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经信局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
索引号 113325000026456894/2023-43007 文号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发布机构 丽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成文日期 2023-08-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丽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112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08-16 11:05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蓝荣英代表:

您在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促进现有企业迭代升级 做强地区经济的建议》(第112号)收悉。现结合市发改委、市科技局等单位会办意见,答复如下:

一、我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近年来,我市坚持“工业强市”发展方向不动摇,扎实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招引新兴产业力度,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实施企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梯度培育,企业技术改造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一)着力政策引导。

一是积极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并不断加大扶持补助力度。2021年,制定出台《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生态工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支持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是该政策的最核心条款。对经核准(备案)投资额500万元(含)以上且一个年度内技术、设备、软件实际投资额200万元(含)以上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按其实际投资额给予阶梯式补助,200万元(含)-500万元、500万元(含)-2000万元、2000万元(含)以上的补助比例分别为12%、15%、18%(2016年政策补助比例为6-8%;2020年政策补助比例提高到8-12%);对列入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项目(“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给予项目投资额30%的补助;对企业技术改造中购置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化制造系统的(工业机器人按GB/T12643-2013 标准定义执行),再给予设备购置款20%的奖励。单个项目当年最高补助1000万元。积极组织该政策条款的申报兑付工作,2022年各县市区已兑付2021年技改补助奖励资金2.2亿元;2023年预计拨付2022年奖励补助资金3亿元。

二是积极做好技改专项、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等专项项目储备、申报工作,争取更多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指标支持奖励,力争更多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的倾斜支持。中央预算技改项目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扶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全面激发生产制造业企业的活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增长。2018-2022年,我市共申请成功中央预算技改项目5个,总共争取资金补助1.8081亿元。其中,2018年,浙江方正电机获得中央预算技改资金4656万元;2019年,纳爱斯集团获得中央预算技改资金3165万元;2020年,浙江光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5000万;2021年,浙江天喜厨电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中央预算技改资金3235万元;2022年,浙江光珀智能科技公司获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2025万元。

(二)着力产业升级。

一是强化“双招双引”。引入半导体全链条生态产业,打造以中欣晶圆、晶睿电子、珏芯微电子、江丰电子、旺荣半导体和浙江广芯微电子等为支撑,中科院半导体所丽水研究中心、江丰电子材料研究院、5G 创新应用研究院等3家科研机构为研发,基本形成了一条以硅基功率半导体材料、设计、制造、封测、应用全产业链为主导的第三代功率半导体及光电子全产业链。

二是强化服务保障。成立了丽水市“机器换人”推广服务中心,依托丽水学院的技术工程人才优势,在丽水学院工业研究院组建成立了丽水市“机器换人”推广服务中心,为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提供指导服务和开展技术交流;积极培育“机器换人”工程服务公司,先后有浙江爱易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畅尔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方德机器人有限公司入围省级智能化技术改造工程服务公司名单。建立《丽水市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社会化服务机构体系清单》加强工程服务公司培育。引进杭州蓝卓工业互联网、玖坤智能科技、蒲惠智造战略合作机构,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为企业量身定制改造方案。同时邀请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调研走访工业企业,讲解各类激励政策,收集并解决企业对数字化改造的种种顾虑与困难,提升企业数字化改造意愿,截至目前遂昌、莲都等地已有60多家企业签订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项目协议,其中完成改造15家,正在实施中38家。

(三)着力示范带动。

一是扎实抓好市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建设。组织实施百项以上智能化技术改造重点项目,2022年全市共组织实施225项省级重点技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约45亿元。加快企业从单台设备的改造,向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转变,构建“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的梯度培育机制,2022年认定浙江国镜药业等11家企业、肖特药品包装(浙江)等31家企业分别为市级“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培育企业。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试点示范。2022年我市同创(丽水)特种材料、芯微电子、晨龙锯床3个项目入选省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30个项目入选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分别获得省工业和信息化专项扶持资金2500万元、5900万元补助,政策补助额度创历史新高。全市经信系统获得国家和省级各项示范试点165项。

