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公共服务场所都有了无障碍设施,我们即使一个人也能出门办事,方便了不少!”近日,在松阳县西屏街道卫生服务中心,56岁的郑向琴作为松阳县残联无障碍督导队的一位残疾人代表,亲身体验了刚刚提升改造完成的无障碍设施。
自2021年入选浙江省首批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先行先试项目——“全链条”无障碍先行区以来,松阳县全方位、多层次、加速度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探索打造无障碍共享乡村的松阳样本,切实帮助残疾人等有需求的社会成员走出家门、平等融入社会,提升幸福感。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全域覆盖”的原则要求,松阳全力推进无障碍乡镇(街道)、社区(村)、景区(景点)创造,实施重要公共服务场所、道路和公共交通等无障碍改造。自去年5月以来,松阳县已完成大木山茶园、黄家大院、延庆寺塔等60余个重要公共服务场所、景区(景点)、村(社区)的无障碍设施改造和提升任务。
不仅如此,松阳县还将这些便利条件逐步向残疾人的家里延伸,根据残疾人家庭实际需求“量身定制”家庭环境无障碍改造。
“卫生间有了扶手和无障碍淋浴凳,上厕所洗澡更方便了,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家住西屏街道延庆行政村黄公渡自然村的叶美连是一位残疾人,平时行动不便,自松阳县残联对她家进行无障碍改造后,她的生活发生了明显改变。
“根据不同特点,按需求对障碍人士居家所涉及的通道、客厅、厨房、餐厅、卧室、卫生间、阳台、庭院等场所进行规范改造,为他们的居家生活提供便利。” 松阳县残联党组成员章明伟介绍道,截至目前,全县已为360户困难残疾人进行家庭无障碍改造。
信息无障碍建设也是先行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此前,松阳对县行政服务中心、县文化馆、赤寿乡界首村等重要公共服务场所、景区(景点)、村(社区)进行了数据采集并生成了无障碍地图,在县图书馆内开设了无障碍阅读空间,在残疾人康复托养大楼安装无障碍有声邮筒等。与此同时,松阳整合各方资源,结合“无障碍城市体检”,推进“一键助残出行”“辅具共享”点位建设,努力构建集体检、分析、治理、服务为一体的智慧无障碍场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标准化+无障碍”建设思路,松阳先后主导编制了省市地方标准《无障碍家居设施建设规范》和《乡村景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指南》,均为全国首个该领域的无障碍地方标准。截至目前,松阳已创成省级无障碍社区(村)5个,市级无障碍村4个,市级无障碍景点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