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社保与就业 >> 养老服务
莲都区创新打造山区老年人助餐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11-02 09:3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莲都区民政局

为破解原有村村办食堂成本高、食品安全监管难等困境,解决山区老年人“助餐可持续”问题,莲都区立足山区实际,依托辖区内养老机构、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银发助餐点、村(社)老年食堂,以“配送+助餐点”模式,实现老年人助餐服务可持续、可推广、可复制。目前,莲都助餐与配送餐服务覆盖224个村,占行政村总数的92.2%,2023年助餐与配送餐服务人次已超过38万。实施该工作以来,所有服务企业持续一年内的利润率均为正,平均利润率达10%左右。

一、聚焦可持续,实现服务企业稳定运营

一是健全“三级网点”布局。整合乡镇(街道)、村(居)养老服务设施,实现辖区内养老服务整体委托运行,建立“1+14+N”即“养老协会+服务中心+养老管家”的三级联动运营机制,进一步增强运营服务组织服务能力,打通山区养老最后一公里。整合各类资源,如联城街道、碧湖上街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残疾人之家共建共享、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养老协会创建农产品专业化物流配送公司,实现食材统一采购、配送,有效控制食材成本,每年平均为服务企业省下近144万元物流成本,逐步建立起科学、协调、可持续的助餐配送餐服务长效运营机制。

二是助推“个性定制”服务。基于助餐人员名单,将服务延伸至康复理疗、日间托养等场景,实行助浴、助洁、助购、助医、辅具租赁等服务项目,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同时为助餐服务企业挖掘更多潜在的利润增长点。截至目前,已设置助餐、理发、助洁、助购、助医等相关上门增值服务十多项,服务老人56万人次,覆盖219个行政村。以碧湖镇红景天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例,服务运营主体通过增值服务实现年营收共计40多万元。

二、聚焦全覆盖,实现区域人群扩面延伸

一是“因地制宜”实现服务覆盖扩面。对少部分有条件的村社,鼓励开办老年食堂,为周边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大部分村社通过辖区内养老机构和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送餐服务;个别偏远的山区村,鼓励邻里互助实现老年人就餐。通过覆盖所有行政村的232个村级养老管家和107个专业居家上门人员,实现助餐服务精准对接。乡镇街道根据不同情况以免费提供餐食服务或支付一定业务补贴为报酬,选取熟悉乡村路线、村民信任度较高的低龄老人组建“银龄互助”送餐代跑团,定时定点为地处偏远、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配送到家服务,搭建起低成本、高效率、能长久运行的“以老养老”山区老人配送餐体系,目前已有“银龄互助”送餐人员30余人。

二是“因时制宜”实现服务人群扩面。完善以老人助餐与配送餐服务为主体,其他人群错时就餐为补充的多元助餐服务体系,结合按照年龄段的政策补助,实施阶梯式收费。比如通济社区老年食堂,开展错时就餐,11点半前服务老年人,12点后为周边工人和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群体开放,收费按照年龄和人群分别为每餐3元-10元不等,通过对社会化开放来补助老年人就餐资金的不足。截至目前,全区助餐与配送餐服务机构通过服务社会人士就餐年可实现利润60万元。

三、聚焦广参与,实现社会资源高效整合

一是社会参与,打造“爱心食堂”。发动社会组织、爱心企业、乡贤等群体助力养老,让老年食堂成为“爱心食堂”。如碧湖镇乡贤募集资金100多万元投入当地养老服务事业;丽水市购鲜森贸易有限公司合作社坚持每年为红景天等养老机构食堂送上5000余斤新鲜西红柿和黄瓜;老竹镇梁村在外经营超市的村民轮流为村老年食堂“包红包”资助,当地老年人每月只需交180元钱便可三餐无忧。

二是结对校企,打造“朝阳产业”。将本地康养资源与大专院校人才资源互补,通过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养老护理专业开展就业结对帮扶,促进管理团队的年轻化与专业化,将夕阳产业转化为朝阳产业,目前全区“85后”从业人员达74人,约占40%。出台护理员补贴政策,吸引养老人才队伍留下来。以爱无疆居家养老公司为例,在职员工28人,85后占比50%,其中00后有4人。

莲都区创新“颐养在莲”养老模式,实现了群众得实惠、企业能盈利、财政可持续的助餐配送餐服务长效运营机制,让越来越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了“热乎饭”,走出了一条符合山区特色的老人助餐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