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 部门文件
索引号 11332500MB1664458R/2022-35828 文号 丽村整建办〔2022〕2号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2-04-2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丽水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丽水市迎亚运促农村环境长效常态整治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4-26 10:3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农业农村局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村庄整治办):

根据省、市工作部署,决定在全市开展迎亚运农村环境长效常态整治提升行动。现将《丽水市迎亚运促农村环境长效常态整治提升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联系人:叶昴成,电话:0578-2026878


丽水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

2022年4月21日

丽水市迎亚运促农村环境长效常态整治提升实施方案


根据《浙江省第19届亚运会和第4届亚残运会工作领导小组交通保障及专项整治协调组和专班工作方案》《浙江省迎亚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浙江省第19届亚运会和第4届亚残运会丽水市交通保障及专项整治工作专班方案》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丽水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对照省农村环境专项整治标准(附件1),以“迎亚运”为重要契机,突出国道、省道周边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全面带动城乡结合部村庄、美丽乡村风景线及周边花园乡村、历史文化村落、美丽乡村精品村等所有村庄,进一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健全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完善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制度,达到全域农村卫生状况持续改观、村貌持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目标,全面巩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会工作成果。

二、重点区域

(一)“迎亚运”环境整治重点区域。根据省、市“迎亚运”相关部署,全市4条国道线(G330洞合线、G235新海线、G322瑞友线、G528龙广线)和8条省道线(S219磐缙线、S322临石线、S333六东线、S222龙丽线、S328丽浦线、S230青岱线、S227遂龙线、S329黄寿线)为农村环境整治重点线路,据此确定国道周边209个村和省道周边159个村共368个村为重点区域。具体线路及村庄名单如下:

1.莲都区

国道G330洞合线:共6个村,分别为岩泉街道琯头村、冷水村、秋塘村,紫金街道开潭村、湾岙村、风化村。

省道S333六东线:共5个村,分别为仙渡乡滴水岩村,岩泉街道雨伞岗村、里佳源村、余岭村、枫树湾村。

省道S222龙丽线:共35个村,分别为联城街道路湾村、敏河村、坑口村、港口村,碧湖镇下圳村、白桥村、郎奇村、缸窑村、蒲塘村、竹溪村、高溪村、红南村、魏村村、岩头村、堰头村、保定村、周巷村、概头村、三峰村、上街村、河口村、南山村、白口村、石牛村、泉庄村、红圩村、下叶村、九龙村、同心村、上阁村、上赵村、碧一村、下街村、古井村、上街村。

省道S328丽浦线:共7个村,分别为大港头镇均溪村、北埠村、大港头村、河边村、石侯村、南山村、松坑口村。

2.龙泉市持续

国道G322瑞友线:共34个村,分别为西街街道联新村、河平村、宫头村,剑池街道南秦村、张仁村、吴岭村、周际村、芳野村,塔石街道枣山村、季边村、上坞村、垟畈村、秋丰村,安仁镇项边村、刘坊村、黄石玄村、大丘另村、安严村、安福村、张畈村,八都镇长安村、章府会村、大坦村、松渠村、一村、四村、溪坪村、樟溪村、高大门村,上垟镇源底村、五都垟村、五都楼村、花桥村、木岱口村。

国道G528龙广线:共33个村,分别为剑池街道宏山村、宏阳村,查田镇查一村、查二村、查三村、查四村、溪口村、下保村、大青坑漈村、茶丰村、竹舟村、小查田村,小梅镇梅一村、梅二村、梅三村、大梅口村,锦溪镇新锦村、上锦村、中锦村、下锦村、吴林村,住龙镇龙星村、住溪村、建平村、建明村,兰巨乡独田村、梅垟村、五梅垟村、大汪村、石玄湖村、蜜蜂岭村、石玄湖店村、豫章村。

省道S227遂龙线:共7个村,分别为龙渊街道村头村,城北乡双溪村、河里村、河坑塘村、季岱村、东书村、麻垟桥村。

3.青田县

国道G330洞合线:共36个村,分别为瓯南街道魁市村、前仓村、石郭下漈村、石郭上村、泥湾村、水南村、湖口村、湖边村,三溪口街道上岸村、白浦村、西村村,温溪镇小峙村、港头村、高岗村,船寮镇戈溪村、芝溪村、水井头村、洪府前村、黄言村、白岸村、滩头村,高市乡高市村、练岙村,海口镇麻埠村、界阜村、海口村、高沙村,腊口镇武埠村、高坟岗村、石帆村、龙山头村、石塔村、腊口村、虞宅村,祯埠镇小群村、锦水村。

