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教育局 >> 建议提案 >> 政协委员提案
索引号 11332500002645451w/2022-37999 文号 丽教提〔2022〕29号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发布机构 丽水市教育局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2-08-1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丽水市教育局关于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21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08-11 15:28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市教育局办公室

A

丽水市教育局关于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

第215号提案的答复

舒杨胤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215号《关于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水平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工作始终坚持围绕市委市政府经济发展重大战略和两个“实施意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丽政发〔2016〕16号)和《丽水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实施意见》(丽政办发〔2020〕81号))精神,坚持立足传统特色产业、服务区域主导产业集群,坚持着眼创新引领、着力跨山统筹,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深度促进产教融合,全市“一县一特”“一校一品”的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向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又迈近了一步。

现就您提出的建议,具体答复如下:

一、学校办学机制:我市始终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市域主导产业集群需求,建立优胜劣汰、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专业设置机制。根据“做强主体专业、拓展新兴专业、建设特色专业、提升传统专业”的思路,开设了覆盖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13大类48个专业。全市共有校企合作共同体56个,校外实训基地119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6个,与148个企业形成合作教学,形成了“主次分明、优势突出、错位发展”的专业发展格局,从而精准服务地方产业。全市共确定了12个优势特色重点建设专业。市本级对每个专业基地每学年给予4万元补助,对考核结果优秀、良好的专业基地再分别给予5万元和2万元的补助。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以“校内外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中德考证中心”等为载体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格局,实施“区校合作、双主体育人”模式。紧贴省、市政府中心工作,对接区域五大产业集群,2021年建成“丽水滚动功能部件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完成相关技能培训1100多人次,开展星级实训室创建工作,2022年,与丽水经济开发区一起成立滚动功能部件产业学院。

指导技工院校紧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设置专业,如丽水技师学院(筹)成立的首家“中欣晶圆半导体工匠学院”为全国技工学校首家以培养半导体全产业链技能人才为主的二级工匠学院,实施“订单班”教学模式,培养一批“毕业即上岗”的技术型人才。

国家、省市非常重视学生实习工作,教育部等8部门专门发布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对实习组织、管理、考核、指导等都提出了具体规定要求。同时,我市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根据《关于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经审核批准的学生,企业实际接纳实习且实习时间累计1个月以上的学徒(生)人数,结合专业培训成本及校企双方协议,按人均每月不高于300元的标准,由学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补偿给企业。人社部门加大培训补贴资金力度,标准按上浮30%给予培训补贴,补贴资金直补企业。

二、办学条件投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实施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市政府对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的债务给予全部化解,投入2000万元扶持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的中德合作项目,在开发区无偿提供38亩土地、4万平方米的建筑房屋(折合约1亿元),给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机电二级学院,市财政提供3300万元的改造经费。丽水职业高中投资8000万元的机械汽修和旅游专业实训基地完工。引进山水集团举办丽水旅游学校,市政府给予新建校园基本建设投资总额60%的补助,下半年即将搬入新校区。松阳职业中专已搬入新校区。丽水中专迁建工程一期已经完工。2021年-2022年每年预算安排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建设经费1200万元,2021安排中职学校双高建设经费265万元。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新时代职业教育双一流综合实训基地工程项目总投资1.9亿元。支持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合作办学,2019-2021年市财政累计安排2100万元。目前,公办中职学校年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2500元。

三、师资队伍建设:我市近年来不断完善培养机制,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有序推进教师定向培养。从2015年开始,依托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每年定向培养职业教育专业教师10名,对委培生补助标准为每年 1.2万元。目前已输送培养对象36名,并已有3批教师全部到协议学校入编执教。通过“工匠进校园”“教师进企业”,全面提升专业教师技能教学能力。鼓励行业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职业院校从教,鼓励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每年不少于一个月。目前全市“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5.3%。

根据《丽水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实施意见》(丽政办发〔2020〕81号),允许职业学校依法依规自主向社会聘请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给予合理的薪酬或劳务报酬。经编制部门批准在编制内顶编聘用的中职学校专职教师,年工资按上一年度市区全社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标准的2倍予以保障。行业、企业向院校购买服务项目包括人才、技术、课程、培训、专利等,所得收入由学校支配使用。职业院校教师经学校同意兼职受聘行业、企业,其劳动报酬不计入绩效工资。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完善有关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政策,持续引进硕士、博士等各类高层次人才,实施“师资培养4.0”工程,大力支持高端访工、访学,创建“博士工作室”等,以满足专业发展需要。校企联合培养、校内外实训基地等制度日益健全,不断推进结构化教师创新团队建设,并加强教师培养基地、“双师双能”名师工作室建设。

