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丽水驾车来到龙泉市剑池街道的龙泉深山茶叶专业合作社时已近中午,加工厂弥漫浓郁的茶香,沁人肺腑。二楼平台上,几位福建武夷山的茶商正在边泡茶边聊天。闲谈中得知,他们是昨天专门来采购深山红茶的,而合作社负责人冯伟因为通宵制茶刚刚去休息。茶商汤保文说,已经连续多年采购冯伟制作的红茶,他的产品有深山森林中独特的枞香味,客人十分喜欢。
不多时,一脸疲惫的冯伟走出房间,取出刚制作好的几种红茶与茶商品尝、分享。一会,他们就一同来到仓库,打开包装验茶,500多公斤的新茶谈好价格,转账成交。
中午时分,冯伟带着记者来到宝溪乡一座海拔1400余米高处的山头上,参观合作社200亩墨绿茶垄基地。云雾缭绕中,刚采完春茶的基地上还弥漫着淡淡茶香。冯伟介绍,产自这里的第一批“金牡丹”红茶,早已被客商抢购一空。
“我现在的800余亩茶叶基地全部选在海拔高,环境好的山上,采用生态循环种植,让国人喝到天然原生态的好茶,是我的初心。”冯伟说,好山好水出好茶,龙泉有着绝佳的水和空气,一定能出受欢迎的好茶。
为了做“好茶”,冯伟历经16年漫漫求索路,“种出了这么好的茶青,因为缺少技术,做不出顶级红茶,我不甘心。”2019年春天,44岁的冯伟下定决心,赴福建福安学艺。经朋友推荐,他在当地一家有名的茶厂观摩制茶流程。
“我如饥似渴地整夜看他们制茶。”冯伟说,对方要求自己在厂里只许看不许问,第一天他就在车间蹲了个通宵。“武夷山一带制作红茶的技艺领跑全国,古法工艺的传承和现代规范化生产管理都值得我们学习。”
回来后,冯伟依照学来的流程炮制了几次,品质有提高,却依然达不到武夷山高档红茶的要求。于是,他又想了个办法,联系对方厂长,说自己有一批上好的茶青,能否拿去加工一下,对方同意了。
冯伟马上开始实施自己的秘密行动,400公斤茶青在福安茶厂按照最新工艺加工,400公斤茶青在龙泉深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同步远程指挥:摊青、萎凋、揉捻、发酵、烘干……所有流程操作规范和时间控制都与福安茶厂一模一样,如此实践,让冯伟的实操能力提升了一步,数据更加详实。
“红茶制作工艺是所有茶类别中最复杂、最难的,它尤其考验制茶者的悟性,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茶匠本人对茶叶的理解,这需要多年的研究和经验积累。”经过无数次的实践,2019年夏天,冯伟第一次制作出了芬芳甘醇的红茶。那天早晨,冯伟像个孩子一样蹦了起来。他说,那批红茶在摇青过程中散发出的香味,他将一生铭记。
此后,冯伟制作红茶的品质越来越稳定,批发价一路飙升,从一公斤100元涨到200多元,2020年单款红茶销量达到5000公斤,他还给茶注册了商标——铁骨花香,寓意自己红茶的独一无二和坚持研发的经历。
“以前是我们卖茶青给武夷山的茶厂,如今是武夷山的茶农把茶青卖给我;以前是龙泉茶商去武夷山买高端红茶,现在是武夷山茶商来我这买高端红茶。”一颗匠心换来了角色的翻转以及快速聚拢的财富。去年,冯伟产值达到300多万元,但是他却做了一个决定:把赚来的钱全部“反哺”茶叶基地,有机精耕每一寸山地,呵护每一棵茶树。他说:“我爱茶,爱制茶,首先就要爱茶园,术业有专攻,制茶是我一生的事业。”
来源:丽水日报 记者 孙晓敏 叶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