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资讯 >> 丽水要闻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引起丽水景宁各族干部群众热烈反响——感恩奋进争当示范 同心共富谱写新篇
时间:2024-06-27 09:3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日报

殷殷嘱托暖畲乡,景秀人宁奔共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给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各族干部群众回信,向景宁建县4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对景宁发展提出殷切希望。

亲切的话语、充分的肯定、极大的勉励!昨日,回信一传来,景宁畲族自治县各族干部群众欢欣鼓舞、倍感振奋!

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于1984年,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将景宁作为基层工作联系点,到中央工作后多次对景宁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今天的景宁,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鲜艳、特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阔、各族人民的生活越过越红火。”近日,景宁县委、县政府代表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建县40周年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各项事业取得的成绩,表达感恩奋进、争当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决心。

对于景宁畲族自治县来说,建县40周年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备受关怀、备受期待的成长史、幸福史,也是一部知重负重、追梦逐梦的创业史、奋斗史。从建县时的国家重点贫困县跻身全国120个民族自治县前列,畲乡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向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

当地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殷嘱托,继续弘扬优良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发挥独特优势,积极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谱写畲乡景宁发展新篇章。

畲乡巨变展新颜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40年来,景宁县在民族团结、特色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各族人民生活越过越红火,我感到十分高兴’,我们非常兴奋,感同身受!”

昨日下午,正在景宁县体育中心参观建县40周年成就展的当地干部群众,得知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后都非常激动和自豪。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下,景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我们就像生活在大花园中一样,自信心和自豪感是越来越强了。”成就展讲解员何杨洋,是一名土生土长的“90后”景宁人。说起这些年来的城乡变迁,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这些年来,城乡变美了,游客变多了,老百姓的口袋也变鼓了!”

变化,每日发生;幸福,油然而生。一张张精美照片,刻录了景宁的山水风光之秀、城乡风貌之美、民族风情之彩。

一组组对比数据,直观地反映了景宁经济社会发展的跨越蝶变: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性迈上百亿元台阶,达到102.8亿元,是建县时的198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98万元、2.81万元,分别是建县时的62倍、190倍,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77……

“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回信了!”昨晚,在景宁县鹤溪街道双后岗村初心讲堂,当地畲汉群众欢聚一堂,集中收看央视《新闻联播》。人群中,87岁的村民蓝陈启显得特别兴奋。

有着“畲族歌王”之称的蓝陈启,情不自禁地唱起了专门为县庆活动编写的畲族山歌:“党的政策真英明,中华民族大家庭。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群众心连心。”

虽然年纪大了,但蓝陈启还清晰地记得2002年11月25日那天的情景。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老百姓的生活。他当时握住我的手,亲切地嘘寒问暖。当看到堆满稻谷的粮仓后,他十分满意。他还留意到我儿子挂在墙上的皮衣,这些都是我们老百姓丰衣足食的体现。”蓝陈启兴奋地回忆道,当年,她还专门献唱了一首畲族山歌。

“一晃22年过去了!我家里一直珍藏着当年的合影。”话语间,蓝陈启格外自豪,“如今的好日子,真是唱上三天三夜也唱不完啊!”

“我们很感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为我们村茶产业发展指明方向。他一再叮嘱我们培育发展的‘惠明茶’,如今已真正成为咱畲乡百姓富民增收的‘惠民茶’!”今年70岁的景宁县澄照乡三石村老村支书陈初南,和村民们兴奋地分享着喜悦。望着绵延的群山,他感慨万千。

陈初南清楚地记得,2005年8月10日,习近平同志来到村里已经是傍晚时分,他坚持爬上茶山,了解茶叶长势,他叮嘱大家要好好发展这个生态产业。此后,村里不但扩大了茶叶种植规模,还建起了茶青交易市场。

如今,村里牢记嘱托,通过集体开发、联户开发、租赁股份开发的发展模式,茶叶种植面积从最初的310亩扩大到5300余亩,茶叶年产值达2500万元,光茶叶一项就带动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8万元。

看着村子在新的村干部带领下搞茶旅融合、茶研融合,助推茶产业迭代升级,陈初南打心底里高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爱下,我们村的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好!”