四、职业教育宣传:今年,我市在《浙江日报》开展丽水“职教共富”系列报道。在丽水日报、丽水电视台、丽水教育网、丽水教育公众号以及相关主要媒体上大力宣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及我省我市重大职业教育政策、各类典型等,积极向社会、企业传递职业教育正能量。“职教活动周”期间,在丽水教育网和微信公众号开设了云上职教活动周专题,设立了新职教法、职教政策、丽水职教、招生政策、院校风采、示范典型、红色研学、最美人物等8个栏目和23个子栏目,全面开展丽水云上职教宣展活动。每年举办中职师生技能大赛,目前已举办了19届。2021年组织开展了丽水第一届技能大赛,设置互联网营销师、咖啡师、中式烹调师等11个项目,对相关获奖选手授予“丽水市首席技师”“丽水市技术能手”“丽水金蓝领”“绿谷技能大师”“丽水市青年岗位能手”“丽水市巾帼建功能手”“丽水市技术新秀”等称号。通过大赛培养了一批高端技能人才,助推产业发展。同时还开设了专面向职业学校学生的学生组,以赛代训,有效提高职业学校学生掌握技能的积极性。

针对职业教育改革中的问题,下一步,我市将坚决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等精神,立足丽水自身实际,研究制定关于深化校企合作的政策意见,建立健全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机制。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跨山统筹。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完善丽水市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市职业教育重大问题和重大政策措施,形成合力推动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动局面。按照“跨山统筹”的思路,改变分散式、各自为政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推动各类教育资源、要素由分到合、由散到聚,推进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督导评价等全市统筹管理,建立起跨县域财政分担的体制机制,形成区域教育整体发展优势和特色差异品牌。联盟抱团发展。形成与丽水市“一带三区”发展相协调的云景、松遂、丽缙青、龙庆跨区域职校联盟。统筹优质师资。支持建立职业院校师资校校之间、校企之间的服务购买机制。建立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全市共享机制,形成一支50人组成的名师共享队伍。鼓励中高职院校间互派干部、教师,互学互访。实训基地统筹。统筹建设全市性的制造类、交通类、旅游类、电子商务类等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现代化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行学生实习实训费用的市场化支付制度。支持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建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支持各地将职业院校专业实训项目交由市场化的公共实训基地实施。

二是创新引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支持职业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专业共建、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立足丽水财力不足的实际,积极引进优质职业教育管理团队,通过购买服务、项目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展专业建设,双方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企业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合作。创新实训基地运营模式,引进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基地,比如按照“公私合营、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原则,政府提供校舍资源,企业投入设备,通过低租金、零租金或适当补贴的方式,学校和企业共建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实训基地。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绩效管理制度,学校在校企合作中获得智力、专利、劳务等报酬,由学校支配使用,不计入绩效工资。

三是问海借力。抓住“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特别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发挥“山海协作”优势,打造更加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积极引进长三角地区优质职业院校来丽合作办学,建立与上海、杭州、宁波等地职业院校“一对一”结对机制,建立教师专业水平联合培养、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平台。探索职业教育国际化,继续扎实推进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柏林职业教育集团共建中德(丽水)职业教育基地,创新“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技能人才中外联合培养“丽水样板”。

同时,我们将进一步落实“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实践,根据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坚持文化与技能并重,将最新岗位要求和赛事要求融进日常教育教学,深度推进中职“三教改革”。对接产业行业企业最新要求,修订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合理选择合作企业,推进“1+X”证书试点工作。开展好丽水市产教融合型企业评选认定,发挥企业在产教协同育人的主体作用,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助力“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做好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开展好中小学劳动教育、职业体验(启蒙)基地建设,努力办好大有可为的职业教育!

财政部门也明确将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强化责任意识,实施教育提质行动计划,把职业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并将积极指导各县(市、区)财政部门按照需要与可能加大投入,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我市职业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刘继明(丽水市教育局职成高教处)

联系电话:2626078    传真:2351535

邮编:323000


丽水市教育局

2022年8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主送:舒杨胤委员。

抄送:市府办,市政协提案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