业职工培训3.33万人次、家政培训6.05万人次、老年人教育培训18.05万人次、退役士兵0.22万人次,60.94万人次培训成果存入省学分银行。全市开展社区教育文化礼堂898个,社区教育进文化礼堂覆盖率86.02%。完成农民“双证制”教育培训496人。2020年完成省民生实事老年大学(学堂)建设,新建4所老年大学、6所老年学堂,任务完成率111%,新增老年学位36696个,完成率146.78%。

2020年,莲都区、景宁县、庆元县、青田县进入浙江省示范学习型城市项目立项名单;庆元县成人职业技术学校、庆元县屏都中心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莲都区城东区域中心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景宁畲族自治县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青田县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山口分校进入浙江省现代化成人学校项目立项名单;莲都区碧湖区域中心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乡村厨师技能与素养提升培训》、遂昌县妙高中心成人文化学校《遂昌茶师培训》、缙云县壶镇成技校《电焊工培训》、遂昌县北界中心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遂昌县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品牌》进入浙江省成教品牌项目立项名单。《龙泉现代青瓷烧制技术培训》等10个培训品牌获批丽水市成教品牌。


5.3对口支援

为全面落实《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部署,完善职业教育扶贫工作机制,贯彻落实丽水市—广元市签署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我市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松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6所中职学校对四川广元市剑阁职高、平昌鹰才中等职业学校、南江职业学校、通江县职业高级中学、巴中职业中学、昭化区职业高级中学6所学校进行结对帮扶,共开展名师专家组团赴结对学校交流指导6次,在专业建设、招生就业、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帮扶学校教育团队赴我市中职学校考察学习交流7次。在师资帮扶方面,我市选派干部5人,优秀教师10人赴帮扶校挂职。结对学校贫困学生到我市就读职业院校人数为145人,其中推荐就业实习人数为70人。


6.政府履责

6.1经费

2020年全市各中职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均不低于2500元。职业教育经费中省财政投入3760.57万元,地方财政投入25715.62万元,其他投入437.08万元。全面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政策,一是对所有参加中职资助工作的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掌握政策、熟悉政策,提高工作的人员中职资助工作的自觉性,二是建立机构,到目前为止,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成立了中职资助工作机构,确定了专门人员,明确了工作职责,三是扎实开展了中职资助工作,落实了中职资助专项资金,确保符合条件的职业学校学生人人都能享受资助政策。

2020年丽水市中职学校建设地方保障情况

资金投入情况

资金来源

年度生均公用经费(元)

基建投入

实训设施设备投入

省级财政投入

地方财政投入

其他投入

2019

2020

2019

2020

2019

2020

2019

2020

2019

2020

27011

25813 

3686

4104

5687

3760

24630

25715

379

437

3017

(除标注外,其他资金单位为万元)


6.2政策措施

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和全省教育大会、全市教育提质行动动员大会精神,推进职业教育与丽水产业深度融合,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打响丽水职业教育品牌,2020年11月9日丽水市政府印发《丽水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实施意见》(丽政发[2020]80号);联合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经信局、市应急管理局、丽水银保监分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工作的通知》;联合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在市直学校开展普职融通试点工作的通知》。


7.特色创新

7.1 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10月24日-25日成功举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产教融合发展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知名职教专家、长三角兄弟职校名家名师、行政部门、企业代表等130余名嘉宾共聚秀山丽水,共话产教融合,共谋职教发展。丽水市人民政府聘请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马树超、中国科学院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创新驱动研究院副院长刘春晓、江苏理工学院职教研究院院长庄西真研究员、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王继平、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课程建设研究院秘书长张振笋、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朱建柳博士、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校长周健、上海市振华外经职业技术学校校长董永华、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校长李小华、上海商业会计学校校长陈文珊、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校长张伟罡等11位专家学者为“丽水市职业教育发展顾问”,丽水市教育局聘请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朱列、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王培坚、上海市振华外经职业技术学校金莉萍、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董朝霞、上海商业会计学校周艳萍、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王凌飞等6位上海名师为“丽水市职业教育兼职导师”。本次论坛丽水市教育局与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签订《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合作意向书》,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签订《上海——丽水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框架协议》,同时上海市交通职业技术学校等6所职业院校和丽水市12所职业院校分别签订《职业院校山海协同发展合作意向书》。

7.2服务生态经济,打造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助推器

丽水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先后8次到丽水视察。2002年,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来到丽水,就由衷赞叹“秀山丽水、天生丽质”。2006年,习近平对丽水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的重要嘱托。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作出102字“丽水之赞”。2018年,丽水成为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试点市,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赢得了先机、拔得了头筹,职业教育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助力生态经济,培养产业大军

