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水利局 >> 政策文件及解读 >> 其他文件
索引号 11332500002645347Q/2023-13840 文号 丽水利办〔2023〕7号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丽水市水利局
成文日期 2023-03-1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丽水市水利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3-17 14:06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水利局

各处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丽水市水利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丽水市水利局办公室      

2023年3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丽水市水利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一、2022年主要工作

2022年,全市水利踔厉奋发,努力争先创优,以“五个年”行动为抓手,狠抓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水利设施运行管理、防汛抗旱、水资源保护等各项工作,稳中求进,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突出实干为先,开展作风建设整治“十个不”

年初即组织全市水利系统开展作风建设年行动,针对思想上不想干、不敢干、不愿干、不警醒,方法上不思考、不统筹、不借力,能力上不专业、不会谋、不落地的“十不”问题进行全面剖析,以“四改变、三不做、三提高”为要求开展整改。全市共开展作风建设检视剖析交流会34次,组织分组讨论273次,共收集 1043 名干部剖析材料近 3000 份,形成作风建设问题清单、工作清单的两张清单体系。建立了交办单、提醒单、督办单的工作落实机制,“提前干、马上干、全力干”的理念成为干部职工的行动自觉,为抢抓开门红、实现全年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突出项目为王,推动水利投资实现新突破

2022年,我市抢抓基础设施超前布局的政策机遇,大力推进水利项目建设,全年推进实施水利项目115个,新续重大水利项目20个,开工建设大溪治理提升改造工程、松古平原水系综合治理工程、青田县中部、西部引水工程等一大批标志性工程,持续加快推进莲湖水库、缙云棠溪水库、遂昌成屏二级水库扩建工程等一系列项目前期,精心谋划了南城水系综合治理、城市内河综合整治等一整套水网布局。全年共完成投资51亿元,首次突破五十亿元大关,投资总量占全省的7.3%,投资增幅达19.3%,处全省领先梯队。

(三)突出民生为要,扎实防汛抗旱抵御强风险

一年来,丽水市水利在积极作为的同时,也面临诸多的风险挑战,我们坚持历史定力,闯难关、抓机遇,创造了感人奇迹。一是成功抵御历史极值降雨。梅汛期间,全市水利系统全面落实各项防汛工作,6月17-20日,在紧水滩水库出现“四个历史极值”的情况下,通过科学调度,实现有效削减洪峰,最大削峰量达5540立方米/秒、削峰率73.47%。最大程度的减小了下游的损失。二是平稳应对历史罕见旱情。面对自1954年以来最严重旱情,我市早行动、快行动,积极抗旱保供水。提前划定水库保供水红线,明确供水水库蓄水率不得低于60%、其余水库不得低于50%的硬性要求,出动抢险人员558人次,应急新增水井200余座,累计为22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提供供水保障。三是水利民生实事持续领跑。有力推进管网改造、水厂改造提升、农村供水工程数字化等水利民生实事,其中六项进度持续在全省领先,9月份就提前完成今年省民生实事全部任务,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平均完成率均超过120%。有序开展农饮水保障行动,全年完成投资14.4亿元。

(四)突出安全为基,强化水利行业管理有提升

围绕除险保安和项目管理,我市强化推进问题整改和历史遗留项目的清理。一是推进历史遗留项目清零。开展全市竣工验收清零行动,对历史遗留工程进行统一竣工验收,集中解决竣工验收中历史遗留的突出问题。全市共完成竣工验收项目55个,实现了全部遗留项目的验收清零。二是推进河道隐患问题动态清零。以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推进除险保安工作,以四不两直的方式开展多轮巡查,共发现隐患297处,各类隐患完成整改254处,落实管护措施43处,整改率达100%。对照“郑州720洪水报告”,梳理出全市防汛工作4大类15个问题,以市委“七张问题清单”交办各地落实整改,销号率达100%。全面加强涉水工程管理,对九个县(市、区)河道涉水工程砂石利用情况进行暗访巡查,共巡查河道20000公里,办理采砂案件18起;查处河道“四乱”风险点44处,全部完成整改,销号率达100%。