省道S333六东线:共20个村,分别为鹤城街道圩仁村、一村村、北岸村,三溪口街道溪口村、雷石村、仁川村,温溪镇沙埠村、洲头村、汛桥村、东岸村、新西村、学神村、尹山头村、温溪村,山口镇大田村、大安村、雅陈村、山口村,船寮镇船寮村、大洋村。

省道S230青岱线:共11个村,分别为油竹街道雅岙村、油竹下村、油竹上村、小口村,汤垟乡汤垟村、干坑村、洪口村,仁庄镇冯垟村、仁庄村、应庄垟村、吴岸村。

4.云和县

国道G235新海线:共14个村,分别为石塘镇金村村、龙河村、朱村村、石塘村、湖滨村、小顺村、长汀村,浮云街道局村村、云章村,元和街道霞晓桥村、云岸村、沈村村、竹里村、梨庄村。

国道G322瑞友线:共5个村,分别为凤凰山街道后山村,赤石乡湖滨村、赤石村、双林村、麻垟村。

省道S328丽浦线:共3个村,分别为石塘镇石塘村、双港村、规溪村。

5.庆元县

国道G528龙广线:共19个村,分别为黄田镇曹岭村、黄田村、东西村,竹口镇崔家田村、大泽村、竹上村、竹中村、竹下村、平良村、黄坛村、新窑村,屏都街道菊水村、蔡段村,淤上乡山根村、银田村、淤上村、坑口村、蒲谭村,安南乡安溪村。

省道S329黄寿线:共13个村,分别为濛州街道周墩村、同源村,五大堡乡濛淤村、五大堡村、高大村,荷地镇荷地村、联丰村、黄沙村,左溪镇左溪村,江根乡江根村、坝头村、洋头寨村、上杉坑村。

6.缙云县

国道G330洞合线:共16个村,分别为新碧街道福康村、姓尚村、黄碧街漈村、三都村、新南村,五云街道雅施村、黄龙村、状元村、杜桥村,七里乡金弄村、七里村,东渡镇雅村村、兰口村、东渡村、东溪村、长坑村。

省道S219磐缙线:共26个村,分别为壶镇镇杨桥头村、双溪村、上东岸村、左库村、下潜村、桃源村、应庄村、联丰村、龙川村、湖川村、好溪村、胡宅口村、南顿村,东方镇长兰村、前金村、马石桥村、靖岳村、四方村、胪膛村,仙都街道仙源村,新碧街道黄碧村村,五云街道白岩村、五都村、周村村、官店村、船埠头村。

省道S322临石线:共9个村,分别为壶镇镇姓汪村、双丰村,东方镇岱石村、周升塘村、横塘岸村,三溪乡三溪源村、三溪山漈村、厚仁村,双溪口乡塘孔村。

省道S333六东线:共2个村,分别为东渡镇桃花岭村、东渡村。

7.遂昌县

国道G528龙广线:共29个村,分别为北界镇北界村、大谷岭村,新路湾镇官溪村、新路湾村、小马埠村、大马埠村,妙高街道黄庄村、上江村,三仁乡高碧街村、小忠村、好川村、沙口村、排前村,大柘镇永安村、柘溪下村、大田村,石练镇姚埠村、石练村、金练兴村、淤溪村、黄皮村,焦滩乡大路沿村、焦娄村、蔡口村、独山村,王村口镇钟根村,龙洋乡九龙口村、龙洋村、埠头洋村。

省道S227遂龙线:共7个村,分别为妙高街道后江村,垵口乡垵口村、大山村、根竹口村、桂洋村、徐村村、葛程村。

8.松阳县

国道G235新海线:共6个村,分别为大东坝镇西山村、百步村、牛角圩村、茶排村、下宅街村、灯塔村。

省道S222龙丽线:共14个村,分别为赤寿乡赤岸村,古市镇五木村、岗下村、上河村、十五里村,望松街道望松村,西屏街道乌行山村,象溪镇雅溪口村、南州村、象溪村、靖居口村、小槎村、裕溪村、霭溪村。

