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级部门专栏 >> 市文广旅体局 >> 文旅资讯
莲都打造多元旅游新场景实现破圈出彩
时间:2024-10-28 10:3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办公室

今年来,县域旅游爆火,县城作为既经济又灵魂的旅游目的地,成为众多游客旅游的首选地。莲都作为首批入选的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以此次爆火为契机,乘流量东风而上,深挖在地文化,在“风景之外”着力打造更多旅游新场景,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实现游客流量向经济增量的创新转化。9月,莲都作为全市唯一,入选2024年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十一假期,莲都也交出十分亮眼的成绩,吸引了51.33万人次游客,接待总数位和带动旅游总收入均位于居全市第一。

一、以文化标识“破圈出彩”,营造强记忆的旅游场景

一是升腾古堰“烟火气”,打造美学集市品牌。深入探索围绕通济堰而衍生的在地文化,以“水韵瓯江 通济莲都”文化标识为核心,打造区域公共集市品牌“通济集”。以莲都人文生活为内核,植入土地餐桌、本土品牌、民俗风物、非遗文创、美学生活五大板块,结合厦河门十番、处州乱弹、丽水鼓词等非遗项目,以及乐队街舞等多样表演,将传统融入生活,打造一方人文艺术与生活态度相碰撞,传统特色与现代城市相对衬的美学大集。国庆期间共招募鱼跃酱油、碧湖泥塑、畲族彩带、扎染、漆画、掐丝珐琅、土地餐桌、原创手作等25家摊位,共展出600+展品,接待游客10w+,创销售额累计达9w。

二是增强游客“体验感”,升级沉浸夜游项目。在总结前期乡村村晚、通济堰庙会等活动举办,《画乡渡》节目演绎等成功经验基础上,进一步融入护堰武术文化、庙会文化、通济美食等特色文化,推出“通济堰水韵”文化节,迭代升级系列古堰主体沉浸式演艺节目《画乡渡》,不断提升“小画仙”和“四季货郎”等莲都IP的知名度与吸引力。积极打造水上舞台,丰富古堰画乡水上夜游项目,促进夜间经济发展。上半年全区接待过夜游客人数达297.73万人次,接待量位居全市第1,同比增长12.71%,超额实现省文旅厅赛马考核12%的满分基准值。

二、以城市漫游“破圈出彩”,打造高串联的旅游场景

一是发挥首站优势,制定精品城市漫游路线。今年年底,丽水机场即将开通,将为文旅插上腾飞的翅膀,莲都作为丽水唯一的市辖区,区位优势也将更加显而易见。莲都以此为契机,提前布局,主动作为,成功签约南明湖冰雪大世界项目,丰富室内冰雪旅游项目供给,并结合冒险岛水上世界项目,打造四季复合型城市旅游场景,补齐城市文旅产品供给侧短板。同时串联市区域内“小而美”的旅游场景,精心设计串联城西夜市、七字子楼、处州府城、刘祠堂背等,形成一条富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城市漫游citywalk路线。

二是挖掘市井生活,演绎城市深巷美食地图。积极布局以水南糯米饭、城西大馄饨、高井弄烧饼油条、大洋熟食等藏在城市街角巷落的网红小吃店,吸引游客的同时促进旅游消费、产业发展,推动城市旅游更进一步。利用莲都文旅官微,推出OO后美食探店系列短视频,打卡推介莲都早餐等特色美食,该系列短视频播放量点赞量破万。

三是以山水诗路“破圈出彩”,打造高品质的旅游场景

谋划水墨瓯江·山水画廊项目,构成“一江、一圈、六心、九珠”的空间结构,形成游客共享、生态共享、产品共享、资源共享、经济共享的丽水旅游山水画廊。

一是擦亮古堰画乡“金名片”。古堰画乡不仅是以艺术作为资源要素的主题特色省级旅游度假区,拥有艺术中心、艺术市集、艺术菜场、艺术民宿与餐饮等,连厕所、空调外机都是被艺术侵染的,还是“丽水巴比松”油画群体的发祥地、“中国摄影之乡”创作基地、中国美术家协会写生基地、全国首批特色小镇。持续围绕艺术小镇、文旅小镇和生活小镇“三镇合一”发展定位,持续实施“艺术乡建”,并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推动总投资27.68亿元的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其中“宋韵+油画艺术”的君澜度假酒店、国内首个六边形的艺术中心、青年旅舍理想艺站均已开业运营。五一、十一两大黄金周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达31.32万人次,接待游客量均在丽水市位列第1名。

二是提升九龙湿地旅游IP。九龙湿地红线调整方案批复完成后,尽快推进九龙湿地萤火虫文旅项目。另外,旅游需要活动来聚人气,人气提升了,旅游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才能显现出来。通过举办规模性大型活动,无论旅游叠加体育还是文化娱乐,或者是农事节庆,都会产生的聚焦效应、带动效应,扩大一个地域的旅游知名度。通过策划九龙湿地集市、举办户外音乐会等方式,打造湿地特色IP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