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农业农村局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索引号 11332500MB1664458R/2024-38767 文号 市乡村振兴办便函〔2024〕2号
组配分类 其他文件 发布机构 丽水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4-04-3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丽水市乡村振兴局关于2023年度丽水市乡村振兴立项课题结题的通报
发布时间:2024-04-30 16:0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办公室

市乡村振兴指挥部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乡村振兴局、丽水经开区党政办,各涉农科研教育机构、学术团体、行业协会:

根据《关于公布2023年度丽水市乡村振兴立项课题的通知》(丽委农办〔2023〕13号)、《丽水市乡村振兴课题研究管理规则》(丽委农办〔2023〕3号)要求,各有关单位和县(市、区)认真组织开展2023年度121项立项课题的结题工作,收到结题成果116项。经专家组审定结题111项,其中重点课题12项、主干课题29项、基础课题28项、民意课题9项、青年课题9项、案例课题24项,现通报如下:

一、重点课题

1.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品质农业的理论研究(丽水市农业农村局  黄力量、廖小丽、王艳杰)

2.打造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高地的调研与思考(丽水市农业农村局  楼碧田、郭忆萍、王海娅)

3.深化“提低”工程描绘共同富裕山区图景(丽水市农业农村局  沈元东、蒋浩、张任驰、杜立峰、季诗誉)

4.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科技特派员创新体系构建与服务模式研究(丽水市科技局  孟月志、李上春、吴彦勋、章莉、李勇峰)

5.高远山区移民村迈向共同富裕实践的初探(龙泉市移民工作中心  汪方媛、翁琳慧、袁磊、刘开凯、游小帅)

6.共同富裕背景下丽水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研究——基于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视角(国家统计局丽水调查队  江兆鸿、阙超然、许伟杰、郑丽君)

7.丽水、龙岩、三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比较——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路径探析(国家统计局丽水调查队  廖正青、王纯祎、胡杨莹)

8.推进绿色食品全域覆盖 打造现代品质农业新高地(丽水市农业农村局  金立、蒋凯亚、林燕)

9.丽水市畜牧业品质提升研究(丽水市农业农村局  王建锋、李永军、季炳根、吴志珍、李清泉、汤丽波、顾佩佩)

10.新时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完善研究(丽水市农业农村局  吴玉平、吴志方、尤凤丹、卢慧苏、何火娣、雷建英、郑晓微)

11.乡村振兴视域下统筹山区粮食发展和安全路径(丽水市农业农村局  范飞军、刘波、陈军华、王永伟、叶樟枫)

12.关于推动山区特色农业工业化、规模化的实践与思考(庆元县政府  李颖、吴静红、吴人豪、李红、沈吴艳)

二、主干课题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丽水市品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路径探析(丽水市农业农村局  姚莉、李梅、阮益荣、孙燕飞、钟叶鹏、陈建景)

2.基于丽水城乡居民消费不平衡的统计测度及消费潜力分析(国家统计局丽水调查队  阙超然、胡杨莹、郑丽君)

3.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推动山区县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思路探究(云和县委党校  方正华、叶云青、夏志颖)

4.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内陆渔业执法监管模式变革与理论研究(丽水市农业农村局  金立、陈小飞、伍克高、陈纳新、李嘉骏、罗小平、潘一)

5.共同富裕视域下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景宁县委党校  徐艺榕、叶张杏、沈松伟、叶金燕)

6.丽水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的实践和探索(丽水市农业农村局  马加瑞、叶建东、范微、张煊赫)

7.庆元县常住人口100人以下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实践(庆元县农业农村局  吴人豪、吴松蓉、周华、胡倩倩、甘宇、甘淑娟)

8.共同富裕背景下山区农村公路发展研究(丽水市公路港航与运输管理中心  梁邦俊、陈效、陈力豪、沙云燕、吴俊杰、罗怿)

9.乡村振兴视阈下乡村文化资源活化利用的现状与策略建议(龙泉市委党校  钟喜平)

10.文化赋能点亮乡村全面振兴路径研究(松阳县农业农村局  沈爱兰、林群蔚)

