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 市政府文件
索引号 113325000026455663/2022-00879 文号 丽政发〔2022〕4号
组配分类 市政府文件 发布机构 市政府
成文日期 2022-02-1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丽水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2-23 09:2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府办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丽水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丽水市人民政府

2022年2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丽水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为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新时代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助力健康丽水与体育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遵循创新驱动、需求导向、融合共享、智慧服务、绿色生态等原则,以智慧体育为引领的全民健身服务更加普遍,以户外运动天堂培育为载体的空间体育更加优化,以创新驱动为改革的全民健身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为我省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积极贡献。到2025年,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9平方米,力争县(市、区)公共体育“一场两馆”覆盖率达到8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3.5%以上,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达到94.5%以上,2个县(市、区)创成省级体育现代化县。

二、主要任务

(一)以健康至上为宗旨,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

以健康中国建设为主线,聚焦聚力全民健身高质量高水平现代化,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有机融合;以现代化强市为引领,对标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县创建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分批创建体育现代化县;以建设健康丽水为目标,推动建立覆盖面广、功能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民生工程为抓手,推进多领域联动融合发展,依托丽水生态优势,打造山水陆空四位一体“中国最美户外运动天堂”品牌工程,推进“体育 + ”“+ 体育”双向融合,提供高质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产品。

(二)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全民健身跨领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将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共享联动的发展格局;促进体育与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深度融合,发展体育康复、体育旅游、体育养生等特色服务新模式,不断拓展“红绿融合”全民健身发展路径,满足群众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建立体育部门与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加强对全民健身赛事、节庆活动、项目运营等工作的协作,放大联动效应。

(三)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促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

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智慧化水平,以市本级体育场馆智慧服务平台建设为样板,推进全市大中型体育场馆设施智慧化改造与建设;加强人脸识别、场地预约、客流监测、安全预警等信息技术在体育场馆的使用,提升体育场馆设施服务功能和运营效率;打造智慧体育公园、体育服务综合体、健身步道;提升全民健身活动赛事网络化数字化水平,秉承“一县一特色”“一地一品牌”“一地多品牌”理念,培育有影响的全民健身线上品牌;构建全民健身活动赛事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积极引导各级各类运动协会、机构和平台,探索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常态化办赛模式。

(四)以赛事为平台,完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

依托丽水特有的山水资源,围绕打造山、水、陆、空“四位一体”中国最美户外体育运动天堂要求,打造全民健身大联动系列品牌赛事,构建水域游泳、骑行、定向、生态跑等区域联动赛事体系,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路跑、“三大球”、“三小球”等运动项目;依托丽水绿道,以丽水马拉松特色品牌赛事为城市文化符号,培育山地马拉松、水上马拉松、轮滑马拉松、自行车马拉松等品牌赛事;以“全国国际跳棋之乡”“全国围棋之乡”“全国轮滑联盟城市”等体育金名片为抓手,承办全国皮划艇冠军赛、中国国际跳棋国际公开赛、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全国轮滑锦标赛等体育赛事,对接全国、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培育丽水畲族体育传统赛事。积极引进和申办国内外体育赛事,推动一批体育项目快速落地,提升丽水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以文化为引领,厚植全民健身精神文化底蕴。

以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周、全民健身月为载体,以丽水地域文化为引领,结合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提升群众体育素养;打造家、校、社体育文化,实施亲子运动与“小手拉大手”家庭体育,营造家庭体育文化氛围;以校园文化为载体,通过学校体育节、运动会、体育课等途径挖掘体育文化元素,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全社会参与、多项目覆盖、多层级联动的“社区运动会”,充分发挥社区体育赛事在激发拼搏精神、促进邻里交往、增强社区认同感等方面文化作用;通过全民健身活动与赛事文化的传播,使体育文化成为群众生活时尚。

(六)以共同体为载体,做强做大体育社会组织。

以共同体为载体,加强各级体育总会和单项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实施体育社会组织培根工程,实现县(市、区)“1+25”(1个体育总会和25个以上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体育社会组织)和乡镇(街道)“1+8”(1个体育总会分会或工作站和8个以上备案的体育社会组织)全覆盖;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四化”(实体化、社会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和创新活力,鼓励体育社团A级评估,3A级以上的体育社团覆盖率达65%,提高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体育社会组织的自我造血功能;开展对单项体育社会组织星级评估。

