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25000026455663/2021-31523 | 文号 | 丽政办发〔2021〕35号 |
组配分类 | 市政府文件 | 发布机构 | 市府办 |
成文日期 | 2021-06-2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丽水市大花园瓯江绿道建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丽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6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丽水市大花园瓯江绿道建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大花园瓯江绿道是以瓯江流域自然、历史人文要素为依托,以休闲、游憩、健身为主要功能,兼具沿线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廊道,是丽水践行“两山”理念、打造瓯江山水诗之路的重要载体。通过《丽水市大花园瓯江绿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实施,大花园瓯江绿道干网基本贯通,绿道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为进一步提升我市绿道建设水平,助力我市建设高质量绿色发展和高水平生态文明建设“主要窗口”,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建设浙江大花园核心区工作部署,坚持“串线成网、标准引领、品质提升、智慧运维、可持续性”的原则,着力构建全域串联、生态休闲、文化彰显、产业融合的大花园瓯江绿道网,为全省建设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生态为基,文化为魂。坚持生态底色,依托现有地形地貌规划布局,做到非必要不开挖、不填塘、不砍树,最大限度保留原有自然生态肌理和风貌。倾心融入瓯江流域悠久的历史文化,激活城市记忆,以文化为绿道赋能。
(二)便捷通达,多样共享。促进绿道出入口与周边道路的有机衔接,完善周边公交场站、停车场等公共交通接驳系统,增强绿道可通达性。打造与周围环境整体融合、功能多样、创意新颖的精品绿道,满足人们多层次需求,提升绿道共享率。
(三)标准引领,系统推进。制定绿道建设、运维等标准体系,匠心建设系列精品绿道,引领全省绿道建设。加快构建成线、成环、成网绿道网格局,系统谋划与推进绿道配套服务、标识、游乐节点等设施建设。
三、建设目标
三年完成大花园瓯江绿道投资54.5亿元,建成绿道1831公里。其中,新建绿道671公里,提升绿道1160公里。通过三年建设提升,将大花园瓯江绿道建设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娱乐的普惠工程、生态丽水的展示工程、产业融合的富民工程,努力成为展示浙江生态绿道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2021年,完成年度绿道投资16.9亿元,建设提升绿道1008公里,完成省级绿道交界面3处(设区市间)、5处(区县间),实现市域重点区域绿道贯通。
——2022年,完成年度绿道投资19.9亿元,建设提升绿道420公里,完成省级绿道交界面2处(设区市间)、4处(区县间),实现省级绿道主线贯通。
——2023年,完成年度绿道投资17.7亿元,建设提升绿道403公里,高水平建成市域大花园瓯江绿道网络。
四、主要任务
(一)规划融合,绘就市域一张网。全市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着眼新起点、高标准,统筹做好省市县绿道规划网衔接,发挥丽水生态优势,聚焦绿色出行,有效结合交通、水利、乡村等规划,完善市域绿道规划网,形成“主次分明、各具特色”的市域绿道网规划体系,有机串联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资源,环山绕水秀浙南林海,连城串村显处州底蕴,为打造瓯江山水画廊和“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奠定坚实基础。
(二)匠心质造,呈现一批精品线。坚持国际化视野,以标准为指引,建设品质绿道。明确绿道类型、管控标准、建设时序,创新设计理念,提升绿道线性空间与周边环境融合度,打造四季有花、风景各异绿廊,匠心建造主题慢行道,完善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建立艺术性、地域性标识,推出一批趣味性游乐节点。依托山水、人文优势,筑绿脉、通径廊、晓人文,打造名山、森林、河湖、田园、古道、诗路、红色等系列精品绿道。