11.八八战略指引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困境与对策研究(遂昌县委党校  刘美华、雷嘉睿、武红燕、夏小菲)

12.探索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山区县和美乡村建设路径(遂昌县农业农村局  朱文强、翁飞、苏红燕、王桂梅)

13.以“两山”理念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龙泉市农业农村局  张美娟、张海明)

14.云和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推动强村富民改革的思考与对策研究(云和县农业农村局  项大圣)

15.丽水山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莲都区农业农村局  叶建东、周晓龙、范小叶、江红霞、何健翔)

16.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龙泉市委党校  刘伟娟、周一力)

17.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对策研究(龙泉市委党校  赵军奕、范思红、项庆标、杨素馨、黄思源)

18.招大引强背景下如何推进丽水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研究(丽水市农业农村局  李梅、姚莉、应朝纲、孙燕飞)

19.区域性农技应用型人才的培育路径探索(丽水市农林科院  钟方翼、薛振文、尹仁福、叶安)

20.欠发达山区背景下创新乡村产业提升与资本引入机制的策略研究(遂昌县农业农村局  赖丽芬、刘毓萍、陈月仙、甘林叶)

21.乡村振兴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创新思考(龙泉市委党校  范思红、吴芝龙、项庆标、杨素馨、黄思源)

22.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思考(国家统计局丽水调查队  阙超然、郑丽君、许伟杰)

23.共同富裕视角下大搬快聚工程实践探析(松阳县农业农村局  叶琼花、叶益兰、金美芳、俞乐安)

24.数字经济背景下丽水红色乡村竞争力提升研究(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王海潮、李海飞、李作双、黄玉盛)

25.乡村组织振兴与共建共治共享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马广敏、赵莉、朱姝蕊、尚妃、韦炜)

26.丽水山区土地承包的路径探索研究(缙云县农业农村局  吕勇杰、施瑾)

27.农民富裕新路径探究(松阳县农业农村局  叶益兰、翁苏婷、叶琼花、毛慧涛、叶晓婷、许柳倩)

28.畜牧业机械化推动产业发展(遂昌县农业农村局  华威、张义勇、余小英、曾勇、刘成群、罗来建)

29.推进乡村振兴中的数字化农村建设(景宁县委党校张礼聪、叶裕金、徐艺榕、柳素景)

三、基础课题

1.创建杂交水稻制种大县,促进种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以遂昌县为例(丽水市农业农村局  陈超、尹设飞、黄李华、余小英、杜军)

2.关于山区县发展“土特产”的思考(缙云县农业农村局  丁博杰、赵润蕾、陈扬波、陈君红、涂李彤、吴丹洁、周挺)

3.民政领域公共服务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践结合(庆元县民政局  吴孚郎、熊焕、毛爱平、胡荣淼、丁关强、王俊、陈松玮、范小燕、吴丽青)

4.推动龙泉市食药用菌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龙泉市农业农村局  叶晓菊、盛立柱、文冬华、何建芬、林火松)

5.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山区共同富裕的探索研究——以缙云产业发展为例(缙云县农业农村局  郑阿萍、周挺、陈悦、王楚滔、潘伟忠)

6.丽水市食用菌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丽水市农林科院  尹仁福、钟方翼、薛振文、叶安)

7.大众旅游时代松阳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对策(松阳县农业农村局  林群蔚、沈爱兰、何科伟、郑淑敏、潘清青、刘齐銘)

8.文旅振兴乡村:丽水市乡村文旅用地调查报告(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李作双、薛涛、张姝然、李应子)

9.农村公路长寿命周期养护探析(市公路港航与运输管理中心  施碧清、沙云燕、梁邦俊、陈效、陈力豪、吴俊杰、罗怿)

10.以乡村春晚为载体,推进城乡融合的实践模式研究(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叶丹妮、罗涛、留沁悦)

11.丽水猕猴桃全产业链增值机理研究(丽水市农林科院  胡曼菲、颜福花、吴连海)

12.丽水非遗技艺与民俗文化的价值与保护活化利用路径研究(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曹辉、陈虹、刘才强、徐杰)

13.秸秆炭基复合肥开发及其提高土壤碳汇研究报告(遂昌县农业农村局  张素娥、雷春松、邹文华)