作为典型的山区市,丽水各县(市、区)经济和产业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我们紧密对接各县生态产业实际,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开设了覆盖生态制造业、生态服务业、生态农业等13大类48个专业,专业布点110个,形成了“主次分明、优势突出、错位发展”的区域专业集群和“一县一特、一校一品”的专业发展格局,为丽水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了强大人才支撑。据不完全统计,全市24万产业工人中,由本市职业院校培养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占比达到58%。举几个例子:

丽水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拥有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2个,丽水山居、丽水山景、丽水山耕“三山”品牌享誉全国。丽水各中职学校均开设旅游类专业,其中丽水职高旅游专业为省优势特色专业、市品牌专业,是丽水旅游业的主要人才培养基地,丽水职高已累计为丽水旅游业输送人才3400多人,在丽水各大旅行社、高星级酒店以及相关旅游企业中,丽水职高毕业生占比近40%。

缙云壶镇是全国最大的锯床生产基地,也是全球锯床产业的主要集散地,其产销量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壶镇“机床小镇”成功入选浙江省特色小镇,获得“中国锯床之都”区域品牌称号。缙云职业中专构建机床制造专业群,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每年为机床制造产业链培养输送500余名技术技能人才,为壶镇特色“机床小镇”建设提供了主要人才支撑。

云和被称为“中国木制玩具之乡”,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木制玩具生产出口基地,木制玩具产品畅销世界各地,占全国出口总量的50%以上。云和职技校推进“木玩+教育”,开展课题研究、技术改革、产品研发等工作,完成市级以上课题30多项,研发新产品专利11项,解决企业技术难题20多个,为区域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民族传统特色文化传承和发展良好,被称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景宁职高充分发挥畲族旅游优势,打造畲族餐饮“畲之味”研发中心,研发了畲族特色美食“畲乡十大碗”“畲乡十小碟”,让畲乡餐饮成为畲乡旅游推动力。

(二)助力非遗传承,打造大国工匠

丽水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地级市第一个民间艺术之乡,历史文化遗存丰富,蜚声中外的龙泉青瓷、龙泉宝剑、青田石雕被誉为“丽水三宝”,有3项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丽水木拱廊桥、遂昌班春劝农),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非遗技艺薪火相传,丽水职业教育“立足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为产业发展和非遗传承提供了人才支撑。比如,龙泉中职校依托龙泉青瓷、宝剑产业,建立蒋氏刀剑学校工厂,建设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新生代大师中龙泉中职校毕业生占2/3以上,其中有2人成为省工艺美术大师。青田职技校开设石雕专业,邀请国家级大师和省级大师为学生授课,为青田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后继人才,成为培养“未来石雕大师”的摇篮。

松阳是全国首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全国首个“拯救老屋”整县推进试点县,有75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排名全国第五,是华东地区古村落数量最多、风貌最完整的地区。松阳职业中专是全国为数不多开设古建筑修缮专业的中职学校,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古建技艺,为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拯救老屋行动工作培养一批后备人才。

(三)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全面小康

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更紧密、作用更直接。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职业教育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培养乡村所需的人才队伍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遂昌是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创造了闻名全国的农村电子商务“赶街”模式。遂昌职业中专和遂昌赶街公司建立“遂昌县农村电子商务学院”,打造综合性县域农村电商平台,为遂昌培养本土化农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提升了该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

松阳是全国重点产茶县,浙南茶叶市场被称为“中国绿茶第一市”,全县拥有12万多亩茶园,全县40%的人口从事茶产业,50%的农民收入、60%的农业产值均来自茶产业。松阳职业中专依托茶产业,提出“茶链教育”方略,将现有专业整合融通于茶产业全产业链,组建高水平茶专业群,为松阳茶产业培养输送了大量技术人才。

庆元县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为全国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与集散中心,被誉为“中国香菇城”“中国香菇之乡”,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是庆元的传统产业。庆元职高重点建设食用菌专业,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庆元食用菌学院”,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缙云县文化艺术氛围浓厚,正在创建“中国书法之乡”。缙云工艺美校是全省艺术教育特色名校,学校坚持“办一所受人尊重的学校,做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教一批受人欢迎的学生”的办学目标,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每年培养500多名工艺美术人才,为提升整个区域文化做出了作出了贡献。2019年10月,陈宝生部长专程考察缙云工艺美校,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学校充分体现了农村职业教育的特色。

7.3紧抓三把金钥匙,探索职校内涵建设提升新途

2020年,丽水市政府出台了《丽水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实施意见》《丽水市职业教育内涵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各类教育资源、要素由分到合、由散到聚,推进招生、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督导评价等全市统筹管理,形成区域教育整体发展优势和特色差异品牌。

