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经信局 >> 建议提案 >> 政协委员提案
索引号 113325000026456894/2024-42658 文号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发布机构 丽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成文日期 2024-11-0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丽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8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11-01 10:29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范长江

您在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提出的第86号提案《关于全力推动丽水市千亿级不锈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该提案为市经信局主办,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科技局会办,现综合各单位意见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议完善产业链,打造不锈钢数字贸易示范区和交易市场,打开产业发展新格局的建议

一是市领导高度重视产业链发展。新增全市钢铁产业链,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楼志坚担任总链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旭勇担任执行链长,市发改委作为牵头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建设局、市电业局、市双招双引办等单位作为服务部门,重点围绕推动产业向下游延链强链、电力能源等要素保障、企业绿色化提升、行业稳增长等内容开展赋能服务。建立市领导领办帮联产业链机制。全市3条市级产业链和16条县域特色产业链分别由1-2位市领导领办帮联。市领导着眼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在服务联系中深入研究产业链培育的规律和方法,结合联系产业实际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和重点,有的放矢地帮忙产业链企业解决问题,促推特色产业链群化发展。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徐光文,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沈根花为松阳不锈钢管产业链联系市领导,分别5月、6月对产业链开展调研联系工作。

二是做强做优不锈钢产业集群。松阳县承办2023不锈钢管产业链创新发展合作大会,扩大产业链影响力。围绕精品不锈钢、管件及终端制品,加快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及上中下游配套项目,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全年共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链项目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总固投达32.2亿元。发挥“产业平台”支撑作用,以浙江松阳经济开发区为主阵地搭建产业平台,在赤寿一期区块建设新材料(不锈钢)产业示范园,协同推进赤寿新材料(不锈钢)仓储物流(贸易)中心等设施建设,增强园区承载能力。采取政府牵头、国资参与、省特科院共建的方式,打造新材料(不锈钢管)公共质检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推进区域品牌打造。2023年浙江松阳经济开发区成功入围浙江省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试点单位。

三是培大育强不锈钢企业。深入开展“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全年新出让产业链用地743亩。引导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在能源结构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落实绿色用能模式,全年新增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1个,市绿色低碳工厂3家。全力推动企业培育,坚持优存量、拓增量、育龙头,动态完善拟上规企业培育库和“领军型、成长型、苗子型”企业培育库,全年新增不锈钢规上企业4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省企业研究院2家、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4家。实施品质提升行动,打响“浙江制造”品牌,建立“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企业培育库,全年新增“浙江制造”团体标准企业2个、“品字标浙江制造”产品认证4家。

二、关于建议政府将能耗、土地、排污指标向不锈钢项目倾斜的建议

一是高质量产业项目用能应保尽保。我市建立完善能源要素市域统筹机制,跨县(市、区)、跨年度统筹使用“十四五”时期能耗指标,积极用好可再生能源、原料用能等能耗抵扣政策,深入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能预算管理、能效诊断工作,腾出存量用能空间,不断拓展能耗指标来源,形成100万吨标准煤以上的能耗指标池,完全能够满足我市打造千亿级不锈钢产业的发展需求。

二是用地需求充分保障。2012年建立省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机制以来,有效引导了资源向优势地区、优势行业集聚,有力保障了重大产业项目的引进和推进,切实提高了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现行的《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申报及奖励管理办法》(浙发改投资〔2020〕407号)对项目类别、申报条件、奖励政策均有详细说明。同时,省自然资源厅为支持山区26县发展,每年每县下达200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用于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市自然资源局全力配合主管部门做好重大产业项目的申报和奖励,持续做好不锈钢产业项目用地保障。

三是污泥转运尽量简化。松阳县不锈钢产业已配套建设有多个废水集中处理中心,同时不锈钢酸洗污泥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的表面处理废物,危险废物代码336-064-17,需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管理规定妥善利用处置,如需转移至省外利用处置需开展危险废物跨省级行政区域转移审批手续。市生态环境局将积极协助联系省内此类危险废物处理中心,减少危险费用的大规模、长距离运输,减轻环境风险,简化审批流程。充分保障不锈钢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政府加强与国家科研院所和研究院的沟通协调,引入更多的不锈钢领域科研平台和高技术人才的建议

一是政策保障产业链创新。出台《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每个县域以一条产业链为切入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搭建一批科创平台、培育一批科技企业,促进一批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遂昌、松阳围绕本地产业链分别以遂昌金属制品产业链、松阳不锈钢管产业链,作为县域特色产业链发展。

二是加快构建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培育各类研发平台2023年申报认定浙江省鼎尚不锈钢新材料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研究院、浙江省恒源特种不锈钢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等7家不锈钢省高企研发中心,浙江省博盛高性能不锈钢新材料企业研究院、浙江省鹏业不锈钢新材料企业研究院等2家不锈钢企业研究院。截至目前排摸浙江正业特钢有限公司、浙江骏达钢管制造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2024年申报省高企研发中心。

