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经信局 >> 建议提案 >> 政协委员提案
索引号 113325000026456894/2023-42981 文号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发布机构 丽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成文日期 2023-08-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丽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31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08-16 10:51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九三学社市委会:

贵市委会在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第319号提案《产业园区要打造成“双碳”示范基地》收悉,该提案由市经信局主办,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等3家单位会办。现综合各单位意见,将提案办理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丽水市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扎实推进高耗低效企业整治,积极开展绿色低碳工厂、园区及产品等示范创建,不断推动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有序推进园区低碳建设,助力全市工业碳达峰、碳中和。但园区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提案提出的各工业园区承担的任务并不清晰;“双碳”内涵认识还显不足;不同产业的“双碳”内涵、路径还没有深入的分析;产业集群效应仍然不强等问题,确实是我市需要攻克的难题。提案提出的4条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对指导我市产业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关于“明确任务分解,注重统分结合”的建议。

(一)编制发布《丽水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丽水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今年以来,我市先后制定印发碳达峰总方案和工业碳达峰专项方案,提出了我市工业领域碳达峰目标任务,对工业园区的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我市工业碳达峰目标任务。

(二)研究制定《丽水市十大生态产业平台“二次创业”工作方案(2023年)》,明确产业平台工作重点。2月份以来,市经信局牵头起草十大生态产业平台“二次创业”工作方案,目前已初步经市领导审阅同意,拟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方案对推进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开发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等进行了强调部署,努力推进形成以丽水开发区为主平台、县(市、区)开发区共同发力的格局。

(三)强化园区考核评价,明确考核指标体系。近年来,每年市经信局牵头年初下达园区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年底开展工业园区(开发区)考核评价,园区绿色发展工作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全省进行了综合考核大改革,将对开发区(园区)的考核直接纳入全省综合考核体系,由商务部门牵头,考核体系更加重视园区的转型提升,重视园区的绿色低碳发展。

二、关于“加强顶层设计,打造低碳园区”的建议。

(一)扎实推进园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18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合成革、不锈钢、阀门等行业改造提升,竹木加工、木制玩具等行业向园区集聚发展,青田鞋革、庆元竹木加工、松阳不锈钢、云和木制玩具、龙泉汽摩配、开发区合成革6个行业先后列入省级分行业智能化技改试点;云和木制玩具行业、青田金属熔炼和压延加工业、松阳不锈钢行业分别入选省级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和培育名单。2021年启动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以来,构建专班化运作、清单式销号、典型性示范、集成性创新的联动工作机制,攻坚行动见势早、行动快、措施实。两年累计整治高耗低效企业522家、腾出用能11.65万吨标准煤、腾出用地5379亩,丽水开发区合成革集中区DMF浓度较整治前下降了82.4%。

(二)完善绿色制造体系。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园区建设,开展绿色低碳工厂创建,推荐申报国家绿色产品。目前已建成丽水经开区、遂昌经开区2个省级绿色低碳园区;丽水经开区、遂昌经开区、松阳经开区、莲都经开区、龙泉经开区、青田经开区、庆元经开区等7个市级绿色低碳园区。创成绿色低碳工厂国家级4家、省级10家、市级81家,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12种。持续推动能源资源节约和清洁生产,累计创成省级节水型企业76家、省级节水标杆企业18家、省级节水型标杆园区1个,每年组织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核80家左右。

(三)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丽水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通过国家级终期验收,园区循环化改造考核指标圆满完成,获得财政部循环经济试点示范验收清算补助资金9504万元(累计获得补助资金2.45亿元)。经过循环化改造,以合成革为主的循环产业体系初步形成,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集中供热、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龙泉市、缙云县工业园区已完成“十四五”时期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任务。成功申报创建省级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城市(基地)试点单位5个。

三、关于“联合合作攻关,打通低碳通道”的建议。

(一)推进节能减碳技术改造。2022年,全市共推广节能减碳技术项目78个,项目总投资47.67亿元,预计节能13.03万吨标煤以上。2022年我市入选省重点节减碳技术改造项目12个,项目合计投资2.8514亿元,预计产生至少3万吨标准煤节能量。去年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上年下降8.94%。

(二)创建减污降碳协同试点。2022年,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青田县纳入全省第二批减污协同试点,丽水经开区管委会与浙江省环保集团在丽水市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推进会上签订共同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战略合作协议。2023年,我市积极组织申创新一批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市本级争创生态良好型城市减污降碳协同试点,龙泉、遂昌两县以及松阳经开区、青田经开区、丽缙高新区、庆元经开区等4个工业园区也立足自身绿色低碳发展优势,申报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入围省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答辩的工业园区数量和质量居全省前列。

(三)创建减污降碳标杆工程。继2022年开发区废有机溶剂集中处理(绿岛)项目、青田稻鱼共生项目列入全省首批减污降碳协同标杆工程之后。2023年,我市推荐松阳开发区不锈钢产业酸性废水资源化利用、丽水经开区咖啡渣综合利用+水性合成革制造、青田经开区青山钢铁虚拟电厂等28个项目参加全省第二批减污降碳协同标杆工程项目申报答辩,其中多数项目由集聚式工业园区孵化培育。

四、关于“推进智能生产,提升智慧管理”的建议。

(一)大力推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近年来,我市以规上企业全覆盖为目标,通过政策引导(对列入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项目,给予项目投资额30%的补助)、目标任务倒逼(2023年完成覆盖率75%以上)、指标通报晾晒,积极鼓励企业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截至目前,全市规上企业开展技术改造980家,覆盖率63.2%,完成年度目标的84.3%。

(二)推进“未来工厂+产业大脑”建设。大力推进未来工厂建设,构建“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梯队,创成三田汽车“未来工厂”,新增方正电机、嘉利工业、华威门业等3家“未来工厂”培育试点企业;累计入围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17家。加强产业大脑建设,合成革产业大脑不断迭代升级并推广到湖北武穴、福建福鼎等国内两大合成革产业集聚区,2022年平台累计交易量超11亿元并实现“自我造血”;新增云和木玩、龙泉剑瓷2个省级产业大脑试点并启动建设。

(三)推进园区管理数字化提升。推进产业平台数字化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实施数字园区建设提升工程,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遂昌经济开发区上线智慧综合监管应用结合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封闭园区、环境保护、智慧能源五大板块,通过“跨”部门整合组件、“补”化工硬件短板、“增”应急救援队伍、“扩”矿地开发边界,改变原有的监管机制,形成新型多跨协同+政企共管的立体式监管模式,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促进企业强化安全主体责任、序化审批流程、简化线下多方咨询,将企业所急所盼作为开发区服务企业的初衷。

感谢九三学社市委会对丽水工业平台发展和园区碳达峰工作的关注和关心,恳请贵委在今后工作中为我市生态工业发展、平台“二次创业”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多支持、多呼吁、多提宝贵意见,共同推进我市生态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联系人:市经信局产业投资处   冯允

电话:2095051      传真:2095041

邮编:323000




丽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