(五)突出生态为纲,推进河湖管护达成新成就

一是河长制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河长制工作作为全省优秀代表,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在全省率先实施双河长制,实行市四套班子齐抓共管的河长联席会议制度,探索推进河湖健康评价应用等一系列改革创新,河长制工作持续向有实有效转变。二是“三清”行动取得积极成果。严格河道砂石资源管理,参与制定全市砂石资源管理办法,确定“四定三有”的河道砂石资源管理标准,河道清四乱工作更加有力;积极实施堰坝生态化改造,部分工程成为瓯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修复工程的样板单元,视频资料亮相央视新闻联播;山塘综合整治、美丽山塘建设超额完成省厅指标,积极衔接土地综合整治政策,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三是生态水电绿色改造取得突破。统筹有序、科学推进水电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绿色水电降碳效率提升,完成首批6座电站14万张国际可再生能源证书(I-REC)的注册、签发和交易,累计完成国际绿证签约60万张,折算碳汇300万元,成功进入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市水利局将继续紧扣争优主基调,以超前的理念、超强的决心、超常的力度,抓好抓实六方面工作,继续争取全省考核优秀,推进干部能力增强、水利建设补强、改革创新图强三强攻坚战。

(一)抓项目建设促投资

推进项目投资年增长20%以上,力争到2026年投资破百亿,奠基十五五“增速领跑、百亿开局”。一是全力以赴、适度超前谋增长。以水利项目建设理念超前、功能超前、建设超前为导向,全速开启项目投资“提速赶超”行动,全市水利计划完成投资突破60亿元,力争年度投资超过衢州,至全省中游位次(5-6位)。其中重大水利项目计划完成投资突破30亿元;推动缙云等县完成投资突破10亿元,引领县级进入水利投资10亿级时代;推进每个县十四五末、十五五初开工建设一座中型水库,加快云和、庆元等县中型水库谋划。二是争分夺秒、大干快上干项目。重点推动22个续建(新建)重大水利项目和12个重大水利项目前期。续建(新建)青田小溪水利枢纽、滩坑引水、青田中西部引水、潜明水库引水、松古平原水系综合治理等水资源配置项目;续建(新建)庆元兰溪桥水库、大溪治理提升改造工程、好溪流域综合治理等防洪薄弱补强项目;续建(新建)南明湖岸线提升工程、城市内河整治提升工程、丽水南城防山洪排涝项目等城市排涝项目。同时,加快莲湖水库、浙西南两库连通工程、龙泉均溪三级、碧湖平原水系综合治理、青田新八源水库、遂昌成屏二级等项目前期。三是千方百计、抢抓机遇追政策。抓住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和国家稳投资促增长的政策窗口期,抢抓稍纵即逝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级项目库,全力争取莲湖水库进入国家重点水利项目库。打好用足革命老区振兴牌,争取国家按照中西部地区政策对我市水利项目给予倾斜支持;用活用好专项债、金融债以及政策性银行贷款等金融工具,千方百计解决水利项目投融资问题。让更多以前想干却干不了的水利项目,能够开工、建设、投用。

(二)抓防汛抗旱补短板

提早布局、抢先补短,全面复盘雨情、旱情,精准排摸薄弱环节,转被动抗灾为主动防灾,提前布局民生实事项目,推动项目加快落地。一是推进水源、防洪补短先导工程。全面系统复盘618、620洪水和2022年特大旱情,主动应对气候极端变化,以加大水利设施靠前布局的确定性,应对气候、环境等不确定性。在加快推进防洪闭合的同时,同步推进防旱补短,提前谋划水源工程,启动集中供水水源工程、单村供水及管网改造等63个农饮水及水源项目。加快推进新一轮农饮水保障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完成农饮水投资9.4亿元,提升21.23万人的供水保障水平,力争三年任务提前完成。二是完善防汛、防旱应急处突体系。以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做足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各方面准备,强化流域预报、监测系统的抗风险能力,确保在最极端状况下正常运行;强化应急保障能力,组建防汛抗旱应急保障专家服务团,组织成员固定的应急救援服务队,确保在关键时刻人员上得去、物资能到位、救援有办法。

