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资讯 >> 区县动态
松阳高腔提质升级擦亮“金名片”
时间:2024-01-10 09:2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日报

日前,“万年上山·诗画浦江‘中华颂’第十三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在金华市浦江县举行,松阳高腔小戏《八百两》获此次大展最佳剧目。演出过程气氛热烈、精彩纷呈,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精彩演出的背后离不开指导老师和演员们的辛勤付出。

“这里还是没有走到位,咱们再来一遍。”在松阳高腔剧院排练厅,松阳高腔专业演员们在周子清老师的指导下,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排练,认真细化每一个肢体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唱词,力求将古老传统又独具特色的松阳高腔呈现给每位观众。“经过老师指导,我觉得自己的声台行表更加规范,精气神也提起来了,对松阳高腔传承和发展的底气也更足了。”表演者胡爽娃说。

松阳高腔起始于元代,在清代乾隆至光绪年间达到鼎盛,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省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被誉为浙江“戏曲活化石”。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根植于农耕时代的松阳高腔,其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使“小众”的戏曲吸引更多的观众,将地方戏曲文化传承发展下去,松阳县于2019年组建松阳高腔传承中心,先后出台《松阳县关于加快高腔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着力培养新一代松阳高腔传承人,对松阳高腔剧目进行提质升级,为高腔剧目创新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在注重保留传统艺术精髓的同时,我们也希望作品在精神上紧跟时代,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当代观众情感相通、共情共鸣。”松阳高腔传承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吕青山说。去年,松阳县文广旅体局与丽水学院民族学院联合开展了对松阳高腔传统戏剧本的抢救性保护工作,由高腔公司先后创编、复排折子戏《八百两》《割肉还娘》《悦来店》等小戏剧目。据吕青山介绍,改编后的高腔剧目音乐更有层次,人物更为丰满,剧情更加精彩,力求以新面貌、新气象吸引新时代受众。

在创新剧目的基础上,高腔公司还联合央视特邀音乐制作人“一棵小葱”,共同制作松阳高腔与摇滚元素相互融合的原创歌曲《松州令》。该歌曲节奏动感热烈,高腔甩腔高亢嘹亮,风格既传统又时尚。去年9月,“华丽变身”后的松阳高腔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惊艳亮相,带来了一场地方戏曲与摇滚碰撞的文化盛宴。

近年来,松阳高腔相继登上央视、全国曲艺大展等各大演出和赛事的舞台,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这张地方戏曲“文化金名片”正越擦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