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家门口有了来料加工‘共富工坊’,茶叶采摘季后可以在这里工作,还能再赚不少钱呢!”近日,遂昌县大柘镇后垄村内,村民雷士明夫妇拿着到手的7000元工资,喜笑颜开。
大柘镇是遂昌县常住人口最多的乡镇,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员从事茶叶采摘、加工和销售等工作。2022年,该镇拥有茶叶种植面积2万余亩,生产总值达3.2亿元。但由于茶叶属于“春夏”产业,秋冬季用工需求非常小,村民或外出务工,或赋闲在家,收入来源单一。
如何变产业淡季为用工旺季?近年来,大柘镇立足实际,在做大做强茶产业“共富工坊”基础上,大力推动来料加工、畜禽养殖、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共富工坊”建设,通过就业岗位互通形式解决村民就业需求,让老百姓一年到头在家都有活干、有钱赚,真正实现四季增收。
位于大柘镇柘溪下村的遂昌妙艺服装是用工需求较大的来料加工类“共富工坊”,现拥有女工40余名,且超8成都是以往一过采茶季就赋闲在家的妇女,她们的主要工作就是缝制各类衣物。“女工们的年龄从40岁到70岁不等,基本都是镇里的村民。大家只要肯学、肯干,就都能在这里赚到钱。”工坊负责人吕巧华介绍,动作娴熟的女工一天能赚200元。
抢抓山海协作的机遇,大柘镇华洋村也利用村里的闲置土地办起了生态化养鸡“共富工坊”,除了聘请2名农户全职负责土鸡饲养外,每次土鸡出栏时,都要额外雇当地村民来帮忙,每人每天工资就有150元。“去年我们共养殖土鸡5000余只,销售收入64万元,聘用村民400人次,既壮大了村集体收入,也助力了农民增收。”大柘镇华洋村党支部副书记徐学文说。
随着茶产业转型升级和红绿融合不断深入,大柘镇依托研发类、电商类、农文旅类等打造的“共富工坊”,进一步助力青年回流、百姓共富。如集技能培训、网上销售、仓储包装、物流运输于一体的“‘柘里茶香’共富工坊”,除茶叶加工外,每年还能提供60余个就业岗位,产业链覆盖2000余人,去年还吸引了20多位优秀毕业生返乡就业。
据统计,2022年,大柘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万元,连续21年位列全县第一。截至今年上半年,该镇已有7个村完成村集体“30+15”万元的收入目标,预计2023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将超过400万元,同比增长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