二是着力推进传统制造向高端智造转变。积极贯彻《丽水市关于加快新时代人才科技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丽水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抓手,着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支持企业建设一批“共享研发车间”“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验证中心”等科技成果中试与产业化载体,打通研发-中试-产业化的全产业链条。深化创新联合体、成果转化加速器和工业科技特派员工作体系联动,形成一批创新链思维导图,转化一批科技成果,解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瓶颈。2022年新市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2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0家,分别较去年增长19.7%、21.6%,全市累计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 233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54家。

二、企业改造提升中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2022年,我市全市完成工业技改约60亿元,同比增长17.9%,居全省第6位。2023年1-2月,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约4.9亿元,同比下降7%,居全省第10位。从分县技改情况看,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其中:龙泉(126.8%)、庆元(74%)、松阳(58.4%)、遂昌(49.1%)等四个县域实现49%以上的增长;丽水开发区(-15.7%)、缙云(-21.1%)、莲都区(-32.8%)、青田(-62.1%)、景宁(-78.5%)等5个县域负增长;增速最高的县与最低的县相比相差200多个百分点。

(二)大项目支撑不足。目前,全市238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中,已开工在建项目225个,开工率95%,但当年投资计划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仅49个。从技改覆盖率情况看,截至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技术改造980家,覆盖率64.6%,全市除莲都(79.3%)和遂昌县(71%)覆盖率超过70%(两地先后邀请了省智能化技术改造专家组帮忙诊断),其他县(市)距离年度目标75%还有较大差距。

(三)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进度偏慢。目前,我市的企业技术改造基本上处于自动化阶段,与数字化、智能化的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企业投资实力普遍不强,缺乏成套设备引进,存在重“机器换人”轻“数据收集及利用”的现象,难以达到无人车间、无灯车间的要求。全市制造业企业ERP、MES、PLM、SCM普及情况,以及电子商务采购销售、数控化率、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工业设备联网率等指标偏低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和专项资金的争取工作。一方面,要加强部门联动,与发改、科技积极沟通联动,向有关部门跟踪了解重点工业项目和已备案技改项目开工情况,做好技改专项、制造方式转型升级、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等专项项目储备。另一方面,与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加强对接沟通,立足现有产业和资源优势,重点谋划提出一批符合全市总体发展规划和发展实际,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带动促进作用,近两年能够落地实施的高技术产业大项目,进而扩大技改项目可申报范围,争取更多的国家和省级资金的支持。

(二)推广示范试点,促进两化融合。加快企业在对新建的项目或在原有设备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通过数字化改革,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实现“传统制造”向“高端智造”转变。如:丽水开发区中广电器除了在现有厂区持续开展智能改造之外,新建的三期中广智慧产业园是按照行业最先进的智造理念规划布局,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30%,成为行业智慧产业园新标杆。松阳云中马建成了贯穿设计、生产、管理等制造活动多环节的智能工厂,引领全国范围内革基布产业链向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制造转型。公司于2022年11月18日顺利在主板上市,开辟“革基布第一股”。龙泉三田集团以三田汽车压缩机“未来工厂”为契机,对集团下的各子公司也制定相应的改造计划,构建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向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发展路径,推动整个集团数智升级,年均增长幅度达到34.8%

(三)狠抓企业技术创新。一方面提升创新发展驱动力,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围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推进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化应用,开发省级工业新产品(新技术)50个以上;围绕地方特色产业链,加快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三链”深度融合,配合加快建设特色产业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力争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等企业研发平台20个以上;积极推进智能化技术改造示范项目实施。构建“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梯队,全年规上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覆盖面达到75%以上,培育新增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培育企业20家以上,新增省级“未来工厂”1家。

(四)深化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进一步推进各地组织开展企业智能化诊断服务和工作。研究出台加大企业开展智能化技术改造的政策措施,修订《丽水市企业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项目推进实施办法》,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开展行业龙头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诊断和智能化示范项目遴选,对入围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鉴于职能所限,以上答复难免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在此,恳请予以谅解,也希望您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市的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助推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



联系人:市经信局产业投资处 郑建

联系电话:2095039            传真:2095041

邮编:323000




丽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