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缙云县聚焦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融合发展,实行戏剧“上山下乡”三年培育工程,探索以戏剧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资源现代转换路径,成功打造山区群众家门口文化共富“大舞台”。该项目入选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一是系统化布景,推进文化共建。采取“政府引导+民间自主+群众合力”模式,将地方戏曲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先后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全要素保障、全域化联动“一张网”。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婺剧促进会,建立完善戏曲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一协会一特色”打造戏曲“大花园”。目前,已累计培育中青年婺剧人才5000多人次,建立不同门类戏曲的兴趣小组或社团组织20余个,参与人次达2000余人次。
二是阵地化建设,推进文化共享。整合城区文化公园、社区文化家园、企业文化俱乐部和农村文化礼堂等文化场所资源,嵌入式布局缙云县婺剧促进会、滨江公园婺剧驿站、仙都烧饼总部戏迷文化驿站、舒洪小学、大源镇小章村等一批戏剧活动点和一批戏剧活动点、婺剧传承基地,形成县、乡、村三级戏剧文化阵地网络。建立戏曲名家、戏曲老艺人专家库,组建戏剧文艺轻骑兵团队,常态化开展进校园、进景区、进企业、进文化站、进古村落、进文化礼堂、进社区楼道戏曲“七进”活动,全面激活戏曲基因。目前,累计开展慰问演出600余场,观众达60万人次;实现戏剧进校园全覆盖,每年参与学生达4.5万名。
三是品牌化塑造,推进文化走亲。启动“中国戏窝子”“中国民间文化戏曲之乡”等品牌建设,搭建“十大戏剧名角”评选、老戏骨文艺展示、戏曲票友大赛、少儿戏曲“小金桂”比赛等活动载体,通过开设一批文化展示窗口、创作一批精品剧目、开展一批跨区域交流活动,全面提升戏曲魅力指数,推动戏剧文化“走出去”。今年组织承办浙江省第三十三届群众戏剧小品大赛题材讨论会,充分展示我县的文化底蕴。目前,已组织赴富阳、德清等地开展文化走亲交流活动30余场,匠心打造大型婺剧现代戏《括苍山下》《轩辕飞天》等一批本土原创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