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吴畲村。 记者 雷宁 摄
建成全市首个“全5G”乡镇、落地全市首个乡村数字党建馆、所辖吴畲村入选“浙江省百个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名单……青田县革命老区祯旺乡“以红带绿、以绿托红”的融合发展模式,最近又迎来了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时代风口。
乡村数字化,祯旺乡先人一步,革命老区玩得就是“潮”。在吴畲村远教广场,可以点播红色乡村定制电视台;在初心堂,来一场党建知识趣味答题;在革命纪念馆,刷脸实现“时光倒流”,看看“革命年代的你”;在红军书屋,扫码听党史红音,精读党史故事。
祯旺乡还与华数集团共同探索乡村智慧治理建模,打造 “一屏观全乡”系统,它通过三维方式展现了祯旺乡的全乡容貌,是青田全县首个以数字技术助推数字农业和未来乡村发展的数字平台。
5G网络的全覆盖,又让祯旺的信息化能级得到质的飞跃。“5G+远程医疗”,农民可以通过远程连线医疗专家进行实时会诊;5G网络直播带货,让蜂蜜、笋干、红糖“祯旺三宝”卖到全国各地;家家户户都有“户联码”,只要扫一扫村民家门口的二维码,就能知道这户人家的垃圾分类等基本情况。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革命老区村吴畲村就是祯旺乡的“火车头”。作为丽水市“红色基因”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吴畲村近年来累计接纳游客近3万人次,旅游收入300万元左右,其中农家乐民宿收入超过150万元,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恰逢建党100周年的时代机遇,革命老区祯旺乡以吴畲村为龙头,正全力开启“红绿融合”的新发展阶段。
汇聚省市资金、山海协作、数字赋能、华侨乡贤等各方帮富力量,合力推进老区项目投入、产业发展、村民收入、集体经济、生态价值实现“倍增”式发展,一条偏远山区通过模式机制创新、打破要素制约、抱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吴畲路径”应运而生。
吴畲,一个小山村,常住人口不过70人,竟然有吴畲革命纪念馆、儿时纪念馆、红军挺进师驻地红军区委旧址、炭窑遗址、红军精神大讲堂、团队拓展训练基地、红军小广场、红军书屋等十余个场馆和场地。每个“小单位”都由村里的低收入农户负责维护,他们每月的工资不少于600元。
在红军小广场附近,乡贤王小春看好吴畲村的未来发展,投资逾1000万元建设帐篷式酒店、营地,要把市内外的红色旅游游客留宿在吴畲村,让他们能近距离亲近革命老区的真山真水,沉浸式体验优越生态。这样的帐篷式酒店和营地将在今年10月1日前完工,正式面向市场。
在未来的发展蓝图上,围绕“党建引领、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战略主线,祯旺乡还制定出吴畲革命老区共同富裕“1+3+5”振兴发展机制。
祯旺乡党委书记汤晓伟告诉记者,“1”就是建设“吴畲红·共富裕”乡村振兴联合体,建立联盟帮富名单,集聚发展资源,实现产业兴旺,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发展,构建共同富裕发展新格局。
“3”是创新“红绿蓝”三色振兴矩阵,盘活红色优势资源,实现绿色价值转化,激活蓝色数字赋能,实现高标准绿色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吴畲样板”。
“5”是实现“五大倍增”目标,即项目投入倍增、产业收入倍增、村集体收入倍增、农民收入倍增、品牌效益倍增“五大倍增”,切实提升革命老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祯旺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黄倩倩补充说,项目投入倍增,就是按照规划、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思路,主动谋划高质量绿色发展项目,整合资源,精准招引,从而达到项目投入倍增效应。
产业收入倍增,就是通过红色研学、农旅融合、农业全产业链培育、花园数字乡村建设等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能,实现产业收入倍增。
村集体收入倍增,就是依托强村公司实体化经营,探索混合所有制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投资红色研学产业、生态农产品等经营主体,提高自身造血能力,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倍增。
此外,吴畲村还在通过资产盘活、三产融合、就业创业,创新参股共富机制等形式实现农民收入倍增;通过强化龙头企业品牌培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品牌效益倍增。
“我们的目标是让革命老区群众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首先,吴畲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然后向其他山村辐射。”面向未来,汤晓伟表示说,未来已来,祯旺“真旺”、吴畲“倍增”将不再只是一张蓝图,而会“理想照进现实”。
来源:丽水日报 记者 叶浩博 通讯员 王江芬 项双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