今天的景宁,正加快呈现出全县各族人民共谋发展、共同奋斗、共享成果的良好态势,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已经成为生动现实。

政策激励闯新路

“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十分关心少数民族群众。

“看完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后,我特别激动,无比自豪!”在景宁退休干部彭岳舜看来,景宁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精彩演绎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在首次调研景宁期间的一次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从畲族文化和革命历史说起,有感而发:“畲族自治县全国只有一个,是景宁最大的特色,也是丽水很重要的特色。”“畲族的特色、山区的特点、后发的特征,这‘三特’都是你们的优势,有的是现实优势、有的是潜在优势。”

2006年9月10日,是一个镌刻在全县发展大事记中的日子。这天,习近平同志在一份专报上作出批示,景宁作为全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应重点研究并采取进一步加强的举措予以支持。

2008年5月16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扶持景宁畲族自治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5大方面、19项扶持政策,这是举全省之力扶持景宁,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时任景宁县委办干部毛华庆回忆道,一个省为一个县专门出台的文件,当时是全国唯一。此后,历届省委、省政府重视支持推动景宁发展,为景宁量身定制含金量高、落地性强的扶持政策。特别是2022年以来,景宁抢抓省委、省政府支持走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的历史机遇,聚焦特色、打造样板,驶入了新一轮大发展的“快车道”。丽水市委、市政府则以全市之力帮助景宁扬优势、补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饱含着对畲乡人民的深情大爱和对干部群众的谆谆教导。我们倍感幸福、深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如今已担任景宁县委常委、统战部长的毛华庆激动地说,今后将紧扣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时代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努力画出最大同心圆、凝聚最大正能量。

2019年,景宁县委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颁奖,并勉励景宁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景宁县民宗局局长蓝海宽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景宁‘政通人和、民族团结,一派大好形势’的褒奖,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民族和睦、社会和谐、人心归聚,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蓝海宽自豪地说,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光辉,景宁各族干部群众携手奋斗、艰苦创业,共同绘就了民族团结进步、经济繁荣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和美画卷,铸就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大好局面。

感恩奋进谱新篇

牢记嘱托再出发,同心聚力启新程!

“跟上时代步伐”“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上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志不求易、事不避难”……2002年以来,习近平同志先后勉励景宁干部群众,为当地加快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在这次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景宁发展进一步提出殷切期望:“新征程上,希望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继续弘扬优良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发挥独特优势,积极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谱写畲乡景宁发展新篇章。”

字里行间,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景宁的深情厚爱。景宁各族干部群众表示,将把重要回信精神转化为奋斗实干、担当争先的强大奋进动力,不断汇聚起跨越赶超的磅礴伟力,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发展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的前列。

“作为一名‘三农’工作者,我们将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深挖生态农业的独特优势,写好‘山上文章’,把景宁的茶产业做成一片畲乡群众共富的‘金叶子’,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景宁县农业农村局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潘慕华表示。

“作为一名扎根景宁最高海拔乡镇的基层干部,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积极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叮嘱,聚焦高效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走深走实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景宁县大漈乡党委书记郑迪说,将在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中展现担当和作为,努力交出一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人民的满意答卷。

“我们将持续发挥畲乡文化特色,深入挖掘景宁特色资源,推动风情旅游、观光旅游、康养度假深度融合、齐头并进,推动山区少数民族生态优势和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旅游产业迈向更广阔的天地。”浙江那云文旅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彪表示。

“景宁干部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善干项目、能干成大项目。”景宁县发改局局长张伟信心满满地说,随着重大项目的集聚动能,先后建成云景高速、景文高速等交通大动脉,落地富乐德半导体、抽水蓄能电站等百亿元级项目。如今的景宁,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具跨越赶超的底气。接下来,将全力攻项目、抓招引,奋力强产业、拼经济,始终以不甘落后的决心推动景宁发展铿锵前行。

“我们将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转化为感恩奋进、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以‘各族人民生活越过越红火’为目标,始终保持‘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精神状态,以高质量发展的实效,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景宁发展新篇章。”景宁县委书记翁志鸿表示。