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年俗随“疫”而变,也随“时”在变。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到美丽的山水间开展户外活动,成了不少人的过年新选择。
赴山间越野、坐水畔垂钓、在远离人烟的僻静之所亲近大自然……欢度春节的方式,在传统仪式感中不断推陈出新,变得日益多元化。
驰骋乡野
在青山中传播正能量
穿越荒野、体验农事、围着篝火起舞……在抖音平台上,一个名为“锋生水起”的抖音号声名鹊起:“丽水有着令全国越野爱好者羡慕的山路资源,春节期间,我们壶镇越野俱乐部将组织越野相关活动,让大家尽享山水之乐。”
受疫情影响,人们辞旧迎新的娱乐方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室内的群聚活动逐渐减少,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缙云壶镇50多位越野爱好者组建了壶镇越野俱乐部,以驾车奔赴山野的方式诠释对绿水青山的热爱。
他们以俱乐部为据点,在缙云群山中探索难度系数不大、可玩性强、地形有趣的线路,吸引着长三角乃至全国各地的越野爱好者前来打卡。
越野爱好者们因越野而相聚,也在用行动传播着正能量。
去年7月26日,俱乐部成员在网上了解到诸暨市店口镇受台风“烟花”影响,出现强降雨天气,受灾严重, 便立即购买救援设备,组织12名队员前往救援。当时路面积水很深,当地派出所的警车难以出动,多亏了驰援的6辆越野车, 在一天内成功转移被困群众近400人,壶镇越野俱乐部也因此“一战成名”。
网红“锋生水起”,就是俱乐部成员之一。“锋生水起”原名王葛锋,见到他本人时,他刚到三溪小学送善款归来。和孩子们相处久了,这个壶镇越野硬汉的心中多了一分柔情。
“我是去帮杭州车友送新年红包的。”王葛锋说,前几天杭州豪野路虎俱乐部的“微笑姐”给他转了2000块钱,请他帮忙转交给三溪小学家庭困难的学生。
“去年,这个越野俱乐部已经为三溪小学捐赠了30台空调,还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奖励和补贴。”王葛锋说,春节期间献爱心宛若各个越野俱乐部的“内卷方式”,前几天,壶镇越野俱乐部出资8100元从舒洪镇村民家中购买了一头土猪,准备在年前将一部分猪肉在俱乐部内拍卖,所得的款项全部作为2022年公益活动的善款。
昨晚,当记者打开抖音时,“锋生水起”正在直播救援:在壶镇苍岭脚村,一辆白色小车车轮陷进了水沟,王葛锋和俱乐部成员得知消息后立马前往救援,短短10分钟,白色小车成功脱困,直播间里的粉丝纷纷调侃救援太快了,还没看过瘾。王葛锋笑着回应:“春节期间回乡过年的车子越来越多,我们俱乐部公益救援队随时待命,有机会再播。”
相约游钓
在绿水间亲近自然
完成2021年最后一项工作,忙碌了一整年的庆元人毛小强兴奋地在自家店门口清洗起刚买不久的路亚艇:“受疫情影响,春节打牌、喝酒的聚会越来越少了,今年正月,我准备到深山里安静钓几天鱼。”
新春将至,毛小强正计划一场说走就走的游钓——在100多公里外的紧水滩,边钓鱼边过年。相较于春夏时节,冬季的紧水滩鲜少游客,反而显露出山水风光的静谧本色,阳光洒满仙宫湖,日照下的湖面波光粼粼。“驾驶着路亚艇在水面飞驰,在一处崖壁边停下,抛出拟饵挑动手中的路亚竿,内心无比平静,这样的生活,就是诗与远方。”毛小强笑着说。
如今,在城市郊区的河边,经常可以看见三三两两的人在岸边垂钓,过去以中老年人居多,现在却多了不少年轻面孔。
数据显示,2021年6·18期间,天猫平台垂钓用具消费者超30万人,其中90后、00后占比大幅提升。除了自己上手钓,相关的短视频也迎来大批拥趸。在抖音上关于钓鱼的视频,播放量已接近700亿次,不少人吐槽自己“年纪轻轻就喜欢看别人钓鱼”。
作为丽水最知名的钓鱼网红,毛小强的抖音号“一直在路亚”已经拥有24.5万粉丝量。
