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之春,千山披绿,碧波奔腾。
位于丽缙工业园的德资企业——肖特集团医药系统亚洲总部及药品包装二期项目,正在加速落成。
这也是这家跨国高科技公司10年来第三次在缙云投资。肖特医药系统亚太区运营总裁李维隆表示,未来缙云将成为肖特集团医药系统的“亚洲核心”。
这是丽水发展生态工业的重大项目,影响深远。它犹如充满活力的发展引擎嵌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劲动能。
一个地处偏远、资源匮乏的山区,何以吸引体量如此之巨的重大项目?成功的背后,是丽水深耕当地生态价值,不断壮大生态工业,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坚定决心。
2021年,全市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960.4亿元,同比增长31.2%;规上工业增加值364.2亿元,较全省高出2.1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9.9%。
从山间到田野,从园区到车间,放眼望去,丽水生态工业发展的脚步愈发坚实。
全力推进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倍增行动
绿水青山好生态,令丽水人为之自豪,亦是这方水土发展的资源和潜力所在。
近日,浙江省经信厅公布了2021年浙江省“未来工厂”试点企业名单,全省33家企业入选,龙泉的浙江三田汽车空调压缩机有限公司榜上有名,成为全市唯一一家上榜企业。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汽车空调压缩机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咨询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三田公司近年来不断实现产品和企业规模的升级,于2020年建成省级数字化车间,先后获得第四批上云标杆企业、第五批大数据应用示范企业、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拥有31项国家专利和6项省级科技成果。
为实现跨越式发展,企业计划投资3.1亿元,协同中国计量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省龙泉汽车空调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机构建设“三田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未来工厂”,在数字化车间的基础上,通过购置安装智能系统驱动智能设备,融合应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聚焦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等五大场景,开展新技术应用和新模式创新,最终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围绕培育壮大半导体全链条、精密制造、生物医药、时尚产业、数字经济五大主导产业,丽水统筹高能级平台、高端研发机构、大好高项目建设,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打造1个千亿级、3个五百亿级、15个以上百亿级产业集群,以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驱动市域经济腾飞。
“咔嗒咔嗒……”走进位于云和的浙江旭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只见一台台纺织机高速运转,员工们佩戴着口罩各自忙碌。
旭丰公司于2017年落户云和,专业从事雨伞布、帐篷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国内主要与军队后勤保障部合作研发迷彩服等军工用品,在国际上重点与沃尔玛、迪卡侬等知名品牌合作。
近年来,公司致力于人才、科技、数字化的投入,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21年创成云和首家省级数字化车间。企业负责人李柏艳告诉记者,得益于数字化车间的实施,生产原料、进度、品质等现在都能得到实时关注,使生产工艺和内部管理得到了较大提升,为公司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
接续推进“雄鹰行动”“雏鹰行动”“凤凰行动”
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迈进全国80强,进位78名,实现“跃阶式发展”;庆元、遂昌、松阳工业园区重构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自此,我市省级经济开发区由原来的4个增加至7个,形成了1个国家级、7个省级的经济开发区建设格局。
荣誉接踵而至,回溯以丽水经开区为代表的平台“二次创业”历程,“发展阶段不可逾越,但发展阶梯可以跨越”并非空谈,成功“跨梯”的关键,是大胆改革创新、持续奋发图强,进而将高、精、尖、特产业作为丽水深化平台“二次创业”的原动力。
在培育传统优势产业、持续巩固基本盘的同时,丽水经开区重新构筑产业格局,再造平台优势,形成了半导体全链条、精密制造、健康医药、时尚产业、数字经济“五大产业集群”。
如今,在总投资100亿元的丽水经开区芯片产业园里,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作为园区的“最强大脑”,已然成为整条丽水半导体产业链的产学研核心;位于上海张江的丽水国际科创中心,成为重点支持生物医药企业研发平台入驻的“科创飞地”,形成“研发在外、生产基地和销售总部在丽水”的模式。
如今的丽水正全力引育能够重塑产业格局、形成产业发展“雁阵效应”的重大战略项目,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链主型”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和上市公司,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
日前,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1年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名单,龙泉市浙江新劲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光荣上榜。
“隐形冠军”企业,泛指在细分领域绝对领先却不为人熟知的企业,被视为制造业体系的“螺丝钉”,是衡量区域制造基础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它们通常专注于较窄的市场领域,在其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深度发展,特定的经营模式、产品、企业文化和战略选择,都拥有自己的独特性。
专注主业是“隐形冠军”企业成功的关键。创建于1999年的新劲公司,精准定位自身业务和市场,没有选择多元化发展路径,而是铆足全力打造集汽车空调自控元件和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零部件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申报‘隐形冠军’的过程中,我们多次主动对接走访企业,对申报营业收入、市场占有率、研发投入等指标进行了细致解读。”龙泉市经商局企业科负责人毛鑫霞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继续深入实施“六企”梯度培育行动,积极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全力做好“千名干部驻千企”专项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树立亲商重企、扶工兴业的鲜明导向
服务跟着项目走,以一流环境吸引投资、储能蓄势,丽水的发展跑出了“加速度”,换来了“好成色”。
丽水山清水秀,不只是培育农业绿色产业的天地,还是工业产业的摇篮,丽水各地干部在项目建设主战场上展身手、见真章、论英雄,厚植产业土壤,构筑了一个充满“阳光、水和肥料”的完整“产业生态环境”,呵护企业茁壮成长。
在工业无人机领域,广东容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发明专利量排名全国第二,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2020年10月,容祺智能在丽水市第三届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此后,丽水经开区多次与项目团队交流沟通,协调解决项目发展和创业资助等问题,并用最快的审批速度,让企业享受到“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全过程代办、全方位跟踪”的暖心服务,“拿地即开工”。
企业负责人陈恳在丽水感受到亲商招商的温度和政策支持的力度后,将智能工程技术的研发、试验、设计和改良等生产工序落地经开区,助力丽水实现了“精密制造”领域和“航天航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与容祺科技结缘,是丽水亲商重企、扶工兴业的缩影。在持续精准服务企业的过程中,越来越多“行业精锐”选择落户丽水。
今年2月14日,浙江遂昌经济开发区成功出让两宗工业用地,浙江弘利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投资的年产17万吨光电专用环氧树脂及其功能材料项目和昕立(浙江)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的年产2万吨电解液、催化剂项目落地于此。管委会党工委委员罗亮用“百里挑一”形容刚刚落地的项目。“开发区处于高速成长期,正致力于优化工业空间、打造生态工业产业链。”他说,现有的国家级绿色示范基地和省级化工园区两张“名片”已吸引不少国内头部企业前来接洽,开发区将按照深加工、智能化的标准优中择优,引导新材料和医药健康形成新的百亿级产业。
这样的成功,靠的是近年来打造的平台优势:除了被定位为生态工业平台的遂昌经济开发区外,以“天工之城·数字绿谷”为代表的数字科创平台也已体现出虹吸效应,吸引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去年全国数字生态创新大赛总决赛在遂昌举办,部分项目直接实现就地转化。
“平台是推进有效投资、吸引资源要素的有效途径,打造平台是一项长远投资,通过平台招商引资,是推动持续发展的新引擎。”遂昌县发改局固定投资科科长雷勇波说,2021年,遂昌实现招商引资签约148亿元,签约项目32个,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2.4%。
围绕项目发挥总枢纽作用,企业出“菜单”,政府当好“配菜员”,聚全力倾情服务好大项目建设,催生了后发地区生态工业的遍地开花。
积蓄新动能,实现新发展。奋进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春天里”,丽水生态工业发展步伐矫健、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