14.拓展农村公路筹融资渠道的思考和探索(市公路港航与运输管理中心  沙云燕、陈力豪、梁邦俊、陈效、罗怿、吴俊杰)

15.丽水市中药产业发展路径及对策建议(丽水学院   侯景、柳海燕、潘心禾)

16.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农村影响的思考(松阳县农业农村局  潘昌业、刘一潇、包伟方、汤剑花)

17.基于遥感技术的丽水市茶叶监测研究(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郑彪、唐琳、富春伟、江金霞、王建强)

18.丽水山区桃转型升级路径探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范芳娟、陈兵红、杨先裕、吴宝玉、李汉美)

19.高山夏季集约化嫁接育苗技术研究(龙泉市农业农村局  章宁、张世法、毛月旺、何火根、兰树珍)

20.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垃圾分类治理问题探析(遂昌县委党校  周艳萍、刘美华、傅代根、蓝根顺)

21.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影响机制和问题研究(景宁县委党校  何阳宁、李华美、雷德荣)

22.丽水乡村旅游产品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李应子、李伟红、周广俊、李作双、吴保刚、李田)

23.园林人才服务丽水和美乡村发展的路径研究(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章小燕、刘卓香、刘日出、高阿丹、余晓静)

24.丽水市莲都区乡村振兴“智慧康养”路径探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李振、赵文进、蔡敏华、刘才强、钟扬、王德洪)

25.丽水传统特色酿酒产业调研及提升路径研究(丽水市农林科院  黄莎、杨选、汪昕、李伟荣、杨动听、王晔洋)

26.丽水市低丘缓坡区高效利用模式研究(龙泉市农业农村局  吴志鹏、陈东贵、吴东涛、兰天)

27.山区26县“三农”政策(景宁县委党校  王伟飞、叶金燕、雷德荣)

28.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的品牌管理研究(青田县农业农村局  汤婧)

四、民意课题

1.关于“新农人”培育的现实困境及对策探析调研报告(丽水市农业农村局  胡丽红、吴爱琼、程璐峰、何火娣、周晨茜、应鑫蕾)

2.推进现代社区建设、提升居家养老质效(龙泉市委党校  徐晓红、李欣纯、刘伟娟)

3.丽水市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丽水市农业农村局  范成成、楼碧田、林建明、季烨婷)

4.乡村振兴背景下浙西南农村社区“新农人”培育创新研究(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钟扬、王德洪、刘克勤、曹菁菁、徐亮、朱美群)

5.高质量党建引领云和县移民村共同富裕工作研究(云和县移民工作中心  张文军、刘薇)

6.小县大城背景下农民的现代化问题研究(景宁县委党校  叶金燕、沈松伟、徐丽蔚、陈瑛、徐艺榕)

7.乡村振兴背景下属地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策略研究(丽水学院  黄珊、王久鹏、李昱、吕广阵、李多)

8.云和县工业园区环境污染问题治理(丽水市生态环境局云和分局  王燕梅、刘巍、陈家元、卓晓菲)

9.云和县山洪灾害防御体制机制建设研究报告(云和县水利局  汤建飞、李向军、项大波、叶晶晶、占辰)

五、青年课题

1.关于构建乡村旅游促共富产业链机制的思考——以云和梯田为例分析(云和团县委  柳国平、杨菲菲)

2.关于莲都区农林水专技人员队伍建设的调研与思考(莲都区委党校  林梦佳、赵应苟、陈晓虹、吴彬、李玲、郑晓微)

3.景宁畲族民歌活态传承研究(景宁县大地乡政府  蓝佳楠)

4.探索红绿融合为主线的革命老区村振兴新路(遂昌县湖山乡政府  周逸诚、周志强)

5.缩小城乡健康素养水平,全面助力乡村健康共富——基于健康素养进农村文化礼堂推动健康共富路径探索(缙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方伟平、杨颖、陈浩、郑一巍、张琴、应黄蓉)

6.缙云县林竹产业发展的思考(缙云团县委  卢科町)

7.探索红色小镇如何谱写“红绿融合”新篇章(龙泉市住龙镇政府  吴俊珊、叶文心、兰兆珍)