9.景宁县

国道G235新海线:共8个村,分别为东坑持续东坑村、北溪行政村、白鹤村,澄照乡漈头村、东畔村、三石村,红星街道岭北村、岚山村。

国道G322瑞友线:共3个村,分别为东坑镇杨斜村、儒章村、新和村。 

(二)其它重点区域

除上述重点线路及村庄外,各地要将城乡结合部村庄、美丽乡村风景线、重要河道及周边乡村、历史文化村落、美丽乡村精品村、花园乡村等列入农村环境整治重点区域,具体由各地结合实际确定线路及村庄。

国道、省道如因交通建设、人口集聚等发展变化,各地要及时调整或增加农村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重点区域。   

三、整治内容

(一)全面提升村庄环境。运用花园乡村创建成果,做好微改造“针线活”,引导鼓励村民利用边角地、空闲地、撂荒地、拆违地等栽植果蔬、花木等,精心打造“农家地景”。全面清理村域特别是农房周边、公路两侧、房前屋后、村内巷道各类堆积物、废旧杂物、破旧网布围护。及时清运村内建筑垃圾,对无保留价值的残垣断壁开展全方位、拉网式的排查清理整治。加强村内沟渠池塘等各类水体障碍物、漂浮物和岸边生产堆积的各类垃圾清理,推进沟渠池塘的清淤和生态化治理。规范村内畜禽散养行为,引导文明养犬,及时清理畜禽粪污,保持村庄环境常态整洁。深入开展花园庭院创建,做好“门前三包”等工作,打造一批风格协调,富有地方特色、区域特点的精致农家小院。

(二)全面美化田园环境。全面整治田园茶园果林各类积存垃圾,分类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处理。做好农药废弃包装物规范回收处置;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思路,提高废旧农膜回收处理(利用)率;加强秸秆资源化利用,集中推广秸秆综合利用七大主推技术,以及秸秆换肥等收贮运模式。进一步落实管护人员、经费和职责,建立农田基础设施管护和田园环境日常保洁长效机制。加强排查力度,全面整治违法搭建,做好设施大棚、栏舍、生产管理用房的维修改造,营造协调优美的田园环境。

(三)持续抓实“三大革命”。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持续推广“上门取件”等清运模式。把握垃圾产生量与现有处置能力、处置方式这一关键问题,全力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资源化站点最大限度地合理化运维,可回收物应收尽收、有害垃圾规范化处理、易腐垃圾因地制宜处理、其它垃圾统一处理。全面抓实农村公厕“所长制”,加强日常保洁维护和监督检查,落实保障管护资金,100%公厕常态化实现“有水、有电、有人管,无味、无垢、无尘、无积水”的规范化管护。全面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终端和管网维护,推进村庄水环境持续向好。

四、时间安排

(一)自查自纠阶段(2022年1月—2月)。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两路两侧”村庄整治迎亚运的工作部署,做好排查工作,全面整治村庄环境。

(二)重点推进阶段(2022年3月—4 月)。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确定工作重点,开展周周查、月月评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重点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并按要求上报相关工作动态(附件2和附件3)。各地要在本方案基础上细化当地工作方案,并于4月底前上报市农业农村局备案。

(三)督导复核阶段(2022年5月—12 月)。加强督导检查,不断查漏补缺,巩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成果。对复核过程中发现的整改不力、工作敷衍、不严不实等情况,将取消当地年度评优资格。

(四)长效常态巩固阶段(2023年之后)。各地组织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和农村环境整治回头看等工作,做到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持续完善工作机制,探索推广智能化、数字化监管应用系统。常态化开展明查暗访,每年各类重大活动举办期间加大工作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典型问题及时曝光,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实行闭环管理,对好经验好做法认真总结推广,长效提升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县为主体责任,对标工作重点,将任务进一步细化至乡镇、村,积极发挥乡村主体积极性,落实落细最小执行单元,全面建立健全网格管理等制度,以更加持久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举措、管用的长效机制,做好迎亚运农村环境专项及日后长效常态整治提升工作。

(二)强化督导考核。农村环境整治提升纳入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年度考核、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花园乡村评价内容。被国家、省级督查通报或媒体曝光的,将在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等工作考核时酌情扣分。情况严重、影响恶劣的,在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考核中进行一票否决。

(三)加强宣传发动。各地要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宣传好典型、好经验和好做法,努力营造社会关心、支持农村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附件:1.农村环境整治标准