(三)精深融合,铺就一条产业路。发挥绿道产业线功能,带动“农旅文养体”等产业发展,把大花园瓯江绿道打造为“两山”转化大道、兴业富民工程。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要素,做大绿道人流量,重点沿城区、郊区、集镇、景区、江湖等人口密集、可达性强、特色明显区域布局绿道产业带,实现绿道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培育发展农业采摘、农耕体验、观光休闲、酒店民宿、科普研学、体育竞技、养生养老、文创书店、茶舍茶馆、车辆租赁、自行车主题酒店、自行车制造维修等产业业态。绿道产业发展与规划建设同步谋划、同步实施,并在大花园瓯江绿道信息系统等媒介开设招商专栏,实时推送招商信息。
(四)数智赋能,推出一片新场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化技术,打造智慧绿道系统,赋能绿道建设,打响大花园瓯江绿道品牌。加强智慧灯杆、LED显示屏、视频抓拍、自助服务机等智能硬件设施建设,开发绿道门户网站、绿道APP、绿道微信公众号、绿道小程序等软件系统,拓展5G无人观光车、智慧驿站(无人零售+智能沐浴+自助储物+智慧化服务体验)、赛事运营、科学健身、绿道导航、线上投诉等“智慧绿道”应用场景,增强民众安全、舒适、便捷的体验感受,提升绿道运维管理水平。
(五)分类管理,建立一个新机制。完善绿道管理服务,建立运维管理长效机制。探索市场化运维管理机制,采取绿道社会招租、委托经营、冠名、认养等运维管理模式,有条件绿道应以景区化建设为方向,解决自身管养问题。探索“行业+属地”运维管理机制,对依托水利、交通等项目建设的绿道,可发挥行业部门行业管养经费补贴和专业优势,依托行业部门管养。其他绿道按照属地原则,由属地政府,按照属地职责管养。大力发展绿道智慧化水平,提升运维效率和降低运维成本,探索绿道管理“路长制”,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管理。
(六)品牌塑造,打造一张金名片。聚焦电视台、门户网站、小程序、抖音、旅游推介会等宣传平台,开展环丽水公路自行车赛、丽水超级马拉松、“丽水最美绿道”评选等赛事及活动,力求“季季有赛事,月月有活动”。注册“瓯江绿道”区域公共品牌,率先探索“瓯江绿道”品牌在体育、文化产业的运用,扩大瓯江绿道知名度和影响力。以赛事活动和品牌拓展为支撑,把大花园瓯江绿道打造成丽水一张“金名片”。
(七)低碳出行,创建一条交通线。规划建设城区骑行绿道网络,打造丽水版“绿色低碳出行”。对标国内外城市在专用自行车道、专用信号灯、配套设施及自行车文化方面的建设经验,保障自行车独立路权,建设高品质自行车专用道,成为市民通勤、上学的便捷通道,作为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长远之策。加快绿道网融通,形成城区骑行微循环,便于市民游客漫游于街区、街景,助力“城市景区化”建设。
(八)示范引领,形成一套高标准。重点打造古堰画乡至缙云仙都、环云和湖、环百山祖国家公园等绿道风情线,创新绿道建设机制,出台大花园瓯江绿道2.0版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项目、标准和制度,引领全省绿道建设。积极与上级绿道主管部门对接,力争上升为省级绿道标准,在全省绿道建设中推广应用,并探索推出国家公园体系中绿道建设标准。
五、保障措施
(一)以制为领,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完善市县两级绿道建设体制,建立一套运转高效、专业化组织体系。形成绿道办牵头协调,各成员单位发挥职能优势,明确部门主体责任的组织领导体系,强化绿道办专职人员力量,并补齐工程类等专业技术人员,保持人员稳定。各级绿道办、成员单位、建设单位形成合力,建立项目推进组织体系,共同推进项目前期、项目建设、项目竣工,并积极向上争取要素支持。
(二)以质为重,建立品质管控体系。建立绿道设计方案审查机制,对不符合标准要求及认可度低的绿道设计方案,在项目审批环节实行“一票否决”,规范全市绿道标识,引导全市形成多样统一的标识系统。探索绿道星级评价制度,对星级绿道进行认证挂牌并在绿道信息系统显示星级,以星级评定促进绿道品质提升。
(三)以考促建,强化目标考核制度。制定绿道建设考核办法,坚持数质并举、以质为重原则,将绿道建设纳入各县(市、区)、丽水开发区管委会、市级有关单位年度考核。完善绿道建设“督查、晾晒、考核”制度,对重点工作和项目实行动态跟踪,对滞后的工作和项目,采取通报约谈、挂牌督办、专项督查等方式进行督促。
附件:1.丽水市大花园瓯江绿道建设提升三年行动(2021-2023年)重要任务清单
2.丽水市大花园瓯江绿道建设提升三年行动(2021-2023年)各地各部门目标任务表
3.丽水市大花园瓯江绿道建设提升三年行动项目计划表(2021-2023年)
附表3:丽水市大花园瓯江绿道建设提升三年行动项目计划表(2021-2023年).xls
附表2:丽水市大花园瓯江绿道建设提升三年行动(2021-2023年)各地各部门目标任务.xlsx
附表1:丽水市大花园瓯江绿道建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重要任务清单.docx
丽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丽水市大花园瓯江绿道建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