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桥下空间一直是路域环境治理的“老大难”,如何让这些空间得到充分利用,让被遗忘的暗角重新换发活力?近年来,随着《浙江省高速公路桥下空间合理利用管理试行办法》精神的深入实施,丽水一些高速公路桥下空间正发生美丽变化。
在丽水景文高速公路景宁高架桥上,一辆辆汽车飞驰而过,而桥下原本暗淡闲置的水泥“森林”已经变身为靓丽实用的休闲健身场所。卡丁车赛道、篮球场、足球场、健身器材在这里陆续建起,不少市民来这里休闲散步打球。“以前这里是一块无人问津的‘灰色地带’,现在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和朋友来散散步、打打球。”市民杨平说。
据了解,景文高速公路景宁高架桥位于丽水市景宁县城入口处,全长715米,主塔高86米,采用独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斜拉桥结构建设,主塔两侧雕刻有独特的畲乡风情元素。夜幕降临,在亮化灯光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艳丽夺目,宏伟靓丽的外形使之成为景宁城区一座集现代建筑风格和畲乡风情元素于一体的景观大桥和新地标建筑。
“景文高速通车后,该桥下空间处于闲置状态,暗淡灰色的环境与高架桥作为景观大桥的定位不相符。”浙江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丽水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将景文高速“通景、融景、造景”的设计理念和“车在路上行,人在景中游”的建设目标融入其中,他们联合相关部门深入走访调研,着手对该桥下空间进行了综合治理。
“通过科学规划,我们对该桥下空间实施了保护性利用,并形成了‘以用助管’的管理模式。”丽水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使用单位(个人)、经营单位和属地乡镇政府(街道)三方通过协议,明确各自的管理权利、责任和义务,让灰空间实现华丽蜕变,焕发新生机的同时,还形成了管理长效机制。
“利用好桥下空间,不仅为市民创造了更多的活动场所,还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味。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做好维护监管工作,确保环境整洁和设施完好,为美丽浙江增色添彩。”丽水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已完成景文高速景宁高架桥、G25长深高速新建分离立交桥、瓯江干流左岸温溪段等桥下空间的治理改造,面积超过57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