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索引号 | 123325006912735092/2022-40370 | 文号 |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发布机构 | 丽水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2-12-0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民建市委会:
贵单位在丽水市五届政治协商大会第一次会议第8号提案《加快农村普惠金融数字化改革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金融助力》收悉,非常感谢对金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针对提案,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数字信息建设”建议的落实
聚焦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目标,以普惠金融数字化改革为重点,打造四大平台,实现中小微企业、农村数字金融服务全覆盖,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足感。
一是组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平台具备信用信息共建共享、信用评定、批量客户筛选、区域信用监测、风险预警、行业培育等60多项功能。整合市场监管、法院、社保、自然资源和规划、税务、农业、生态环境、供排水、科技、水利、电力等21个部门和20家商业银行的信息,共采集了基本信息、生产经营信息、资产信息、负债信息和社会公共信用信息等5个大类、100多个小类共计约2.2亿条数据,平台累计查询量达到70多万次。积极组织引导全市金融机构依托丽水市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以“整体批发”模式全面开展农户信用贷款投放。自平台上线以来农户信用贷款持续保持30%以上的增幅。
二是推进丽水市域外“两小”创业通平台。为解决全市5万余家域外小超市、小宾馆贷款难、贷款贵问题,开发“两小”创业通服务平台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小超市、小宾馆经营数据信息共享,有效降低银行机构贷前调查、贷后管理等信贷成本及信贷风险,为丽水市域外的小超市、小宾馆提供收单结算、信贷融资等服务。2022年4月7日,“两小”创业通平台正式上线,截至目前,已注册“两小”商户2504家,授信金额11.05亿元,贷款余额6.04亿元。
三是建设丽水市生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平台汇集“融资对接、企业画像、风险预警、政策直达、产品创新”等功能于一体,助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数字赋能,实现省、市、县三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数据的有效对接,涵盖55个部门、8000余个数据字段的高价值信用信息数据,同时利用市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与市大数据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科技局、市工商局等21个部门实现数据交互,对接联通46类超2000万条数据,发布300多款融资产品,形成丽水特色的金融专题库。
四是谋划丽水农金通平台。该平台是在松阳乡村振兴互助贷平台试点基础上的迭代升级全市推广版本,专门为农户打造的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实现农户精准画像和家庭资产负债表融资模式,有效解决金融机构和农户信息不对称、农户融资难、融资问题,助推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实现共同富裕。平台已列入市委改革办《2022年丽水市数字化改革重点应用场景建设清单》,市府办数字政府《市级重点推进应用清单》,同时获丽水市探索提级复用应用评价指标体系优秀案例,目前已完成市大数据组织的立项增补专家评审、方案审价工作。
二、关于“夯实数字应用基础”建议的落实
一是深入开展“数字鸿沟消除工程”。依托在全市行政村设立的1892个银行卡助农取款点网络体系,分层分类逐步加载移动支付功能,指导农村地区居民和老年人体验移动支付,逐步消除数字鸿沟。目前,全市所有服务点均已完成机具设备改造升级,加载移动支付功能。
二是组建乡村金融服务员队伍。依托金融顾问机制,今年5月,四部门联合发文《关于深化金融顾问进乡村活动暨金融联络员工作的通知》,组建全市农村乡镇共同富裕金融联络员205名,负责与结对乡镇(街道)政府保持联系并定期开展实地走访,深入了解当地优势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涉农企业及农户基本情况,帮助解决融资对接难问题、量身定制金融产品与融资方案、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实现、建设金融教育示范基地、加强金融知识和政策宣传,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精准度,为加快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丽水山区样板贡献金融力量。