三是支持企业技术攻关。聚焦涉钢产业材料、成型、表面处理和新产品开发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近三年,累计立项省尖兵、领雁项目10项。2023年,由浙江青山钢铁有限公司牵头的“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高品质软磁不锈钢开发及稳定化生产”项目成功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二是支持企业开展成果转化。2023年,成立由浙江大学牵头,涉钢企业参与的丽水市不锈钢管产业成果转化加速器和丽水市新材料(不锈钢)创新联合体,以成果转化“浙丽转”模式推动在涉钢产业成果转化。由浙江永上特材有限公司牵头的苛刻工况下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三是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目前,累计认定了20余家涉钢企业省级企业研究院。浙江青山钢铁有限公司已于2022年认定为浙江省科技领军企业。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一)聚力外引内育抓产业发展。一是对内坚持扶优扶强。开展企业梯队培育行动,坚持优存量、拓增量、育龙头,动态完善“领军型、成长型、苗子型”企业名录。全力支持龙头示范类企业提产扩能,加快推进灯塔工厂、未来工厂建设,全面树立行业领先标杆,推动“链主型”企业、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指导上上德盛、宝丰钢业等企业加快股改上市步伐,力争实现不锈钢企业上市零的突破。二是对外加大招引力度。按照打造产业集群的要求,做好延链补链文章,积极引进高品质不锈钢管及管件制品项目,鼓励发展精品不锈钢生活用具、医疗器具、机械零部件等不锈钢制品,形成种类更加齐全、风险抵御能力更强、产品优势更加互补的产业发展态势。深化提升原料保供能力,加强县内企业并购整合或联合采购能力,提升采购话语权。争取招引青山钢铁、德龙、华新丽华等上游坯料生产企业入驻并成立贸易公司。

(二)聚力研发赋能抓科技创新。一是加大产品研发。以做强做优无缝管为重点,鼓励企业提升发展高效换热管等高功能型无缝管,支持开发应用于医药食品、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定制无缝管和特种材料合金管,加快布局焊管生产线,持续提升高附加值品牌订单占比。二是升级工艺水平。加大对企业科研创新的奖励力度,优化科研项目攻关机制建设。建立“政府出资、企业出题、高校院所揭榜”的联合攻关模式,根据企业科研需求清单,助力搭建科研团队合作平台,围绕材料、工艺与装备等重点领域,合力攻关卡脖子难题。三是突出数字赋能。按照试点先行、复制推广的原则,全面开展企业数字化改造,建设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争创省级不锈钢管行业产业大脑,提升企业以数字化为支撑的精益生产和管理能力。积极开展“向企业送管理”行动,推广精益管理方法与工具,开展不锈钢管精益管理标杆企业和数字化管理示范企业认证。

(三)聚力服务配套提升抓要素保障。一是提升服务质量。充分发挥链长牵头,专班推进的作用,加强组织保障,创新优化政府部门服务机制,在平台打造、项目梳理、政策调整上下功夫,抓实抓细具体举措。全面落实并完善县领导联系企业、招商项目落地服务、驻企联络员等制度,在政策制定、项目跟踪、资金拨付、成果转化上形成责任体系,做好全过程闭环管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实施。二是拓展产业平台。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加快实施赤寿工业园区矿地综合利用项目,新增工业用地2400亩,为打造松阳不锈钢产业集聚平台提供有力支撑。扎实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工作,通过限期提升、兼并重组、关停淘汰等方式,推进高耗低效整治提升,加快腾出用地用能等资源要素。三是完善配套设施。加快推进国家特种金属结构材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松阳实验室、不锈钢仓储物流(贸易)中心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检验检测、材料研发、人才实训、展示贸易、市场采购、仓储物流等配套服务功能。积极谋划不锈钢交易市场建设。四是强化金融保障。完善制造业企业融资产品和服务,积极争取国家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政策支持。持续深化政银担合作,设立“政保共担贷”风险池资金,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优化生态工业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对企业的新投项目贷款和技改贷款给予贴息支持。加强社保扩面和工伤保险工作,提高企业保障能力和员工保障水平。五是强化人才支撑。加强校企“联姻”,开展与丽水农林技师学院、丽水学院等院校的合作办学,依托浙江省特科院人才资源优势,筹建实训基地,联合开展技工人才订单式培养。引导企业引育高端人才,多渠道拓宽用工来源,建立健全人力资源输送机制,充分发挥中介作用,到中西部地区开设招工专场,全力保障企业用工。感谢全市不锈钢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市经信局产业投资处   纪豪

联系电话:2095033       传真:2095041

邮编:323000

 

 

 

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