一是问海借力,推进丽水职业教育共建共融共享。自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丽水市抢抓机遇,进一步打开山门,用好“问海借力”这把金钥匙,推进长三角区域深度合作,拓展合作办学新宽度。举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产教融合发展论坛”,与上海签订了15个提质培优协同(合作)办学协议,内容涵盖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干部培养、校企合作、学生技能提升等各方面;借助上海同济大学平台,引进德国柏林职业教育集团,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共建中德(丽水)职业教育基地、中德(丽水)跨企业培训中心、中德(丽水)教育工程师培训认证中心;所有中职校与上海、宁波等地10余所中职校签订“一对一”结对协议,全方位开展管理团队、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技能提升等合作,让丽水孩子在家门口也可以享受到长三角核心区的优质教育资源。

二是统筹推力,推进丽水职业教育做优做特做强。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市域生态产业体系需求,建立优胜劣汰、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专业设置机制。根据“做强主体专业、拓展新兴专业、建设特色专业、提升传统专业”的思路,开设了覆盖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13大类48个专业,专业布点110个,形成了“主次分明、优势突出、错位发展”的“一校一特”的专业发展格局。同时,深化“一校一品”特色专业建设,进一步对接丽水青瓷、宝剑、石雕、古建筑等产业特色,打造了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丽水特色的地方专业群。 

三是集群发力,推进丽水职业教育互访互学互鉴。优化市域内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组建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的丽水职业教育集团,同时组建以“一带三区”为基础的松遂、云景、龙庆、丽缙青四大区域职校联盟,吸引纳爱斯、奥康、艾莱依、方正电机等知名企业和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加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打造校企合作集群矩阵,初步形成校企“共同招生招工、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建课程教材和基地、共同组织实施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模式、共建师资队伍、共同考核评价”的“双元育人”机制。


8.学校党建工作情况

2020年全市各中职学校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清廉丽水建设。

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一是各中职学校始终坚持理论武装头脑,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读,进一步提高思想水平,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二是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健全党委对学校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三是守好学校意识形态主阵地。教育引导中小学校师生模范践行核心价值观,积极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立足丽水“红色、绿色、古色、蓝色”教育资源,积极打造以“红色教育、生态教育、乡土教育”为主要内容、“浙西南革命精神”为核心的丽水德育品牌。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决贯彻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推进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三清”(清边、清源、清朗)专项行动


9.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全市职业教育经过不断努力,在办学规模、办学特色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相比,与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9.1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多元办学格局有待进一步完整。办学模式比较单一,政府对职业教育大包大揽的现象较严重,离形成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还有很大距离。

二是产教融合有待进一步深入。现代学徒制推进深度不够,校企合作不够充分,“双元”育人的深度和成效还不够明显。

三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市在全省有影响力的教师不多,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引进难、留住更难”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四是“数智化校园”有待进一步加强。后疫情时代,面向未来的教育要将产教融合核心机制与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相结合,以数智技术为支撑的教学设施设备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是内涵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职业教育“自身质量不高”,学生后续发展动力不足。这些都需要我们采取有力举措,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9.2解决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产教深度融合为抓手,以促进就业创业为导向,按照“跨山统筹、创新引领、问海借力”的思路,结合丽水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特色化、优质化、现代化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一、创新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组建丽缙青、松遂、云景、龙庆等一批跨区域联盟中职校。对接产业动态优化专业布局,重点建设培育现代服务业专业群、机械制造专业群、现代农业专业群、农村电子商务专业群、民间传统工艺专业群,积极拓展中医制药、数字经济等领域的专业。建立由政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职业院校、企业等参与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统筹全市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资源配置。

二、大力推进“双高”建设,以“双高”建设为抓手,一手抓“名校”建设,一手抓“薄弱校”上等级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一校一策,分类管理,科学服务,建立与我市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发展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社会多元办学,助推丽水平台“二次创业”,具有“丽水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进一步完善丽水市职业教育联动机制。由分管教育副市长担任会长,定期召开职业教育发展、校企合作办学专题研讨会,建立政校企多方合作联动机制。其次,通过丽水职业教育集团,积极推进“中高职衔接”和“产教融合”。




附件:丽水市各县(市、区)中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

0浙江省丽水市2020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pdf

1.2020年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年度质量报告.pdf

2.2020年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年度质量报告.pdf

3.2020年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年度质量报告.pdf

4.2020年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年度质量报告.pdf

5.2020年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年度质量报告.pdf

6.2020年松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年度质量报告.pdf

7.2020年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pdf

8.2020年缙云县工艺美术学校年度质量报告.pdf

9.2020年度庆元县职业高级中学年度质量报告.pdf

10.2020年度景宁县职业高级中学年度质量报告.pdf

11.2020年丽水中等专业学校年度质量报告.pdf

12.2020年丽水旅游学校年度质量报告.pdf

13.2020年丽水护士学校年度质量报告.pdf

14.2020年青田县船寮高级中学年度质量报告.pdf

15.2020年青田县温溪高级中学年度质量报告.pdf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