三是强化宣传提升金融素养。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的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为载体,组织市处非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处非办深入社区和乡村开展互联网金融知识、养老诈骗等宣传活动,累计组织“七进”宣传活动100余场次、参与群众2万多人、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发送防范诈骗短信43万条。发布原创作品17篇,网络宣传覆盖人数达66万人次,并发动金融机构通过利用LED屏持续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形成广覆盖、全方位、立体化、常态化宣传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和能力。
三、关于“深化数字场景构建”建议的落实
一是推进农村地区移动支付便民场景建设。在公交、医院、农贸菜场等上线移动支付服务,在全省率先实现8县(市)公交线路移动支付改造升级,无感支付“智慧医疗”项目覆盖县域近20余家综合性医院,推动各县域农贸菜场收单机具改造升级。
二是打造移动支付商圈。积极指导各县(市)逐步完善医疗、出行、购物、旅游等线下消费场景建设,成功将青田县打造成全省首批“移动支付示范县”,青田进出口商品城、缙云永宁路步行街、龙泉青瓷小镇、青田龙津路顺利通过省级重点商圈(街区)验收。截至2021年末,累计建设省市移动支付示范县3个,移动支付示范商圈(街区)11个。
三是助力农产品肥药管控质量溯源。在遂昌县上线“生态主题卡”,政府将涉农补贴发放至“生态主题卡”账户,明确农户持“生态主题卡”购买肥药管控指定目录中农资可使用账户中补贴资金,提高农户肥药使用对标欧盟主动性。截至2021年末,实现该项机制的遂昌县“生态主题卡”农户覆盖率100%、农资店刷卡机具乡镇覆盖率100%。
四是创新“生态区块链贷”。开展“一县一品”—“茶产业链金融+数字化改革”试点,打造具有高效结算、融资、溯源等功能的“信息链”、“产品链”、“服务链”,实现交易数据去中心化存储、不可篡改,银行机构以银行卡交易数据作为贷款授信核心指标,向产品质量溯源管理的茶农、加工户、茶商发放的纯线上信用贷款,实现无需抵押、秒批秒贷,有效解决了茶产业链主体信贷风险控制、融资难等问题。目前已服务覆盖遂昌县6万余户茶农、1646户加工户,柜面零钱兑换下降三分之一,有效降低农户收到“假币”风险。
四、关于“推动优化顶层设计”建议的落实
一是可视化展示监管数据。建立金融服务共同富裕驾驶舱,可视化展示丽水9个山区县金融服务情况;建立碳效等级分类企业融资驾驶舱,形成县域碳效融资“地图集”和机构碳效融资“温度计”,实现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融资情况的动态监测。
二是提供“企业画像”服务。利用丽水专区归集数据,构建多维度、多方位的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形成大数据企业画像,为机构实施差异化金融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探索政府黑名单、企业异常注销、抵质押物预警信息等自动化推送,加强信贷管理。
五、下一步计划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深化多跨协同场景。持续深化四大数字金融平台迭代升级,加强市域内部门应用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数据成果运用模式,探索为金融机构提供定制查询服务,通过批量数据分析、二次运用等方式,联合市工商银行、宁波银行等试点银行联合开发“新农贷”“路路通”“容易贷”等“两山贷”产品的预授信模型,通过单个或批量客户信息传输、跑分,获得预授信准入客户,实施精准融资对接信贷审批,进一步发挥平台面向金融机构的客群发现、定价、对接等功能。
二是强化协同联动,深化信息共享应用。加强各部门间的数据共享,持续强化金融数据归集,完善丽水市域农村金融主题库建设,依托现有平台改革成效,做到成果再提炼,加强标准制订、理论研究,做好总结、提炼,展示好经验好做法,加快形成有辨识度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全面推动丽水金融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实现金融服务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
三是强化数据监管,提升安全治理效能。加快构建统一高效、协同联动的金融数据安全监管体系,形成更加清晰、更加规范的金融数据安全监管工作流程和机制。不断增强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综合多种监管手段,把安全和监管嵌入数据全生命周期活动过程。打造“政府+金融机构+社会”多方参与的金融数据安全治理和风险防控体系,切实筑牢金融数据安全屏障。
联系人:市金融办资本市场处 李沛佩
联系电话:2090756 传真:2090767
邮编:323000
丽水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2022年9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