(三)抓行业管理提效率

强化推进水利行业的规范化、制度化升级,推动打造水利卓越工程和河湖典范城市。一是借力河长制升级河道管理执法。全面优化完善河长制制度体系,全面实施河湖健康评价,推动开展以解决河道非法采砂问题为专题的河长专题巡河,进一步强化对河道非法采砂的执法力度,制订涉水项目管理和河道疏浚管理等制度办法,规范河道砂石料管理,打造河长制、河道沙石管理双典范城市。二是完善水利安全生产闭环管理。开展除险保安隐患排查整改回头看行动,实施隐患的全过程动态跟踪,健全安全生产全环节的管控,以“零事故”“零死亡”为目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三是提档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监管流程和规范性制度,高标准建设品牌工程。推进2处以上浙江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优良工地和省水利建设 工程文明标化工地建设,全力争取九龙杯、钱江杯等工程建设奖项。四是优化水利行政审批环节。完善水资源管理平台运用,实施取水许可、计量征费、入档归档等核心业务“一网通办”推动水利“三评合一”改革,实施多个建设项目统一论证、多个论证报告统一编制、多个许可事项统一审批的制度,全面压缩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

(四)抓“三清”行动出样板

围绕河湖健康,立足“清河谋机制、清堰出经验、清塘有进展”总目标,全力推进“三清”行动。

一是迭代升级“清河”行动。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并实施河道砂石资源管理办法,全面实施涉水工程砂石料“四定三有”的管理制度,强化清“四乱”六项制度的实施,继续推进“云砂管”集成提升,强化天、地、人组网的监管体系,结合河长制工作,推动河湖管控能力升级、效率升级、覆盖升级。二是深化推进“清障”行动。强化成果提炼,更新并推广《丽水市生态堰坝建设指引》,完成100条河流生态治理和修复,连通880公里以上河道的生物洄游通道,改造、拆除570余座堰坝。力争每个县完成两条以上河道全流域堰坝生态改造,做到可参观、可示范、可复制。三是提升实施“清塘”行动。强化试点推进,抢抓全域实施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有利时机,推进通过“拆降填改”等方式清改山塘,扩增农村耕地。完成全市35座存量高坝、屋顶病险山塘的整治清零和27座以上普通病险山塘的整治,对50座以上山塘实施去险化改造。

(五)抓创新改革谋发展

推进重点改革形成点面突破,助力打造生态经济体系。一是推动水经济形成突破。以抓大落小为方针,全力推进水经济加快落地见效。抓大谋划、大方向,通过组建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完善部门、平台协同推进机制,制订《丽水市水经济发展工作方案》,推进五大百亿工程;落小切口,以显价值、能交易为目标,推动河道(水库)砂石资源、水电产股权等生态产品实现统一平台交易。全力推进涉水领域双招双引,积极谋划水旅游融合项目,推进南明湖岸线改造工程与水上活动的有机结合。二是推动数字孪生高效耦合。继续推进瓯江数字孪生建设,推进智慧水利平台建设,推动水利大数据集成整合,推动水利功能性算力提升、算法升级,试点小水电区域性协同管理,强化水利数据对生态经济体系的核心支撑能力。三是推动水利与金融有效衔接。着力推广“取水贷”改革措施,盘活绿色水电资源,创新融资支持模式,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新路径。

(六)抓作风建设强队伍

开展水利系统作风建设再深化行动,重点推进六大专项行动。一是实施“十不”问题后头看专项行动,针对“十不”问题(思想上的不想干、不敢干、不愿干、不警醒,方法上的不思考、不统筹、不借力,能力上不专业、不落地、不会谋),开展集中剖析和整改,强化工作推进。二是实施考核保优争先专项行动,立标“保优争先”总目标,梳理年度工作任务,确立争先目标,突出亮点工作,确保在全省考核再上新台阶。三是实施“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强化工作落实机制,梳理业务工作流程,实施工作全过程闭环管理,优化水利审批制度改革,强化抓落实、促实干的工作作风。四是实施水利人才培育专项行动,建立完善干部数字画像考评体系,精准考核和提高干部综合素质,聚焦水利青年干部培养,实施“拜师结对”,强化新老干部传帮带。五是实施“擦亮点、强宣传”专项行动,以“经验总结、做法提炼、亮点深化”为导向,强化对工作的阶段性总结和系统性提炼,强化对水利工作的特色推介和专题宣传,更好讲好水利故事。六是实施“防风险、守底线”专项行动,强化全系统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提升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完善建立应急处突机制,更好防范各类风险。


丽水市水利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