8.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新方案(庆元县濛洲街道办事处  吴元杰、刘奕伶、史羽白、赵思静、吴梦畅、杨湘雅、林珈合、孔子玥、吴悦、顾周悦、邓伊利)

9.关注丽水山区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龙泉市统计局  张妮)

六、案例课题

1.如何重构民宿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以莲都区民宿发展为例(莲都区农业农村局  周俊杰、吴晓媚、曾海、金育键、陈宣亦)

2.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产业复兴路径探索——以处州白莲为例(丽水市农林科院  王晔洋、李伟荣、杨选、黄莎、杨动听)

3.和美乡村建设下如何赓续和重构廊桥文化基因(景宁县委党校  陈欢欢、陶意琳、毛克明、沈依依)

4.“双协调”进程中山区县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探究——基于遂昌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遂昌县委党校  夏小菲、吴慧慧、刘美华)

5.遂昌长粽产业发展调研报告(遂昌县农业农村局  林志超、高青梅、毛丽花、吴晓慧、王潇)

6.扩中提低目标下山区县“共富工坊”建设的意义、困境及对策(景宁县委党校  刘晓云、王伟飞、彭玉波、徐冰)

7.农村产业融合促共富的探索与政策诉求—以庆元食用菌全产业链为例(庆元县农业农村局  周克瑜、赵海利、蔡晨露、丁骋骋、陈丽)

8.以“千万工程”迭代升级引领疗休养产业化的研究(丽水市总工会  程浙军、杜俊杰、邹最东、叶笑平、林叶波、章杰伟)

9.乡村振兴背景下红色文化传承路径研究(丽水学院  夏晶晶、战杜鹃、刘娟娟、姚姚)

10.推进“两进两回”助力乡村振兴——基于龙泉实施“两进两回”行动的调查(龙泉市委党校  黄思源、叶志伟、项庆标)

11.深化“千万工程”引领乡村共富——以龙泉市溪头村美丽乡村建设经验为例(龙泉市农业农村局  张晨、李芊、蒋鑫华)

12.竹木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研究(龙泉市委党校  黄思源、曾宇、周慧红)

13.革命老区乡镇振兴发展的探索与实践(莲都区农业农村局  徐王超、刘璐、朱军霞、项颖明、陈敬东)

14.“八八战略”与山区共同富裕实现路径探究(遂昌县委党校  叶锦雄、刘美华、傅代根、蓝根顺)

15.农村小微权力监管的机制探索与完善路径(遂昌县委党校  武红燕、黄波、刘美华)

16.丽水市农业标准推广中的问题与思考建议(丽水市农林科院  杨动听、刘绝天、王晔洋、黄莎、李伟荣)

17.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视角下数字乡村发展研究(遂昌县委党校  应淑华、夏小菲、黄波)

18.文物活化利用助推乡村振兴实践研究(龙泉市文广旅体局  李芊、张晨)

19.乡村自然体验教育发展路径探究(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华云琦、华玲琦、胡潇尹)

20.乡村振兴背景下处州古道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研究(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吴正洋、余韬、吴地花、何义珠)

21.龙泉刀剑文化的保护与活化策略研究(丽水学院  李兴旺、沈其旺、吴新伟、李晓东、许灵雨、蒋小武)

22.文旅融合背景下松阳古村落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研究(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陆惠敏、李应子、高卫红、谭振华)

23.地方戏曲文化为乡村振兴提质路径研究——以缙云婺剧为例(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彭慧、汤凌、吕羚、周荟)

24.青田侨乡农产品品牌形象建设与推广策略研究(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汤澹、姚昕陶、尚妃、王培才、唐帼瑛)

希望地各部门及课题团队发扬务实调查研究作风,按照准度立项、深度调研、实度支撑、厚度成果、效度转化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调研质量,及时做好2024年度乡村振兴研究课题的选题立项、申报组织、保障服务等相关工作,进一步提升“三农”调查作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服务区域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力量。





丽水市乡村振兴局

2024年4月30日


丽水市乡村振兴局关于2023年度丽水市乡村振兴立项课题结题的通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