(七)以共享开放为理念,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质增量。

加快“一场两馆”建设,其中莲都谋划建设碧湖体育中心,龙泉体育场投入使用、谋划建设游泳馆,庆元体育馆和游泳馆投入使用,遂昌谋划建设游泳馆,松阳全民健身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景宁建设畲乡体育健身中心,缙云启动“一场两馆”建设。市本级依据《丽水市中心城市体育空间布局规划》,构建全民健身设施“一园十心、多点均衡网格化”的格局,形成层级合理、功能互补并通过瓯江大花园绿道串联的网络化空间结构,利用闲置厂房、公园绿地、建筑屋顶等空地,努力构建“10分钟健身圈”;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推进百姓健身房、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和体育公园建设,使体育设施成为景观体育网红打卡地;落实社区体育设施配套要求,新建住宅社区要按照有关要求配齐社区健身设施,统筹各类各级全民健身场馆,以实现体育空间布局优化,提升各类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效率。

(八)以重点人群为切入点,实施全民健身“强基工程”。

浓厚“以体促智”幼儿健身氛围,构建“政府、家庭、幼儿园、社区” 联动模式,实现“多方参与、多方共建、多方共享”的格局;以丽水市幼儿体育协会为组织主体,建立各县(市、区)幼儿体育分协会,织密幼儿体育组织网络;通过园内和园外双重空间联动,推动幼儿体智能教育模式与家庭亲子运动模式融合发展;构建幼儿园、社区、家庭幼儿体育联动发展机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体育培训机构与赛事活动。深化体教融合,建立体教融合组织协调机构,构建“家校社”一体化的健康促进机制,推进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的发展模式,实现校内与校外体育联动发展;把青少年体育融入社区体育、家庭体育、体育俱乐部、培训机构、冬夏令营、研学游等,确保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建立青少年广泛参与的体育竞赛制度,建立分学段、跨区域的青少年赛事体系,构建青少年三大球及传统体育赛事体系。

(九)以康养为目的,实施老年体育“样本工程”。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实施老年体育样本工程,达到老年体育“有组织、有制度、有经费、有场地、有人员、有活动”的“六有”发展要求;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规模适宜、功能完善的“体康养”服务体系,开发老年“体康养” 旅游产品和线路,打造老年“体康养” 旅游目的地;完善老年体育健身场地设施,提升体育设施与老年人体育的匹配性,按照功能丰富、安全优先、方便使用的原则对体育场馆和设施进行统筹安排,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创新适合老年人的健身文化和赛事活动,丰富老年体育运动会,促进老年人体育生活化。

(十)以体质监测为抓手,提升健身科学化服务品质。

力争县(市、区)、乡镇(街道)体质监测网点全覆盖,提供标准化体质测试服务;建立全民健身常态化监测与公布机制,基于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强化科学健身宣传与教育,打造科学健身教育与技能培训平台,为群众提供健身科学化的指导,提升群众健身科学化水平;推动“体卫融合”,健康关口前移,形成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逐步建立体卫融合健康服务站点,推广个性化运动处方,探索国民体质测试纳入健康体检范畴,打造“大花园·大健康”全民健身活力赛等;加强全民健身“双员”队伍建设,打造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市千人骨干团,注重社会体育指导员运动技能和指导技能培养,鼓励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健身场所为群众提供科学指导服务,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履职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全民健身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领导,各县(市、区)要推动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定期研究全民健身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政策举措,落实责任分工,形成责任清晣与分工明确的组织保障体系。

(二)营造全民健身良好环境。

加强数字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主动参与未来社区建设,推进智慧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培育全民健身市场主体,提供全民健身活动与赛事服务;加强全民健身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群众的体育意识。

(三)完善全民健身政策机制。

以保障公民体育健身权利为导向,完善全民健身消费政策,引导体育消费行为,扩大体育消费市场;以“10分钟健身圈”打造为契机,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制定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指导性目录,规范体育彩票公益金的管理使用。

(四)引育全民健身人才队伍。

树立新型全民健身人才观,培养适应全民健身需要的组织管理、科学指导、志愿服务、宣传教育等方面的人才队伍。加强全民健身领军人物示范作用,引进与培养全民健身组织策划、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与培养全民健身社会体育指导员、运动损伤与康复师、体育志愿者、科学健身讲师团、体育宣传记者、体育网红等人才队伍。

(五)构建多元化全民健身投入体系。

形成多渠道、多形式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的格局,将全民健身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大地方财政对优秀体育项目的扶持力度,统筹相关资金支持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六)实施全民健身绩效评估。

各县(市、区)政府要制定本区域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开展实施情况定期评估,实行年度总结、中期检查和终期评估制度,确保任务如期完成。


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丽水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