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暑假“尾巴”,云和崇头镇梅源村村口的“云舒客栈”门前车来车往。中午时分,在菜地里忙活了半天的叶佳华,摇身一变成了跑堂的“店小二”,招呼南来北往的游客。
2016年,他带着80余万元积蓄和贷款,建起了村里的第一批民宿。生意最好的时候,一个国庆黄金周毛利润就有14万元。从吃“打工饭”到“旅游饭”,叶佳华坦言,他赶上了好时代,也要感谢云和梯田这一宝贵财富。
云和梯田素有“千层梯田,千米落差,千年历史”的美誉,还被评为中国最美40个景点之一,与青山绿水间数量众多的古村落群一起,构成了丽水“山水—梯田—村落”的美丽山居画卷。在此基础上,云和引进梯田农耕展销综合体等一批优质项目,2021年景区营收4495万元,同比增长120%,带动周边162家精品民宿户均年营业额超20万元。同时,梅源芒种开犁节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填补了二十四节气在国遗目录中的最后空白。
叶佳华有本个人的“致富账本”,放眼全市各地,“致富”的路径不尽相同,但成果却展现出一致的丰硕。
龙泉南秦村村民乘着城市化的浪头,挣到了第一桶金。2013年,全村共完成征地2000余亩。如何以土地换回“真金白银”,村子的长远出路在哪?村两委碰头、村民代表大会商议,决定向市场要红利,给村民寻出路,第一步就是投资实业,建楼出租。
总投资1亿余元的村综合服务大楼和龙泉市农产品(蔬菜)批发市场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南秦村资产迅速增至过亿元。会算账、爱理财的南秦人先后组织完成竞价性招标,让村集体流动资金就达数百万元。
如今的南秦人,腰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挺得直。他们总结说,从集体账户资金不到1万元,到如今翻天覆地的巨变,离不开党的好政策,也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对于南秦人抱团发展的支持。
白天,迎着微风细闻田园的芬芳;夜晚,可枕着星空聆听蛙鸣……青田仁庄镇东坪村总人口1291人,常住人口只有175人,全村华侨华人却有1249人。
上世纪,“走出大山谋生路”,是这个山区村村民求生的无奈而普遍的选择。1988年,年仅23岁的吴金雄,就背起行囊,开始了去意大利的谋生之路。历经千辛万苦,他到达意大利威尼斯,靠着一股不服输的拼劲,开餐厅、开酒吧,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生活也渐渐得到改善。在欧洲站稳脚跟后,他先后介绍100多位老乡到欧洲谋生。
先富起来的华侨,不忘反哺家乡。2012年,东坪村开始旧村改造,一幢幢洋气的新楼房拔地而起;2017年,东坪华侨募集200余万元,在村内建设爱乡楼,作为村内民宿的游客接待中心、村委办公楼,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如今的东坪村,有着“别墅村”“整村民宿村”“华侨村”的美誉,近年更是因为存款达到1.56亿元,而成为远近闻名的“亿元村”。
偏远村民走出来,空闲老屋留下来,民间资本进村来。有着“最后的江南秘境”之称的松阳,保留有100多座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其中有75个中国传统村落,高山阶梯式、平谷式、傍水式和客家古村落在松阳的山水间交相辉映,数量位居浙江第一、华东第二。
如何对待这些古村落?松阳在争论和实践中形成了这样的观点:它们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于是,一条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经济与文化互融、互促、互补发展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之路在当地越走越宽。
“搬得出只是开始,稳得住、富得起才是关键。”市大搬快聚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我市最大民生工程之一,“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已完成下山脱贫、解除危险、生态修复等各类人口转移11万人次。但搬后扶持不精准、流程服务不到位等难题一定程度存在。
去年以来,我市创新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探索“大搬快聚易居通”应用,实现“大搬快聚”全生命周期线上“一件事”办理,上线一年多来,该应用已完成迁出数41387户、安置数39641户、搬迁人员122102人所有数据入库,目前已在全市9县(市、区)完成推广。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将农民收入和低收入农户收入指标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综合考核,并作为2022年度涉农核心指标纳入市委“一号文件”,这意味着我市坚持把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第一指标”,进而向各级各部门传递更加明确的工作责任,更加清晰的工作压力。
在这一背景下,各地各部门精准滴灌出真招、实招,进一步健全农民增收的目标、工作、政策、评价四大体系,推进产业强农、就业富农、帮扶惠农、改革兴农四大行动,积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同步实行低收入农户“浙农码”红、黄、绿三色防返贫动态监测预警管理,落实落细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即时救助、医疗补充性政策保险等精准扶持政策,并实施新一轮低收入群体收入倍增计划,积极创新就业帮扶、产业帮扶等“造血”新手段,千方百计增加低收入农户收入。
今年1至6月,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8279元,同比增长15.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居全省各市第二;缙云、青田、庆元增速位居全市前三位,分别为18.0%、17.5%和16.5%,位居全省山区26县第5、7、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