2.“两路两侧”周周查、月月评情况汇总表

3.农村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情况调查汇总表       


附件1

农村环境整治标准


根据《关于开展垃圾非正规堆放点排查和“两路两侧”村庄环境整治的通知》有关要求,为全面展示浙江“重要窗口”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形象,强化亚运服务保障,加强“两路两侧”农村垃圾治理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明确责任、量化任务,加做好迎亚运农村环境专项整治工作,特此制定整治标准如下:

一、整治对象

全省规划保留行政村,重点排查区域为城乡接合部村庄、游旅景区村庄、主要交通干道沿线村庄,公路铁路两侧村庄等。

二、整治内容

重点围绕清理废旧杂物、清理村内沟渠、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整治乱搭乱建、整治乱贴乱画、整治乱接乱拉、提升庭院美化水平、提升垃圾分类水平。

三、整治标准

(一)清理废旧杂物。1.村庄主干道路面千净平整。2.农房周边、公路两侧、房前屋后、村内巷道无各类堆积物、废旧杂物、破旧网布围护。3.村内无残垣断壁。4.村内农贸市场商铺和营业房,无物品乱堆乱放、破蓬敬架、占道和跨门经营。

(二)清理村内沟渠。1.村内沟渠、池塘、窖池等各类水体中无明显的障碍物、漂浮物及水生植物、发臭等情况,河岸边无生产堆积的各类垃圾。2.村里污水处理终端和管网,无破损设施设备、管网破损外溢、污水直排、排放不达标等。

(三)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1.田间地头无农业生产垃圾。2.田间地头无病死动物、农药废弃包装物、废旧农膜。3.无家禽家畜的散养的情况。

(四)整治乱搭乱建。1.无私自搭建的雨棚、遮阳棚、杂物堆放处等影响村容村貌的违章搭建。2.生产资料、柴草、农机具无随意堆放现象。3.菜园围栏、各类棚架实用美观,无广告布缠绕。

(五)整治乱贴乱画。村道两旁、背街小巷、墙面、电线杆等公共区域内无张贴、喷涂的各种非法小广告、牛皮癣、废弃宣传标语等。

(六)整治乱接乱拉。1.村内无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杆线“空中蜘蛛网”现象。2.村内道路上电线杆上无乱接乱牵、乱拉乱挂、线杆倾斜、废弃杆线等影响安全和村容村貌的现象。

(七)提升庭院美化水平。1.庭院内无暴露垃圾、卫生死角或禽畜粪便堆积。2.庭院内物品堆放整齐,生活用品、农用工具、柴堆等物品分门归类摆放整齐以及庭院内的乱搭建。3.庭院内广栽花草树木、盆栽盆景,养护良好无毁绿现象。

(八)提升垃圾分类水平。1.村内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到位,垃圾箱种类、容量符合要求,摆放选址合理,垃圾箱等环卫设施保持干净整洁、无破损。2.每个村检查3处投放点和1处集中收集点(如有),检查垃圾分类准确率。3.生活垃圾做到应收尽收,应分尽分,日产日清,收集、运输过程中无混收、混运等问题。4.垃圾收集点、分类处理站分类准确,无混装处理,周边环境整洁有序,无脏乱差现象。5.村内无乱扔乱倒垃圾现象。

(九)提升厕所服务水平。1.村庄内无露天粪缸、粪桶、简易棚厕、直排厕所和旱厕。2.公厕外立面整洁,周边环境洁净;公厕内保持通风、整洁,做到有水、有电、有人管,无味、无垢、无尘、无积水。



附件2   

“两路两侧”村庄周周查、月月评情况汇总表


农业农村局(村庄整治办)                 月份情况统计表


时间

清废弃垃圾(吨)

清乱堆乱放(处)

清河塘沟渠(条)

清家禽散养(户)

创建美丽庭院(户)

清田园废弃物(吨)

清影响美观的田园棚架和围栏(处)

整治田间管理用房(处)

投入用工(人次)

投入资金(万元)

人居环境最美村(个)

人居环境最脏村(个)

垃圾分类优胜村(个)

最美田园(个)

最脏田园(个)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合计











备注:人居环境最美村、人居环境最脏村、垃圾分类优胜村、最美田园、最脏田园按月度评选。


附件3

农村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情况调查汇总表

县(市、区)

乡镇

详细地址

垃圾

成分

堆放点类型

堆体大小

形成年限,原因

整改情况

高度(米)

面积

(平方)

体积

(立方)

清运

情况

后期

管理
























































丽水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丽水市迎亚运促农村环境长效常态整治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