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2500002645160R/2023-42577 | 文号 | 丽科建〔2023〕1号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 | 发布机构 | 丽水市科学技术局 |
成文日期 | 2023-07-2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周品旺代表:
您在丽水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63号建议《关于给予创新资源保障,支持龙泉市与浙江大学深入开展校地合作的建议》收悉,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龙泉市政府意见,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科技合作工作的关注,校地合作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市9个县(市、区)和丽水经济开发区共引进省内外20所大院名校,签订各类合作共建协议45项,其中政府与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33个。2022年11月,龙泉市与浙江大学签订了《支持龙泉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合作协议,整合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科技资源,引领带动龙泉市汽车热管理系统、青瓷宝剑、竹木加工等主导产业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夯实政策基础。近年来,我市先后发布了《丽水市关于加快新时代人才科技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丽水市人才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暨产业发展人才科技支撑规划》《丽水市“15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年)》,为共建研究院建设提供充分政策支持,推动技术、人才、信息等创新要素向山区高效转移,加快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促进支柱产业壮大,产业链水平提升。
(二)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发展难题。4月20日,市委组织部组织各县市就实体化研究院目前建设进展进行座谈;6月14日,我局组织召开人才面对面活动,邀请龙泉产业创新研究院参加,聚焦实体化研究院目前在人才队伍建设、资金管理、绩效考评体系等方面的问题,以面对面座谈的方式剖析问题,查找短板,寻找破题方法。
(三)广泛开展科技合作交流。龙泉产业创新研究院以龙泉市产业需求为导向,聚焦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适应生产的实际应用技术,推动产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走访企业80家,梳理技术瓶颈47项,确定揭榜挂帅项目11项,联合三田汽车压缩机有限公司申报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发表了高水平的SCI论文2篇,完成科技成果鉴定1项;成功举办第二届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论坛,浙西南热管理产业对接暨高峰论坛正在筹备中。
二、关于建议落实情况
(一)加强市校协调沟通。我局积极搭建合作对接平台,强化龙泉与浙大的合作交流,以市、局领导走访为契机,落实定期互访、定期沟通机制。通过工作座谈,加强政策协同,交流信息、共享资源、解决问题,以研究院为纽带,进一步加大与浙大在剑瓷文化复兴、教育医疗提质、社会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合作力度。
(二)推进龙泉融入浙西南科创中心建设。龙泉浙西南科创基地位于丽水科创协同发展区,围绕龙庆经典文创特色发展推进,突出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主攻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业新赛道,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市域经济加快发展新增长极,为浙西南科创中心建设集聚澎湃动能。一是借力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助推龙泉浙西南科创基地融入浙西南科创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一基地、五平台”建设,通过“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体系完善,深入实施“背靠浙大、联姻高校、发展龙泉”战略,拓展与科研院校、专家教授的合作范围和层次,搭建各类市校合作创新平台,为浙闽赣边际区域的中小企业提供项目研发、产业难题攻关、成果转化等技术服务,打造“小山城、大科技”的龙泉样板。二是积极开展科技政策先行先试和体制机制创新,依托科技创新助力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创建,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出台了一系列“硬核”科技政策组合拳,争取国家、省级科技试点和重大改革举措落地龙泉。三是发挥浙大科技园·萧龙科创中心带动引领作用。充分发挥“飞地”在招商引资中的“桥头堡”作用,加快符合龙泉产业前景项目招引、孵化和产业化发展,合作共建高能级创新载体,建立人才引育合作机制,携手打造龙泉—萧山山海协作产业园,引领龙泉五金汽配、竹木加工、青瓷宝制和健康产业等特色经济突破发展。
(三)大力支持龙泉产业研究院建设。一是深化探索合作模式。支持研究院借助与吉利汽车共同研发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并在龙泉产业化的契机,增强研发人员队伍和研发实力,助推龙泉汽配产业做大做强,实现由传统汽车空调向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转型升级。二是鼓励进行核心技术攻关。借助研究院“一院两基地”的优势,以市重点研发项目、省“尖兵”“领雁”项目、科技进步奖申报为抓手,集中精力开展产业、行业、企业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坚,形成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并加速落地转化。市级重点研发项目支持市县联动,优先支持企业牵头与高校院所产学研联合申报。三是加速高层次人才集聚。深入实施“绿谷精英·创新引领行动计划”、“绿谷英才”计划,以建设青年型发展城市为目标,引、育结合,推进数字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支持龙泉产业创新研究院培育龙泉工匠,储备产业高技能人才,打造实习实训、就业创业一体化平台,对实体化研究院各类高层次人才在申报“绿谷鲲鹏”“绿谷精英”“绿谷卓越工程师”“绿谷引才”等项目时予以重点推荐。
三、下步工作举措
全力支持龙泉深入开展校地合作,推动龙泉市产业创新研究院发挥学科优势,在国家加速发展新兴产业的新战略下,打造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研究智库及技术转移和产业化基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科技合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李勇峰(市科技局农村社发与合作处)
联系电话:2051877 邮编:323000
丽水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