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生态环境局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
索引号 11332500MB16044477/2023-42747 文号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发布机构 丽水市生态环境局
成文日期 2023-08-0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丽水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9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08-01 10:52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办公室


陈志伟等5位代表:

您在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292号提案《关于支持云和打造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建议,推动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项目是践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举措,通过融合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研学、体验旅游等多种元素,形成一条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共同富裕的绿色发展新路径。市生态环境局将根据市级各有关单位的工作职能,做好相关部门的对接,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

一、完善云和县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

根据《丽水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发展规划(2020-2035年)》纲要,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及其周边的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定位为农田/湿地保护优先区,并以云和梯田为重要生物栖息地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另根据浙江省林业局推进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样地建设要求,市林业局将积极对接云和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做好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样地建设工作,丰富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手段。

二、强化云和梯田生态监管和生态修复

云和梯田有良好的生态本底资源,在支持云和打造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的同时,我市将严格落实“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结合“天眼守望”加大对云和县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的监管力度,及时做好问题整改和销号,确保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内无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并联合市林业、市农业等相关部门,加强对体验地建设项目区域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相关工作的指导、巡护与监管工作,打造保护与发展兼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新局面。

三、加强生物多样性体验馆、路线和课程设计的指导

为建立常态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效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工作举措,丽水市生态环境局联合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丽水学院成立浙西南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为做好丽水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在云和打造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的过程中,将通过浙西南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的专业技术团队为体验馆的功能区划设置、户外体验路线布设和生物多样性科普课程编制等内容提供专业指导,助力打造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四、指导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申报和审批工作

规范全市生物多样性体验地设计,指导各体验地有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我市发布《丽水市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与评定导则(试行)》(下称《导则》)。根据《导则》的相关要求,市生态环境局将积极为云和县申报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提供指导。同时,联合是林业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督促指导相关主管部门做好云和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项目中相关林地审批及自然保护地内重大项目申报、审批等相关工作,积极推动云和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

五、多途径争取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资金

通过积极向省有关部门沟通并与市金融办对接,争取以自有资金+银行融资方式解决建设资金,并通过整合我市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相关工程,根据《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试行)》要求,积极引导金融资金支持的重大生态环保项目,做好EOD项目申报入库工作。同时分析挖掘各种资金渠道依托生态修复工程、文旅开发等建设项目,推动云和县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形成一条独具梯田湿地特色的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路径。

六、推进云和梯田的5A级旅游区创建工作

丰富的生态资源、生物多样性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云和最大的天然优势,是打造景区的重要环境景观资源要素。目前,云和梯田景区通过国家文旅部景观质量评审,拿到5A创建“入场券”,有望成为全国首个梯田类5A景区。市文广旅体局将大力宣传发展县域旅游文化,助力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通过打造生物多样性体验馆、湿地科普馆、甲虫馆、农耕动物园、植物园、梯田共生系统,实现馆、园、田、自然生态系统的全场景覆盖,致力打造全国首个以农耕文明为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今后我市继续深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相关工作。严格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结合自身职能,联合市级其他相关部门做好云和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的指导、监管、服务工作,助力云和推动“两山”转化。

再次感谢各位代表为推动我市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吴延庆(丽水市生态环境局 自然生态规划处)

联系电话:1589589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