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25000026456894/2024-42665 | 文号 |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发布机构 | 丽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
成文日期 | 2024-11-0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应刚秋委员:
您领衔的第123号提案《关于多措并举,加快推进丽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该提案由市委常委、莲都区委书记张壮雄领办,市经信局主办,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双招双引”办会办,现综合各单位意见答复如下:
一、2024年上半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概况
(一)招引建设势头良好。1-6月,全市引进亿元项目134个。其中,中医药大健康产业14个,10.45%的占比相较2022年提升近一倍;20亿元以上项目2个(龙泉1个、庆元1个),占全量10个的20%。另有在谈二产项目20个,其中20亿元以上且落地可能性较大的有5个(经开区2个、莲都2个、景宁1个)。现有重点建设项目33个,总投资90.69亿元,其中32个进度正常(21个已开工,4个已投产)。
(二)药材种植加快推进。截至6月底,全市四大特色药材种植面积6.41万亩,较2023年底增长10.5%,产值4.43亿元;农业、林业等部门牵头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40个、良种繁育基地10个、农业科技机械“双强”基地9个、初加工“共享”车间6个,种植总面积32.97万亩(全省第一),占全省35.6%。
(三)产业生态不断优化。全市规上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企业57家,新增7家,2023年营收超亿元14家,2024年1-5月营收超亿元已有7家。第七届进博会招商路演暨医疗大健康产业浙江(丽水)交流活动、2024长三角医药产业高管研讨会在丽举办,企业高管、行业大咖、采购商在丽考察交流对接。国家中药配方颗粒政策研究座谈会在丽召开,会议首次安排中小企业(贝尼菲特)参加。龙泉国镜药业被评为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高成长型企业。经开区医准智能获批丽水首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四)创新动能日益增强。1-6月,全市新增保健食品注册或备案批件8个,药品注册批文、配方颗粒国标和省标备案品种、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189个(件)。丽水学院中医药与健康产业中心主体封顶。“赵继宗·王硕神经科学研究院”落地莲都。景宁“浙江省浙西南畲医药传承发展研究中心”核准通过。全省首个化妆品植物原料研究中心市级分中心在丽设立。浙江大学—丽水生命健康联合创新中心(丽水市绿谷生命健康研究院)成立。
(五)品牌价值逐步提升。开发药膳养生菜81道、“丽九味”系列协定方。新上市2款灵芝产品和1款中药材茶饮。“龙泉灵芝”蝉联2023中国食用菌产业区域品牌价值评价榜单灵芝类区域品牌榜首。康恩贝复方鱼腥草合剂入选全省第一批“浙产中药”产业品牌。维康、康恩贝等企业产品荣登2024年中国医药品牌榜。
二、关于加大项目招商力度,以二产带一产促三产方面
(一)主要工作。
1.强化考核引导。制定《2024年度丽水市招商引资工作评价指引》,优化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突出项目引进、产业关联度、到位资金、外资招引、全周期管理、基础工作等6个方面,加大对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招引考核力度,引导各县(市、区)聚焦产业链招引。
2.开展招引活动。深入实施招商“一把手”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坚持“高水平走出去、高质量引进来”,以上率下推动形成各级各部门关心招商、支持招商、服务招商、参与招商的生动局面;在“投资浙里”跨国企业(丽水)交流活动暨基金招商对接会、丽水市衢州商会2024年会员大会、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医疗大健康产业浙江丽水交流活动、省女企协第七届理事会2024年主题年会暨走进丽水“双招双引”专场推介活动等活动上开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招商推介。
3.开展项目谋划。组织各县(市、区)、市级有关部门开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招引项目谋划活动,做大做优我市产业招商推介项目库。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抓好招引推介。联合具有较强行业影响力的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协同举办高规格招商推介活动,大力推介我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基础和发展优势;协助办好2024年人才峰会,重点做好中医药板块活动。
