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2500002645451w/2022-38565 | 文号 | 丽教复〔2022〕20号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 | 发布机构 | 丽水市教育局 |
成文日期 | 2022-08-3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A
丽水市教育局关于市五届人大一次
会议302号建议的答复
练蓓蓓等5位代表:
你们在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302号建议《关于加大力度提升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办学品质的建议》收悉,由市教育局主办,市委编办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1.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内驱力。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强化价值引领,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坚定教育理想,踏实站好讲台。开展优秀教师选树宣传活动,发挥优秀教师典型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强教师管理,在教师的招聘引进、考核评价、日常监督与违规惩处等方面,严格师德师风要求。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教师人文关怀,保障教师待遇和地位,完善教师待遇保障和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全面形成以“优绩优酬、多劳多得”为导向的分配机制。
2.加强教育人才招引和培育。研究出台我市加快新时代教育人才引进和培育的实施意见,加大人才引进专项补助和教育人才奖励力度,开展市级教育精英评选工作,加强学科教学(竞赛)创新团队建设。扩大学校人事自主权,激发中小学校办学活力,探索教师编制岗位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统筹使用机制,探索由学校自主按规定组织公开招聘。深化绿谷名校长、名教师培育工程,优化“绿谷名师”六级、“绿谷名校长”三级成长阶梯,健全理论、实践双导师培养机制,新增省级名师20名以上。
3.推进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实施教师全员进阶计划,制订市、县、校三级的教师成长计划,促进教师人人有目标、人人有发展。建设丽水数字化教师学院,建立线上教师发展平台,落实教师分层培养计划和培养课程,结合教师“积分制”管理,强化教师成长过程评价,形成市县校组四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师培训新机制。多措并举提升中学教师研究生学历水平,提高中小学大专及以下教师的学历层次。实施“千人硕士”培养计划,加快教师在职学历提升,研究和落实在职教师学历提升奖励政策,加大与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和丽水学院合作力度,组织考前辅导班、组团参加在职研究生学历提升。
二、加大教育资源供给,满足人民群众优质教育需求
1.深入实施教育“双百亿”工程。2022年全市谋划教育类项目135个,包括:实施类项目81个(市中心城区28个,其它8个县市区44个,高校9个),年度计划投资27.35亿元;前期类项目45个(市中心城区17个,其它8个县市区16个,高校11个)。其中,建成投入使用项目28个,新增学位11430个。落实省民生实事,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3所,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5160个。
2.推进优质学校“内培外引”。“内培”上,充分整合调动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利用在丽高校、市内优质学校等资源,采用集团化、委托管理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外引”上,积极引进市外优质教育品牌或管理团队,采用委托管理、项目合作等方式开展合作办学,上海世外教育和天宁中学、天宁小学合作办学。用好山区26县帮扶政策,推动发达地区名校与山区学校组建跨地区教共体结对学校77所。
三、决胜教育提质行动,推进丽水教育高质量发展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义务教育“公民同招”,进一步规范招生秩序。继续开展中小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着力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完善学校拓展课程建设,开展拓展性课程展示活动,扩大初中分层走班教学,选树精准教学改革典型学校。深入实施小学阅读工程,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根据不同学段学生阅读量和阅读速度的标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初中深入实施“壮腰”工程,针对“双率”不高的问题,实行精准分层辅导,实现学业及格率、优秀率明显提升。实现全市中小学城乡教育共同体乡村学校全覆盖。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文化育人
深化美丽学校建设,按照“整体规划,重点推进,全面实施,动态评估”的总体思路,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将美丽学校建设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充分挖掘学校文化内涵,将学校发展和地方特色、文化传承互相融合,实现学校文化形态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打造“一校一品”特色学校。
诚挚感谢你们对丽水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张丽明(丽水市教育局基教处)
联系电话:2626025 传真:2351535
邮编:323000
丽水市教育局
2022年8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主送:练蓓蓓、陈志伟、梅小平、谢亦华、蓝忠华代表。
抄送:市府办、市人大常委会代表与选举任免工委、云和县人大常委会、市委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