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2500MB16044477/2021-33929 | 文号 |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 | 发布机构 | 丽水市生态环境局 |
成文日期 | 2021-09-2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陈志伟、梅小平、蓝克明、柳世平、商琳玲、练蓓蓓等代表:
你们在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的F014号建议《关于深入推进丽水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丽水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把全市75.67%的国土面积规划为生态优先保护空间,其中生态红线区占比达31.8%;优先保护区面积位居全省首位。当前,百山祖国家公园已纳入国家公园“一园两区”框架,进入首批国家公园设立序列,并圆满完成国家公园设立标准试验区试点。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国家公园创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2020年2月,丽水市政府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近两年来,我们在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监测、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关于“面上普查+专项调查”两手抓,摸清资源家底
(一)生物多样性调查开展情况
自2019年12月我局启动了全市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2020年已完成了龙泉、遂昌、庆元3个县市的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共实地调查发现高等植物2014种、脊椎动物429种、陆生昆虫1100种和大型真菌407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有三个:一是发现了大量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物种。通过调查发现,国家一级保护的黑麂、黄腹角雉等物种的种群数量有所恢复,在自然保护区外也有分布;黑熊、豹猫、食蟹獴等珍稀物种陆续被调查到,冕雀和棕腹大仙鹟在全省唯一分布点百山祖国家公园内种群稳定,这些都证明了丽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成效。二是大型真菌调查取得重大突破。在庆元、龙泉、遂昌3县市共发现中国新记录种64种、浙江省新记录种263种,极大地丰富了“菇乡”丽水的大型真菌资源本底库。三是发现了两栖动物新物种。调查团队在百山祖国家公园发现了两栖动物新物种百山祖角蟾,为世界两栖动物家族又添一个新成员,这也充分证明了丽水生物多样性在华东地区的独特性。2021年,对莲都、青田、云和、缙云、松阳、景宁6县(区)已开展全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包括高等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陆生脊椎动物(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水生生物(鱼类、底栖动物)、陆生昆虫、大型真菌等主要类群的物种多样性、种群分布、威胁因素和保护状况等。目前,已完成冬春季各类群的调查。
2018-2020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开展了针对脊椎动物和维管植物的调查监测工作。经两周年编目调查:全市共记录到野生脊椎动物38目145科725种,占全省总量的74.3%;其中陆生野生脊椎动物32目126科605种,占全省总量的76.5%;脊椎动物总量较历史记录净增了220种。野生及常见栽培维管植物217科1196属3623种,占全省总量的74.0%;维管植物总量较历史记录净增372种。
专项调查包括市农业农村局2018年对瓯江流域13个调查点调查,发现大型底栖动物29种,鱼类97种;市生态林业中心2019年对百山祖国家公园进行深入调查发现野生维管植物189科851属2102种,大型真菌632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6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28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8种,其中国家Ⅰ级7种、国家Ⅱ级41种。
(二)下一步计划
我局将继续开展莲都、青田、云和、缙云、松阳、景宁6县(区)全县域生物多样性夏秋季本底调查,预计于2021年底全面完成全市域调查。同时,在浙江省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中,拟在2021-2023年完成约12个重点区域和15个重点物种种群的详细调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也将定期开展森林资源及野生动植物专项调查。
关于建立丽水市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掌握动态变化
(一)开展情况
2021年,我局为浙江省(丽水)构建生物多样性监管信息平台,具备数据在线传输、多介质存储、大数据分析、多层次管理、多媒体展示和决策支持功能。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数据及时入库,同时集成基础地理、土地利用、卫星遥感等多元异构数据资源,形成生物多样性监管“一张图”,打造智慧化生物多样性监管信息平台。目前,监管信息平台后台已初步构建完成,经与省生态环境厅对接,将进行平台接入测试。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遂昌、松阳、龙泉、青田设立省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实时采集报送监测数据;护林员加强对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越冬地、停歇地、迁徙通道等重点区域的巡查巡护。野生动植物监测手段方面,6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5个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还有6架无人机、望远镜4个、夜视仪2台、监测仪8台、红外相机400多部。
市生态林业中心搭建自然资源信息监管平台(一期),以自然资源为主体,集成基础地理、土地权属、动物植物、森林资源、气象水文、游憩休闲、社会经济等数字化本底数据,建立具有数字化采集、智能化处理、分层次应用与精细化服务的一体化百山祖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监管平台,全面提升百山祖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水平。
(二)下一步计划
我局将继续完善生物多样性监管平台建设,预计2021年底完成丽水市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和监管平台建设。根据浙江省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中安排,结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已有监测内容,将开展“空天地一体化”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构建,开展丽水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的布设,完成“一站多点”的部署,初步构建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预计2023年底,完成丽水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建设,完成高等植物、鸟类、哺乳动物、昆虫、水生等类群的监测体系建设,完成丽水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配置,建成丽水市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体系。
关于充分利用新技术进行调查监测,紧跟国际前沿
目前开展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除了采用常规的样线调查、红外相机外,还采用了国际前沿的环境DNA技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新技术在不断更新,例如自组网红外相机监测网络、无人机红外热成像仪等,我们将根据丽水市实际情况,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同时,在浙江省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安排中,2023年拟完成监测基线数据库(环境DNA条形码库、动物鸣声库、生态系统高光谱影像库等),届时通过DNA或者鸣声将快速鉴定发现物种,提高我们的监测能力和效率。我们将积极推动新技术利用,探索野生动物监测的新方法、新路径。
感谢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自然生态规划处吴翼
联系电话:2098835
邮编:3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