2.市县联动推进。赴各地开展专项调研,不断完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招商图谱、目标企业清单;进一步推动市级双招双引主题基金与各地基金联动,推动基金+产业链良性发展。
3.拓展项目源。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依托四大招引中心,加强对央企、国企、隐形冠军、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牵引性强、成长性好的企业的招引,加强对中医药大健康项目信息的推送。
4.强化土地保障。在园区建设、招大育强等重点环节全力给予要素支持,统筹解决用地指标不足问题,优先保障优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项目土地供应。
5.严格督促进度,依据年初印发的《工作要点》,每月督促进度,尤其联系发挥市“双招双引”办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回头看”,对招引落地项目开展综合评估,努力提升中医药大健康落地项目开工率、投产率、达产率。
6.按需解决痛点,重点关注项目招引建设、产业园建设等方面痛点难点,协调有关部门和地方加以解决,必要时及时提级处理。
三、关于拓宽产业基金渠道,优化投资管理办法方面
(一)主要工作。
1.构建“专项政策+产业基金”支持体系。先后出台33条专项政策文件,市县两级共有规模超过195亿元的产业基金支持招商引资。2023年,产业基金投资的招引落地项目中,有近30%的规模支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
2.莲都设立20亿元美丽健康产业集群创投基金。重点关注创投孵化、初期研发、企业落地、股权投资以及进入Ⅲ期临床或即将进入商业化项目;引导设立30亿元美丽健康产业专项基金,整合全产业链资源。基金设立将根据产业发展推进实际需要,逐步到位。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探索设立中医药大健康主题基金。学习杭州等地的基金管理投放经验,坚持市场化基金与政府产业基金发展并举,开展主题基金设立前期工作,搭建推动中医药发展投融资平台和载体。
2.探索基金使用规则更新。针对基金使用固投指标考核方面,对于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方面轻资产重研发的项目认定上,探索市场化估值,尝试基金使用新打法。
四、关于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支持本地产业发展方面
(一)主要工作。
1.支持农业种植。对种植丽九味及相关培育品种依法进行补助,新增每亩可按规定补助800元,其中灵芝、三叶青、黄精、铁皮石斛四大特色药材每亩补助不低于2000元。探索中药材政策性农业保险,设立地方特色险种市级20%财政补贴政策。
2.支持药食融合。出台《关于促进餐饮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展丽水市特色菜肴烹饪技能大赛暨丽水食材推介会、丽水食药同源—养生药膳菜肴烹饪技能大赛等活动,开发养生点心、煲汤类、菜类在内的养生菜81道。
3.支持本地供货。市直公立医院均会确定1-4家中药饮片供货企业,其中会选择1家本地企业供货。目前,市直医院的中药供货企业情况(本地企业数/总数)为:丽水市中医院2/4、丽水市中心医院3/3、丽水市人民医院2/4、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1/1、丽水市妇幼保健院2/4。
4.助力丽水学院中医药与健康产业学院发展。2021年至今,市财政已累计投入5000万元资金用于该学院添置仪器设备及相关设施。2022年起,每年拨付丽水学院中医药学院500万元运行专项经费(不包括正常拨付的生均经费),每年拨付中国药科大学基础研究经费500万元,以上两项目前共拨付到位2000万元,以上3项合作期满预计支出超1亿元。
5.助力中医药基地发展。2024年安排四大特色药材示范基地预算230万元,积极保障全市特色中药材基地培育工作。
6.根据需求及时保障会议资金。2023年及时追加全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推进会专项经费30万元,确保会议顺利举行,进一步扩大丽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影响力。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强保险政策扶持。做好2024年涉农资金预算安排,严格执行《丽水市农业农村局等四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丽农发〔2022〕37号),鼓励各地积极开办地方中医药特色险种,统筹安排资金按20%的总保费比例给予补助。
2.强化中医药与健康产业学院发展资金保障。严格执行相关协议,及时拨付运行专项经费、基础研究经费等资金,确保中医药与健康产业学院正常高效运转。
3.做好重要活动资金保障。市财政局将根据全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推进活动安排专项经费,进一步提高丽水区域知名度。
