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邮政管理局 >> 业务工作 >> 廉政信息
“丽水山递”农村邮政支撑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发布时间:2022-10-13 15:12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办公室

近年来,浙江丽水扎实推进“丽水山递”农村邮政体系建设,通过夯实基础网络,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继续补短板强弱项,农村邮政寄递物流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有力地支撑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强化条块联动 夯实基础网络

完善网络,满足群众用邮需求。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丽水共有普遍服务网点196个,建制村1890个,全部直接通邮,实现了邮政服务局所乡镇全覆盖。

加大投入,补齐设施短板。近年来,丽水持续推进全市乡镇邮政局所专项检查“回头看”行动,去年将全市100个空白补建网点全部纳入年度“微整治”计划。今年累计投入210余万元对134个纯邮务网点完成微整治,普服网点基本实现了铭牌规范化、墙面美化、灯光亮化。

多措并举,提升服务水平。丽水开展薄弱普服网点“河长制”管理工作,将全市107个薄弱普服网点纳入“河长制”管理,由各级邮政分公司党委委员挂钩薄弱网点担任“河长”,督促河长完成履职要求。

推广“邮快合作”助力“快递进村

据统计,丽水市邮快合作快递进村工作累计获得政府补贴2000余万元。截至目前,全市通过“邮快合作”实现快递进村的行政村达890个,占比47.1%,全市邮快合作进村代投递量达75.54万件。今年上半年,寄递服务主要农产品业务量超1240万件,带动农特产品累计销售额4.65亿元。     

“快递‘进村’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实现快递‘驻村’,确保能‘稳得住’”。丽水市邮政管理局普遍服务处负责人表示,丽水“九山半水半分田”,9个县(市、区)均属于26个跨越式发展山区县,山区面积广,农村体量大,布局分散、快递业务量少、派送成本高、投入大、利润薄的情况较为突出,快递“进村”容易“驻村”难。为破解问题,丽水多措并举,持续优化“邮快合作”运行模式,衔接服务标准,保障服务顺畅,实现信息通畅,增强合作持续性、稳定性。

助力强村富民  打造“共富驿站”

在丽水松阳县,城乡电商快递物流分拨中心的工作人员每日将快递包裹按照乡镇区域进行扫描、分类装车后送往松阳县新客运中心,搭上“顺风车”送到村民手中。目前,松阳通过这种“客货邮”融合的县乡村农村电商三级物流配送模式已在板桥乡、三都乡、四都乡等丽水多地的城乡客运班线中运行,让老百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以前我们拿快递要到镇上,来去半小时以上,现在直接送进村里,我们在农村也能享受到城里的物流资源了。”板桥乡板桥村村民周成义笑着说道。

丽水松阳还根据本地茶产业和电商需要设立乡镇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和村级“共富驿站”,为外地茶商和本地茶农搭起了“农村电商寄递物流班线”。青田杨梅也在产地直摘后通过产地冷链运输专线直接发往全国各地。

今年以来,丽水邮政管理局融合县乡村农村电商三级物流配送模式的同时,共富驿站为载体,加快快递进村步伐,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村委会闲置用房、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村邮站、村级文化礼堂及附属用房、便利店(超市)等资源,进行规范提升、功能叠加,打造共富驿站。截至目前,各县(市、区)争取到地方经费共计3336.66万元。计划到2025年前,全市建成9个县级公共物流配送中心、142个乡镇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720个集高频需求服务功能的村级数字化共富驿站”。

农村寄递物流是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的重要渠道之一,对满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丽水市邮政管理局将继续破解快递“进村”容易“驻村”难问题,继续主动协调对接地方政府部门,争取利好政策支持,持续完善县级处理中心、乡镇仓配节点自动化分拣、冷链物流仓储设施配备,提升服务现代农业能力,加强乡镇邮政局所的升级改造,鼓励快递、电商等企业共同进驻、集约共享,促进“邮快合作”快递进村良性发展。真正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消费品下沉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