令人津津乐道的不仅是他的高超技艺,还有视频里丽水的自然风光。紧水滩、滩坑两大库区层峦叠翠,幽峡如画,瀑布成群,虽有万千景色,但处处引人入胜。“只有通过游船视角,才能完全领略这些壮美的景色。当你泛舟湖上,周围是树,是草,是水,有风声也有鸟鸣。一个人,一根竿,一艘艇,能感受到独钓寒江雪的侘寂之美,这是置身‘世外’的乐趣。”
据毛小强回忆,第一次发现这些美景后,他就爱上了开船钓鱼的感觉,“钓翁之意不在鱼,而在乎山水之间也”。
说起抖音的走红,毛小强直言纯属意外。“我本来就喜欢记录生活,以前用笔,用照片,后来用视频。每次出钓我都会拍摄,有时拍纯风景,也常拍遇到的人们,记录最单纯的快乐。”毛小强说,对于垂钓者而言,鱼从来不是最终的目的,“我的粉丝们说,能通过我的视频去感受自己渴望却难以企及的生活状态。”
他说,他会继续做钓鱼视频,希望这些作品能成为大家快节奏生活中的加油站,“春节七天长假,不少钓友选择到深山里垂钓度过,是仪式感,更是追求一种精神境界。”
农旅融合
在岸边收获幸福生活
清晨,几声鸡鸣唤破晓。拎起捆好的渔网,夏光利驾驶着木船在清澈的仙宫湖里开始捕捞河鲜,为留宿在家的游客准备食材。炉火早已烧旺,暖意融融的山村小屋里,夏光利的妻子正在精心晒制腊肠、酱鸭,并布置了灯笼等烘托节日气氛的小物件,准备迎接春节里来山里过节的游客。
沿着云和局龙公路往紧水滩镇龙门走,村口第一家渔家乐就是夏光利的“山水一阁”,这儿离湖面不过20米的距离,对岸就是仙宫景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夏光利一家带来丰厚的收入。
“渔家乐每年至少能带来10多万元的收入。”
“今年春节准备怎么过?”
“在家挣钱!大家放假休息的时候,正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夏光利笑眯眯地指着家门口装点一新的仙宫景区告诉记者,每年春节景区都会举办迎新活动,“我们渔家乐也能搭一波‘顺风车’。”
作为闻名全国的垂钓之地,每逢春节,各地钓友总会不约而至,在美丽的仙宫湖畔尽享垂钓之乐,也为当地的渔家乐带来了商机。
距“山水一阁”约2000米的老林渔家乐院内,停满了挂着全省各地车牌的车子。“每年单是接待的钓客,就超过1000人。”说起自家的经营情况,林应聪自豪地说,每年春节都是最忙的时候,去年大年初一,他们夫妻俩一顿中饭就做了50多份快餐,光是给湖边钓友送饭就送了2个多小时。
新春将至,3位北京的老顾客又打来电话预定了正月一周的客房,林应聪回忆,他家刚开始只装修了两个房间,腾出4张床位,没想到慕名前来的钓客越来越多,一大群人每天钓完鱼挤在两间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里休息,最多的时候两个房间住了11个人,“因为只有一个卫生间,有时候上厕所要排好久的队。”
见客流不断,林应聪夫妇将老房子扩建成3层半的小洋楼,腾出20多个房间当客房,渐渐地,全村的渔家乐数量达到了26家之多。
其实,除了渔家乐老板之外,林应聪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云和渔夫生态鱼业有限公司”的股东。
前几年,云和县将2.5万亩水域的养殖经营权承包给了紧水滩镇和赤石乡两个乡镇33个移民村,龙门村民全部入股当了股东。
“除了每年给村民分红之外,公司每年还按村里的人口给村集体分红。”据云和鱼夫生态鱼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年冬捕又是大丰收,“大家的年终奖会比去年更丰厚。”
尽管如今不少人感叹“年味在变淡”,但无论是过去的“团圆热闹年”,还是可能在今后成为常态的“平安健康年”,只要人在,心在,健康在,祝福在,年在旧俗礼节外,“福”在千门万户中。
所谓“年味”,变的是形式,是氛围,不变的是对平安祥和的一份祈愿。过年方式的变化,并不妨碍我们年年盼新春,岁岁祈平安。新春辞旧岁,新桃换旧符,或许乐见“新风”代“旧俗”,不妨春风送暖入屠苏。
来源:丽水日报 记者 张李杨 汪峰立 通讯员 吴梓嫣 严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