五、关于做好跨山统筹,扩大规模效应方面
(一)主要工作。
1.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园。大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建设高品质实体化产业园。在重点打造五大中医药特色产业园区基础上,推动构建“一县一品”“一品多县”中药产业发展图景,找准差异化发展赛道。
2.推进生态化种植和良种繁育体系建立。重点推动灵芝、三叶青、黄精、铁皮石斛等“丽九味”种植,鼓励发展林下药材野生抚育和仿生栽培;充分利用储备丰富的高海拔山地资源,积极争创全国中药材良种繁育高地。加快推进道地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基础性研究、新品种行业协会认定与评价等工作,积极推进建设中药材种质资源库,支持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资源圃建设。
3.探索规模生产。持续推进中药饮片一体化质量控制、中药趁鲜切制加工和“共享车间”建设提质扩面,积极推进林下套种中药材(三叶青、灵芝)GAP基地建设。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创新发展路径。大胆尝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想象空间,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种植从两山转化上讲好“富民”故事,引导各地探索更多的“大健康”领域唱好“兴业”之歌,抓好产业链大项目落地写好“强市”文章。
2.创新平台模式。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发挥已落地产业中心、科技平台、孵化器等作用,推动产业创新提质;积极融入活动交流平台,为丽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及“丽九味”品牌争取更多推介机会、增加行业内亮相次数。
3.创新“中医药+”。以“丽九味”为重点,持续推进良种繁育、标准研制、生态种植,加快中药炮制研究成果转化,在“医、养、游、体、药、食”协同体系发力,围绕改革创新、项目引育、品牌建设等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
4.创新海外推广。鼓励中医药学会积极吸收华侨入会,发挥华侨华人、侨眷侨胞遍布世界的特殊桥梁作用;鼓励中医药企业通过海外投资、品牌收购等方式,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子公司,加快培育产业链条完备的知名国际品牌。
六、关于完善产业发展平台,营造产业氛围方面
(一)主要工作。
1.搭建交流平台。顺利举办2024医药产业高管研讨会、2024年“中医药大健康大讲堂”活动、丽水首届宠物医疗行业论坛、华润三九丽水论坛、第七届进博会招商路演暨医疗大健康产业浙江(丽水)交流活动、国家配方颗粒标准制定闭门会等活动。
2.密切科研合作。加强与浙江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华中医药学会等院校协会合作,支持浙江省畲医药传承创新和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成立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组建全省首个中药全产业链专家服务示范团,成立浙江大学—丽水生命健康联合创新中心。
3.本地医院先行。由市直医院牵头推进剂型选择论证、制剂关键参数研究、产品试生产等工作,开发系列制剂、产品并初步试产;各家医疗机构依托现有资源和新建的中药炮制传承创新工作室,开展数款产品的临床推广应用。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浓厚科研氛围。深化校企合作,支持企业与本地院校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加快推动浙江大学—丽水生命健康联合创新中心实体化建设,推动丽水学院中医药与健康现代产业学院运行;组织研发团队攻关共性技术问题,推动科创成果转化、产业孵化。
2.加强行业监管。坚持扶持与规范并重,既打开大门,又守牢底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中药材、中医药健康产品质量管理,依法打击以敛财为目的虚假宣传、打着中医药旗号谋财骗财等损害中医药行业形象的违法行为。
3.加强互通互享。积极引育中药企业在我市建设订单式种植基地,发挥中医药行业协会和中药材协会等组织作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专业化协作;着重发挥重大企业的领导者、行业资深专家、专委会等方面的引流作用,力求创造更多机会、汇入更多资源;加速“大好高”项目聚集,加快形成辐射效应完善产业链生态。
感谢您对丽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市中医药大健康专班 郑万里
联系电话:2129270 传真:2095041
邮编:323000
丽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