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25000026452082/2021-31844 | 文号 |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发布机构 | 丽水市民政局 |
成文日期 | 2021-07-1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杜有新委员:
您在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完善社区老年照料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收悉。您的建议对于促进我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市民政局将认真研究吸纳。经商市发改委(市粮食物资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文明办,现答复如下:
一、当前我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有关情况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全市民政系统将养老服务业发展作为一号工程来主抓,以“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赞”,不断加大投入,着力突破创新,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机制探索及人才培育等方面采取系列举措,部分领域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一是养老设施建设方面。我市连续多年将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全市建成1842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累计建成127个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到年底将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具备生活服务、康复护理、全托服务、家庭支持等六大功能。创新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护理机构建设,让养老机构像幼儿园一样,成为住宅小区的标配,让失能、失智等刚需老人就近享受便利的专业化养老服务。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养老机构126家,床位总数19338张。
二是政策标准研制方面。2019年12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发布实施《关于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首次实现营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同等享受财政扶持政策;同年编制完成《乡镇(街道)居家养服务中心服务与管理规范》和《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总体要求》两项市级地方标准,进一步推进养老行业标准化建设;2020年正式发布实施《市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布局规划(2019-2030)》,突出社区嵌入式养老护理机构、乡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敬老院规划布点,今后养老布点建设将有规划依据。
三是养老人才培养方面。2020年11月,会同市财政、人力社保、卫健、教育等部门联合发布《丽水市养老人才培养实施办法》,在养老精英人才培养、专技人员职称评定、医护人员晋升通道、养老培训标准体系等方面实现多点创新,在全省首开先河将一线养老照护人才纳入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管理,并给予相应岗位补贴,目前全市第一批评定15人,其中中级5人,初级10人。举办全市首期养老行业精英人才专修班,遴选产生75名学员,进行为期2年的持续化、专业化、系统化的培养。会商市委人才办将养老服务领域的精英人才纳入市委“绿谷英才”特殊支持计划,享受高级人才E类待遇(不含购房补贴)。
四是养老氛围营造方面。市、区两级文明办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组建“身边敲门队”“小媳妇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围绕家政服务、文体活动、心理疏导等服务内容,广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依托“志愿汇”、“丽水居养”96345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推行“时间银行”互动养老新模式,按照低龄存时间,高龄换取服务的原则,鼓励青壮年以及低龄老人做为志愿者为高龄、失能、失智、行动不便等有服务需求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
二、下步工作方向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上级关于推动养老服务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大力度推动社区养老服务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大力弘扬“尊老尽孝”社会风尚。探索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重点关注高龄、空巢、独居、失能、失智、重残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重点优抚对象等老年群体,月探访率达到100%。持续推进“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创建,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尊老、爱老、孝老、助老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鼓励各类组织和个人以投资、捐赠、捐助、志愿服务等方式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鼓励和支持邻里互助、银龄互助等活动,建立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兑换等激励保障机制。
二是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聚焦基本养老服务,聚焦失能失智照护,明确基本养老服务的保障对象,从困难家庭逐步扩大到一般家庭失能失智、高龄老年人等刚需人群;编制基本养老服务项目清单,明确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指导价格及绩效评价等内容,突出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辅具适配等专业照护内容;健全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支付体系,重点保障特殊和困难家庭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支持引导普通家庭基本养老服务消费。
三是创新智慧养老服务模式。依托省“浙里养”服务平台,深化“丽水居养”96345综合服务平台,推广银龄卫士应用场景,精准对接需求与供给,为老年人提供“点菜式”就近便捷养老服务。推动“互联网+健康养老”医养通服务试点,全面提升智慧医养的服务管理水平。鼓励养老机构运用智慧养老系统进行日常管理,并将服务延伸至社区居家。支持家庭安装智能终端设备,利用智能化手段形成“服务对象申请-派单-服务-审核支付-评价”等闭环式服务体系。到2022年全市至少建设10家智慧养老院,到2025年至少建设20家。推动和支持物业服务企业积极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切实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
四是培育多元养老服务市场。调整养老政策扶持方向,从“补砖头、补床头、补建设”向“补人头、补运营、补需方”转变,对接纳政府兜底保障对象的各类养老机构,政府按照购买服务方式给予支持。深化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创新“养老管家”服务模式,促进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养老服务,培育一批本土化连锁养老服务运营机构,培养一批老年康复辅具、食品药品、益智产品等涉老企业,引进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企业发展康养产业,推进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餐饮、体育、家政、教育、养生、健康、金融、地产等融合发展。结合浙西南康养基地建设,整合各类医疗、康复、养老资源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推进康养联合体试点建设,服务机构与居家老年人,加强未来社区康养场景建设,到2022年,全市建成40家康养联合体,2025年建成100家,每个未来社区均建有康养联合体。
感谢您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何良永(社会福利救助处)
联系电话:2090910传真:2091576
邮编:323000
丽水市民政局
2021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